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康熙20個兒子都去哪裡了?後裔都在哪裡呢?現在告訴你

康熙20個兒子都去哪裡了?現在有後裔嗎?現在就告訴你,事實驚人!首先弄清楚一個數字,就是康熙皇帝不只有20個兒子。他一生育有35個兒子,後來成年序齒的也有24個呢。

現在,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康熙皇帝24個兒子的最終結局,自然都有各自命運與歸宿。

一、年幼夭折之子: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中,有四個兒子在年幼時不幸夭折。分別是:六子胤祚6歲夭折;十一子胤禌11歲夭折;十八子胤衸,7歲夭折;十九子胤稷,2歲夭折。

二、爭奪儲位之子

1、長子胤褆

康熙20個兒子都去哪裡了?後裔都在哪裡呢?現在告訴你


雖然早年比較得寵,在康熙平定葛爾丹的時候立下過赫赫戰功,但是本人卻可以說有些愚蠢。他迷信喇嘛,為了當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魘鎮的方法來謀害當時的皇太子,他的親兄弟胤礽。康熙一廢太子的時候,命他守衛,他上竄下跳,甚至說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話,以為不立嫡則立長,他就可以當太子,讓康熙極為寒心。最後被他的三弟胤祉揭發了魘鎮的事情,終其一生被囚禁。

2、二子胤礽

康熙20個兒子都去哪裡了?後裔都在哪裡呢?現在告訴你


是康熙與孝誠仁皇后所生。因為康熙與皇后自幼青梅竹馬,感情很是深厚,所以在胤礽兩歲的時候,一改滿人不立太子的習俗,效法漢人前朝,立嫡長子為太子。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子。但是前朝中皇太子是不可以干涉政權的,而滿人的習俗卻是皇子預政。這樣一來,皇帝一是擔心被奪權,二是引起朝中大臣和各位阿哥的不滿,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廢。但是有皇后崔枕邊風,加上康熙對這個兒子的感情也很深,因此藉著大阿哥魘鎮的事件,在一年之後,復立為太子。只可惜這個太子實在是扶不上牆的爛泥。重新被立以後,他非但不謹小慎微,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集結黨羽,打擊報復。讓康熙寒透了心,五十一年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二年他死的那一刻,雍正給了他理密親王的封號。

3、四子胤禛

康熙20個兒子都去哪裡了?後裔都在哪裡呢?現在告訴你


就是後來的雍正帝。生母德妃烏雅氏。整個奪嫡運動的勝利者。觀其在康熙朝的作為,基本上可以概括成為,兩面派的作派,說白了就是哪邊都不得罪,極盡察言觀色之能,以誠孝示君父,將自己打扮成為富貴閒人的模樣,吃齋唸佛,標榜自己對皇位沒有覬覦之心。暗地裡結交人才,培養門人,最終奪得大位。在位十三年,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勤政的皇帝。

4、八子胤禩

康熙20個兒子都去哪裡了?後裔都在哪裡呢?現在告訴你


這位皇子堪稱重量級人物,別看他出身微賤,但是很有志氣,後來他的母親因為他的爭氣,得以晉升妃位。胤禩雖然天資聰穎,才華優裕,待人寬和,廣結人緣。朝堂上下交口稱讚,稱之為“八賢王”,就連康熙的哥哥,裕親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薦他。阿哥黨中,不僅有胤禩的弟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禎,還有不少的朝廷重臣,算得朝廷中一股非常強大的勢力集團。但缺點卻是致命的,恃才傲物,目中無人,鋒芒畢露,做事激進,冒犯君主,儘管他勢力很大,卻遭到康熙皇帝的打壓和排斥,甚至連生病都不願意去關心他,所以導致他最終沒能繼承康熙的大業。其實,朝臣都還是支持胤禩的,大學士李光地(看過康熙王朝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個出名的人物)曾說過:“目下諸王,八王最賢”。後來康熙可能也覺得自己做過了頭,下詔恢復了胤禩的爵位俸祿。但是,胤禩在康熙朝,只是貝勒而已。因其人氣高,一直被雍正視為眼中釘,深為嫉恨,待雍正繼位後,為穩定人心,先晉封為廉親王,甚至將大兒子弘時過繼給他;但同時開始對八爺党進行打擊,削其羽翼;四年後,雍正站穩根基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並改名為“阿其那”,同年,被毒死的在獄中。

