03.31 這五個條件有一個達不到,秦始皇陵都不能挖掘,否則損失太嚴重

提到埃及,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字塔吧,雖然說是一個墳墓,但也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標誌,畢竟埃及在被入侵的時候有很多文物都被外國人搶走了,要不是金字塔太大了帶不走,估計那些入侵者也會下手。不過金字塔確實值得埃及人驕傲,甚至是全人類的驕傲,如此大的工程在當時那麼落後的社會竟然能建造出來,絕對可以稱得上埃及的國寶了。

同樣是文明古國的中國也有著一座可以稱之為國寶的陵墓,隨便一座金字塔也許並沒有它的價值高。提到秦始皇,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一個暴君,但其實只要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當時的做法雖然很殘暴但在當時都很合理,尤其是焚書坑儒這個事。

這五個條件有一個達不到,秦始皇陵都不能挖掘,否則損失太嚴重

當時的儒生雖然都很有才華,但都是一些書呆子,對於國家政治是一點也不瞭解,只知道拿著孔夫子的學說去四處散佈流言,再說了秦朝畢竟剛成立,要是不用點暴力怎麼穩定統治。

但有一點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秦始皇給自己建造了一個非常豪華的陵墓,這一點從兵馬俑就能看出來,雖然說這座陵墓早已經被發現了,但是卻至今沒有人敢去挖掘,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咱們來看一看吧。

第一點:技術不行

其實早在五十年代,郭沫若就帶人挖開了萬曆的陵墓,當時確實是出土了很多的陪葬品,因為陵墓裡面類似於一個真空環境,所以說這些陪葬品出土的時候都保存的很完整,但是沒過幾天就都開始破損了,尤其是一些字畫剛出來沒多久就腐爛了。這次事件令很多考古學家十分懊悔,萬曆墓才幾百年而已,出土的文物都保存不下來,三千年的秦始皇陵的難度肯定更大。

這五個條件有一個達不到,秦始皇陵都不能挖掘,否則損失太嚴重

再加上當時修建的時候佈置了眾多的機關,佈置完之後的工匠也都死在裡面了,沒有流傳下來任何的一張圖紙,誰敢貿然進入啊。雖然說也許早已經損壞,但是從一些戰國墓可以看出,這些機關的殺傷力依然很大。

第二點:花費太大

從事考古的人之所以很少,是因為考古所需要的花費太大了。考古的時候一般會在陵墓上修建 一個大棚,以穩定陵墓中的空氣環境。秦始皇陵跨越了好幾座大山,要圍起來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一個任務,需要大量的金錢和人力,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除了國家出面,沒人敢去做。

這五個條件有一個達不到,秦始皇陵都不能挖掘,否則損失太嚴重

第三點:水銀含量太多

對於秦皇陵裡的大量水銀大家是都知道的,畢竟這件事情在民間流傳的很廣。秦始皇在陵墓裡放置了大量的水銀來模擬山河湖川,至於具體數量有多少就沒人知道了,水銀這東西是有毒的,一個不好就要危及到附近的一大片土地,代價太大了。

第四點:地宮太深

古籍中對於秦皇陵的描述有這樣一段話,說秦皇陵的地宮在地心深處,這個應該就是誇大其詞了。但是經過現代科學的考證,秦始皇陵最起碼在地底下八十米處,能挖這麼深也真厲害。如果開始挖掘,那肯定要對外開放,萬一塌方了那後果不敢想象。

這五個條件有一個達不到,秦始皇陵都不能挖掘,否則損失太嚴重

第五點:國際組織的態度

雖然說秦始皇陵是中國的,但是價值太大了,是完全可以影響到整個世界的。如今都提倡地球村,面對這樣一個世界級的遺址,如果沒有國際上的幫助,中國一方是很難開發的,畢竟在很多技術上達不到國際水平。

這五個條件有一個達不到,秦始皇陵都不能挖掘,否則損失太嚴重

看完了以上的這些困難,秦皇陵的開發難度確實太大了,看來這輩子是沒辦法看到了,估計還要等上一二百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