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被劉備辜負的蜀漢大將,兵敗後投降魏朝,極受曹丕、司馬懿的賞識

劉備一生雖然犯過很多的錯誤,並因此錯失過不少的名將、謀士,但出於帝王心性,從來不肯公開道歉,只在公開場合對一個人表示過愧疚,聲稱自己辜負了他。此人,便是益州名將黃權。那麼,黃權究竟是怎樣一位人物?劉備為何對他公開表示愧疚?

黃權是巴西郡閬中人,起初擔任郡吏,後被益州牧劉璋徵召為主簿。當謀士張松、法正提出迎納劉備入川的建議時,黃權趕忙進行阻攔,對劉璋分析利害關係,指出劉備有驍勇聲名,非甘心寄人籬下之輩,若邀其入川,必將奪取劉璋的職位。無奈劉璋實在顢頇愚蠢,不僅聽不進黃權的苦勸,甚至還將他貶為廣漢長,真是不知好歹。

被劉備辜負的蜀漢大將,兵敗後投降魏朝,極受曹丕、司馬懿的賞識

黃權本是劉璋的部下,後來歸順劉備

時別駕張松建議,宜迎先主,使伐張魯。權諫曰:“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璋不聽,竟遣使迎先主,出權為廣漢長。見《三國志·蜀書十三·黃李呂馬王張傳》。

事態果然如黃權所料,劉備入川后沒幾年便奪取益州,黃權見大勢已去,只得歸降於劉備,並被後者任命為偏將軍。黃權投身於劉備陣營後,因能力非凡、智識高遠,逐漸受到劉備與諸葛亮的賞識、器重,最終竟達到推心置腹的程度。黃權因首獻攻取漢中之策,在劉備自稱漢中王后,被任命為治中從事,蜀漢建國後又晉升為鎮北將軍。

被劉備辜負的蜀漢大將,兵敗後投降魏朝,極受曹丕、司馬懿的賞識

劉備東伐孫權失敗,黃權被迫降魏

劉備稱帝后不久,便以替關羽復仇為名義,傾盡全國兵力東下攻擊孫權,意圖奪回荊州。此時,黃權出來勸諫,請求劉備坐鎮後方,而由自己率領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若無危險,然後大軍方可順流東下。然而此時的劉備自負至極,根本不聽黃權的建議,一意孤行的親率主力東下。不僅如此,劉備還將黃權視為礙手礙腳之人,把他打發到江北防備曹魏,並未參與到與孫權的戰事中。

及稱尊號,將東伐吳,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引文同上。

劉備在隨後的猇亭之戰中慘敗,不僅盡喪國內精銳,還差點被陸遜擒獲,狼狽至極地逃往白帝城,才算是撿回一條性命。猇亭之戰後,駐守江北的黃權歸途被截斷,無奈之下只好向曹魏投降,而劉備在聽聞此消息後,非但沒有表示憤怒並懲罰黃權的家屬,反而嘆息說是自己辜負了黃權(“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引文同上)。

被劉備辜負的蜀漢大將,兵敗後投降魏朝,極受曹丕、司馬懿的賞識

黃權降魏後,受到曹丕的優待

黃權不僅在蜀中名聲甚著,在北方也是大名鼎鼎,所以等到他投降曹魏後,便被文帝曹丕拜為鎮南將軍,加侍中,封育陽侯,官爵比在蜀中時還要高。不僅如此,曹丕為表示親近,還經常讓黃權與他同車陪乘,關係不是一般的好(“文帝善之,拜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使之陪乘。”引文同上)。

當時,蜀漢降將中有人在曹魏散佈黃權家屬已經遇害的消息,曹丕為此向黃權表示安慰,但黃權卻並不相信。他滿懷自信地對曹丕講:“臣與劉備、諸葛亮推心置腹,在投降前已表明了我的本志,我不信劉備會加害我的家屬,如今疑惑還未解除,還請等待之後的結果。”稍後得到確切消息,果然和黃權判斷的一樣,曹丕由此折服於他的見識。

被劉備辜負的蜀漢大將,兵敗後投降魏朝,極受曹丕、司馬懿的賞識

諸葛亮跟黃權也是推心置腹的好友

蜀降人或雲誅權妻子,權知其虛言,未便發喪,漢魏春秋曰:文帝詔令發喪,權答曰:“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實,請須後問。”後得審問,果如所言。引文同上。

在魏朝賞識黃權的不止曹丕一人,連大陰謀家司馬懿對他也很是器重,曾驚奇地向黃權詢問,蜀中有多少像他這樣能力非凡之人,黃權聽後很高興,笑稱沒想到自己竟能得到司馬懿的賞識(“後領益州刺史,徙佔河南。大將軍司馬宣王深器之,問權曰:‘蜀中有卿輩幾人?’權笑而答曰:‘不圖明公見顧之重也!’”引文同上)。

被劉備辜負的蜀漢大將,兵敗後投降魏朝,極受曹丕、司馬懿的賞識

司馬懿對黃權的才能也是非常欣賞

黃權在北方官至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享受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樣的待遇,可謂位極人臣。魏帝曹芳正始元年(240年),黃權壽終正寢,距其降魏已有19年時間,死後諡號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