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明支付寶裡的利息很可觀,為什麼還是很多人非得把錢存在銀行裡並存定期?

劉梓悅悅


如果,全國人民做個調查,相信所有的成年人都知道銀行,但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支付寶。


從傳統角度,人們對於銀行存款習以為常。人說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兩日,改也是不容易的。在銀行存錢是從前至今多年的事情,一般人第一反應也是去銀行,即便你告訴我支付寶利息高,一時半會兒也不會立刻轉向。


從安全性角度,銀行依舊佔據優勢。支付寶為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等的典型代表,但對於網這個東西,一批人依舊很為是虛幻,甚至各種不安全的預期和現實都在呈現,其安全性有些人還存在質疑。但銀行不同,口碑好,底子好,實際的營業場所也是實實在在的,大家放心程度較高。

從人群角度,老年人主要在銀行存錢。對於很多中老年人,其實對於互聯網瞭解不深,對於類似餘額寶這類理財產品,還不太瞭解。儘管利息高,但也並不適用支付寶。

所以,儘管目前支付寶規模大增,儘管存取靈活,但是銀行還是很多人的首要選擇標的。同時,確實有很多人都轉向餘額寶等理財,但一般小額的比較多,而且銀行也在改變創新,適應現在和未來需求。


郭一鳴


人們所說的支付寶的利息應該是餘額寶或餘利寶的收益,打開支付寶,在欄目中自然可以看到餘額寶和餘利寶,屬於貨幣基金的一種。餘額寶與支付寶的功能類似,但餘額寶有收益,目前七日年化收益為4.1%左右。在螞蟻財富中可以用於購買黃金、基金、證券、股票等,最高購買上限為十萬,但2018年開始限購,每日9點發售,坤鵬論試過很多次,不好購買,而餘利寶目前沒開發購買基金的功能,對於個人限額1000萬,目前七日年化收益率4.2左右,比餘額寶略高。這兩種貨市基金都是隨時購買、贖回,方便快捷,類似於銀行活期。

央行最新存款基準利率:活期存款為0.35%,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一年利率為1.5%,三年利率為2.75%,地方銀行和小銀行利率比五大銀行利率稍高。從收益來看,自餘額寶推出之後,銀行的利息沒有超過額額寶收益的時候,但存銀行定期的人卻比將錢購買餘額寶的人多。這裡邊要注意兩個字眼,一個是存入,一個是購買,存入銀行的利息一段時間之內不會發生變化,比如說存銀行三年定期存款,三年內不會隨著銀行調整利率而影響你的存款利息。而購買餘額寶或餘利寶,顯示的是七日年化收益率,但是會隨時發生變化。有可能年化收益一下子變負數,那麼你就虧了,這裡只是打個比方,雖然餘額寶推出以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但七日年化收益最低在2.6%左右,最高在6.2%左右,波動也是很大的。

由上可以看出,銀行的風險性很小,除了極少數發生過銀行內部職員挪用儲戶資金或黑額盜刷銀行卡外,基本不會有太大的風險,並且銀行承諾儲戶存款50萬元以內,如果發生銀行倒閉狀況由保險公司全額賠付。而支付寶和餘利寶屬於基金,理論上有風險的,儘管風險很低,但比銀行的風險要高很多。所以大多數比較保守的人仍然會選擇將錢存在銀行定期,而不選擇將錢購入餘額寶或餘利寶,這和個人的抗風險能力有關。


坤鵬論


一、餘額寶面向的人群主要還是擅於使用電子設備的年輕人,針對年輕人,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儲蓄往往選擇收益高,流動性強的產品,針對年輕人的家庭週期,剛剛進入工作,經營家庭,還有孩子的教育費用等等,這些人大多支出大於收入,流動性大於儲蓄。也有一部分年輕人想著養成儲蓄的習慣,把錢存在銀行,控制著自己降低消費。(作為銀行員工,拿自己遇到過的客戶為例,客戶存款時詢問存什麼樣的存款產品,自己取不出來,剛開始不解,回答道是怕存單丟失嗎?客戶回答道:不是,就是不想動這個錢,要不我就花了,嘻嘻。),這類客戶之所以會選擇銀行,大部分的原因還是覺得銀行取錢不方便,會因為這個缺點控制自己的消費。

二、2018年央行降准以來,餘額寶收益持續降低,這對比銀行就有利率優勢,而且臨近年關,存款的高峰期,也是銀行開門紅的重要時期,各銀行也會拿出各自的“殺手鐧”吸引客戶,中老年人群也還有儲蓄的思想,信任銀行,覺得銀行相比較會更安全,老覺得在手機上操作不放心。使得人們還是會選擇銀行。


