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閱兵時的導彈是真正的導彈還是模型呢?

小白兔說娛樂


圖注:海軍導彈參加閱兵式,有些可能還真是以模型展示的

一般來說,閱兵是滿足慶祝性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的,比如國慶閱兵、勝利閱兵,等等,這類閱兵式會有大量的普通民眾在現場觀賞,因而閱兵儀式本身有一定的表演性質,出於安全性的考慮,參加閱兵式的軍事裝備,無論是飛機大炮還是槍械、坦克,它們通通都不帶彈藥,但武器本身都是貨真價實的真傢伙。

至於導彈參加閱兵式,情況就不太一樣了,比如中國閱兵式上展出的海軍導彈,包括海紅旗-9防空導彈,鷹擊-83反艦導彈,等等,它們在實際作戰中是被放在發射筒之內的,只不過在閱兵時為了方便大家欣賞而以裸彈的方式展現出來,這種裸彈很可能不是真彈,而是模型,這從它們的外觀細節上不難判斷出來,真正的導彈,表面上有很多艙口或者鉚釘,甚至依稀可以看到某些結合處的縫隙,而閱兵式上出現的裸彈身上看不到這些細節,基本上從上到下全身都是光溜溜的,看不到一丁點兒凸起、凹陷或者縫隙,當屬模型無疑。

而原本就是裸彈方式的武器,比如中國東風-11、東風-15等,它們就不是模型了,要麼是真彈,但沒有搭載戰鬥部,甚至連發動機部分都是拆掉的,沒有液體或者固體的火箭燃料在裡面,要麼是訓練彈,訓練彈與真彈相差無幾,導彈外在特徵以及主要部件該有的全都有,但沒有戰鬥部和燃料部分,以此保證絕對的安全,防止任何意外因素的發生。

當然,歷史上全部用真武器參加閱兵的例子也是有的,二戰激戰正酣的時期,蘇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大規模閱兵,參加閱兵的戰鬥人員都是全副武裝,真刀真槍在手,離開紅場上之後馬上奔赴戰場參加戰鬥,因此參加閱兵的各種輕重裝備不是隻為了表演給大家看個新鮮的模型或不能實戰的假把式。


兵工科技


導彈,是一個國家的鎮國神器,具有極其恐怖的破壞力和非常大的威懾力;閱兵,是一個國家像世界和平炫耀武力的最好方式。閱兵時,導彈肯定是要出現的,還是壓軸的存在。各位讀者想必都對閱兵有所瞭解,對於導彈那些龐然大物的印象也十分深刻,那麼,我們看到的那些導彈都是真傢伙嗎?

其實在各個國家,閱兵從古到今都是一件相對很平和的事情,接受檢閱的部隊也沒有在前線廝殺的作戰單位那樣具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殺伐氣息,所以閱兵時一般武器都是不載彈上保險的,這主要是為了走火誤傷。不過也有例外,蘇聯衛國戰爭那會兒,德軍的前鋒裝甲部隊已經打到了莫斯科城下時,蘇軍也進行過一次閱兵,所有武器載彈,走完過場的士兵直接就投入了個德軍的廝殺,很悲壯也很真實。對於閱兵時出現的導彈,其實也是分不同等級的。那些體積比較小的,都是以訓練彈的形式直接展出的,比如直升機外掛的導彈,或者單兵就可以攜帶的便攜式各種導彈。這些武器一般用於演習和訓練,旨在培養士兵的作戰能力以及演習中的傷亡標記,殺傷力極其有限,就算走火也不會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而對於體積大一點而又不至於太大的,需要車輛搭載機動的導彈,則全部都是全比例模型,只是外面刷上的塗裝不同而已,比如“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紅旗”系列防空導彈等。這些武器甚至不能稱之為武器,只能算是道具,不僅不具備殺傷能力,就連走火的問題都完美解決了。體積在大一號的,需要大型軍用牽引車輛機動的導彈,則會出現實物,不過更多的還是全比例模型,比如“長劍”系列巡航導彈、“東風”系列彈道導彈。這些武器如果出現實物的話,是不會攜帶戰鬥部的,燃料也會被提前抽光,一切以受檢閱部隊的安全為主。

總體來說,閱兵時的導彈是很少會出現可以使用的真實武器的,基本都是各種各樣的替代品,而導彈定位的不同,替代它們的方法也不同,不管怎麼說,替代了就是被替代了,一旦這些武器不具備了威力,那麼它們都會被歸為一類的。


思遠防務


答案是:有的是模型,有的沒有加註燃料和戰鬥部的彈殼,反正一句話都不具備戰鬥力。。不要說導彈這種大殺傷力的武器了,就是士兵手中的步槍都是沒有子彈的。



閱兵時不光現場有成千上萬的普通民眾,電視機前還有成百上千萬的民眾,況且一般閱兵時各國都會請其他國家的重要人物,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一旦出什麼意外那影響就太大了。歷史上就曾出現過意外。


