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李世民的姐姐平陽昭公主有多厲害?

熊掌大人


【文藏來答】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母姐姐、大唐開國皇帝李淵的三女兒——平陽昭公主,是中國古代史上唯一用軍禮下葬的女子,萬里長城的著名關隘娘子關,就是以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曾在此駐守而得名。叱吒風雲的大唐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人,跟這位姑奶奶級別的大唐開國公主比起來,也只能黯然失色。

夫唱婦隨,謀定大局

因為史書中並沒有留下這位公主的名字,所以下文以平陽昭公主代稱。在李淵還只是隋朝的唐國公時,把三女兒嫁給了出身將門的柴紹。柴紹自幼便武藝高強,以抑強扶弱、行俠仗義聞名於關中地區,年紀輕輕便做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一種高級禁衛武官)。不得不說,李淵選女婿很有水準,平陽昭公主是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與舞刀弄槍的柴紹很是般配。他們成親之後,因柴紹的職務,便定居長安。

大業年間,隋煬帝大規模徵調民夫修建大型工程,三徵高句麗,三下揚州,天下疲敝,各地相繼爆發民變和貴族叛變。大業十三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以北備突厥,並鎮壓今山西省境內的農民起義,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當年五月,李淵在李世民、劉文靜、裴寂等人的鼓動下,決定在晉陽起兵反隋。

李淵起兵前,只有次子李世民在身邊,三女兒與女婿柴紹在長安,長子李建成帶著李家家眷留守在河東,李淵派遣使者秘密通知李建成、柴紹等人。

接到密信後,柴紹對平陽昭公主說:“岳父大人要起兵掃平亂世,我打算前去接應他,可是我們一起離開,既容易引起朝廷懷疑,回太原途中目標又大,但我又怕我獨自前往,你在長安為遭遇後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平陽昭公主膽色智謀絕非一般女子可比,她很冷靜地對柴紹說:“你要即刻動身前往。我一個婦人,不受關注,遇到危險很容易躲起來,到那時我自有辦法。”在平陽昭公主的催促下,柴紹立即從小道出發,直奔太原。

收編七萬人馬,攻城略地

平陽昭公主在柴府僮僕馬三寶等人的保護下,偷偷潛回在鄠縣(今西安市鄠邑區)的莊園,變賣當地產業,散盡家財招收逃匿在深山的數百亡命之徒,扯起一支隊伍,響應在太原起兵的父親。當時長安一帶有很多揭竿而起的隊伍,其中以駐紮在司竹園的何潘仁的勢力最大。平陽昭公主趁著這些隊伍尚未形成氣候,派馬三寶前去遊說。馬三寶秉性機敏狡黠,一直是柴紹的得力助手。在馬三寶的勸說下,何潘仁居然真的歸順了平陽公主。有了何潘仁的加入,平陽昭公主很快攻下鄠縣。馬三寶再接再厲,趁勢又說服落草為寇的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人,這些人相繼率領數千人前來投靠平陽昭公主。

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但在,馬三寶、潘仁屢等人的幫助下,平陽昭公主不但打退了隋軍,還連續攻佔了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平陽昭公主的治軍嚴明,禁止士兵劫掠百姓,很多人慕名前來投靠。在短時間內,平陽昭公主就擁有了七萬人馬。

李淵得知這一喜訊,自豪不已,這個女兒絲毫不輸給征戰沙場的男兒。李淵派柴紹率領數百人趕往華陰,前去迎接帶兵歸來的平陽昭公主。平陽昭公主與丈夫匯合後,又帶著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的大軍在渭北會師,為接下來攻打長安做準備。當時,平陽昭公主與柴紹,共同歸屬李世民調遣,夫妻二人各領一軍,擁有各自的幕府(相當於指揮部)。軍中將士形象地稱平陽昭公主的軍隊為“娘子軍”。當年十一月,李世民他們很快攻克了長安。

