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就為了面子,中國賠上百年國運,還養了“白眼狼”屠戮中國百姓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東方一顆閃閃發亮的明珠。在這顆明珠周圍,有許多小國因為仰慕其繁華而甘願每年向其朝貢,由此便逐漸形成了官方的朝貢制度。而古中國在受了人家好處後也確實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不論是有災情還是叛亂,都會撥糧派兵提供最大的幫助。

但在這之有一個國家卻並不感恩幫助他的古中國,甚至在自己強大後侵略國力逐漸衰弱的中國,屠戮中國人民,搶奪中國的財寶,可以說是個典型的白眼狼。你們可能會想到是日本或者越南,錯了,都不是,這個國家是朝鮮。

就為了面子,中國賠上百年國運,還養了“白眼狼”屠戮中國百姓

我國在古代幫助過朝鮮最大的兩次戰爭分別是萬曆朝鮮戰爭和朝鮮壬午兵變。在前一次戰爭中因為日本用一個月佔領了朝鮮國都導致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忙找當時的宗主國中國救急,由於當時是明朝萬曆年間,我國國力是非常強大的,便派了將領李如松率領四萬精兵援助朝鮮輕鬆擊退敵人,這次戰爭結束後日本投降求和,而其求和條件令人發笑,提出嚮明朝進貢這無可厚非,但他們居然還提出想想迎娶我大明的公主並瓜分朝鮮,簡直就是得寸進尺,異想天開。

就為了面子,中國賠上百年國運,還養了“白眼狼”屠戮中國百姓

與侵略者瓜分自己的藩屬國會讓他國怎麼想?簡直有辱大清的威望。於是便要求日本撤兵便好不要求其向我國上貢,明朝為了自己的大國威望可以說是錯失了滅掉日本的好機會,在成為我國手下敗將時都如此猖狂,那當其得志必定會來侵略我國,而後來的歷史也證實了這一點。

第二次戰爭朝鮮的壬午兵變起因於俸祿問題,朝鮮武衛營因為一年沒拿俸祿,本就逆反心已起的他們便聚眾起義,這場內亂便引起了日本的窺伺,歷史上記錄的是朝鮮先襲擊駐紮在朝鮮的清朝軍隊,然後日本直接對朝鮮開戰而激起的譁變,但瞭解七七事變後或許也能猜到這或許又是日本的一次陰險計謀,但這次戰爭日本的真正目標或許是國力逐漸衰弱的中國,而成功侵略朝鮮後便可以將其變為進攻中國的跳板。當時清國已經漸漸疲軟,甚至無力抵擋日本,幫助朝鮮也是勉為其難,由此可見中國作為其宗主國為了保護朝鮮是盡了自己最大努力。

就為了面子,中國賠上百年國運,還養了“白眼狼”屠戮中國百姓

但在這兩次戰爭後,朝鮮一點也沒有感恩之心,甚至還幫助了侵略我國並屠殺了我國幾千萬同胞曾經也侵略過他們的日本。在侵華期間,在東北地區幫助日軍的朝鮮士兵就有三十八萬,而日本分佈在我國的總士兵也才一百六十萬,更可恨的是在日本戰敗後十二萬朝鮮籍士兵和民眾為日本殉葬。看到這種行為,任何話語或許都形容不了我國的憤怒與後悔,後悔當初為何不直接滅了這兩個國,導致後來我國土地被侵略,同胞被殘忍殺害。

就為了面子,中國賠上百年國運,還養了“白眼狼”屠戮中國百姓

現在回想,在明清兩代,中國不惜犧牲國運,折兵損財也要幫助朝鮮,反觀朝鮮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做了侵略中國的劊子手,這種行為真是令人髮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