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正文共:2063 字 12 圖

預計閱讀時間: 6 分鐘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大家好久不見

豆哥you拖稿了

(沒打算對不起)

最近的人生

真的是!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算算時間,豆哥進入幣圈半年多

一步到位驗證了那句

一入幣圈深似海,躺好乖乖當韭菜

走進幣圈,它會讓你感覺你有錢了,沒錯!僅僅是幻覺而已。

幻覺 : huàn jué 幻覺(hallucination)是指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圓覺經》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特別是這幾天!

容我娓娓道來


今年9月,QQ旋風停止運營,當年它與迅雷的關係是“既生瑜何生亮”。其實,迅雷早就意識到不能單純做一個下載工具,運營商基礎設施的日趨完善和流媒體的快速發展,迅雷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QQ旋風死亡的噩耗,只是加速了迅雷轉型的腳步,幾乎在同一時間,迅雷上線了區塊鏈產品“玩客雲”。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在“玩客雲”之前,迅雷還推出過一款類似的產品“賺錢寶”,硬件相仿,不同的是“賺錢寶”挖出來的水晶可以直接提現,1萬個水晶可以兌換1元,官方預計收益是,100Mbps的帶寬下,“賺錢寶”跑滿一個月可以賺取1500元人民幣。不過,《IT時報》記者向兩位“賺錢寶”的早期用戶求證,兩人家中帶寬均超過100Mbps,但跑滿一年只能提現1500元左右,勉強賺回寬帶費,實際收入遠低於官方數字。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公開信息顯示,迅雷總共銷售了30萬臺“賺錢寶”,獎勵力度不夠提現壓力大是“賺錢寶”沒能形成規模化效應的原因所在。而要建立起一個低成本、夠強大的CDN網絡,至少需要千萬級別數量的硬件設備支持。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但是,CDN項目已經讓迅雷嚐到了甜頭,將迅雷P2P下載技術嫁接於CDN業務上,用戶的“賺錢寶”設備就擔當起了一個個的節點,取代了成本較高的IDC機房。據騰訊科技報道,當時CDN的市場價普遍是1.5萬元-4萬元/G/月,而迅雷砍到了9999元,腰斬的價格遇上直播平臺的熱潮,迅雷CDN業務迅速收穫了快手、花椒、熊貓等企業級客戶。迅雷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包括雲計算在內的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到2080萬美元,這個數字已經和迅雷以往的會員收入並駕齊驅。


今年9月,陳磊主導的CDN項目從“賺錢寶”迭代到玩客雲,將區塊鏈技術作為未來方向。


然而,作為迅雷CDN化身的玩客幣,卻異化成了炒客手中的比特幣變種。


在豆哥看來,叫停ICO,關停比特幣交易所,國家監管的態度很明確。雖然與ICO相比,玩客幣與迅雷的實體商業模式有所掛鉤,但通過炒虛擬代幣“割韭菜”的玩家,最後落得一場空的風險很大。

在全球的ICO狂潮下,監管不會坐視不理。“99%的項目都是騙人的。”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監管層對ICO的定性極為明確。近期,監管會再次出手,據說嚴厲程度,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在區塊鏈技術的飛速發展中,誕生了ICO。這確實是驚人的創新,讓融資這件事情,變得更為簡單快捷。但就因為太過簡單,讓眾多別有用心者進入,從而讓創新變味。

說曹操,曹操到——先來條比較重磅的新聞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稍微解讀下,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監督建議,的確是前兩天的那篇文章,無論大家是否相信,這個機構是有能力影響迅雷的,人在屋簷下該慫就得慫。重大變更為“在迅雷及

迅雷合作伙伴開發的應用場景之外,迅雷將不再支持用戶間轉賬的功能”,這條消息是個大大的利空消息,因為鏈克之所以是鏈克不是"積分",就是因為其錢包的特殊性與便利的流動性,如果說之前的實名制是給鏈克戴上的腳鐐,現在的停止用戶間轉賬就是對鏈克實行了臏刑,不過好在開了個窗戶,如上面加粗所示,迅雷合作伙伴,這個夥伴很有意思,柺杖?輪椅?鋼鐵俠的戰衣?想象空間還是蠻大的。

然而接下來的一條公告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這是繼昨日迅雷的兩篇公告後的又一篇,基本上是把昨天的公告內容再說了一遍,再次重申鏈克不具備貨幣及炒作價值,僅作為應用服務中的積分使用,徹底與ICO劃清界限。


緊接著快播的流量礦石也發佈了公告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與迅雷一致,31日關閉大陸地區的轉賬及提出功能,同時遏制炒作行為,可憐了雲帆那剛賣出去的盒子和那些高價收貨的黃牛。


360的共享雲也發佈公告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大陸地區不開放交易功能,杜絕惡意炒作。



其他的一些零零碎碎的山寨者們基本都很默契陸續發佈此類說明公告,山雨欲來風滿樓,結合者近期的虛擬幣的權限暴跌,政策不是空穴來風,早晚會落地。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壞消息,但是對踏踏實實做事的一些企業來說可能是個機會。新生的實物伴隨著爭議與機遇,其中混雜著一大批濫竽充數與投機取巧的公司,想著學概念抄玩法然後吸引一批同樣投機的用戶一起吹氣球割韭菜,規範化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必要條件,大家過於關注它的炒作價值了,還是缺少一些務實,是時候來點涼水衝一衝了


這場數字貨幣狂潮造就了一個巨大的人性舞臺:貪婪、恐懼、患得患失、信仰崩塌時刻上演。所有角色都身不由己,進圈早、懂技術、有人脈,都不能保證你百分之百全身而退。

一部分人堅持“不懂就不碰”,比如巴菲特;更多人則相信“富貴險中求”,他們反覆逼問自己:“你已錯過了互聯網和房地產,還敢錯過比特幣嗎?”

芥子間|老子愛寫什就寫什麼

長按二維碼關注芥子間

幣圈日記丨幣圈一天,人間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