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开国元帅大将上将,出自黄埔军校的是哪些?

李子迟到了


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9月对全军将士进行了授衔大典,授衔名额为: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59人。这些军人都是国家的脊梁,为国家的革命事业做了卓越贡献。

一、十大元帅

十大元帅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黄埔军校的有:林彪(四期)、徐向前(一期)、聂荣臻(教官)、叶剑英(副主任)

二、十大大将

十大大将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黄埔军校的有:陈赓(一期)、罗瑞卿(武汉分校)、许光达(五期)

三、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有: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贺炳炎、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黄埔军校的有:张宗逊(五期)、萧克(四期)、周士第(一期)、郭天民(六期)、杨至成(五期)、陈伯钧(六期)、宋时轮(五期)、陈明仁(一期)


大秦铁鹰剑士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军事学校,是国民党于1924年到1930年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建设的一所军官学校,校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我曾经到此校遗址去瞻仰过一番,其校门两边的对联蛮有意思:“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据说,当时这副对联是经过了孙中山先生的亲自批准后,才挂到了校门口的。

孙中山先生当时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曾经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一心一意的来革命。”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话语,可以看作对这副对联的深入解读,也就是他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和初衷。

黄埔军校经过了数次改名,初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改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又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再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国民党又改校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而广大老百姓基本都叫它“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中国大陆创办了几十年,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军事人才,特别是国共两党的要员,有很多是出自这所军校的,这里作了一个列表,国共两党中出自黄埔军校的最著名人物:

国民党军官:胡宗南、杜聿明、贺衷寒、张灵甫、戴笠、宋希濂、郑洞国、毛人凤、关麟征、乔家才、邓文仪、李仙洲、李默庵、陈明仁、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郝柏村、蒋仲苓、王升、黄珍吾、彭孟缉、桂永清、谢晋元、范汉杰、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郑作民、王竣、黄翔、曾泽生、徐会之、侯镜如、王耀武、孙元良、刘戡、黄杰、张耀明、廖昂、吴起舞、彭士量、邱行湘、陈大庆、刘安祺、赵子立、阙汉骞、董钊、李铁军、王敬久、滕杰、罗奇、贺忠汉、胡靖安、王慧生、宣铁吾、黄梅兴、姚子青、钟彬、陈颐鼎、李以劻、肖赞育……

共产党军官:徐向前、林彪、左权、陈赓、萧克、蒋先云、周逸群、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王尔琢、王良、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赵一曼(女)、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陈浩、陶铸、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蔡申熙、曾中生、许继慎、赵尚志、宣侠父、阮山(原籍越南)、李运昌、段德昌、贺声洋、萧方、曾士峨、朱云卿、陈东日、曹福昌、邓萍、唐澍、姜镜堂、常乾坤、伍中豪、周维炯、杨其纲、彭干臣、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曹渊、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子清、余洒度、徐彦刚。

根据此表,加上黄埔军校的教职员工,名单一目了然。

共和国开国元帅出自黄埔军校的5人: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陈毅、林彪。

出自黄埔军校的大将3人:陈赓、罗瑞卿、许光达。

出自黄埔军校的上将9人:周士第、陈明仁、肖 克、张宗逊、陈奇涵、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民。


帝国的脸谱


我国十大元帅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其中林彪 黄埔军校四期,徐向前 黄埔军校一期,在十大元帅中这两位毕业于黄埔军校。聂荣臻 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叶剑英 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可以说林、徐、聂、叶四位黄埔出身,但不全是毕业于黄埔军校。

再看我国的开国十大名将都有谁。1、大将--粟裕(侗族)、2、大将--徐海东、3、大将--黄克诚、4、大将--陈赓、5、大将--谭政、6、大将--肖劲光、7、大将--张云逸、8、大将--罗瑞卿、9、大将--王树声、10、大将--许光达。

在开国大将中,一共有三位是黄埔学生出身。第一位,当属黄埔一期的大师兄——陈赓大将。

开国大将中的第二位黄埔学生,是黄埔五期的小师弟许光达。许光达大将的资历也比较老,但由于早年身负重伤,长期在苏联疗养,所以战绩并不算辉煌。但在1955年授衔时,作为红二方面军的代表,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

