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人生低谷中,若做不到曾國藩的這句話,必將一敗塗地!

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曾言: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短短十六字卻道出了做人該具備的心態。

人生低谷中,若做不到曾國藩的這句話,必將一敗塗地!

其大意為:對於任何事物的到來應持有不驚慌不拒絕不逃避、順其自然的心態,對無法預知的未來不必過多憂慮,對當下的事情應當專心致志,對多去所發生的事情不要去過多留戀。

物來順應

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會遇到各種未知的事情,當事情的發展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時,選擇抗拒還是逃避其實都是大錯特錯。

這個時候,我們應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既來之,則安之。用一份平靜的心去面對,才會使自己更加的豁達。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如此。

陶淵明被貶,依然可以在田園間吟唱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奧斯特洛夫斯基半身不遂,依然伏案寫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生,便是要順其自然,心安自然快樂。

未來不迎

未來是我們所無法預知的,如果總是憂心忡忡,擔心著未來會發生了什麼,豈不杞人憂天。這樣糟糕的心態又怎麼能做好眼前的事情呢?到最後,你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眼下的事情也做不好,最終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下面是中書協名家王清然先生 曾國藩勵志名言 手書真跡 實木框裱

人生低谷中,若做不到曾國藩的這句話,必將一敗塗地!

中書協名家王清然先生 曾國藩勵志名言 手書真跡 實木框裱

當時不雜

我們此時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活在當下,應當全身心的投入並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情,當我們努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獲得收穫,會有成就感。

當下做的每一步,都關係到未來。為我們的未來鋪好路,需要我們現在認真努力的砌好每一塊磚。

曾國藩作為中國歷史最具影響力之一的人,在小時候天賦並不高。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廢寢忘食,專注於自己的學業,一直到三十多歲才中進士。這種努力而又專注的精神,才是值得我們所學習的!

切記,一心一意萬事成,三心二意失良機。

既過不戀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此意並非是讓我們拋棄過去,而是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汲取經驗,善於總結,不必過於留戀過去。要明白,一個留戀過去的人,既沒有活在當下,也看不到未來。

好比那些在過去失敗的人,如果總是無法釋懷失敗的結果,會讓自己內心倍感煎熬,又好比那些美好的過去,總是執著與此,便不能過好當下,丟失了當下的自己。所以,痛苦的回憶,我們應當吸取經驗及時釋懷,美好的回憶應該存放在心底不再留戀。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換言之就是告誡我們活在當下,做好自己。學著放下過去的煩惱、捨棄對未來的憂慮,全身心的投入到眼前的這一刻。

要明白,時間在流逝,失去這一刻便沒有下一刻,快樂來臨的時候盡情享受快樂,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向痛苦。

在黑暗與光明之中,既不逃避也不抗拒,以安然自樂的態度來面對人生。

下面是中書協名家王清然先生 曾國藩勵志名言 手書真跡 實木框裱

人生低谷中,若做不到曾國藩的這句話,必將一敗塗地!

中書協名家王清然先生 曾國藩勵志名言 手書真跡 實木框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