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清朝一官員因拍馬屁被處死,頭顱在菜市口懸掛12年後才獲准下葬

俗話說,馬屁拍得響,才能當官長。這說明,中國古代是個人情社會,也就是所謂的人情大於王法。在官場上混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只有把上司服侍好了,自己日後才能輝煌騰達。


所謂文字獄,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因文字而獲罪,文字獄在歷朝時有發生,但以清朝統治前期最為嚴重。清朝還有一件文字獄堪稱最冤,是因拍馬屁獲罪的,下場也最慘!自己的頭顱被懸掛10多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清朝一官員因拍馬屁被處死,頭顱在菜市口懸掛12年後才獲准下葬

這個人叫汪景祺,來自浙江錢塘,其父汪霖,曾任戶部侍郎,其兄汪見祺,曾任禮部主事。少年即有才名,但此人狂傲不羈,目中無人。“豪邁不羈,謂悠悠斯世,無一可為友者”,這句話則是對汪景祺最恰當的形容。性格如此,汪景祺的官路走得也不順暢。康熙五十三年的時候才中舉,之後也沒有機會謀個一官半職。

後來時機終於等到了。在雍正二年,汪景祺從北京到西安,投奔了當時為西安布政使的胡期恆,這個人是當朝重臣年羹堯的親信。汪景祺認識到自己已有年紀,之前那麼驕傲沒有一點用處,便想著能通過胡期恆從而接觸到年羹堯。他在胡期恆手下做的不錯,深得胡期恆歡心。一次,年羹堯讓胡期恆推薦幾個能幹的幕僚,汪景祺被推薦上去了。
清朝一官員因拍馬屁被處死,頭顱在菜市口懸掛12年後才獲准下葬



能接觸到年羹堯這還不夠,必須要讓年羹堯記住自己,重視自己才是頭等大事。汪景祺想到這兒,便寫了一封信給年羹堯。託胡期恆轉送。年羹堯讀了這封信後,開心得不得了,因為這封信裡面的內容,都是汪景祺對年羹堯的誇讚之詞。此信名為《上撫遠大將軍太保一等公陝甘總督年公書》收錄於汪氏所著《西征隨筆》。後被年羹堯延請入幕,在年羹堯的西寧大營中,當過兩年幕僚,隨年西遊,著有《讀書堂西征隨筆》二卷,稱年是“宇宙之第一偉人”,又說歷代名將郭子儀、裴度等人“較之閣下威名,不啻螢光之於日月,勺水之於滄溟。蓋自有天地以來,制敵之奇,奏功之速,寧有盛於今日之大將軍哉!”,並獻給年羹堯收藏。
清朝一官員因拍馬屁被處死,頭顱在菜市口懸掛12年後才獲准下葬​​

1725年,雍正帝解除年羹堯的兵權,將其調任為杭州將軍,之後有將其削職鎖拿。在抄家的時候,浙江巡撫福敏搜出一本汪景祺所寫的《西征隨筆》,被呈送給皇帝。雍正帝在看完《西征隨筆》後,勃然大怒,批寫這麼一段話,“悖謬狂亂,至於此極!惜見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種得漏網也。”

雍正三年12月11日,年羹堯被賜自盡,年羹堯被賜自裁一週後但雍正帝也沒忘了溜鬚拍馬的汪景祺,《西征隨筆》中觸怒雍正處頗多,其中有妄議朝政的,有對年羹堯、胡期恆歌功頌德的,更有拿康熙老爺子開玩笑、說“皇帝揮毫不值錢”的。所有這些,最後都成了定罪的依據。
清朝一官員因拍馬屁被處死,頭顱在菜市口懸掛12年後才獲准下葬

他硃筆一揮,以“作詩譏訕聖祖仁皇帝,大逆不道”為名,寫下來對汪景祺及其家屬的處分決定,本人“立斬梟示”,“其妻發黑龍江給披甲人為奴,其期服之親兄弟、親侄俱革職,發寧古塔;其五服以內之族親,現任、候選及候補者俱革職,令其原籍地方官管束,不得出境。”

同年12月18日,在北京的菜市口刑場,人潮湧動,年羹堯昔日的幕僚、54歲的汪景祺迎來了人生的最後一天。
清朝一官員因拍馬屁被處死,頭顱在菜市口懸掛12年後才獲准下葬


​汪景祺的人頭在菜市口一掛就是12年,直到乾隆即位,左都御史孫國璽才上書乾隆說,菜市口有個人頭掛了十多年了,還望皇上發發善心。經乾隆批准,汪景祺的頭被獲准就地掩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