最后一位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开国大将,是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的罗瑞卿。罗瑞卿曾经长期担任保卫工作,建国后更是担任了第一任公安部长。毛主席外出巡查时,在他身边经常能看到罗瑞卿的身影。因为罗瑞卿身材高大,被毛主席戏称为“罗长(chang)子”。在湖南话中,“长子”就是“高个子”的意思。


福道说史


黄埔军校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和士兵,主要将领出自1至6期。

(十大开国元帅)

(十大大将)





(57位上将)

我国开国十大元帅中其中有5人是出自于黄埔军校,十大大将中有3人也是出于黄埔军校,57名上将中也有8人出于黄埔军校。总共有16人出自于黄埔军校。

出至于黄埔军校的元帅

1叶剑英,

黄埔军校原教授部副主任,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兼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叶剑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帅,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2聂荣臻,

黄埔军校原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是个不管是对人对事都讲究党的原则,绝不搞人情交易,绝不看风使舵,绝不如何势头的人。

3陈毅,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共党支部书记,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4徐向前,

黄埔军校第1期,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徐向前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共产党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百折不挠,义无反顾,鞠躬尽瘁。

5林彪,

黄埔军校第4期,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出自于黄埔军校的大将

1陈赓,

黄埔军校第1期,时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防部副部长。

2罗瑞卿,

黄埔军校第4期,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教导团二连副班长。时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

3许光达,

黄埔军校第4期,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见习排长,时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出自于黄埔军校的上将

1周士第,

黄埔军校第1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时任人民解放军防空部对司令员,参与过指挥抗美援朝战争防空作战。

2宋时轮,

黄埔军校第3期,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参与恢复军队校园和教育训练工作。

3陈伯钧,

黄埔军校第6期,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参与过湘西剿匪。

4杨至诚,

黄埔军校第6期,时任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5郭天民,

黄埔军校第6期,时任云南军区第1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参与了万里长征。

6陈奇函,

黄埔军校第4期,黄埔军校的教师。时任中共中南局委员、军事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7陈明仁,

黄埔军校第1期,国民革命军兵团司令员、湖南省政府代表主席。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军长。

8张宗逊,

黄埔军校第4期,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军校部部长、总后勤部部长。

除了这些出自于黄埔军校的人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革命将领,他们用血泪为我们铸造了新中国,他们都是我国的开国功臣。


历史小跟班


1955年我国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借鉴前苏联和邻国朝鲜的军衔制度,我国军衔分为6等19级:
元帅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元帅;将官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另外为安排十几万副排职干部,暂设了准尉)军士三级:上士,中士,下士;兵两级:上等兵,列兵。


从1955年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到1965年废除军衔制度,这期间我国一共授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57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77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360人。这其中,出身自黄埔军校的一共有52人,分别是元帅5人,大将3人,上将9人,中将12人,少将23人。

我们可以看出,元帅、大将、上将一共有17人,这17人分别是:

元帅: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林彪。

大将:陈赓、罗瑞卿、许光达。

上将:周士第、陈明仁、肖 克、张宗逊、陈奇涵、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民。

这18人当中,有4人是黄埔军校的教职人员。

叶剑英元帅:1924年,叶剑英是担任建国军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受廖仲恺的邀请,叶剑英参与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黄埔军校成立以后,叶剑英担任教授部副主任,并且成为黄埔军校很有名的一名教官。

聂荣臻元帅:聂荣臻1922年赴比利时留学,后来又去了苏联留学,1925年回国后进入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领导政治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并且担任社会发展史和政治教官。

陈毅元帅:黄埔军校在武汉设置分校-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之后,陈毅曾在该学校做过文书工作。

陈奇涵上将:陈奇涵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任教,先后担任学生队长、连长、政治大队长,少校军衔。

另外13人都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

徐向前元帅: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之后留校,担任排长。

林彪元帅:林彪1925年考入黄埔四期,1926年毕业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任见习排长、排长,并参加了北伐战争。

