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明、清兩代在江寧(今南京市)、蘇州、杭州設有專為皇室和官方服務的皇家織造工場,通稱「江南三織造」。

清代織造隸屬內務府,織造官則是從皇帝的上三旗包衣中選派,他們的身份是皇帝的家奴,對皇帝有著絕對的忠誠。他們是精英,都有著很高的才幹和個人修養,可以勝任織造和皇帝交派的織造以外的工作,這是有清一代織造一職的重要特點。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順治 藍色緙絲四團雲龍紋褂料及黃條 故宮博物院藏

曹家與李煦—蘇州織造的代表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順治 藍色緙絲四團雲龍紋褂料及黃條 故宮博物院藏

在清代歷任的蘇州織造中,最有影響的人物要數曹寅和李煦。曹寅是著名的《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李煦的妹丈。曹寅的父親曹璽,在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被任命為江寧織造,母親曾經是康熙帝的保姆。由於他的個人才能和特殊的家世身份,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二年,曹寅被任命為蘇州織造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新用戶(手機號碼)註冊紫禁城APP即可免費獲贈2017年全年電子雜誌

此後這個職位由曹寅的兒子曹顒繼任直到他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早逝,又傳到曹寅的繼子曹頫手中,直到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在這之前,織造這一職位的任期都被限制在三年,自曹寅的父親曹璽任命時改為「停差江寧、蘇州、杭州織造,工部揀選內務府官各一員,久任監造」。這項制度性的改革,將織造的任命從官僚機構工部正式轉到了皇帝直接管轄的內務府手中。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順治 藍色緙絲雲龍紋袍料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李煦,清康雍間人,正白旗滿洲,祖籍山東萊州府。其父李士楨做過廣東巡撫。李煦早年曆官內閣中書、韶州知府、寧波知府、暢春園總管。在康熙三十二年時接替曹寅出任蘇州織造。曹家和李煦都是正白旗的包衣,包衣的身份雖然很低,但因接近皇室,其中有才能的人往往能有機會得到皇帝的賞識而被委以重任,成為皇帝的親信,曹家和李煦就是如此。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順治 藍色緙絲雲龍紋袍料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皇帝從制度上做出改革,將織造的任命從工部轉到自己手中,這既說明了清代內務府制度的特殊和重要性,也意味著有清一代織造一職將擔負更多的職能。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順治 藍色緙絲雲龍紋袍料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江南三織造的職責 織造任務

清代的江南三織造每年需按照工部下達的指令完成皇室和官方的織造任務。三處織造在管理上為一體,在織造上根據所長有所分工:江寧擅長妝花織物的織造,另設有倭緞局和神帛堂;蘇州以緙絲、仿宋錦和刺繡為主;杭州織造絹、紡、綢、縐等輕薄類織物。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乾隆 藍色地福壽三多龜背紋錦 故宮博物院藏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一些重大節日和慶典時,由於對織物的需求量大,往往是由三處織造共同承擔完成。在織造完成後由三處織造輪流押送抵京。為保證質量、防止受潮,大致是上用緞匹走陸路,官用緞匹走水路。

江南耳目

康熙皇帝對於曹家和李煦如此「格外洪恩」,絕不僅僅是將其視為一個小小的織造或者鹽差。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乾隆 石青色雲龍紋妝花鍛朝袍料及款識、黃封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康熙年間的江南三織造,實際上是康熙皇帝派駐江南的耳目,負責監視官場,密報民情,是康熙皇帝授予江南織造的秘密任務。所以現在可以看到的李煦在蘇州織造任內的四百一十三條奏摺中,與織造有關的只有寥寥數條,更多的則是關於雨水、收成、米價等重大民生問題,這關係到江南社會的穩定。清代的江南織造,尤其是在康熙時期,擔負著織造以外更多的政治任務,是皇帝的心腹之人。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乾隆 石青色雲龍紋妝花鍛朝袍料及款識、黃封 故宮博物院藏

自康熙四十四年開始,由曹寅和李煦輪流擔任兩淮巡鹽御史這一肥缺,也不是一次簡單的調整和任命。康熙皇帝六次南巡的後四次都是由曹寅和李煦負責接待的。織造衙署成為皇帝南巡時的行宮,皇帝還會帶皇子和宮眷去織造工場看工匠織機。康熙皇帝這樣的安排,事實上是「把皇帝的銀子用在了皇帝自己身上」。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乾隆 石青色雲龍紋妝花鍛朝袍料及款識、黃封 故宮博物院藏

洋貨進貢與選送匠人

從李煦的奏摺中,可以看到作為織造進貢的貨品單中不僅有蘇州當地特產的各種時鮮蔬果、物品,還有洋貨。這是清代織造的又一職責,採辦各地新奇物品這一項是有明文規定的動用公項制買。

皇帝在江南安插的耳目,竟然是“三織造”?

清乾隆 石青色雲龍紋妝花鍛朝袍料及款識、黃封 故宮博物院藏

織造在採辦新奇物品之外,還擔負著各類工匠高手的選送工作,這些工匠高手包括做樂器人、挑花匠、織匠、玉匠等。清代江南三織造在完成每年由工部派發的各項織造任務的同時,還兼任巡鹽御史、皇帝南巡的接待以及採辦新奇物品、選送高手工匠等多項工作。尤其是在清初,織造李煦、曹寅的關於江南社會、民情以及官員的奏摺,成為康熙皇帝最終決策的重要依據。


原文作者:張瓊(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館員)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6年8月刊《皇帝的江南耳目 清代的江南三織造》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