當然導彈也分很多種,像導彈導彈,巡航導彈,反艦導彈,防空導彈等等。閱兵時有的是真的導彈,像我國2015年閱兵時的東風-5B洲際導彈,就裝備了實彈,但是沒有安裝彈頭。而像海軍使用的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幾乎都是封存在發射筒或者發射箱中的,閱兵時也不能拿那些鐵箱子閱兵,所以這個時候一般就會製造一些裸彈的模型,來進行閱兵。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這不得不提蘇聯時期的紅場閱兵了,1941年9月德軍糾結重兵準備攻擊莫斯科,11月7日,蘇聯的紅場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閱兵式,數十萬人接受檢閱,無線電把閱兵的消息傳到了世界各地,德國也不例外。於是希特勒立馬要求德國第2航空隊進行轟炸,但是當他們到莫斯科上空時遭到了蘇軍的猛烈阻擊,甚至很多蘇聯飛行員駕駛戰機撞擊德軍飛機,致使德軍25架飛機被擊落德軍不得以撤退,而參加檢閱的士兵全部荷槍實彈,檢閱完直接奔赴戰場。




軍武小咖


有一個詞叫做模型彈,有一個詞叫做訓練裝備。

導彈作為具有巨大殺傷力的武器裝備,實彈彈體上有相當多的火工品,如助推器內的固體發射藥、發動機使用的固體/液體推進劑與氧化劑、彈體級間段連接的爆破螺栓,還有最關鍵的導彈戰鬥部。儘管導彈在研發與設計時已經極為注重高可靠性,一般不會發生意外爆炸,但是閱兵場合作為事關國家形象、人民群眾普天同慶的重要國事活動場合,對於安全性的要求一定是“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同時,導彈的實彈對於存儲、運輸都是有嚴格的限定要求的,比如俄製的R-27ER型空對空導彈,就要求導彈在不使用的時候必須儲存於預包裝箱裡,靜置在滿足一定溫度與溼度特徵的導彈庫內。在嘈雜的閱兵場上,暴露在外的實彈彈體失去了原本的包裝箱保護,有可能大大降低導彈的可靠性與使用壽命,等於是對國家財產的極大浪費。二者結合起來,就決定了閱兵場上不太可能直接使用實彈彈體參加閱兵,諸如歷次國慶大閱兵,放置在卡車上以裸彈的形式通過檢閱臺的YJ-83、YJ-12、HHQ-9、HQ-16等型導彈基本都是模型彈。

當然,還有其它一些戰術與戰略導彈在通過檢閱臺的時候是放置在原本的包裝-發射容器內的,如火箭軍的各型液體燃料導彈、防空兵的防空導彈等等。這種情況下,一般會採取將導彈內部的液體燃料與戰鬥部取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參閱的安全性;此外,部分大型導彈裝備如洲際導彈在生產時會同步製造一小批同實彈外形無異的訓練裝備,供部隊日常進行模擬訓練之用。這些訓練裝備往往也會被拉上閱兵場,或者被用於替換原本的實彈彈體,以最穩妥、性價比最高的方式完成受閱任務。

以上,歡迎評論區大神指正!


軍武次位面


閱兵式上的武器會以模型,實彈或者訓練彈的形式出現,種類不同出現的形式也不同。
圖:中國建國60週年國慶閱兵式

坦克、裝甲車等按照慣例一般會以實物出現。如09/15年閱兵式上的99/99A主戰坦克,04A型裝甲車以及05式兩棲戰車等;
圖:國產99A主戰坦克

槍械,火炮類基本是現役裝備。如近幾次閱兵式上常見的95/03式突擊步槍,155㎜榴彈炮等都是拉部隊的裝備來參演的;但子彈和火炮一般是沒有的。
圖:


士兵手裡的95式步槍不掛彈

艦載導彈則多是模型。比如鷹擊系列導彈,海紅旗系列導彈等,都是為閱兵制作的同比例模型,刷上海軍色由車載的形式接受檢閱;

圖:海軍鷹擊系列導彈,為車載模型

戰機攜帶導彈則多是訓練彈。其與實彈看起來一樣,但沒有火藥部,即不會產生實彈那樣的衝擊力和破壞力。
圖:直-10武裝直升機掛架上的是訓練彈


至於遠程戰略導彈則實彈、模型都有可能,如果以實彈形式出現,則取下核彈頭。如常見的DF-16/21/26以及DF-5B等中遠程導彈核/常規導彈一般是實彈,但不裝彈頭。
圖:勝利日大閱兵上的DF-5B戰略導彈,屬於實彈,但沒有裝載核彈頭。


