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為什麼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掙”

為什麼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掙”

女性通常是一個更加感性的群體,消費慾望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如期到來,擺在新晉寶媽小張面前的頭等難題,就是該給孩子準備一份怎樣的節日禮物。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著相同的焦慮,面對五花八門的兒童產品,難免手足無措。

對此,我們找出過去幾年兒童節的消費數據,經過比較後發現,雖然每逢節日,兒童產品的單價都會上漲,但父母在孩子身上花錢的勢頭卻絲毫不減,反呈逐年升高的趨勢。

從簡單購買益智玩具、圖書和品牌服裝,到購買早教機、iPad等電子產品,再到最近熱門的人工智能語音機器人,父母在孩子身上的花銷名目越來越多,消費升級風潮勢不可擋,甚至出現了一個新詞——“寶貝經濟”——用來專指由孩子驅動的消費市場。

一直以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掙

”。雖然看似段子,但通過對當下消費數據的分析,它確有幾分道理。

那麼,為何女性和孩子會成為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今天的聽到為你解讀。

為什麼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掙”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資源的豐富程度與日俱增,所以當下父母在孩子身上的開銷,只會越來越多。

在討論女性消費和“寶貝經濟”之前,我們先從促進人們“買買買”的普遍要素開始談起。實際上,現實生活中關乎你“買買買”的,是經濟學上的消費心理問題。具體而言,這種消費心理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種可以通俗地稱為“打折心理”。商家通過打折的銷售模式,營造出一種滿足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佔了便宜的感覺。當我們被這種感覺充斥之後,就很難再去理智客觀地判斷商品價值了。

僅僅打折還不夠,目前市場上更常見的是第二種方式,我們把它稱為引導性的“划算消費”。商家通過主動比價、購物滿減、買贈等形式,引導消費者覺得這樣很划算。例如,兒童圖書市場常見的滿100減50活動、兒童玩具買一贈一等等,都是刺激消費很有效的手段。

為什麼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掙”

中國的女人是家庭消費的中堅力量,其中很多是為孩子、為丈夫、為父母買的,當然,她們為自己花錢也毫不手軟。

回到女性更容易“買買買”的問題上,普遍觀點認為,實際上是由三大因素同上述兩大消費心理共同決定的。

第一大因素:相較男性,女性通常是一個更加感性的群體,消費慾望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心情不好要“買買買”,心情很好也要“買買買”,而遇到六一兒童節,就是一場“寶貝經濟”的集中爆發。

第二大因素:無論是在傳統的購物中心、線下商場,還是淘寶等網上購物平臺,女性服裝和化妝品、母嬰用品、兒童產品所佔的樓層和品類要遠多於男性的消費品。

數據顯示,過去在大眾眼中以男性消費者為主的京東,已經被女性美妝、母嬰產品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攻佔了,它們佔據了618交易額的半壁江山。正是這種佈局和趨勢,在無形中使得女性的消費機會更大,更容易刺激女性群體“買買買”。

第三大因素:生活中,女性消費不僅侷限在滿足自身。一個家庭之中,女性家庭成員往往扮演著購物的角色。

馬雲也曾在公開場合說過,他要感謝中國的女人,她們是家庭消費的中堅力量,其中很多是為孩子、為丈夫、為父母買的,當然,她們為自己花錢也毫不手軟。

反觀“寶貝經濟”,“孩子的錢最好掙”實際上是新一代寶媽、寶爸育兒理念的直觀體現,也是消費升級最顯著的領域。

  當然,消費升級不等於 “高” 消費,現在的寶媽、寶爸們會更關注性價比。

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國際大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父母們逐漸形成了 “固定品牌+提前囤貨” 的消費習慣,為消費潛力的持續釋放提供了保障。

此外,除開物質上的豐富,現在的年輕父母更注重對於孩子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而不只看學習成績的好壞。一方面他們想讓孩子能夠開心快樂地成長,另一方面,作為父母,又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因此,他們不僅努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還十分注重投資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孩子真正實現全面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資源的豐富程度與日俱增,所以當下父母在孩子身上的開銷,只會越來越多。

聽完今天的聽到,相信你對女性消費和“寶貝經濟”肯定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未來“買買買”的時候,一定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