陈赓大将:陈赓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毕业后留校担任队长、连长,并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东征。

罗瑞卿大将:罗瑞卿1926年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黄埔六期),毕业后参与了平定武汉的叛乱和南昌起义。

许光达大将:1925年受组织派遣,许光达考入黄埔五期炮兵科,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炮兵营见习排长。

周士第上将:1924年5月,周士第考入黄埔一期,毕业后参与了组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陈明仁上将:1924年毕业于黄埔一期,后来历任国民党兵团司令和湖南省主席,1949年率部起义后担任我军兵团司令、湖南省主席、第五十五军军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肖 克上将:肖克于1926年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改教练所后来并入黄埔军校,属于黄埔四期。肖克毕业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叶挺部任连政治指导员、连长。

张宗逊上将:张宗逊1926年考入黄埔四期政治课,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3师第9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干事兼2营政治指导员、国民革命军第24师新兵营排长、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连长等职务。

杨至诚上将:杨至诚1925年考入黄埔五期,毕业后被派到由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3师,担任连政治指导员。

宋时轮上将:宋时轮1925年考入黄埔五期,毕业后遭遇国民党在广州制造的“四一五”惨案,宋时轮作为共党嫌疑人被判处1年 徒刑。

陈伯钧上将:陈伯钧1927年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黄埔六期),毕业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教导团。

郭天民上将:郭天民1926年考入黄埔六期,毕业后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历任工农革命军第4师、第2师任排长、副连长。

以上17人都是在1955年被授衔,其中只有陈明仁一人之前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后来参加起义,才被我党授予上将军衔,其他16人都是很早就跟随共产党参加革命的军事将领。


围炉煮酒话春秋


黄埔军校近代史上大名鼎鼎,在国民党军队中,黄埔系是最大的派系,是蒋介石一手打造,也是蒋介石政坛常年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孙中山屡屡被军阀出卖,败走政坛,其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和孙中山手里没有一支自己亲自掌握的军队。后期孙中山联俄联共,在俄国和共产党帮助下创立黄埔军校,一大批共产党人被派到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如周恩来,林彪,聂荣臻,徐向前等。



因国民党早年在枪杆子的问题上吃过大亏,所以后来对军队格外重视,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使懂军事的蒋介石,虽资历尚浅,却能引起孙中山注意,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了孙中山的左膀右臂。纵观蒋介石一生都是把枪杆子抓的紧紧的,他的发迹正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他是黄埔军校终身校长。在孙中山去世后,他能击败党内汪精卫、胡汉民等实力派人物,成为国民党的大哥大,和他掌握着军队,及黄埔系军人的拥戴,有着极大的关系。国民党中央军中吃得开的将领,几乎清一色的黄埔军校毕业或有黄埔背景,如陈诚、汤恩伯、胡宗南、杜聿明,戴笠等。



开国元帅大将上将出自黄埔军校毕业或有黄埔军校工作背景的很多,但职位最高,战功最大当属林彪。林彪最后是党的副主席,军队的副统帅,不折不扣的党和国家的二号人物。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元帅出自黄埔军校的5人: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陈毅、林彪。 出自黄埔军校的大将3人:陈赓、罗瑞卿、许光达。 出自黄埔军校的上将9人:周士第、陈明仁、肖 克、张宗逊、陈奇涵、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民。


老兵32380


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黄埔军校创建于1924年,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出名的军校,曾经还被评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黄埔军校从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因为这个理念,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在这之中,大部分军校毕业生都牺牲在战场之上。

在1955年授予军衔的时候,元帅为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在这77人当中,有18人出自于黄埔军校,分为老师和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中,少部分人授予的军衔比老师还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如徐向前将军。它既是黄埔第一期学生,也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除了徐向前元帅,林彪元帅也毕业于黄埔军校,为第四期学生。在大将中,有陈赓将军,毕业于黄埔第一期,还是黄埔三杰之一;还有许光达和罗瑞卿大将,分别来自黄埔第五期和第六期。在上将中,有周士第将军、陈明仁将军、肖克将军、张宗逊将军、宋时轮将军、杨至诚将军、陈士榘将军、陈伯钧将军和郭天民将军。以上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14位学生,还有四位老师来自黄埔军校,分别是陈毅元帅,叶剑英元帅,聂荣臻元帅,陈奇涵上将。