古今唯此一人,公主以軍禮下葬

武德元年(618年),李淵在長安即皇帝位,國號唐。李淵封軍功赫赫的三女兒為“平陽公主”(死後諡號為昭),對她的賞賜遠遠超過其他公主。

此後,史書中雖再無關於平陽昭公主的記載,但在武德初年,她的主要任務應該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相傳,位於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的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平陽昭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於此才更名娘子關。娘子關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是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屏障,無山西則中原和關中不穩,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李淵派平陽昭公主駐守此地,可見對她有多倚重。

武德六年二月,平陽昭公主英年早逝,關於死因,也缺乏相關記載。平陽昭公主的葬禮,在歷朝歷代公主乃至所有女子中,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她是以軍禮下葬的。下葬前,李淵下詔為她增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禮官上奏反駁,說女人下葬用鼓吹與禮不合。高祖李淵則義正辭嚴地說:“鼓吹乃是軍樂,以前平陽公主親臨戰場,身先士卒,擂鼓鳴金,參謀軍務,戰功顯赫,她絕非一般女子能夠匹敵。以軍禮安葬公主,有何不可?”唐高宗李淵破例用軍禮下葬平陽公主,並且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諡平陽公主為 “昭”。因此,為區別於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等人,後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文藏


我們都知道大唐的開放程度令人咂舌,杜撰也好,確有其事也罷,唐朝的很多公主都因為這樣那樣的旖旎情事被載入史冊,但唐朝有這樣一位公主,她不愛紅裝愛武裝,在風起雲湧的隋末號令群雄,組成義軍,助父親李淵奪得天下,其才能膽略不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下。

她就是嫁給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紹的平陽公主,李淵唯一的嫡女,去世後竟以軍禮下葬,更得到了一個諡號“昭”:明德有功曰昭。史稱平陽昭公主。

平陽公主(因為她沒有名字留下來,所以本文一概稱其為平陽公主)是李淵的嫡長女,和李建成、李世民等是一母同胞,長大後嫁與武將柴紹為妻,定居長安,初時,平陽公主相夫教子,倒也安靜祥和。

只是隋末風起雲湧,各地起義不斷,李淵奉命鎮壓多處起義軍,自己的勢力也越來越大,617年,李淵調任太原留守,經過招降納叛,網羅人才,李淵有了謀反的資本,招兵買馬,意圖反隋。

在準備起兵前,李淵派人通知了長安城的柴紹和平陽公主。柴紹有些擔憂的對平陽公主說:“父親將要起兵掃平亂世,我決定前去晉陽迎接義旗,我們一起走吧又不可能,但如果我自己走了,你可能就會有禍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平陽公主當機立斷地說:“你應該趕快前去,我一個女人,遇到危險容易躲藏起來,到時我自有辦法。”

兩人商量好後,柴紹快馬加鞭自小路奔赴太原,而平陽公主也沒有真的躲藏起來,亂世裡,躲在哪裡也不安全,況且平陽公主也不願意躲起來看著自己的父親、丈夫、兄弟們在亂世奔波,於是她打點好一切,帶著幾個人回到了鄠縣的莊園裡,以這裡為據點,平陽公主散盡家財,招攬當地的亡命之徒和義士,很快組建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起兵遙遙響應李淵的義軍。


當初離開長安的時候,平陽公主特意帶上了柴紹的家童馬三寶,馬三寶此人機敏善辯,後來成為平陽公主的得力助手,當時胡賊何潘仁帶領數萬人馬盤踞在司竹園,自稱總管,還沒有歸屬,平陽公主知道後,派馬三寶去說服何潘仁投靠公主,馬三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何潘仁歸順,之後,何潘仁幫助平陽公主攻下了鄠縣。

平陽公主又派出馬三寶繼續遊說各路人馬,群盜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皆在馬三寶的勸服下,各領數千人馬投奔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的人馬越來越多,也吸引了朝廷的注意,京城留守官員不斷派出軍隊攻打平陽公主,卻一次次敗在馬三寶和何潘仁手下。很快平陽公主的地盤就擴大到盩厔、武功、始平等縣。平陽公主膽略過人,在她的隊伍中,有反隋義士,有落草為寇的土匪,有農民起義軍等等,要管理這樣的軍隊絕非易事,但平陽公主硬是將軍隊管理的很好,治軍很嚴,令出必行,不準禍害百姓,不準搶掠百姓,所到之處,皆受歡迎,所以隊伍一直壯大到七萬多人。