邢臺銀行張世聰


大家好!我是龍門山客棧~~

要是你有100萬,全部放入支付寶?但現在支付寶旗下餘額寶個人持有最高限額為10萬。你的理想雖然不能實現,但至少表明你對支付寶是絕對信任的,所以你會把全部身家託付於它。而其它人呢?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去銀行呢?我們可以不需要太專業去聊,通俗地說幾點看法。


01

存錢就只為利息高嗎?肯定不是,如果只比利息高低,支付寶不是最高的,我們還需要安全。安全性或者說安全感從何而來?應該來至於長期的交往接觸,而產生的一種信任積澱。這種信任不是理論上的,也不是靠吹捧出來的,也絕不是用“摩登”就可以取代的,而是刻骨銘心,浸入骨髓的記憶。別忘了,很多人還是用慘痛教訓換回來的。

02

銀行業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仍然佔有重要地位。六大國有銀行中,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持續經營超過100年,堪稱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是目前我國全球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機構遍及國內地區以及51個國家地區,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見證了國內銀行業與廣大百姓的共同發展和成長。陸續成立的其它五大國有銀行,隨著時間推移,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了千家萬戶的生活生產和經營活動之中。時間會讓模糊逐漸清晰,歷史會形成積澱,只有在積澱基礎上產生的信任才會歷久彌新。與銀行業相比,支付寶(餘額寶)還很年輕,要走的路也還很長,只有用時間來證明一切,用時間贏得更多信任。


03

在全域支付結算中,銀行業仍然優勢猶存。支付寶最初也是以網絡購物支付結算為主,4年前隨著餘額寶的誕生,成為新興金融業界的一匹黑馬。四年時間,餘額寶用戶超過3.5億,總規模超過1.58萬億,幾乎和四大國有銀行個人活期存款比肩。但仍然集中於小額支付,個人消費和理財等,受眾和業務範圍有一定侷限性。而銀行業呢?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不僅有個人業務,還有公司業務;存款、貸款、外匯、理財、基金、貴金屬以及其它中間業務,幾乎一應俱全。就業務範圍來說,支付寶雖然一直在追趕,但至今依然尚未超越,只是在個別或局部領域實現了趕超。對於一個綜合需求多的人或企業來說,還是要去銀行,或者說不得不去銀行。話說回來,銀行面對激烈競爭,也不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而必然是主動迎戰。所以,長期依賴銀行的人也會很多,而且還會持續一定時期。

好了,今天分享到此。持續關注【龍門山客棧】,每天分享精彩財經知識。喜歡我,請留下你的關注~評論~點贊👍


龍門山財經


支付寶的利息很可觀嗎?至少現在這幾個月不是這樣的,並沒有提問者所認為的可觀,所以很多人把錢存在銀行裡也是情有可原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銀行存款比支付寶的利息高,銀行存款比支付寶安全

對於提問者說的支付寶利息可觀,我並不贊同,目前餘額寶的利息已經跌指2.5%左右,這個利率如果是存活期的話確實比銀行存款要高出不少,但是銀行存款如果是存定期的話,三年期利率可接近4%,五年期的利率可能會更高,所以如果長期不用的錢放在支付寶裡肯定不划算。銀行在人們的心中代表著一種安心,銀行存在那麼久從來沒有發現出現大的問題,但支付寶是新興的一種存款方式,人們對它的安全性還是未知的。



二,支付寶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

從支付寶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支付寶是先吸引城市市的年輕人,年輕人有活力和創造力,對新事物更加容易接受,他們更加願意把錢存到支付寶裡去,因為他們更加追求方便,支付寶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是一些農村地區或者城市的老人對於這種新型的網絡存款平臺表示質疑,他們認為可能會給他們造成損失。因此不願意把錢放在支付寶裡。



三,支付寶是虛擬化的,銀行存款是實體的

支付寶只是依託一個軟件結算資金往來,沒有實體,這讓很多人感到惶恐,畢竟支付寶看不見摸不著,出現虧損了可能都找不到人,而且正是由於支付寶的虛擬化,很多人利用支付寶進行詐騙,很多人對於支付寶的信心降低。銀行存款具有實體機構,居民們相對更加安心。



個人建議:就算餘額寶的利率很高,也不要把錢都放在裡面,銀行畢竟是國家的,出什麼問題最後都有國家和政府來保障安全,而支付寶是馬雲一個人的,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還是要存一些錢在銀行裡。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我,需要親們的支持


