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我們說,我們取得很大成就了,就是說我們在某個領域中處於前三或者說第一的地位。舉幾個很簡單的例子,氫彈,我們後來居上,因為我們有于敏院士。高鐵,我們現在已經佔到了這個世界上一半的份額甚至更多了。還有通信,我們可是有華為啊。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復興號

但是要知道,氫彈,美蘇早有了。高鐵呢,日本法國德國,哪個不比我們早?再看通信,華為很牛逼不錯,歐美早有了,只是現在份額我們佔得多。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創造了一個產業,其他國家卻觸手不及,這才是真正的好事情。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國家力量拼圖

量子通信,是從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創造的產業。2017年2月27日,“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京發佈,“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位居榜首;1月10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第48屆量子電子物理學大會上,獲頒蘭姆獎(Willis E. Lamb Award);2017年12月19日,潘建偉入選《自然》雜誌評選的“2017年度改變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被稱為“讓量子通信馳騁於天地之間的物理學家”……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中國製造2025

這次我們是第一次真正創造,這個事情象徵意義是非常之巨大的,自從近代以來,我們第一次回到了一個,引領世界科技發展這麼一個位置的錯覺,但這個才是我們應該習慣這麼一個位置。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中美大旗

我們都知道,在國家通訊方面,安全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國家都需要。美國一個斯諾登同學的出現,把美國的安全、監控等醜聞暴露無遺,其中就包括了通訊領域。自然而然我們警醒,我們是不是也在美國的這個監控網絡下呢?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對於通信安全的追求從未停止,管你什麼飛鴿傳書,還是快馬加鞭走小道(“小道消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真正安全的通訊看似都是不可能。畢竟通訊技術計算上的複雜性,和加密系統,在原理上都有跡可循——即可以破譯。量子力學的百餘年發展,尤其是量子通信的出現,給人帶來另一種可能——即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最簡單理解就是量子密鑰加密)。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加密簡圖

不敢想象,在十年前,中國和美國比技術,你肯定會說,你腦袋“瓦克”了?可現在呢,我們敢比較了,本質上說明了中國技術和美國技術之間差距越縮越小了。這種差距縮小後,就會體會到美國在前沿掙扎的痛苦。我們常嘲諷當年明清說自己是天朝上國,就是因為當時的中國還處於領先的地位,但你再聽到乾隆後的皇帝“天朝上國”,你就會覺得很搞笑。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加密技術尤為重要

古話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美國,就會發現美國很痛苦。本來中國離美國有幾百年的差距,但是現在可能只有一百年,五十年,這讓美國如何不慌?可你又會發現,要追上這一百年,五十年的差距,要付出的代價相比以前追趕幾百年可能十倍以上,才能再往前,美國意識到這一點了。所以美國恐懼,哪怕知道不可能。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中國“芯”

從一個側面上說明,美國的科技上沒有更新更高的突破了。我們說守業更比創業難,沒有新的產業出現,就要把自己的產業保護好。這就是美國給中國設置的種種障礙了,比如——IC產業。簡單點來說,大家都能理解的就是集成電路,半導體啊,CPU啊,平面硅啊等等等等。美國沒有繼續的突破點了,一直吃老本,中國卻在這個領域上穩步前進。也就是說,中國在不停地挖他的牆角,他沒有辦法,哪怕他知道,中國還有很遠差距,或者中國才剛剛入門,但美國依舊很痛苦。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制裁中興

然而另一個側面上來看,如果中國到達了美國這一個層次,中國也是痛苦的。停止了,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壞事。從科學上講,中國科研水平,追上美國,要兩代人以上的時間,也就是將近五十年往上。科學家培養出另一個科學家,就需要一個牛人來帶領,這個牛人培養出的下一代是牛人的概率就要大得多,這是不言而喻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比自己本身或者在普通環境中看世界要遠太多了。我國現在年青一代的科學家很多,如果他們是國際一流,培養的下一輩是國際一流的比例就會更大,一旦成功,這就是當之無愧的國際一流。

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科技立國,中國離美國科技還有多遠?

中美地位逐漸對換

理性看待,中美科技差距,才是我國科技發展進步,科技強國、興國、立國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