平陽公主派出使者告訴李淵,李淵大喜,沒想到女兒已經在關中站穩腳跟。等到義軍渡過黃河,李淵派柴紹領數百騎到華陰,在南山迎接平陽公主,於是平陽公主引一萬精兵與弟弟李世民的軍隊在渭北會師。這時候平陽公主和丈夫柴紹已經是平級,平陽公主領“娘子軍”與柴紹各置幕府,圍攻京城。不久,李淵終於稱帝,隋亡,大唐立。

傳說李淵當上皇帝后,所擁有的地盤還不是很大,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攻下來,還得繼續南征北戰,當時,平陽公主帶領“娘子軍”駐守在山西的兵家必爭之地葦澤關,為大唐江山保駕護航,免除李淵父子們的後顧之憂,也因此葦澤關改名為娘子關,這是不是確有其事,還沒有史料來證明。但平陽公主確實為李淵奪得天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也因此,大唐建立後,平陽公主被封為平陽公主,所有的賞賜和規制,平陽公主都要高於別的公主。

卸下一身戎裝,平陽公主還是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生子柴哲威和柴令武。柴令武娶李世民的女兒巴陵公主為妻,後來柴令武與巴陵公主參與到房遺愛謀反案中,被處斬首,柴令武在羈押的路上自殺,屍體仍然遭到斬首,哥哥柴哲威受牽連被流放嶺南,這是後話了。那時候平陽公主已經去世二十年了。



632年,平陽公主去世,其安葬儀式不同於其他婦人和公主,李淵特意下詔:

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

本來按照規制婦人下葬不應該有鼓吹,但李淵有感於平陽公主昔年在司竹園舉兵響應義旗,親自執鼓指揮作戰,為平定天下立下大功。西周初建,周文王曾將王后太姒列為十大治國平亂之賢臣,如今大唐也有一位功績卓著的公主,不是一般的婦人能比的,遂以軍禮下葬。

不僅如此,平陽公主還有了諡號,明德有功曰昭,諡號為“昭”。因此平陽公主又被成為平陽昭公主。

後來的大唐公主們,如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在史籍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公主們,與平陽昭公主相比,實在是遜色很多。


尚宮女史


歷史上的平陽昭公主確實是一代巾幗英雄,果真是巾幗不讓鬚眉,也只有關隴貴族集團才培養的出如此厲害的女人。我們可以看看平陽昭公主的一生。

史書並沒有說平陽昭公主的名字,也就是說我們只知道昭是平陽昭公主的平陽二字是李淵給予女兒的封號,而昭則是平陽昭公主去世之後的諡號,按照諡號的命名法則,昭的意思是"明德有功曰昭"。也就是說平陽昭公主才德兼備,對於社稷有功,這是十分好的諡號。

平陽昭公主是李淵和竇氏的女兒。隋朝末年的大亂時,平陽昭公主和駙馬柴紹是居住在長安的,當時李淵舉兵準備開創大業,而長安的平陽昭公主和柴紹接到了來自李淵派使者秘密送來的消息,這時候柴紹犯難了,他想去太原幫助李淵起兵,可是又擔心妻子一個人在長安會有危險,他將這個問題拋給平陽昭公主,平陽昭公主卻說我一個女子很好隱蔽,你一個男人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不要為我擔心。一番言語下來說服了柴紹,柴紹於是偷偷跑去了太原幫助岳父李淵,而平陽昭公主也偷偷回到了在鄠縣的李氏莊園,她廣發李氏在關中的錢財,招引中山的起義軍,到了士卒數百人,一時之間平陽昭公主在關中起兵響應李淵的在太原的起兵。

在父親李淵還沒有攻到關中的時候,當時有胡人何潘仁在司竹園起義,士卒數千人,平陽昭公主想招降這支隊伍,於是他派家僕馬三寶前往何潘仁起義軍所在的地方,對何潘仁說以利害關係,何潘仁就投降了平陽昭公主,緊接著馬三寶又做說客,說服了起義軍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部,這些人都投降了平陽昭公主,一時之間平陽昭公主的隊伍大振,盩厔、武功、始平都被攻打了下來,當時的京師留守幾次派兵想要攻打平陽昭公主結果都被打敗。

