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古代如何對待科舉考試考中的官宦子弟的

古代如何對待科舉考試考中的官宦子弟的

唐玄宗天寶二年的科舉考試,是由吏部侍郎宋遙、苗晉卿主持的。他們接受大臣請託,“取捨偷濫”,使許多不學無術的大臣子弟,得以倖進。有個叫張奭的,是御史中丞張倚之子,大字不識幾個,卻被“特升甲科。”此事經人揭發,引起玄宗重視,乃親臨花萼耬,對新科進士加以複試。結果證明,靠真才實學考中的,“十無一二”。那位花花公子張奭,更是“手持試卷,竟寫不下一字”,交了白卷。玄宗大怒,下詔說:“有大臣平日不能訓子,竟靠請託,使子弟倖進,惹得天下士人譏笑。”就把主考官和請託大臣,都進行了懲處。

古代如何對待科舉考試考中的官宦子弟的

科舉考試榜單

自此以後,唐朝許多皇帝都對新科進土中的大臣子弟,加以複試。穆宗長慶元年,新科進士中有大臣子弟十四人,穆宗就親自出題複試,結果,四人及格,十人落第。主考官錢徽和請託大臣李宗閔等人,也都受到了嚴厲處分。

古代如何對待科舉考試考中的官宦子弟的

明清時期考場

為了防止達官貴人的子弟請託倖進,到了宋朝開寶年間,朝廷下令“自今舉人,凡關食祿之家,禮部具自複試。”不僅使這種複試制度化,而且把範圍擴大到官吏的推薦,不僅限於大臣子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