兵说


黄埔军校无疑是中国近代军事领域的最高学府,在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闻名中外的军事家。而在我国的开国将帅中 ,便有二帅一大将是黄埔的毕业生,他们是黄埔一期的徐向前元帅,陈庚大将,还有一个便是让黄埔无数国军高级将领黯然失色的黄埔四期毕业生,他便是四野林彪元帅。



徐向前元帅

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英勇善战,多次打败国民党部队,后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三大主力师129师的副师长,在1943年成为了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陈庚大将

陈庚大将是湖南人,而且是将门出身,其祖父便是湘军将领,他被誉为黄埔一期三杰之一,历经了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全部共产党领导的重大战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林彪元帅

黄埔四期的毕业生,从红军时期便担任军团长,而且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战成名,指挥了平型关大捷,当然林帅能够成为闻名中外的军事家还是他在内战中的表现,其统领的东北野战军也就是后来的四野在解放战争中所向披靡,历经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他的军事成就不用多说,他的锋芒盖住了太多黄埔名将,他无疑是黄埔最为优秀的毕业生。

所以我认为,与其说黄埔军校造就了这批军事人才,不如说这批人才在军事领域取得的成就造就了黄埔军校,让这所军事学府享誉海内外。


绝笔历史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军校,由孙中山先生创建,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自建立以来,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北伐、抗战、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

黄埔军校创建之初是基于有党必有军,有军必有校的宗旨,因为孙中山先生在大半辈子革命之后,发现中国的革命必须要有自己的 军队,而要有军队就必须有军校。以前北洋有保定军校,出了陈诚等人;蔡锷有云南讲武堂,出了朱德、叶剑英等人。黄埔作为后来者,但是在军事培养上丝毫不落后。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以至于解放战争期间,东北的战争成为了黄埔内战,其中在国民党方面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征、贺衷寒、乔家才、邓文仪、李仙洲、李默庵、陈明仁、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等数十位高级将领,这些将领基本都做到兵团一级。

共产党方面也是培养的诸多人才,其中十大元帅中:林彪、徐向前就出自黄埔,叶剑英和聂荣臻曾经担任黄埔教官;

十大大将中:陈赓、罗瑞卿、许光达三为大将,还有左权、黄公略、王尔琢、刘志丹、曾中生、段德昌等人,若他们不牺牲,最少也是大将。(36为军事家之一评定标准)

开国上将中有第一上将萧克,以及周仕第、陈伯钧、宋时轮、杨至成、郭天民、郭化若、张宗逊等人,以及具有近乎大将资格的程子华等人。

黄埔军校培养人才非常多,但是如此多的将才出现,也与当时的战争有关,很多黄埔毕业生在黄埔军校的真正学习不足两年,有些速成班甚至一年都不到,真正让他们学习战争的是战场。


帝国烽火


元帅3人,聂荣臻、林彪、徐向前

1、聂荣臻,黄埔军校秘书兼任教官

2、林彪,黄埔军校第4期,曾任国民革命军25师73团3营7连中尉连长

3、徐向前,黄埔军校第1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部上尉参谋

大将3人,陈赓、罗瑞卿、许光达

1、陈赓,黄埔军校第1期

2、罗瑞卿,黄埔军校第4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教导团二连副班长

3、许光达,黄埔军校第4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见习排长

上将6位,周士第、陈伯钧、宋时轮、杨至诚、郭天民、陈奇涵

1、周士第,黄埔军校第1期

2、宋时轮,黄埔军校第3期

3、陈伯钧,黄埔军校第6期

4、杨至诚,黄埔军校第6期

5、郭天民,黄埔军校第6期

6、陈奇涵,黄埔军校第4期

达到1955年授衔大将标准、战争中牺牲1人,刘志丹

达到1955年授衔上将标准、建国后离开军队1人,陶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