而且平陽昭公主這個人帶兵的紀律十分嚴明,每次行軍都要申明法令,禁止士兵仁義掠奪和侵佔他人的財物,於是當時很多人都來投奔平陽昭公主,平陽昭公主一時之間得到了士卒七萬人,威震關中。於是平陽昭公主派使者前往父親李淵處報告當時的情況,李淵高興的不得了,到了李淵的部隊的渡過黃河的時候,於是派遣柴紹帶著數百騎兵直接去往華陰,到南山去迎接平陽昭公主,當時的平陽昭公主帶領精兵一萬多人前去和李世民回師,然後和柴紹一起把長安包圍,當時的平陽昭公主的隊伍號稱“娘子軍”。

京師被平定以後,平陽昭公主被李淵封為平陽公主,因為有軍功一直被李淵所寵愛,到了武德六年,平陽昭公主去世,於是李淵下詔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當時有一些文臣反對,李淵說鼓吹,就是軍樂。當初平陽昭公主以一個女人的身份舉兵,響應我的起兵,親自帶兵打仗,甚至自己去敲金鼓用來鼓舞士兵的士氣,對於國家有著克定天下的功勞,如此大功,難道是一般的女子都能夠做到的,怎麼會不能奏起軍樂呢?於是,平陽昭公主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人者仁義也


平陽公主有多厲害?簡單說一句,她的丈夫是譙國公柴紹,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而平陽公主的戰功絲毫不遜色於丈夫!

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第三女,母為竇皇后,李世民同母姐,生卒年月和姓名皆不詳,但其功勳卻冠絕整個唐朝女性。

平陽公主與柴紹婚後不久,夫妻二人就定居長安城。當然,他們不是去首都度蜜月的,而是去替李淵探消息的,也就是特務。夫妻倆的特務工作乾得很出色,完全沒被朝廷發覺。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淵見隋朝已經行將就寢,決定在太原起兵。為了女兒女婿的安全考慮,在起兵前,李淵派使者想秘密召回二人。柴紹認為兩人一起離開不可行,但把妻子留在長安他又不放心,平陽公主則勸他趕緊離開,並說自己一介婦人,目標沒有那麼大,而且她自有方法應對。

柴紹也知道妻子從小習武,膽略非凡,於是就從小道直奔太原。丈夫走後,平陽公主開始一番安排。首先她回到李家的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然後將當地的產業變賣,賑濟災民,並趁機招兵,很快拉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

很快,李淵起兵的消息傳至關中,平陽公主決定擴充兵力,她擴軍的方式就是收編關中各地的農民起義軍。

平陽公主四處聯絡起義軍,並在三個多月內收服了四五支規模不小的起義軍,最大的一支甚至有幾萬人,實力遠超平陽公主,但還是被收編了,由此可見平陽公主的膽識魄力以及行事方法。

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大,朝廷也注意到眼皮底下的威脅,幾次派兵攻打,但在平陽公主的率領下,起義軍每次都取得勝利,先後攻佔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攻城掠地的同時,平陽公主也很注重軍紀,她的軍隊令行禁止,絕對服從於她,從不擾民,廣受百姓擁護,不少人前往投靠。因為是平陽公主統帥,所以百姓稱這隻軍隊為娘子軍,稱平陽公主為李娘子。

很快,娘子軍人數超過七萬,多次擊敗隋軍,佔據了關中的一大片地盤,就連名將屈突通也奈何她不得,在她手下連吃了幾場大敗仗。

數月之後,李淵的主力才渡過黃河進入關中,這時他很高興地發現平陽公主已經為他打下了一大片地盤。他派柴紹帶幾百騎兵去迎接平陽公主,夫妻二人會面不知道是何感想,不過平陽公主很快挑選出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順便提一下,此時柴紹和平陽公主平級,試問柴紹的心理陰影面積。

很快長安打下來了,李淵擁立了一個小皇帝,並在穩定長安以後,開始著手對付關中的其他勢力,一共用了兩年才完全掃平關中。這段時間內,李淵完成稱帝這件大事,稱帝后,他封三女兒為平陽公主,在諸位公主中賞賜最豐厚。