兵者詭道也


閱兵的形式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通過一次閱兵,可以有很多種解讀。

一是閱兵可以是一次展示國家整體實力和軍事實力的舞臺,比如我國的閱兵八四、九九、零九等國慶大閱兵就是,這是作為國家的一個盛事,也是一系列慶祝活動的組成部分。在這樣的閱兵式上,象徵和展示意義遠遠大於武器裝備的實戰意義的,因此在這樣的閱兵式上一般不會攜帶實彈的。

二是閱兵表達了國家和軍隊的一種態度轉變或者對外的一種威懾,比如北朝鮮頻繁進行的閱兵,實際上就是對外的一種武力威懾和表達了自己的強硬態度。尤其是近期北朝鮮決定在平昌冬奧會之前準備閱兵,更是一種外交手段。我國17年的朱日和閱兵,實際上也是預示了軍隊戰鬥力建設的重要方向的轉變。二戰時期的莫斯科紅場閱兵也是這一類。

三是閱兵表達了對某類事件的紀念活動的國家態度。俄羅斯舉辦的衛國戰爭閱兵和我國的九三閱兵就是屬於此類。

四是有些閱兵活動完全就是與兵同樂,大兵們上街走一走,民眾們觀賞觀賞,除了體現一下國家凝聚力之外,更多的是當成節日娛樂活動的一部分。比如法國等西方國家舉辦的閱兵,震懾和恐嚇意味很淡,更多是類似一種節日遊行的成分。

然後回道這個問題,閱兵時候導彈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問題不能直接回答,因為涉及到軍事裝備的機密了,外人也無從得知。但是閱兵不帶實彈是國際國內公認的一種慣例,因為閱兵而出現的突發事故其實也不少,最有名的就是埃及前總統薩達特在閱兵的時候,突然被士兵手持槍支上前槍殺。因此閱兵如果實彈的話,是一件風險係數很高的事情。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你好,我是迷彩派軍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閱兵時的所有火炮、導彈、槍械都是不帶彈藥的。為了保證絕對的安全,槍上的撞針也要取下來。閱兵式上的東風系列導彈,有一部分確實是實彈,但是並未安裝彈頭,也沒有加註燃料。這些導彈,以2015年閱兵式上的東風-5B洲際導彈最為典型。執行戰略任務的彈道導彈,只有在即將發射的狀態下,才會將核彈頭從彈頭庫中取出,安裝到導彈上。雖然這種導彈不具備發射能力,卻也是貨真價實的實彈。有些固體燃料的彈道導彈,通常會使用訓練彈來參加閱兵,不安裝火工品的訓練彈具備先天的安全優勢。在執行閱兵任務之前,通常會將訓練彈重新塗裝,塗成實彈的外觀。

東風5B是典型的實彈出場

不過,在閱兵式上,也是有導彈模型出現的。每次閱兵式上出現的海軍所有導彈,都是以卡車搭載模型的形式出場。因為海軍使用的反艦、防空等導彈,幾乎都是封裝在發射筒或者發射箱中的,只有發射時才會從發射筒或發射箱中射出。總不能將一個個發射筒或者發射箱放在車上進行閱兵吧。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製造一批模型,來執行閱兵任務。在國內的閱兵式上,模型、實彈、訓練彈都會出現,並不是統一的出現實彈,或是出現模型之類的。不過除了導彈,其他的武器裝備按照國內的習慣都是會實裝出場,很少出現模型之類。

海軍的導彈幾乎都是模型。


迷彩派軍事


我國閱兵導彈有實彈,有模型,有訓練彈

還有幾個月就又要到我們國慶70週年閱兵了,想想就激動,又有好多新武器可以看到了,特別是新型導彈。相信每個看個閱兵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這閱兵上的導彈到底是真的還是模型啊,如果是真的不怕出意外嗎?

在上世紀40年代二戰的時候,著名的蘇聯莫斯科紅場閱兵就是實槍實彈,受閱官兵接受檢閱後直接開赴最前線;我們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空中受閱編隊P-51也是實槍實彈,那個時候主要是保護受閱現場,防止敵人從空中偷襲,而且在建國初期大部分閱兵都是實槍實彈的,這些有記載的實彈閱兵沒有出現任何安全問題。但是也有在閱兵式上出現重大安全事故的例子,比如81年埃及的閱兵式上,一名受閱士兵(實際為混進去的囚犯)突然開槍掃射看臺,導致埃及總統死亡。從這次事件後,基本沒有哪個國家再敢安排實槍實彈參閱了。

現在閱兵所用的槍支火炮都是有槍無彈,甚至拆除撞針保證安全。那麼導彈呢?我們參閱的導彈有模型也有真傢伙還有訓練彈。比如2015年閱兵式上的導彈除了海軍的導彈和DF-5B外都是實彈,只不過這些實彈都拆除了戰鬥部的,所以沒有什麼威脅。

