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淺談華夏銀行定增——愛你真的不容易

本想今天寫央行最近實打實的貨幣放鬆或者說說招商銀行的投資價值,但看到華夏銀行的定向增發,還是想寫寫這個華夏銀行,其他的等明後天吧。華夏銀行這個定向增發,已經讓我們很多投資者麻木了,我們看到了光大集團溢價40%的定向增發光大銀行,也看到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溢價30%的增發,然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繼續跌了30%變成溢價60%多。所以,這種溢價定向增發讓我們銀行股投資者是又哭又笑,銀行股的投資價值罕見,但銀行股的價值實現又感覺挺遙遠,所以說投資銀行股真的不容易。

總體評價:華夏銀行的定增增發價格是厚道的,我為大股東點贊;如果監管層否決華夏銀行的定向增發,我給監管層點36個贊。這次華夏銀行高溢價定向增發,對華夏銀行的投資者來說是利好,但對整個銀行股投資者來說是利空。

一、華夏銀行定向增發價格是多少。本次發行的發行價格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不含定價基準日)公司普通股股票交易均價的90%(按“進一法”保留兩位小數)與發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淨資產值的較高者。目前的股價只有7.45元,而最近經審計的淨資產是11.55元,而且還要減去0.15元的分紅,這個增發價格就是11.40元。這個增發價格和對應的增發股份,增發金額也是對應的,292億元對應25.6億股。

二、定向增發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華夏銀行中報貸款同比增長17.4%,風險加權資產同比增長15.8%,雖然分紅率很低,但淨資產的增長遠低於風險加權資產的增長,所以我們看到華夏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已經嚴重告急,核心資本充足率只有8.06%了。今年以來,雖然分紅率也很低,但核心資本充足率依然是逐季度下降,還是貸款和風險加權資產增長太快了,這主要是資產的調整和表外業務的迴歸導致的。目前股價已經嚴重低於每股淨資產,市場融資已經沒有可能,所以如果要繼續擴大規模只能走定向增發了。

三、高溢價定向增發是大股東對公司價值的最好認可。大股東何嘗不想像招商局那樣拿出400億的現金直接在二級市場增持,只是那樣並不會給華夏銀行帶來資本金的補充,對華夏銀行這個企業來說沒有意義,只是讓部分小股東的股權轉到大股東手裡。目前,投資者對華夏銀行不認可,或者說認為華夏銀行每股淨資產是有水分的,現在0.6倍市淨率的估值,也就是說投資者認為華夏銀行的每股淨資產只有7元,而大股東溢價50%多定向增發就是對這種水分說法最好的回應,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大股東拿出100萬億的現金來定向增發,那麼華夏銀行這家銀行全部都是現金了,每股對應的現金就是11元多,不用再擔心壞賬什麼的了,因為那一點壞賬在100萬億現金面前就是九牛一毛。

四、定向增髮帶來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發現,所謂對華夏銀行的利好是建立在市場都認可0.6PB合理這個基礎上,而如果老股東認為這家銀行值1.5倍PB或者長期投資者之前就是1.5PB買的,對他們來說就是利空。因為定向增發會稀釋股權,會較大幅度攤薄每股利潤,同時也會降低ROE,而且雖然有較高溢價但這次定向增發比每股淨資產還是低了一些的,這些都是對老股東造成的傷害。試想一下,有一群堅定的貴州茅臺投資者,由於一些事件,貴州茅臺的股價大幅下挫,由現在的645元跌到了只有65元,市淨率只有0.8倍,這個時候大股東來一個100元的定向增發把老股東稀釋50%以上,那麼那一群堅定的貴州茅臺投資者想死的心都有。這種定向增發,也限定了銀行股的估值只能在1PB附近,這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五、繼續呼籲銀行股請停下你們擴張的腳步。還是要說,盲目擴大規模已經變成一種病態,全球前100家銀行排名我們佔了17家,全球前10家銀行排名我們佔了4家,這個排名還在不斷上升,2018年前四名有望被工農中建包攬;銀行業佔到了中國上市公司總利潤的一半以上。但就是過去十年賺了十幾萬億的錢,銀行股總分紅還低於從市場融走的資金,從整個銀行業來看,所有銀行股投資人並沒有在銀行股上分享發展的成果,所有投資人都在為銀行股發展輸血買單,這種盲目擴大規模,也導致銀行業收益率不斷降低,銀行股估值不斷下行。是時候摒棄傳統擴大規模的做法了,量力而行,不該擴張的堅決不擴張,該縮表的要堅決縮表。銀行股應該帶頭為資本市場做貢獻,不低於50%的分紅應該成為常態,國際上銀行業那種90%分紅率也是我們的目標,這樣才能消腫,這樣才能讓銀行業真正健康發展,這樣才能真正促進資本市場良性發展。

銀行,請放慢擴張的腳步,善待你們的中小股東吧!

淺談華夏銀行定增——愛你真的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