接下來唐軍向王世充和竇建德出手。這些戰役的指揮都是李世民,而柴紹也都參與其中,至於平陽公主,她被派去鎮守李家的老巢山西。

平陽公主率軍駐守的地方就是葦澤關,不過因為她率軍鎮守的緣故,後來此關改名為娘子關。娘子關是進出山西的咽喉,而山西又是是中原和關中的屏障,李淵將此地交給平陽公主,可見對其信任和肯定。

然而在這之後,平陽公主卻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不見其蹤跡,直到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她最後一次出現於史書,這一次記載的是她的死訊,因為她的葬禮實在空前絕後,她是以軍禮下葬的!

商議葬禮時,禮官曾向李淵提意見說女子下葬不能用鼓吹,這與禮制不合,李淵當即跳腳,反駁道:"鼓吹乃是軍樂,平陽公主親臨戰場,率軍征戰,從古到今何曾有過這樣的女子?以軍禮葬公主,有何不可?"

禮官無言以對,於是平陽公主成為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出殯且伴隨軍樂下葬的公主,同時她也是唐朝第一個有諡號的公主,諡號“昭”,“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明德有功曰昭”。


平沙趣說歷史


唐高祖李淵是大唐王朝的開創者,其妻為太穆皇后竇氏,二人共育有四子一女,四個兒子中除了李玄霸早逝外,其他三個就是最為人熟知的隱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以及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而這唯一的女兒就是問題中提到的平陽昭公主。平陽公主是李淵唯一的嫡女,是李世民的姐姐,雖說是女子,但是她完全稱得上“巾幗不讓鬚眉”這句話,其才識膽略絲毫不遜於她的兄弟們,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諡號的公主,也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位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隋大業十三年,李淵舉兵之前,平陽公主當時正在長安,為了響應父親,她變賣了當地的產業,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並先後收編了李仲文、丘師利等義軍,連續攻佔了周至、武功等地,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軍隊,軍紀嚴明、令出必行,被當時的老百姓稱為“娘子軍”,平陽公主也被稱為“李娘子”,等李淵的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的時候,平陽公主已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塊兒地盤。後來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在渭水北岸會師,共同攻打長安,並於當年十一月攻克了長安。攻克長安之後李淵正式冊封自己的女兒為平陽公主,並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負責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原名葦澤關,後來因為平陽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此地便更名為了“娘子關”。


歷史AB面


平陽昭公主實乃世間少有的奇女子:他的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李淵的結髮妻子竇氏。說起來李淵和竇氏一共生育了女兒平陽昭公主和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個兒子,其中除李玄霸早夭外,其餘三子一女皆為人中龍鳳。關於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的謀略、用人、武功、文采以及他們之間的鬥法一直是後世津津樂道的話題,殊不知這位平陽昭公主一點不亞於自己的弟弟,可謂是真正的巾幗英雄。

在中國古代女性是沒什麼地位的,即使是平陽昭公主這樣巾幗英雄也沒能在史冊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平陽昭公主是她的封號,至於本人的名字我們無從得知,野史小說中有稱其為李秀寧的,也有稱為李平陽或李屏瑒的,後兩個名字其實壓根就是封號的諧音。我們不僅無從得知她的名字,也無從得知她的出生年月和早年生平事蹟。和其他古代女性一樣早年的她是作為男性的附屬物存在的——在那個宗法制年代一個女人生命中有兩個男人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是未嫁前的父親,另一個就是丈夫。我們已經說了平陽昭公主的父親是唐高祖李淵,那麼她的丈夫是誰呢?就是大唐開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紹。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這時平陽昭公主和柴紹正在隋朝政府控制下的長安城內,一旦讓隋朝政府得知李淵起兵的消息必然會牽連到作為家屬的平陽昭公主和柴紹,因此李淵秘密派遣使者召二人回到自己身邊。柴紹在見過李淵的使者後就對自己的妻子說:“如今岳父起兵掃平亂世,我打算前去投奔,你如果留在這裡會有危險。”誰知平陽昭公主卻說:“你該趕緊離開,我一個婦人遇到危險容易躲藏起來,到那時自己會有辦法的。”柴紹在妻子的鼓勵下從小道直奔太原。如果是一般人碰到這種情況一定就跟丈夫一塊兒走了唄,然而平陽昭公主卻留了下來,按說對此時的隋朝政府而言:她的父親和丈夫都是叛軍頭目,那自然不會放過她,一個弱女子能和一個王朝抗衡嗎?儘管這已是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可平陽昭公主不是一般人——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出了回答:能。