DF-5B採用的則是訓練彈,因為DF-5B是固井式發射,不可能為了閱兵再從發射井中取出來,這個時候參閱的就是平時的訓練彈,這種訓練彈只是模擬操作用,不具備飛行能力,更沒有戰鬥部了,只要在閱兵前重新粉刷一遍就可以了。

海軍的導彈就比較特殊了,基本採用的模型,從以往圖片上可以看到,海軍的導彈都是彈體直接裸露在外面的,不像其他導彈有發射箱保護,導彈在閱兵村一呆就是幾個月,如果用真彈就這麼暴露在外面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海軍的特色就是使用模型,從以往圖片的細節上來看也的確是模型。

所以我國閱兵上導彈是實彈,訓練彈,模型並用,總之怎麼方便怎麼安全怎麼來。


軍備時刻


閱兵的導彈是真槍實彈還是一個模型?

實際上別說導彈了,就是連受閱方陣手裡頭的步槍一般情況下都是被卸去的撞針,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莫斯科保衛戰受閱部隊經過紅場之後,直接趕赴前線的那種。畢竟真槍實彈的閱兵幹掉的總統什麼的已經有一打了。(對沒錯又是薩達特)


當然了,閱兵的時候,戰鬥部肯定是沒有裝藥的。

畢竟沒有任何人敢對這個導彈的可靠性抱以太大的期望,畢竟什麼東西都有一個指標,很明顯這些東西出點事故,那真扛不住。

但是除此以外,導彈是不是真的,這還是一個問題。

比如說海軍的那些導彈一般都是假的畢竟眾所周知....一個正常的導彈發射車通常是長這樣的

但是閱兵式中的海軍導彈一般是這樣

原因非常簡單,海軍的導彈一般都是裝備在艦艇裡面的,通常被安放在垂直髮射單元,或者說清潔是的兒子同理,而不是直接被放在外面,但是既然你說要讓國民能夠看到海軍的這些導彈,所以說做個模型上來吧....畢竟大費周折拉個真的過來,忒費勁兒了。

所以說陸軍的裝備更多的是真的。


但是那些洲際彈道導彈之類,外面有一個厚厚的發射筒的那一種情況下,一般就是不上導彈,就是拉個桶就出來了....反正在桶裡你也看不出來,還不如直接不放了,這樣的話還能多用兩年。(可以,保單需要存放在恆溫恆溼的管理當中,一旦被裝上去那就是在折壽)

這也是為啥出席閱兵式的洲際導彈發射車的輪胎,起來很輕盈的原因裡面是空的唄。

但是像那些裸彈直接露在外面的,就別指望上假的了,就乖乖的放枚導彈上去吧。


嘯鷹評


有些是去掉戰鬥部的實彈,有些是模型。這個問題我們分開來看,閱兵場上那種大型的彈道導彈一般來說都是真的,只不過不會攜帶戰鬥部。但那些空空導彈、反艦導彈,由於其搭載平臺是飛機、軍艦,所以只能通過車載方式展示,這類導彈基本是模型。

我們應該清楚一點,現在的閱兵場上,一般不會出現可以直接進行實戰的武器。不僅要把戰鬥部卸掉、搞成模型,就連步槍也是要卸掉撞針的。在和平年代,沒有必要搞那種實彈檢閱,那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除了保證觀看閱兵的群眾安全,還要防範一些圖謀不軌的人藉機行刺。比如1981年10月6日,埃及總統薩達特在閱兵場上,就被受閱隊伍中一名機槍手射中頸部而亡。還有今年夏天,委內瑞拉閱兵時有人用無人機攜帶炸藥襲擊總統。半個月前伊朗閱兵上的恐怖襲擊,受閱軍人有槍無彈任人宰割,造成了重大傷亡,也證明受閱部隊的武器是特殊處理過的。

閱兵場上的那些彈道導彈,戰鬥部肯定不會帶。而且很多洲際導彈不會加裝液體燃料,因為液體燃料具有腐蝕性,不可能一直裝在導彈彈體中,只需要在發射前加註就行,而且液體燃料的保存、運輸也需要苛刻的條件。此外,像艦載反艦導彈都是封裝在特製箱子中的,軍艦在加裝導彈時,也是直接去吊裝那個箱子。

還有,一些國家在閱兵式上玩的是空城計。自己本來就沒有那些大傢伙,咋咋呼呼做個模型來忽悠人,宣稱可以將另一個國家從地球上抹去。如果是真傢伙,從馬路上壓過去動靜是非常大的,根本不可能像閱兵式那樣整齊美觀。當然,這也是一種智慧,懂行的人能看出來,但忽悠一下吃瓜群眾也是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