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為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


1.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大意:考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別人,研究歷史就可以瞭解今天。

感悟:人性都是一樣的,瞭解自己也就是了解別人。鬼谷子有言曰“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瞭解別人要從自己開始,瞭解了自己才能瞭解別人。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也說:“高明的人,先要自知,然後才能知人。老子更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瞭解別人,還比較容易做到;世界上明白自己的人絕對不容易找到。瞭解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人,那就開悟了,開悟也就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本來面目。”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2.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xiá)瓋(tì)。

大意:一尺高的樹一定有樹節,一寸大的玉石必有瑕疵,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

感悟: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人生難免有缺憾。梁啟超勸告弟子徐志摩說:“天下豈有圓滿之宇宙?……當知吾儕以不求圓滿為生活態度,斯可以領略生活之妙味矣。”季羨林也說:“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只有不求圓滿作為生活哲學,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滋味。人生不求圓滿,小滿足矣!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3.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大意:想要戰勝別人,必定要先戰勝自己,想要評論別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沒有缺點,要想知道別人,必定要先知道自己。

感悟:民間有句俗語,“老鴰(烏鴉)落在豬身上,只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人往往只看到別人的毛病,看不到自己有更大的錯誤和缺點。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最大的心魔也是自己。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4.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大意:石頭可以擊碎,但不能改變它堅硬的性質;硃砂可以研成末,但不能改變它赤紅的顏色。

感悟: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人貴有志向和操守。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5.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大意:善於學習的人,能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感悟: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果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做我們的老師,因為任何人都有長處!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6.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大意:使河流乾涸而捕魚,難道會沒有收穫嗎?但第二年就沒有魚了。燒燬樹林來打獵,怎麼可能打不到?但是明年就沒有野獸了。

感悟:人類對自然的索取一定要適度,過度索取就是破壞,而人類最終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為人處世也是如此,凡事留有餘地,《菜根譚》中說:“凡事當留餘地,五分便無殃悔”, 行不可至極處,至極則無路可續行;言不可稱絕對,稱絕則無理可續言,為人處世,進一步,也應留三分,凡事留餘地,益處則無盡。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7.以繩墨取木,則宮室不成矣。

大意:如果木材要完全合乎繩墨才取以為材,那是極少的,真那樣,宮室就建不成了。

感悟:人才不是“全才”,若求全求備,則天下無人才可用。歷來“德才兼備”的少,所以歷史上曹操比較“重才”,曾國藩則“重德”。曾國藩認為“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不可動輒說“天下無才”或“無人可用”,所以人才只能是使用中慢慢培養,“人才以培養而出,器識以磨礪而成”。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8.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大意: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於不斷運動的緣故。

感悟:封閉、靜止的環境會走向停滯,甚至崩潰,所以人要終生學習,不斷更新、升級自己的知識系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朱光潛說:“能動,能發展,能創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不動,不發展,不創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感覺煩惱。”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9.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聖人。

大意:得到十匹好馬,不如得到一個善於相馬的伯樂;得到十把利劍,不如得到善於鑄劍的歐冶;得到土地千里,不如得到一個聖人。

感悟:古人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無論古人打天下還是現代人創業發展,招兵買馬的時候,普通人才的招聘並不難,難的是找一個能統率千軍的將才。

《呂氏春秋》精選10首名句,細細看來,讀懂人生

10.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

大意:要知道平直,一定要依靠水準墨線;要知道方圓,一定要依靠圓規矩尺。

感悟:若無規矩和準則,則人無所適從;若無誠信,不遵守契約,則無法形成秩序。大自然按照固有的秩序萬古常新,一個國家按照一定的秩序建立、發展,每個人也應該要做內心有秩序的人。如果是非不分、混淆黑白,人云亦云,沒有判斷力,談不上內心有秩序。如果心態不平衡,對什麼事都抱有成見,凡事抱怨,遇事就失了分寸,也談不上內心有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