開創大唐王朝的李家和隋朝的楊家本來就是表親,事實上他們同屬關隴貴族集團,這一集團的成員中還包括其他一些世家大族。關隴貴族集團的發家之地就在關隴地區,作為關隴貴族集團的成員之一的李家在長安附近一帶經營多年,勢力可謂盤根錯節。儘管此時李淵鎮守太原,但這並不代表李家在關隴地區的勢力已不復存在了。意識到這點的平陽昭公主立即動身回到鄠縣(今陝西戶縣)的李氏莊園,在這裡她女扮男裝以李公子的名義對外示人,通過變賣產業賑濟災民的方式她將李家下人和當地災民迅速組織成為一支幾百人的隊伍。這支幾百人的隊伍不過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平陽昭公主很快就設法和多路反隋義軍取得了聯絡: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她就收編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四五支義軍,其中勢力最強大的何潘仁部有數萬人馬。平陽昭公主手下的義軍勢力的急劇膨脹引起了隋王朝的警惕,於是朝廷開始派兵攻打平陽昭公主,結果平陽昭公主不僅打敗了隋朝的每一次進攻,還趁勢攻佔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嚴明令出必行,所過之處百姓皆稱平陽昭公主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關於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只見於《木蘭辭》而未見正史記載,實際上平陽昭公主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正史記載的巾幗女將。由於中國傳統史書對女性的輕視,因此關於平陽昭公主具體的臨陣指揮情況並沒被史書詳細記載下來,但我們仍能透過史書中的隻言片語得知:就連隋朝名將、降唐後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屈突通也曾在她手中連吃敗仗。當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時意外地發現:自己這個女兒已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大喜過望的李淵派柴紹前去迎接平陽昭公主,平陽昭公主隨即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於渭河北岸後共同攻打長安。在長安戰役中柴紹和平陽昭公主夫妻倆各領一軍配合李世民會攻長安,兩人屬於平級關係,到了這年的11月份兵打一處的夫妻倆突破了長安城的外圍防線,唐軍順利進入長安城。

李淵在進入長安後將自己這位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因為平陽公主有軍功在身,所以李淵每次賞賜各位公主時平陽公主都要優於其他公主。拿下長安後的李淵並不能高深無憂,因為這時他的四面八方都是敵人:隴西有薛舉、涼州(今甘肅武威)有李軌、東都洛陽盤踞著王世充、河北還有竇建德。在這樣的形勢下平陽公主奉命守衛李家的大本營山西,當時她駐兵之地名為葦澤關,因平陽公主在此駐軍而更名為娘子關,這就是萬里長城第九雄關娘子關得名的由來,此後明軍和李自成起義軍、義和團和德軍、八路軍和侵華日軍都曾在這座險要的關隘下展開過殊死激戰。遺憾的是當平陽公主離開娘子關後史書中再次失去對她的記載,就像她早年的經歷一樣她晚年的經歷也不為人知,直到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史書上再次出現了對她的記載,而這次所記載的是她的死訊。和以往的公主下葬不同的是:平陽公主是以中國歷史上唯一以軍禮下葬的公主。根據當時的記載“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當時禮官曾向李淵進言說女人下葬用鼓吹與古禮制不合,李淵反駁道:“鼓吹就是軍樂,以前平陽公主總是親臨戰場,身先士卒,擂鼓鳴金,參謀軍務,從古到今何嘗有過這樣的女子?以軍禮來葬公主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特地破例以軍禮下葬平陽公主並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諡平陽公主為 “昭”,因此後世將她生前的封號”平陽公主“和死後的諡號”昭“合在一起稱其為平陽昭公主。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先說幾句,關於平陽昭公主,歷史上其實著墨並不多,唯有《舊唐書 列傳第八 平陽公主傳》和《新唐書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中有關於她的記載,不過短短數筆。

