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抽烟真的危害很大吗?为什么很多抽烟的人寿命更长?

鑫少Steven


在推翻吸烟与被动吸烟对CVD、癌症及其他系列疾病相反影响证据的基础上,A HA坚决地与毫不犹豫地认为要清除烟产品的影响和尽量减少二手烟的危害。

大约23%的美国成年人吸烟,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妇女的吸烟率最高(37%),而亚洲妇女吸烟率最低(7%)。因为习惯吸烟者停止吸烟后可能出现体重增加,所以要特别注意预防此现象的出现。

而且体重的增加不应成为再次吸烟的理由。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的比例男性为53.9%,女性为2.9%;其主要特点是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1﹒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

2﹒戒烟使冠心病的远期死亡风险降低36%(他汀降低29%,β受体阻滞剂降低23%,ACE抑制剂降低23%,阿司匹林降低15%)。

3﹒戒烟1年后脑卒中再发危险降低20%,戒烟5年后脑卒中再发危险降到与不吸烟者相同。

4﹒戒烟是挽救生命最经济的干预措施,每挽救一个生命年的费用为2000~6000美元(降血压治疗为9000~26000美元,降血脂治疗为50000~196000美元)。

在推翻吸烟与被动吸烟对CVD、癌症及其他系列疾病相反影响证据的基础上,AHA坚决地与毫不犹豫地认为要清除烟产品的影响和尽量减少二手烟的危害。因为习惯吸烟者停止吸烟后可能出现体重增加,所以要特别注意预防此现象的出现。


康复汇


  先说一下,2015年12月8日,有人在youtube上传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一位老人声称她每天吸烟30支,而且已经吸了95年之久,现在112岁云云。

   这个消息后来在2016年01月27日,由中国新闻网作为轶事奇闻介绍给了中国大众,但用这种轶事奇闻来讨论严肃的问题首先是不合适的,因为真实性待考。先不说抽烟的问题,仅仅是112岁这个年龄就大为可疑,许多地方的出生时间完全是由自己填的。这曾经让研究人类寿命的科学家吃足了苦头,直到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些检验是否谎言的手段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基本上所有的长寿村都在撒谎,而原因是如此简单:引来好奇的游客增加经济收入,说不定再卖一点土特产。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如果你不是寿星那你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糟老头罢了。种种因素都驱使着人去撒谎和作弊,当地政府对此要么睁眼闭眼要么积极配合。  

  不过,借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些更重要的观念,在进入生物世界的时候,请抛弃简单因果关系和全称判断。在讨论复杂的生物世界的时候,记住相关性这个词,在这里简单的因果逻辑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效力,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让自然选择成为可能。在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我们的确可以用抵抗烟草危害的能力,筛选出不太一样的新人类来!但我们不能在现实世界中,任由烟草屠戮无辜,尤其烟草还有二手烟雾杀伤无辜者,三手烟微粒残留,持续毒害周边环境。

  先来看一些具体的数据,当我们想知道某种物质需要多少就能毒死某种生物的时候,科学家喜欢使用这样的一个参数——半数致死剂量(LD50),意思很明显就是让某种实验动物(比如小白鼠\大白鼠)死亡一半你所需要的剂量,这是做急性毒理实验最常用的指标,在1927年由J.W. Trevan发明。

  不如先来看看,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急性毒性LD50。

水:>90,000 mg/kg

盐:3,000 mg/kg

糖:29,700 mg/kg

醋酸:3,350 mg/kg

  这里使用的单位是每公斤体重多少剂量,未必完全准确,但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参数。那么,现在让我们停下来想想,为啥要使用LD50,而不是只要任何一只实验动物在某种剂量下死亡就认为只需要这么多就能毒死这种动物了,又或者为什么不是要毒死所有动物的剂量,才被认为是足以毒死这种动物的剂量呢?

  原因很简单,就像许多由人打分的比赛成绩,通常需要去除一个最高分以及一个最低分,将剩下的分数平均,这样得到的分数,我们会认为相对客观。一句话,避开那些极端值,万一这群实验动物中有些对这种毒物特别敏感,又或者有些特别能耐受呢?

  所以,当我们通过特定的科学实验得到某种物质有害的结论时,这些结论针对的都是大群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闯红灯不利于长寿,原因简单明了,因为闯红灯这种行为就增加了自己被车撞的可能性,注意只是可能性,不是一定会被车撞,如果闯一个死一个,那就不用强调不要闯红灯了。在这种时候,任何个例都不能用来否证——闯红灯不利于长寿。这和所有天鹅都是白的不同,这种命题只需要找到一只黑天鹅,它就不对了。但在生命世界中,我们通常不会说所有。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科学研究对烟草的具体危害给出的一些数字。以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为准。

烟草使人过早死亡。平均每位烟草使用\n者损失 15 年寿命。高达半数烟草使\n用者会死于与烟草有关的原因——《烟草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2017年世界无烟日