財道


根據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金融機構的住戶和企業活期存款達到了47萬億元,而餘額寶規模只有1.8萬億元,雖然看上去還是銀行佔優,但金十君想說,錢存餘額寶真的比銀行好。

1、存銀行真的不如存餘額寶

餘額寶中的高利率絕對是吸引很多用戶的一個點,曾經最高有4%的七日年化利率,而銀行三年定期2.75%的利率實在是不夠看。即使現在餘額寶受到管制,利率已經跌破3%,但是比起銀行定期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目前餘額寶2.55%的收益率,對比銀行一年定存的收益率1.5%,餘額寶完勝;在靈活性上,餘額寶隨取隨用,轉入只需兩三天便開始計算收益,而銀行存一年就是一年,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存款0.35%的利率計算利息,還是餘額寶完勝。

這樣一對比下來,毫無疑問錢存在餘額寶是比存在銀行划算得多,只不過隨著餘額寶規模的增大,現在餘額寶受到管制最多隻能存款10萬元,那麼同樣是10萬元存餘額寶利息會比存銀行多多少呢?

2、10萬存餘額寶利息比存銀行多1050元

餘額寶目前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2.55%,雖然這個收益率自今年3月以來就一直在跌,但比起銀行一年定存1.5%,還是好很多,餘額寶以這個2.55%的收益率計算,10萬塊存1年的利息收入為2550元。

而目前在銀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可以是1.5%。以此計算,10萬塊在銀行存一年,利息收入就是1500元,兩者一比較,10萬存餘額寶利息會比存銀行多1050元。

3、受餘額寶影響,銀行現在只能靠大額存單吸儲

雖然餘額寶規模對比全國銀行靈活存款來說不值一提,但銀行攬儲受到餘額寶影響是毋庸置疑的,由於餘額寶限額10萬,所以大額存款自然成了各大銀行攬儲的主要手段,門檻也從20萬下降到10萬元。特別是在今年4月央行放開大額存單利率上限之後,很多銀行都是提高了大額存單的利率。

部分銀行大額存單甚至較基準利率上浮55%,如今臨近年末,銀行存款競爭日趨激烈,大額存單更是成為吸儲利器。融360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監測銀行的大額存單各期限平均利率為:1個月期1.616%,3個月期1.628%,6個月期1.927%,1年期2.240%,2年期3.126%,3年期4.113%,5年期4.121%。

如果存款較多,大額存單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金十數據


大家好,這裡是一位金融理財愛好者,歡迎對理財感興趣的朋友關注我~


相信不少80、90後的朋友大部分都會把錢放進餘額寶而不是存進銀行了。一方面,餘額寶支取方便,每日的收益都能看見,隨存隨取,而且現在市面上80%的地方都可以直接用支付寶進行支付,非常的簡單快捷。餘額寶的年化4%左右,相比銀行定存的1.95%高出不少,但是,不可否認,仍然有不少人選擇把錢存進銀行。為什麼呢?

與銀行業相比,支付寶(餘額寶)還很年輕,要走的路也還很長,只有用時間來證明一切,用時間贏得更多信任。


支付寶的其他用戶中有存款能力的就只有少部分中年以上以及老年用戶了。因為科技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接受能力,再加上這幾年頻繁曝光的網絡詐騙,讓他們對網上理財有一種發自內心的不安,因此各種新興的理財方式根本無法打破在他們心中銀行最安全的地位。因此他們寧願把錢存在銀行圖個安全也不會去考慮那高出的收益。而存死期則是他們在安全的前提下找到的唯一的較高收益的方式。

所以,儘管目前支付寶規模大增,儘管存取靈活,但是銀行還是很多人的首要選擇標的。同時,確實有很多人都轉向餘額寶等理財,但一般小額的比較多,而且銀行也在改變創新,適應現在和未來需求。此外,銀行近幾年受到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也在進行自我改變。服務態度提升,理財產品更加豐富,高於5%的理財產品比比皆是,這類產品的帶動作用,也使得客戶放棄不太讓人心裡踏實的餘額寶。加上存款送各種禮品,給人現實的實惠,對待某些客戶還是挺有效果的。


完美並不美的人生


支付寶的利息收入怎麼可觀了?個人倒是沒覺得可觀,就是覺得除了流動性其它的沒什麼值得炫耀的優點,反倒是銀行定期利率大有超過支付寶的趨勢,因為支付寶的收益在不停地下跌。

一、支付寶的產品現狀

支付寶的產品以餘額寶、餘利寶為代表,2018年的近七日年化收益率節節跌落,沒有以前的收益那麼光彩奪目的。比如年初餘額寶近七日年化收益率達到4.2625%,到了12月初已經跌到了2.6762%,下降了將近1.6%,一萬元一年預期收益從426.25元,降到了267.62元,收益少了158.63,從何而來的利息可觀啊!