《舊唐書》成書於五代時期,成書匆忙,對歷史上有地位、有建樹的女性幾乎都是幾筆帶過,所以《平陽公主傳》附在其老公的傳記《柴紹傳》之後,形同一頁附錄。《新唐書》成書於北宋時期,程朱理學興起,對女性的桎梏更多、輕視更甚,所以用筆就更少了。

但就是這兩部傳記中的短短几筆,也足夠勾勒出一位英武有謀、颯爽果決的女將軍形象。是的,平陽昭公主不是以美貌垂名,而是以軍功垂名。

翩翩李公子,搞定數萬軍

平陽昭公主是高宗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後來成為竇皇后的嫡妻竇氏的女兒,遺憾的是,姓名不詳。下嫁給了武將出身的柴紹為妻。柴紹幼時曾擔任過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陪伴隨從),後來隋江河日下,各地農民起義,摧枯拉朽。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看準了機會已至,決定起義攻取長安,一封密信,召女兒女婿回到自己身邊。

柴紹當即帶兵,決定去迎接岳父的義旗,對妻子李氏的去留,非常糾結——一起走,怕她有危險;留下她,又覺得不安全。此時人設一直是“相夫教子賢妻良母”的李氏果斷勸他先去應援父親,“我一個婦人,遇事就躲,總有辦法。”

李氏當然沒有躲起來,而是回到鄠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人稱李公子。李公子變賣家產,賑災救民,籠絡人心,很快就收編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這些人衣食無著,唯有奮而反之,才有出路。

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月裡,她可謂是縱橫捭闔,到處聯絡反隋義軍,很快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頗具規模的起義軍。其中最大的一支是胡商何潘仁的人馬,數萬人眾。關於李氏是怎麼搞定他的,史書語焉不詳,只知道其中發揮決勝作用的,是他們的家僮馬三寶。他大概是舌燦蓮花,痛陳利弊,擊中了何潘仁的軟肋;又或者是此時“李公子”的人設已經自帶數層光圈,讓人甘心臣服。

七萬娘子軍,助父成大業

朝廷豈能容忍她如此作為,不斷派兵想滅了她。但她率領的七萬義軍勢如破竹,威震關中,很快就拿下了關中最重要的數個地盤。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了黃河,平昭陽公主派人去通知父親,這簡直是史上最大的驚喜之一了。李淵哪裡想到自己的女兒不是躲在深宅大院保全性命,而是颯爽英武、四兩撥千斤地為自己搞定了心腹大患。他即刻派女婿柴紹去佔領華陰,接應女兒。

至關重要的長安之戰,夫妻二人可以說是主角光環非常醒目——夫妻同心,各領一軍,分置幕府,戰功赫赫。成就大業後,李淵封她為“平陽公主”。

天下雖得,但並不穩固,處處暗流湧動。平陽公主當然繼續了女將軍人設。她認領的任務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駐守咽喉要地葦澤關。這個關隘因她率領的數萬娘子軍得名,此後世人皆稱娘子關。

青史留空白,死後有榮光

遺憾的是,此後平陽公主的事蹟,她度過了怎樣的人生,在史書中成了茫茫一片空白。再有記錄,已是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平陽公主病故。

之所以有這一筆,也是因為她落葬的形式,前無先例——平陽公主不是以公主的身份落葬的,而是以軍禮下葬——“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當時禮官提反對意見,認為“鼓吹”不合禮制,但李淵果斷反駁他,“鼓吹”形同擂鼓鳴金的軍樂,平陽公主半生戎馬,死後以鼓吹送之,有何不可?

所以平陽公主成了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以軍禮舉殯的女人。李淵以“明德有功曰‘昭’”,賜她諡號為 “昭”,所以後世才稱她為“平陽昭公主”。

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曾為她作詩一首,中有一句,可謂形象——“今日關頭成獨笑,可無巾幗贈男兒”,這樣的女子,遠非等同男子可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