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三國東吳之第二位皇帝 孫亮如不立為帝 或不至速死

孫亮(243年----260年) 字子明,252年----258年在位7年,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吳大帝孫權與潘皇后的第七個兒子,252年孫權去世後即位,258年被權臣孫綝廢為會稽王。史稱會稽王、吳少帝、吳廢帝。

三國東吳之第二位皇帝 孫亮如不立為帝 或不至速死

   孫亮十歲登基為帝,十五歲親政。在位期間,大將軍孫綝專權,驕橫跋扈。公元258年,孫亮密謀誅殺孫綝,奪回大權,不料密謀洩漏,孫綝先發制人,於9八二戊午日帶兵圍住皇宮,孫亮要率領少數侍衛衝出去和孫綝拼個你死我活,皇后全氏和近侍勸說池這是以卵擊石,有去無回,他只得坐等孫綝處置。孫綝編織了孫亮的幾大罪狀,派光祿勳孟宗德祭告太廟,廢黜了孫亮,降封為會稽王。又派中書郎李祟帶兵進宮,奪取了印璽,逼迫孫亮夫婦離宮,被押送到會稽(今天的紹興)居住,時年僅16歲。永安三年(260年),孫亮再被貶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殺(一說被毒殺),終年18歲。

三國東吳之第二位皇帝 孫亮如不立為帝 或不至速死

《拾遺記》中說:孫亮製作琉璃屏風,很薄且晶瑩剔透,在月下清夜展開。經常讓四個愛妃坐在屏風內,都是自古以來的絕色美女,分別叫朝姝,麗居,洛珍,潔華。從外面望去,好像沒有阻隔,只是香氣不透於外。

四人身上的香氣,都是異國出產的,經過和休息的地方,香氣沾衣,常年留存,多次洗滌都不會褪去,所以叫"百濯香",或者以人名命名,稱為朝姝香,麗居香,洛珍香,潔華香。孫亮每次與之遊覽,都與四人同席,以香名前後為順序,不能亂順序,住的地方稱為"思香媚寢"。

三國東吳之第二位皇帝 孫亮如不立為帝 或不至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