二、定期存款利息普遍高於支付寶產品

也許比較一年收益,銀行不是支付寶的對手。餘額寶計息按照近七日年化收益率計算,近日多在2.5%、2.6%徘徊,也就是一年一萬元收益二百五六。而銀行定期一年利率超過2.6%的不是沒有,而是非常稀少,多數銀行定期一年利率在1.95%——2.25%左右,收益比餘額寶少三五十元。

銀行存款也是與時俱進的,自從出現了大額存單、智能存款、現金管理產品,收益呼呼地漲上去了。比如京東金融的一些銀行短期存款,流動性特強,次日生息,不約定期限,而且有4.5%的年利率,每萬元一年收益比支付寶高200元。



三、銀行定期客戶依然是理財人數最多的方式。

定期存款雖說比較老套,但是安全穩定,銀行只要不垮臺倒閉,存款就是安全的,而且利息又高,深受基層客戶和老年人的喜愛,他們基本沒有考慮流動性這回事,就是覺得存銀行最放心。目前為止,即便不用統計,使用銀行定期存款一定是理財方式中最多的用戶。



支付寶再這樣下去,很有可能流失大量的客戶,畢竟它現在只剩下流動性了,其它的一無所有,與其放在支付寶讓收益低迷,還不如試試其它高收益基金、定投、股票,搏一把總比半死不活的好似沒收益強吧!


財富公元


支付寶教會了我們什麼?第一,不要教會女朋友玩支付寶,也不要把自己的支付寶給女朋友玩,因為支付寶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你玩不起。第二,可以和普通人談理財,不管你是農民,學生,屌絲還是大款,只要你有1塊錢你就可以津津樂道的理財。


支付寶喚醒了一代人的理財意識,激活了金融行業的技術和創新,我們現在能看到很多金融產品都是支付寶逼出來的。在支付寶出世之前,股票、基金、房產,是投資理財的常青樹,穿的醜的人都會被拒之門外。

我是2014年開始接觸支付寶,那時候餘額寶還在推廣期,收益率在8%左右,現在基本穩定在4%,雖然降了不少,但依舊甩銀行一大截。那麼存錢到支付寶應該是聰明人的選擇,為何很多人還是把錢存銀行,而且定期?



第一,這與我們的文化有關,中國人愛存錢全世界都知道,大媽一出門,金價抖三抖,年紀越大,存錢越多。不差錢的時候,理不理財都無所謂。

第二,這與我們的憂患意識有關,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支付寶是馬雲的,銀行是國家的,馬雲可能說倒就倒了,銀行推都推不倒,在資金安全上面,銀行比支付寶強。

第三,一家開花百家香,今天你老婆餅賣的好,明天一條街都可能是賣老公餅的,銀行逼急了也會模仿。現在銀行理財產品也豐富了,門檻也低了,定期利率也相應增加了,那麼對於非支付寶的鐵粉來說,分流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支付寶是有偶像包袱的,雖然大眾喜歡,但銀行看不慣,政府也是又愛又恨,以至於支付寶越來越像銀行了。突然,支付寶轉賬要收費了,理財開始限額了,收益率開始下滑了,當偶像光環褪去的時候,有些人就會粉轉黑;當錢太多的時候,不管你鐵不鐵,總要為存不了的錢找出路,銀行存款是選擇之一。


徐徐成翔


支付寶不管怎麼說還是給人一種不夠安全的感覺,雖然支付寶裡的餘額寶的利息相比銀行定期更高,且存取容易,但必定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餘額寶實際上是一種貨幣基金,雖然該種理財產品的風險非常小,但相比銀行定期的剛兌而言還是有區別的,銀行的定期是國家信用做支持的,不行了央行打開印鈔機也會還給你的,但支付寶卻做不到。當然對於大多數學金融行業的中國人而言都知道其實貨幣基金的風險已經足夠小了,幾乎可以看作是無風險的,但是還是有很多中國人並不是很清楚支付寶的投資風險程度,且對於這種互聯網基礎上建立的理財產品更是不夠信任,擔心什麼黑客盜刷呀,手機丟失啊等問題降臨到自己身上,且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每個人的支付寶的餘額寶的投資上限是10萬元,所以也大大影響了國人利用支付寶裡的餘額寶。

至於支付寶裡的其他理財產品,貌似看起來還是風險有點高。向我這種小白領是不願意去承擔風險購買權益類基金理財產品的,畢竟保住本金對我這種80後的大齡女青年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