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紐約時報:免疫治療讓肺癌患者活的更長

近日,一項重要的新研究表明,如果在進行常規化療的同時,還可以給予一種能夠激活免疫系統的藥物,那麼有幾種最常見類型的肺癌患者的生存幾率會大大提高。

癌症專家說,這些發現應該儘快指導臨床治療方式的轉變——患有此類肺癌的患者應該在診斷後儘早接受免疫激活藥物,也稱為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已經在針對多種不同癌症的治療中取得了穩定的療效。目前已有五種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藥物(又稱為檢查點抑制劑)被批准,這些藥物通過提升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的能力,來殺死惡性細胞。

正所謂“人無完人”,這些藥物也不是完美無缺,它們也有很多“缺點”。研發、生產這些藥物每年的花費超過10萬美元,它們還可能會有嚴重的副作用,並且只能幫助一些患者,通常不到一半。縱使有種種“缺點”,但當藥物起效時,其療效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研究人員正在積極尋找方法以改善其效果,並確定每位患者最適合哪種製劑。

紐約時報:免疫治療讓肺癌患者活的更長

“這表明單純的化療已不再是腫瘤治療的一種標準治療方法”

——此研究的負責人Leena Gandhi博士說

試驗設計

Gandhi博士的此項研究納入了616名患有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這些患者來自16個國家的醫療中心,年齡在34到84歲不等。他們的腫瘤缺乏一定的突變,致使他們沒有資格進行其他“有針對性”的治療。

此項研究隨機挑選他們接受化學療法+加免疫療法(三分之二的患者)或化學療法+安慰劑。

試驗藥物

研究中免疫治療使用的是pembrolizumab;化療使用的是培美曲塞+卡鉑/順鉑。

試驗結果

中位隨訪10.5個月後,免疫治療組死亡風險降低了一半。

未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11.3個月,而免疫治療組的生存期較長,尚未達到中位數。

但免疫治療組的患者有更多的腎臟方面的副作用、更多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並且由於副作用很有可能導致停止。

在接受免疫治療的組中,12個月的估計生存率為69.2%,而未接受免疫治療的組的生存率為49.4%。

紐約時報:免疫治療讓肺癌患者活的更長

“我們都非常驚訝於患者獲益的程度以及從前期分析中看到的明顯差異,並且我們可以說兩組患者的總生存期是存在差異的。”

“此項研究中有很多讓人興奮的點。”

“它代表了我們治療肺癌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一切都比我們多年來一直使用治療方式的更好,放眼未來,它只會變得更好。“

——此研究的負責人Leena Gandhi博士說

此研究對患者進行了生物標誌物檢測,用於預測pembrolizumab是否有可能對他們有幫助。這種藥物已被批准用於治療這些標記物水平高的患者。但是這項研究納入了標記物水平程度不同的患者。那些標記物水平高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療相比有更好的表現,但是即使是標誌物水平低的患者,免疫治療依舊是有幫助的。

Gandhi 說單靠化療只能獲得

“適度的益處”,並且只能增加幾個月的生命,大多數患者存活一年或更短。但聯合治療可以說是一項重大的進展。

此外,一些其他研究,也展示了肺癌免疫治療的進展,但是在研究的早期階段,肺癌的臨床治療方式並不太可能會很快的發生轉變。

紐約時報:免疫治療讓肺癌患者活的更長

來看看其他學者的相關評論

“我治療肺癌已有25年了,但通過免疫治療看到治療範式發生的如此大的轉變,是我從未見過的。”

——耶魯大學癌症中心醫學腫瘤學主任Roy Herbst博士

“如果想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必須儘快給予免疫治療,”Herbst說。 “化療有很多侷限性,但免疫療法有(臨床)治癒的可能,我們有一些使用免疫療法的患者活了8年以上。”

大多數患者的用藥時間能達到兩年。這位已經存活了8年的耶魯病人在接受了兩年的藥物治療後,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狀態。但另一個患者不得不在用藥僅僅兩三個月後,因為副作用而停止服用,但兩年後仍然狀態很好。

其他關於肺癌的研究涉及另一種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或Opdivo(由Bristol-Myers Squibb製造),這些藥物的作用機制與Pembrolizumab類似。雖然還沒有數據支持,但Herbst說:“在肺癌治療上,我懷疑這些藥物是一樣的,就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一樣。”

關於化療和免疫治療為什麼可以一起工作,Herbst博士是這樣說的。癌細胞就像藏著蛋白質的袋子一樣,如果蛋白質暴露在外,免疫系統就會把這些蛋白質作為靶點,進而尋找和攻擊癌細胞。通過殺死一些癌細胞,化療可以打開“袋子”,釋放內含物並幫助免疫細胞(由檢查點藥物釋放)識別它們的獵物。他說,化療也有可能會殺死一些“消極對戰”的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會干擾免疫系統其他部分殺傷癌細胞。

“此項研究的數據是多麼令人印象深刻啊!”Herbst博士說。 “我們正在一步步取得更好地成績,但目前仍然只有30-40%的患者能從中受益。這裡還留有更多的空間讓我們去做到更好,我們必須不斷尋找新的方法。“

參考文獻

https://www.nytimes.com/2018/04/16/health/lung-cancer-immunotherapy.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