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无中生有”做文章 “三变”改革促发展

“无中生有”做文章 “三变”改革促发展

“无中生有”做文章 “三变”改革促发展——访宣州区养贤乡山河村党支部书记陈五顺

宣州区养贤乡山河村曾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空壳村, 2014年被列为全区13个贫困村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三无”(无土地、无水面、无山林)村,硬是凭借改革创新的思路、敢闯敢试的勇气和担当作为的决心,整合资源、借力扬势,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条“蝶变突围”之路,实现了强村富民、加快发展的目标。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4万元,同比增长8.96倍。

近日,笔者专访了山河村党支部书记陈五顺。

▲▲▲▲▲

今年48岁的陈五顺高中毕业后,先后从事过汽车修理、天然捕捞和转捕为养等行当,1996年两委换届进入村班子担任支委、村委一职,2005年10月换届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3月再次换届后实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至今。

“过去村里穷,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村干部的工作主要是做一些上传下达的事情,为老百姓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十分有限,很少考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陈五顺如是说。

▲▲▲▲▲

然而,这一切随着2014年全省“渔民上岸”工程的深入实施和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打响,山河村迎来了命运转折发展契机

据了解,山河村位于养贤乡东北部,濒临水阳江畔,属于专业渔民村,下辖4个村民组,共127户328人,老百姓收入主要以天然捕捞和水产养殖为主,兼带少量外出务工,村民们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摇摇晃晃。陈五顺说,不改革,村里没有任何希望;不发展,山河村依然村贫民穷。总之,要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依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撸起袖子加油干,拔穷根、摘穷帽,凝聚合力、攻坚克难,不信东风唤不回,誓将旧貌换新颜!

正是在这一改革思路的正确指引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河村做起了

“无中生有”“借鸡生蛋”的大文章,开启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破冰之旅”、“逐梦之旅”。

该村实施的第一个项目是乡属“五一场”水面投资改造项目。2015年,该项目获批开建。

“无中生有”做文章 “三变”改革促发展

“五一场”水面共188亩,分两期实施,该村累计投入资金101万元,配套扶贫资金65万元,新建27个标准化生态青虾养殖池,配建进出水渠道、15千瓦提水泵站、230平方米仓储用房,改造高低压线路,购置增氧、监控等设备。升级改造后,通过公开挂网拍卖方式,与宣城市阳江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投入主体投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山河村每年获保底分红10万元。

实施的第二个项目是光伏发电项目。该村利用养贤乡政府楼顶空间,建设装机容量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6月并网发电。目前,发电收益7万余元。

“无中生有”做文章 “三变”改革促发展

同时,利用乡敬老院楼顶可用空间,新建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分三期实施。2017年12月21日,一期1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目前已发电4万余千瓦时。该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左右。

实施的第三个项目是土地流转项目。结合区农委农业产业化项目,该村采取跨村联合、借地发展模式,在养贤乡宝圩村计划流转土地500余亩,改建生态青虾标准化养殖池,两期项目共流转土地312.69亩,现已改建完毕,配套高低压线路、进出水管道及增氧设备等,总投资9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项目资金60万元,村自筹45万元。

“无中生有”做文章 “三变”改革促发展

目前,一期项目已由宣城市同心养殖有限公司承租,年承租费13.3万元,村年收益近3万元;二期项目已建成、正在进行挂网竞标,8月中旬开标,8月底前即可收益。

与此同时,山河村结合民政部门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实施,兴建了两层三间、建筑面积达230平方米的村部办公楼,改变了过去没有村部、“开会打游击”的历史;

结合全省“渔民上岸”工程实施,在上级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安置下,兴建了“新苑河畔”小区,124户专业渔民喜迁新居,结束了“面朝黄板背朝天、狂风暴雨靠湖边”的水上漂泊生活,圆了“安居梦”;

结合民生实事实施,相继新建了村卫生室、农民健身广场和村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无中生有”做文章 “三变”改革促发展

2017年9月30日,山河村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组评估验收,如期实现“村出列”目标。

▲▲▲▲▲

陈五顺介绍说,自2016年被列为全区“股改”试点村、2017年被列为全市“三变”改革试点村以来,山河村按照“八步工作法”要求,围绕宣传动员、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股份量化等重点环节,紧锣密鼓开展“股改”和“三变”改革工作。

在宣传动员环节

通过发放致农民群众一封信、发送短信微信和召开各类会议方式,确保“股改”、“三变”改革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最大程度争取广大村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在清产核资环节

全面摸清村集体所有资产家底,经清核村集体固定资产5.74万元,货币资金45.63万元,债权37万元,在建工程101万元;在成员界定环节,经统计共124户328人,据此填写《人口调查登记表》,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编印成册,经核对无误后由户主签字确认;

在股权设置环节

采取人口股时点法,共设立股份449股,其中集体股121股,占比27%;个人股328股,占比73%。

2016年12月25日,山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全票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并以户为单位,发放股权证书达124本。

▲▲▲▲▲

为了把村民持有的“红本子”(指股权证书)转化为“绿票子”(指银行存单)。

一方面

山河村于2017年5月注册成立了“宣城市渔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对名下的青虾生态养殖和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公司化运营,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另一方面

采取“公司+农户”方式,为贫困户及困难户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和就业创业平台,帮助他们努力增加收入;再一方面,拟于今年国庆节前夕拿出近20万元的发展盈余资金,开展第一次股改分红,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分享改革红利,不断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路虽远,行将则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陈五顺最后说,下一步,在区委、区政府和养贤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河村将围绕打造美丽和谐、幸福宜居新乡村的奋斗目标,以青虾生态养殖、光伏发电、电商平台、扶贫驿站、爱心超市“五大平台”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党建+‘三变’+扶贫”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贫困村实现乡村振兴和“三变”改革的宣州样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