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一個三十歲而逝的青年,居然被孫中山稱為西北革命巨柱

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為了防止新軍起義,將子彈和槍分管,士兵們手裡只有槍沒有子彈。

為了謀劃大事,當時孫中山派在陝西的革命黨首領井勿幕就開始勸說掌管子彈的首領。

這個首領叫陳樹藩。井勿幕雖然只有二十歲左右,但已經先後勸說哥老會、慕親會和刀客加入了同盟會。

而且已經組織了黃帝陵集會,將一干豪傑團結在了革命的旗號下。

面對陳樹藩,沒有費多少唇舌就把他說服了。

一個三十歲而逝的青年,居然被孫中山稱為西北革命巨柱

陳樹藩

但是沒有想到也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1910年,井勿幕再次號召三十六個頭領在大雁塔前聚會,歃血為盟,頗類似於隋唐演義中賈家樓結義。

萬事俱備,待1911年10月的武昌起義的東風一吹,陝西各地立刻響應,很快就推翻了清政府。

陝西革命時,井勿幕在渭北組織起義,也就做了個小小的招討使。

一個三十歲而逝的青年,居然被孫中山稱為西北革命巨柱

井勿幕

全省光復後,原本推舉新軍軍官張鳳翽哥為都督,但勢力最大的哥老會不服。舵把子張雲山自封“天下兵馬大元帥,見官大一級。”張鳳翽沒有沒有辦法,只能胡亂封官,一口氣封了哥老會六個大都督,另外還有三個欽差大臣,按說當時各省最高領導就是都督了,但不這樣,作為最高首領,張鳳翽自取了名字叫大統領。

即便這樣,哥老會完全不奉號令,他們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各自立碼頭,上面派來的縣長根本就不讓上任。總之,陝西省完全成了一個亂紛紛黑社會的聚集地。

一個三十歲而逝的青年,居然被孫中山稱為西北革命巨柱

哥老會是社會下層的民間組織,侷限性太大

看到這些井勿幕有些心寒,待孫中山將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他愈發心灰意懶,跟隨他的老鄉于右任去學習了。隊伍由兄長井嶽秀帶領。後來袁世凱復闢,井勿幕還參加了蔡鍔的護國軍,袁世凱死後,他又回到了陝西。當時的陝西都督便是他當年策反的清軍管彈藥將領陳樹藩。陳樹藩似乎對當年的知遇之恩頗有回報之意,委任井勿幕為關中道尹。

但是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中皖西軍閥段祺瑞成了總統,陳樹藩一心追隨段祺瑞,對於孫中山號召的護法運動置之不理, 1918年,陝西掀起了一場驅陳運動,于右任聯合各方勢力,建起一支反對北洋軍閥的靖國軍。陳樹藩知道井勿幕和于右任有師生之誼,就請井勿幕前去招安。

一個三十歲而逝的青年,居然被孫中山稱為西北革命巨柱

影視劇中的哥老會老大

井勿幕對孫中山忠心耿耿,他任關中道尹已經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此番出來,正好是龍歸大海,一入靖國軍,就被于右任任命為靖國軍總指揮。陳樹藩十分惱火,決定除掉井勿幕他故意讓部下李棟才投降到靖國軍第一路軍郭堅手下做了一個營長,利用郭堅的名義給井勿幕寫信,約定召開會議,進行刺殺。這裡本來有一個漏洞,第一路軍司令與總指揮開會,會議地點竟然選在一個營長的駐地。當時許多人就覺蹊蹺,勸井勿幕不要去。但井勿幕向來寬厚待人,執意前往,剛一到,就被李棟才放冷槍殺害。殺死井勿幕後,他還砍下人頭,連夜向陳樹藩請功去了,可憐西北革命先驅,竟然死在這樣一個小人之手。

李棟才大概也知道陝西呆不下去了,拿上錢財就逃到了漢口,躲到了租界裡。但是不要忘了井勿幕還有個哥哥井嶽秀,他這是已經是榆林鎮守使,掌控陝北一帶,他對江湖豪傑就十分重情重義,何況自己的親弟弟。他不惜重金買通漢口督軍王佔元,派殺手捕獲李棟才,將他送回榆林。押解途中,井嶽秀讓人每天在他身上刺上一根針,一路行來,將李棟才幾乎紮成了刺蝟。到了榆林,井嶽秀將李棟才在井勿幕靈前剖腹挖心,告慰井勿幕在天之靈。

一個三十歲而逝的青年,居然被孫中山稱為西北革命巨柱

但井勿幕的死因卻似乎沒有這麼簡單,1945年日寇投降後,有個叫華孝康的人專門寫了一本書,名為《井案》,他詳細分析了殺害井勿幕的兇手,除了李棟才,還有幕後策劃人,這策劃人不是陳樹藩,而是當時第一路軍郭堅的參謀長馬凌甫,此人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就曾經因為革命理論和井勿幕有過爭論,並且還動過手,但他哪裡井勿幕的對手,幾下就被打得鼻青臉腫。後來馬凌甫一直懷恨在心,當時給井勿幕那封邀請他前來開會的信便是他起草的,正因為他身為郭堅的參謀長才能對郭堅的字體瞭若指掌,冒充郭堅寫信這才讓井勿幕上當。所以馬凌甫也是殺害井勿幕的兇手之一。

但時間過去太久了,當時的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但弔詭的是,華孝康寫完這本《井案》很快也被人暗殺了,而這時候井嶽秀也去世了將近十年,沒有人再去追究了,這事終究成了一個謎。這些都是後話了。

井勿幕死後,中山先生稱他為“西北革命巨柱”算是對他的最高評價了,至今西安還有一座城門名為“勿幕門”那是為紀念這位革命先驅而命名的城門,表示人們不會忘記先賢們的努力。

一個三十歲而逝的青年,居然被孫中山稱為西北革命巨柱

西安勿幕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