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被包圍的英軍聽著,包圍你們的日軍已經快要餓死了

1.

1942年以來,日本大本營正陶醉在不管是入侵中國,還是南下南陽都取得的出乎意料的成功之中,小小島國人民的心被撐得無限膨脹,即使中途島、瓜島遭到重大打擊,也沒有好好反省正視自身,只想進攻進攻再進攻,直至征服星辰大海。

被包圍的英軍聽著,包圍你們的日軍已經快要餓死了

日本陸軍

2.

1943年,日本緬甸方面軍第15軍新任司令官牟田口廉計劃進攻印度東部的英帕爾地區。

英帕爾是印度東部與緬甸交界地區的一座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通往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自英軍被趕出緬甸後的兩年中,這裡已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和後勤補給基地。也是英軍的反攻基地。

被包圍的英軍聽著,包圍你們的日軍已經快要餓死了

英帕爾戰役示意圖

牟田口是日本陸軍中知名的少壯派,脾氣暴躁,目空一切,是個被武士道精神浸泡起來的標準的法西斯軍人,他在“七七事變”時任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是他下令向宛平城開炮,親手點燃了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火。

牟田口出狂言:“只要用3個師團的兵力,攜帶3個星期食用的口糧,輕裝越過若開山脈,渡過欽敦江,發動奇襲作戰,就可在短期內攻佔英帕爾”。

毛老人家講,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但戰術上一定要重視敵人,可是這個狂妄的小鬼子只懂前半句,他這麼說的,還這麼做了。在只准備了20天的糧食和彈藥儲備的情況下,把希望寄託在突然襲擊,迅速取勝上,以便搶奪英軍的物資補充自己。

3.

1944年3月8日,牟田口指揮第15軍10萬官兵渡過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戰役的序幕。牟田口站在欽敦江畔,狂傲地宣稱: “陸軍現在已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取得勝利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被包圍的英軍聽著,包圍你們的日軍已經快要餓死了

戰役之初大搖大擺過江的日軍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通過空中偵察等手段,英軍駐英帕爾的第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作出了正確判斷,其準確程度除了進攻發起的具體日期之外,其他有關日軍兵力、進攻路線及目的等方面,幾乎與日軍的計劃完全吻合。

因此盟軍東南亞戰區司令蒙巴頓決定把在欽敦江以兩的英軍部隊,撤至英帕爾附近的高地組織防禦,即先放對方深入進來,再進行集中打擊。

一方面使牟田口越來越遠離自己的後方基地,另一方面英軍方面的空中優勢不僅會保證可能遭包圍部隊補給供應,而且還能通過轟炸日軍的地面運輸隊阻止其獲得補給品。

3.

日軍的進攻一開始非常順利,北翼直取科希馬,南翼迂迴英帕爾。至4月6日,日軍衝進了科希馬,切斷了科希馬和英帕爾之間的公路,並佔領了英帕爾南北的制高點,形成了對該城的包圍態勢,還直接威脅到英軍的補給中繼站迪馬普爾。

被包圍的英軍聽著,包圍你們的日軍已經快要餓死了

英帕爾戰場

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英國第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迅速調兵譴將,馳援科希馬和英帕爾,僅對英帕爾一地就空運援兵2個半師。盟國的空軍尤為活躍,經過艱苦激烈的浴血奮戰,使日軍無法達成戰役目標。此時,英帕爾地區的英軍已增至12萬多人

很快,這場計劃中的“閃電戰”打成了持久戰,僅僅帶了20天口糧的日軍到4月中旬已經感到補給缺乏的可怕。開戰以來,他們沒有得到任何軍需品的補充,彈藥幾乎告罄,北線兩個師團的官兵只能依靠山坡上種植的早稻勉強充飢,戰鬥力迅速下降。反觀英軍,雖然被包圍在英帕爾地區,但卻牢牢掌握著制空權,從不為缺少彈藥和糧食發愁,前線將士甚至還能喝到甜酒,得到換洗的乾淨襯衣。

4.

5月底,日軍後勤補給線正在被英國空軍及地面滲透部隊一點點地掐斷,雨季河水氾濫,使僅有的叢林小道變得泥濘難行。補給上不來,士兵們半飢半飽,怨聲一片,傷病員也無法醫治,只好躺在山洞裡等死。

這種情況下,側翼進攻科希馬的佐藤師團自己就先跑了,而且佐藤撤退時沒有向一直在英帕爾以北作戰的第15師團通報,使該師團一下子陷入被英軍南北合圍的危險境地。

被包圍的英軍聽著,包圍你們的日軍已經快要餓死了

二戰中的英軍

佐藤這一退,使戰場上的攻守已經完全易勢。英軍不僅收復了科希馬,而且切斷了日軍各師團之間的聯繫。英軍的攻勢越來越猛, 6月23日,無計可施的牟田口不得不承認失敗,下令退兵。然而,在英軍的一路追擊之下,日軍的退卻很快演變成一場大潰敗。

這樣,歷時4個月的英帕爾戰役以日軍的慘敗而告終。參戰的10萬日軍有5萬人陳屍戰場,殘存的5萬人也有半數以上是病號。武器裝備的損失更大,有的師團只剩下600支步槍和10門左右的火炮。第15軍3個主力師團的損失率分別是78%、67%和84%,遠遠超過了瓜島戰役61%的損失率。

英帕爾之戰的失利,讓本來在瓜島之戰後失去攻勢的小日本陸軍再次衰弱了下來,自此,日軍直到投降,在南洋和太平洋戰場上轉入了守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