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一家政府重點招商引資企業 8年後卻訴訟纏身瀕臨破產

一家本是政府重點招商引資的企業,8年後卻訴訟纏身瀕臨破產。破產重整,成為企業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日前,這條路卻越走越曲折。

政府調規不斷等原因導致“開發難”

2009年11月,江西省新餘市政府前往昆明招商引資。雲南盛世同創控股企業集團被新餘市政府誠意所打動,當年12月,其下屬雲南盛世千福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千福置業公司)與新餘市政府仰天崗管委會在昆明簽訂正式合作協議。

從千福置業公司相關股東告訴記者,公司從2010年至2011年,合計繳納7.084億元,完成了對新餘藍天碧水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藍天碧水公司)100%股權收購,獲得約1047畝項目建設用地,項目暫定名稱為“毓秀山國際生態城”。

“項目被新餘市政府和孔目江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列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計劃5年左右開發完成。”上述股東說,千福置業公司全資控股藍天碧水公司後,自2012年開始,新餘市政府對藍天碧水公司項目用地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簡稱“控規”)進行反覆調整。“反覆調整導致項目至今已逾8年,僅進行了一期‘養生村’、二期‘中央公園’及‘同創境界’約300畝土地的開發建設,剩餘700多畝土地至今規劃條件未走完法定程序,不能進行正常開發報建。”

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一終字第395號民事判決書對此亦有記載。政府規劃中,對藍天碧水公司項目用地的地塊容積率多次調整,直至2014年4月24日,《新餘市城鄉規劃委員會2014年第一次會議紀要》確認該項目容積率為1.1,但未發放《抄告單》執行該紀要的內容。

據瞭解,政府前述行為使藍天碧水公司陷入向政府及各級主管部門不斷打報告、要求儘快落實規劃的怪圈中,企業職責逐漸喪失,淪為政府部門的“跑跑”。

“落地新餘8年多來,累計投資超19億,大半資金壓在土地上,調規不斷,項目開發無限期延遲,導致公司訴訟纏身,最終企業資金鍊斷裂。”這位股東說。

據介紹,合作開發商和業主紛紛起訴,土地和房屋等公司財產被法院查封,公司無法運轉,銀行信用喪失,資金鍊斷裂。業主、建築商、民工、合作商等債權人恐慌日盛、圍攻公司上訪維權等事件多次發生。破產重整,成為藍天碧水公司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破產重整或低評土地價值超5億

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9月,藍天碧水公司向江西省新餘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藍天碧水公司希望利用其在仰天崗國家級森林公園南片區的優質地段土地進行開發,以償還債務,確保眾多債權人的權益能最大限度的實現。

新餘市中級法院認為,藍天碧水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裁定該公司破產重整,並指定由新餘市仙女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組織成立的藍天碧水公司破產清算組,為該破產重整案的管理人。

在破產重整過程中,千福置業公司相關股東認為,藍天碧水公司資產評估價值比市場價值明顯偏低,低評資產價值超過10億。如低評土地價值超過5億元,應當重新估價。藍天碧水公司在之前向評估機構提供過新餘市近期土地拍賣資料。其中有相鄰地塊,容積率等用地指標與藍天碧水公司地塊差不多,政府起拍價為每畝304萬元,儘管該宗土地流拍,但政府及土地評估機構認為該宗土地市值不低於每畝304萬元。由此,千福置業公司認為,對藍天碧水公司與之用地條件相近的地塊,評估均價僅為每畝108萬元,明顯偏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繼續破除無效供給,並要求加大“殭屍企業”破產清算和重整力度,這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市場化法治化是必須堅持的手段。

在藍天碧水公司破產管理人召開重整投資方案評選中,參與競標的某置業公司和某高科技公司等曾向有關部門舉報,稱此次評標有評分標準,未向其公開,而評標時排第一位的新餘市六順置業有限公司的方案,與評分標準完全吻合,並要求追究排名前三的本地公司串通招投標的法律責任,對項目重新進行招投標。同時,他們認為,本項目之所以出現串通招投標的行為,且串通行為得逞,極可能是主辦案件的國家工作人員參與其中,並向本地投標人提供了相應的幫助,應當依法追究所有參與串通招投標人員的法律責任。

破產程序是讓債務人獲喘息並重整旗鼓的良機。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2017年,全國有9542件企業破產申請審查、破產案件進入法院,同比上升68.4%;法院審結了6257件,同比上升73.7%。破產案件“雙升”現象的背後,是理念轉變、法治健全的集中表現。可以說,越來越多的困境企業選擇了破產程序,或從頭再來,或解脫出清。

可是,現實中仍存在危困企業資產評估造假、重整招募非法操作等現象。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要求,補齊企業破產的制度機制短板,降低企業破產的制度性成本。最高人民法院也表示,正著力推動地方法院與政府建立協調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