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1

今天是4月23日,讀書日。

翻了翻去年今日的朋友圈,難得曬了張摘抄的文字照片,

還有那段時間很火的.com書記比心。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把從小學開始的摘抄本一本本倒騰出來,倒也挺可觀,

從滿分作文式開頭、結尾,到情節緊湊的諷刺小說,還摻雜著情感充沛細膩的美文,

一個年齡段有其不同的偏愛,

而從筆尖、記錄的方式,當天的陰晴都能一窺即日的心情。

很多書,看過了便不會再看,

有感觸的幾句唯有以此方式才能做到經常賞鑑。

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而一看再看的書,大概是每頁都有其曼妙之處,

用筆寫下讀時的體會,記錄下那個當下與作者的交流,每一段標註上時間。

過一段時間再回頭看,會有覺得發笑,也有釋然的時刻。

算不得讀過很多書,

前年去蘇州誠品書店,鋪天蓋地的書,大多都沒看過,

手拂過一本本各有味道的封面,都想跳進去感受一番。

而這份好奇心,或者說求知慾,竊以為是應有之物。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記得小時候讀過一個小故事,說是老和尚和小和尚的一段對話。

大意說的是,老和尚在地上畫圈,小圈是小和尚掌握的知識,大圈是老和尚知曉的知識,

而這之外都是未知的領域。

放在書身上,大概書是永遠讀不完的吧。

№2

前段時間,聽聞一位老師的育人見解,甚覺有趣。

他家是男孩子,

從小便毫不避諱其看電視,會劃定一個範圍,諸如武俠、功夫片等,

上了學,他鼓勵孩子看古龍的武俠小說,這次不劃定範圍,而是全部作品,悉數閱讀。

最後,這位老師說這樣大量的作品讀下來,既合了他的興趣,又擴大詞彙量,

又鍛鍊表達能力,幾百字的作品不要太容易!

深以為然。

當然只讀歷史上經過大浪淘沙的經典書籍。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此處的讀書,當然絕不僅僅是為了作文,

更多的是老師沒提到的,那種義氣的精神、傳統文化的滋養、豪情萬丈的男子氣概,

都已經融於其中。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王朔在給他女兒的文中寫到,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內心豐富,大致能想見是何種光景。

而生活表面的相似,於我,見解還不夠深。

講一個事情。

地鐵上,一個看著很普通的女孩子,

一隻手握著杆子,另一隻手拿著一本書在看。

看的什麼書不清楚,但在一排排盯著手機的乘客對比下,特別不同。

我到站的時候,她還沒下地鐵,

依舊是很專注地看書,時不時避讓上車下車的乘客,

有趣的是,明明是她在看書,她自己也成了一道很美好的風景,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一本書,為沉悶壓抑的空間添了一絲開闊與不同。

如沐春風。

№3

有人說,為什麼讀書?

很多公眾號也在如此追問,你有多久沒看過一本書了?

也許,這不是為什麼的問題,而是想不想的問題。

想去讀,是因為想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大人,來對抗這個世界的黑暗面。

想去讀,是因為一個人人讀書越多,就有越不會被外在的環境所困擾的能力。

想去讀,是因為面對不公和挫折,不得不內心強大,而讀書是良藥。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所以,能有一間自己的小書屋,應該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吧。

好了,不多說了,看書去了。

願我們都有書可讀,有書想讀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