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趣談歷史」我不殺伯仁,伯仁為何因我而死?

「趣談歷史」我不殺伯仁,伯仁為何因我而死?

在影視劇、小說中,經常聽到“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那麼,伯仁到底是誰,又為何“因我而死”?

伯仁本名周顗(yǐ),字伯仁,是東西兩晉之交的大臣、名士,深受時人推崇。琅玡王司馬睿(即晉元帝)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政權後,周顗在東晉朝廷任職。

王與馬,共天下

周顗以雅望而獲盛名,與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王導是至交好友,平日裡常常一起喝酒聊天。不過,周顗太愛喝酒了,經常醉酒失態,還屢次被有司彈劾,前前後後幾次官位不保,因此得了個“三日僕射”的別稱。

「趣談歷史」我不殺伯仁,伯仁為何因我而死?

一次,這些南渡長江的世家大族們又聚在一起晏飲。周顗嘆氣說:“物是人非,風景跟往昔一樣,江山卻換了主人。”周顗一言,頓時讓在座的名士們想起了中原之地被北方遊牧民族攻佔的事,無不傷心落淚。王導當場板起臉說:“我們應當勠力同心,報效王室,最終收復中原大地。怎能坐在這裡淚言相對,哭哭啼啼像亡國奴一樣?”眾人聽罷,都為之一振,紛紛重拾信心,抹乾眼淚,向王導致歉。

雖然王導和眾人信誓旦旦,但收復失地談何容易?很快,東晉朝廷再度陷入內亂。當年,晉元帝司馬睿能立國於江南,琅琊王氏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王導與他堂兄王敦二人更是功不可沒,故而琅琊王氏在東晉建立後權勢極盛。王導內掌朝政,王敦外握兵權,王氏子弟都位居要職,以致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

「趣談歷史」我不殺伯仁,伯仁為何因我而死?

王敦之亂,王導受牽連

與此同時,王敦日漸見專擅,對東晉政權構成極大威脅。晉元帝司馬睿對琅琊王氏不得不防。當時,王敦掌控長江中上游的軍隊,於是,晉元帝在朝堂上逐漸並逐漸疏遠王導,並重用劉隗、刁協與之抗衡,又以北討後趙為名,把劉隗、戴淵外放到地方,以便防禦王敦的勢力。

王敦對晉元帝也是極為不滿,君臣之間嫌隙越來越大。而當時,王敦最為忌憚的祖逖(tì,就是聞雞起舞的那位)去世,王敦認為再也無人可以在軍事上威脅自己,因此他誅殺皇帝身邊奸臣為名,起兵從武漢直撲東晉都城建康。

王敦叛亂,東晉朝廷震恐。此時劉隗向晉元帝建議,殺光在建康的王氏家族成員,晉元帝尚未答應。王導聽聞此事,怕自己和家族被王敦牽連,親自帶領有一大幫王室宗族子弟跪在宮殿門前請罪,表示家門不幸,出了王敦這個叛臣逆子,但王室家族一心為公,絕對忠於陛下,沒有通敵,特來以示清白。

「趣談歷史」我不殺伯仁,伯仁為何因我而死?

伯仁救我,我卻害死伯仁

當時人心惶惶,誰也不願蹚王家這趟渾水。這這節骨眼上,周顗匆匆進宮。王導在宮門前看見周顗,彷彿見到了救星,大喊:“伯仁(周顗字伯仁),伯仁,我全家上百口性命全靠你了!”

但是周顗全然不理王導,像沒聽見似的,昂首直接進宮,連頭都沒回。

周顗進宮見到了晉元帝,說王導是個忠臣,雖然王家出了王敦那麼一個叛臣賊子,但王家其他人並未有謀逆之心,希望皇帝不要錯殺忠良,釀成大禍。

目前形勢雲波詭譎,晉元帝一來顧念王家在東晉政權建立時有擁立之功,二來外面王敦虎視眈眈,一旦殺光京城中的王家人,王敦勢必一叛到底,再難回頭。所以,在周顗費勁口舌之後,晉元帝終於採納了他的意見,不動王家人。周顗是個酒鬼,一高興就在宮裡跟晉元帝推杯換盞,喝得酩酊大醉才出來。

「趣談歷史」我不殺伯仁,伯仁為何因我而死?

這時王導仍然等在宮門口,他又叫周顗。周顗還是沒搭理王導,而且一邊走還一邊嘀咕:“今年殺叛軍賊子,好換個斗大的金印帶在身上。”

往日好友見死不救,王導對周顗暗暗懷恨在心。王導卻不知道,周顗之所以在宮門前不理他,是因當時王家形勢如履薄冰,周顗怕有人非議王家人結黨營私,局面更加危險,故而不能理會王導。王導更不知道,周顗在宮中為王家人說盡好話,還寫了奏章極力為他辯白。

很快,王敦帶兵攻入建康城,晉元帝一敗塗地。

周顗沒看錯王導,在這種緊要關頭,王導拒絕了堂兄王敦欲廢晉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但是,王導卻辜負了周顗的友誼。

王敦暫時放過了晉元帝,他自封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總覽朝政,架空了晉元帝。王敦詢問王導:“周顗和戴淵是南北兩大才子,應該做三司(司空、司馬、司寇)這樣的大官,沒有什麼可以疑慮的。”王導沉默不答。王敦一看堂弟不吱聲,知道他不同意,就又問:“如果不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是不說話。王敦明白王導的意思了,說:“如果周顗他們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默認。

不久,周顗被殺,時年五十四歲。

此後,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看到了周顗當初極力營救自己的摺子,這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王導悲不自勝,對他的兒子們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趣談歷史」我不殺伯仁,伯仁為何因我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