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安徽有座將軍墓,盜墓賊遺留一件歷史文物,專家看到後驚喜

自從春秋之後,上層權貴開始講究厚葬,這就使得出現大量的盜墓賊。小到三兩人組團,大到像曹操一樣動用軍隊大規模的盜墓,在古代社會幾乎就沒有停止過。特別是一些王侯將相的陵墓,盜墓賊尤為感興趣。今天我們來講的是明朝信國公湯和,他的陵墓同樣被盜多次未曾倖免。在朱元璋賞給湯和的眾多賞賜中,湯和唯獨保留了這樣一件東西,甚至死後帶進了墓葬。由於盜墓賊不識貨把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當垃圾扔掉,專家看到後驚喜。

安徽有座將軍墓,盜墓賊遺留一件歷史文物,專家看到後驚喜

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漢族,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

湯和是朱元璋的同鄉,兩人是一起玩大的朋友,關係很不一般,湯和參加紅巾軍把朱元璋也拉入夥,朱元璋的命運從此發生改變,入伍後,朱元璋憑藉自身才能很快上位,地位在湯和之上,湯和卻甘願輔佐,先後駐守常州、平定福建,一步步幫他走上皇位。
安徽有座將軍墓,盜墓賊遺留一件歷史文物,專家看到後驚喜​​

建國後,朱元璋封賞功臣,卻只給湯和封了侯爵,湯和不去爭,只是默默地西征北戰,繼續替朱元璋打拼,直到洪武十一年,湯和才被晉封為信國公,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守邊關,湯和多年在外征戰,其實也保全了自己,天下已定,湯和藉機告老還鄉,朱元璋自然是高興,命人在中都鳳陽給湯和修建府第。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湯和病逝,終年七十歲,朱元璋下詔輟朝一日,遣官弔祭,追封湯和為東甌王,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賜封了很多寶貝陪葬。
安徽有座將軍墓,盜墓賊遺留一件歷史文物,專家看到後驚喜

湯和墓位於安徽蚌埠市龍子河以東的曹山南麓,墓高3.6米,寬3.9米,面積達40平方米,墓碑高6.25米,墓階下有對稱的石翁仲、石獅、石羊。

1973年11月,文物工作者在發掘該墓時,據專家考證,湯和墓墓室在歷史上至少兩次被盜。當時發掘時墓室內滿是從盜洞浸入的泥水,在亂土中還發現盜墓工具,鐵斧1,鐵鐫2。考古人員將泥水清理後發現,棺已被推倒,棺壁有斧砍圓洞,棺蓋被撬開,搬到盜洞旁。偌大的磚石墓內被搗碎打爛的陶瓷片隨處可見,雖然清理出上百件精美文物,但都是一些小件。
安徽有座將軍墓,盜墓賊遺留一件歷史文物,專家看到後驚喜

而令考古專家驚喜不已的是,這麼一件大型青花帶蓋瓷罐竟然完好無損,未被盜走實乃不幸中之萬幸。這件“元青花雙獸耳大罐”青花瓷器可謂是國之瑰寶,是研究元明之際青花作品的重要實物資料。
安徽有座將軍墓,盜墓賊遺留一件歷史文物,專家看到後驚喜

據瞭解,湯和墓中原本隨葬品很多,但盜墓賊只盜走了金銀財寶,這件元青花卻被發現丟棄在墓室門後的淤泥中,可謂“劫後餘生”。“當年元青花瓷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追捧,在盜墓賊眼中,金銀財寶顯然更值錢。”專家稱這可能是其中原因。


安徽有座將軍墓,盜墓賊遺留一件歷史文物,專家看到後驚喜

早些年,有一件比湯和墓出土還小的元青花,估值就早已超過兩億。而湯和作為明朝的王公貴族,其瓷罐的質地自然更加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