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1850年,林則徐這位“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日夜兼程的赴任途中,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常年的殫精竭慮、憂國憂民,早已折磨透老人那疲憊的身軀,或許只有這個時候,林則徐才能真正得到片刻的安寧。

如今,一百多年已經過去。而林則徐卻繼續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孤膽英雄的傳奇,他正被全世界人所尊重。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紐約雕像

在紐約的華埠中心,東百老匯街的前端,寸土寸金之地,矗立著一尊林則徐的青銅雕像。雕像中,他雙手倒背,氣宇軒昂,目視前方,似有所思。

很多人熟悉林則徐,從“虎門銷煙”開始。

的確,這個古老的民族已經沉睡了太久,國內很多有識之士從那時才開始覺醒。在那場歷時長達23天的熊熊烈火中,銷燬的不僅是鴉片,更是燃燒起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杜莎夫人蠟像館製作了林則徐夫婦的蠟像,指責他是“戰爭的始作俑者”,“250萬鎊英國財產的銷燬者,他的小腳妻子是唯一曾在這個國家內展示的這類人”等,赤裸裸的表露出侵略者、殖民者的輕蔑、虛偽與驕狂。

林則徐的禁菸行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們會這般氣急敗壞。這一刻,所謂的英倫紳士風度的從容與大氣蕩然無存,與之相輝映的是林則徐這位禁毒先驅救國拯民的崇高。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杜莎夫人蠟像館林則徐夫婦蠟像宣傳圖冊

蠟像源於外銷畫師林官(Lamqua)的畫作

歷史的塵埃早已落定。隨著紐約林則徐雕像的矗立,林則徐街、林則徐廣場成功命名的那刻起,林則徐已經是世界的林則徐。

林則徐的禁菸之路極為坎坷,他是“應運而出”的歷史巨人。

是的,“虎門銷煙”一舉,讓林則徐名垂青史,也正因如此,他橫遭誣陷,被流放伊犁苦寒之地,導致身體元氣大傷,最終早逝。

然而,卻很少人知道林則徐禁菸的背後,到底承受了多少的辛酸榮辱。在得益於幾封珍貴的家書後,我們似乎掀開了這段真相背後不為人知的記憶幕角。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致沈廷槐手書信札

冊頁內,鈐印:侯官嚴氏淳齋珍藏

沈葆楨世系:

伯父沈廷槐,字蔭士。嘉慶九年舉人。工書,間寫蘭竹。

父親沈廷楓,號丹林。道光十二年舉人。配林蕙芳,系林則徐六妹。

沈葆楨,民族英雄,曾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林則徐之婿。

嚴群,字孟群,號不黨(取“君子群而不黨”之義),福建侯官人,嚴復侄孫,師從宿儒馬一浮。藏書印:“侯官嚴氏淳齋珍藏”、“嚴氏一指齋藏”等。

在鰲峰書院,求學期間,林則徐結識了一位相交一生的知己好友沈廷槐,從此“文峰林家”與“宮巷沈家”,兩大名門五代聯姻,成為一時美談。

當時,林則徐與沈廷槐同受業於老師鄭光策門下,同年考中舉人,只是,此後二人的境遇迥異。林則徐考中進士後飛黃騰達,而沈廷槐多次北上卻無功而返,但二人的感情卻未必受影響。

後來,沈廷槐成為林則徐幕僚,直到沈母去世,回閩丁憂。林則徐與沈廷槐分開後,依舊經常有書信往來。

也正因這些往來信札,我們今天才可以真正瞭解到當時林則徐在廣州禁菸時的艱難與決心,才能感受到林則徐對於國家的情感是多麼的厚重。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樣的林則徐如何讓人不敬仰?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致沈廷槐手書信札部分內頁

信札內容:

此間夷務非數行所能罄。諒舟兒述及亦可得其梗概。現已特奉諭旨。專斷英夷貿易。無如伊總不肯捨去驅逐二字。非可空言未知。

此時,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入廣州查處禁菸,已經感覺到困難重重,不過從“驅逐”二字可以感受到他勢必鬥爭到底的決心。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致沈廷槐手書信札部分內頁