5、九子胤禟

康熙20個兒子都去哪裡了?後裔都在哪裡呢?現在告訴你


關於他的容貌,有兩種說法,一是極其俊美,另外的說法是很胖。這個皇子並不太得寵,就是能掙錢,是當朝第一大富翁,也是胤禩的忠實支持者。不僅為八阿哥提供經濟上的支持,而且據說當時他隨身攜帶毒藥,倘若事情不妙,就吞毒藥而死。後來,在雍正朝時,被髮配到西北,讓年羹堯看管起來。但是這個老九就是下定決心鬥爭到底,他居然想出來用西洋文字拼滿文的方法制作密碼,與他兒子聯繫,互通訊息,算得上是開創我們國家密碼學的先河。雍正非常討厭他,而且瞧不起他。胤禟曾經說過:成則王侯敗則賊,只不過我們亦是兄弟亦為賊罷了。胤禟的命運很是悲慘,被雍正改名為“塞思黑”,其意一說為“豬”,另一說“討厭的人”,反正不是好詞。最後雍正四年死於囚禁之中,比胤禩早一兩個月吧。傳說是被毒死。

6、十子胤礻我

康熙20個兒子都去哪裡了?後裔都在哪裡呢?現在告訴你


這個皇子傳說中比較大條,南書房中的倒數。康熙對這個笨笨的兒子還是挺喜歡的。他也是死心塌八爺黨,估計是因為自己沒什麼指望。在康熙年間就被封為郡王,在雍正時期被打發去守陵,後來又跑到張家口那一帶蝸居了。但心大的人就是比較有福氣,長壽,居然活到乾隆二年。

7、十三子胤祥

又是一個重要人物。事實上,雖然胤祥在兵法謀略上不差,但總的說來還是有些偏文。胤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應該是康熙比較寵的妃子,但是在胤祥十三歲那年就死了,後來胤祥教給德妃撫養,所以跟四阿哥胤禛走的很近,二人感情非常之好。據說這位阿哥“詩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於騎射,發必命中,馳驟如飛”。典型的文武全才,他甚至曾經單獨獵得過一頭老虎。

康熙亦曾派他去泰山代父祭天,這於古代帝王是非常慎重的事情,當時許多人認為十三阿哥的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胤祥遭受了牽連,從此十餘年,默默無聞,彷彿消失了一般。惟與胤禛關係最密,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直到雍正繼位後,才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但是胤祥在這些年間得了一種叫做“鶴膝風”的病,大概是現在的“骨結核”。這在當時,算得上一種絕症,容易復發,不能勞累。胤祥的早逝,與這個病是有關的。死後令享太廟,上諡號為“賢”,為了紀念他的功勞,雍正還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清代唯一事例。

8、十四子胤禵

也是“八爺黨”的主要人物。隨著胤禩不再受康熙喜歡,八爺黨便將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康熙五十六年,封他為大將軍王,掛帥出征,去西藏平叛,得勝。胤禵與四阿哥胤禛雖然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他們的感情卻並不好。十四曾經在胤禩獲罪的時候仗義執言,惹得康熙皇帝拿劍要砍他,而且據說他在軍中的時候設法斂財,所以康熙皇帝似乎並不中意十四阿哥。胤禵在雍正年間被打發去守皇陵,雖然鬱郁不得志,但也算不得監禁,因為皇陵附近的風景還是很美的,卻也還算過得舒服日子。這個皇子也是活得比較長命,乾隆二十年才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