信札內容:

東西南北之人。真如萍梗。即進京覆命亦是累上添累之事。賤體愈憊。難免自抱隱憂也。

風雨飄搖的林則徐常年奔波,舟車勞頓,身體早已經是心力憔悴。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致沈廷槐手書信札部分內頁

信札內容:

百務倥傯未有一息之暇。至夷奸之肆逆於浙則其不得逞志於粵。亦略可識矣。籌軍籌餉。白盡鬢須。

林則徐備戰英國侵略者,沒有絲毫休息的時間。為了籌措軍餉,更是已經發須皆白。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致沈廷槐手書信札部分內頁

信札內容:

國體朝綱之語。此時皆不敢提。但異其得以藉手奏聞。俾辯理不善之人早得放歸田裡。即萬幸矣。

也許是體力不支,也許是困難重重,此時的林則徐,內心萌生了歸隱田野的嚮往。

事實上,林則徐曾手書“豈為功名始讀書”、“以立志為始”等,也可以看出身處宦海的林則徐並非貪戀權勢之人,只是心繫民苦而已。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致沈廷槐手書信札部分內頁

信札內容:

惟戎務倥傯未 即答。為 粵事敗壞在 議和之後。中外自有公言。所可嘆者。火既燎原。軍皆披縻。弟雖 馬革裹屍之志。尤格於行。所募福勇千夫。不耗公家餉。但自添一種瘡疾耳。言之尤為感憤。

由於林則徐在廣州的嚴密防守,英軍的進攻未能得逞。英軍受阻後沿海岸北上,攻佔定海,次月抵達天津大沽口,威脅北京。這時,道光帝驚慌失措,急令直隸總督琦善前去“議和”。

此時的林則徐,作為“替罪羊”,已被革職,卻空懷報國之志,只能自己出資徵募兵丁,加強海防事宜。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致沈廷槐手書信札部分內頁

信札內容:

昨於閏月望前欽奉恩旨。賞給四品卿銜。迅即馳驛赴浙俟旨。雖未指明何事而為定海防夷計固已可想而知。自維負疚之躬。仰荷聖慈再造復何敢辭。惟未念彼處。此時佈置如何。尚有多少夷船遊 窺伺彌縈馳。

雖然林則徐被貶為四品卿銜,趕赴浙江鎮海聽候諭旨。可是,他內心記掛著的依舊是英軍的虎視眈眈,以及朝廷的兵力部署。

行筆至此,一位憂國憂民的民族英雄已經躍然於紙。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林則徐致沈廷槐手書信札其他內頁

信札其他內容,如:

來函示及咳喘目淚等症。近時甫愈而弟見書中尚作精楷。是目力強於弟什倍矣。務祈節省心神。為指日冶公臨民地也。

也可以看出,儘管林則徐身居高位,卻依舊對好友十分關懷。這是何等的真性情。苟富貴,無相忘。大概如斯。

此外,信中林則徐對於族內後輩的教誨,我們也可以得知,其家風教育甚嚴。他曾經對子孫的訓誡,至今依舊是為美談。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時隔一百多年,這些家書讓我們身臨其境般,再次感受到林則徐為了國家,不遺餘力的付出。

惟願我輩:繼先人遺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同古堂|幾封家書,掀開了“虎門銷煙”背後的辛酸往事

後記:

以本文所述林則徐信札為引,

1、從書法而論,林則徐的書法,筆陣嚴謹,用筆沉雄,字體精思,實為晚清帖學突出代表;

2、從學術而言,信中所提及廣東禁菸事件及中英鴉片戰爭等,對於史學研究,提供了強有力依據;

3、從文物價值上看,如今已進入電子時代,名人信札日漸珍貴;

4、從社會風氣引導,林則徐對於沈廷槐的真摯友情,並沒有因為社會地位改變而變化;

5、從民族象徵來說,林則徐為了對抗英軍的侵略,不遺餘力,實屬後人楷模。

——END——

凡是斯文處,必有同古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