  注意是平均损失15年的寿命,不是每个人。而在吸烟的人中,也只有一半人会死于和烟草直接相关的原因,但注意这并非是说另一半完全不受烟草影响,而是让人死亡的原因这么多,比如各种意外死亡等等,但对于吸烟的人来说,在这么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代,你有一半的可能性不会死于别的因素,而是死于因为烟草引发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疾病,以及因为烟草的原因引发的癌症(注意不仅仅是肺癌)等。

  论证烟草对人的危害,花费数十年时间,烟草大公司不断阻碍或者质疑研究结果,或者资助一些不那么道德的科学家伪造数据,试图把水搅浑,但烟草的危害实在过于明显和巨大。最终烟草公司和巨头认输。这才有了世界禁烟运动。

  关于烟草危害的结论不是建立在你听来的道听途说的事例或者你隔壁邻居抽了几十年烟最后也没死于肺癌所以烟草无害,这种论证方式根本应对不了复杂的生命世界。除了那些急性毒性几乎无人能挡的毒素之外,任何较为长期而慢性的害处,都需要大样本长时间的艰苦统计,同时当我们在生命的微观层面上,比如细胞\DNA(核酸)的损伤与烟雾之间建立起因果关联之后,对烟草的危害论证到了微观机制上之后,我们就有了决定性的证据和信心证明结论的正确性——烟草有害。

   但烟草有害为何人们又迷恋它呢,原因有二:一 成瘾性,烟草是一种易于让人的大脑上瘾的物质 二 心理安慰作用。由于这两个原因,导致戒烟是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开始就不要碰它。而烟草能提供的某些益处,主要是心理上的,我们应该想办法通过别的更安全的方式来提供,比如合适的运动和人际关系,以及药物等等。

   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无烟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免于被烟草诱惑和毒害。所以世界无烟日放在国际儿童节前面,就是要表达这样的愿望。


裸猿的故事


有些人不明白“风险”的意思,也不明白“个例”的意义。

“很多抽烟的人也活得很久,所以抽烟的危害可能不是很大”。这句话乍一看似乎有点道理,能唬一唬人。如果再夸张一点,可能很多人就能看出毛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跟记者谈养生时,讲自己的秘诀是“抽烟、晚睡、不运动、不吃水果”。但凡理性一点点的读者都会冒出问号:这是胡说的吧?这样生活的话活不了多久吧?

但这句话对于黄永玉老先生来说是没错的,他就是这样活过来,还能保持长寿。其他人是不是可以效仿一下呢,大概任何想模仿的人心里都会犯嘀咕:也许是老先生基因好呢,也许是老先生生活条件好呢,也许老先生其他的保养措施好呢。所以他这样的个例,对于我们想要找个人效仿以达到长寿的愿望来说,毫无意义。这样的个例,对于现代科学研究来说,也几乎没有意义,因为它缺乏了比较信息,没有办法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

所以要怎么才能证明抽烟的人可能寿命更长?要可以比较才行,找一些双胞胎(基因相同),要一起长大(生活环境类似),生活方式、营养等等因素都类似的情况下,偏偏一个抽烟、一个不抽烟。如果在很多对双胞胎里,抽烟的那个活得比不抽烟的长,那我们就能怀疑抽烟有益健康了。当然,现实生活中要找到这样的实验对象很难,我们也可以放宽一点要求,找一些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经济状况都类似的群体,比较抽烟和不抽烟人群的寿命,如果抽烟群体的平均寿命比不抽烟群体的长,我们也能怀疑抽烟有益健康。但事实是,以上的研究,得到的结果都是反的,抽烟人群的癌症率高,寿命短。当然,这些人群里总有个例,长期抽烟的人也活得很久很健康,但个例挡不住整体的趋势。

这个时候就要说到风险。抽烟以后生病的风险升高了,但不是升高到100%,不是一定会生病、一定会死得早,而是生病、死得早的概率提高了。你可以赌自己不在这生病、早死的70%人群里,你可以赌自己的基因强大到可以克服尼古丁危害,也可以赌其他的养生方式可以抵消抽烟的效果,但命运这东西,谁又说的准,我们毕竟没有一个定量的界面,来看到抽烟把我们的血条减少到什么地步了。

个例总是吸引人的。江湖骗术里,经常有托儿,靠现身说法来说服围观者这些物品或者疗法的功效,一般人很容易中招;设立人生目标时,很多人也喜欢把目标锁定为著名的成功者,因为他们的经历和成就太过吸引人。其实这些个例后面,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因素,都是缺乏比较、缺乏参考的个例。所以不论是科学研究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要警惕这些个例的误导。


周不润


这个问题,一定是忽略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要明确的是, 不管抽烟人群是否赞同,抽烟的人的整体寿命肯定是低于非抽烟人群的。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环境有害污染物、烟碱和尼古丁的耐受程度不同,这就出现了部分小概率事件,即有些人抽了一辈子烟,肺部也没啥大毛病,而有的人一辈子不抽烟,反而得了肺癌。

不止肺部疾病,更多感染性疾病都与吸烟有很大关系!

据统计,吸烟人群的一生中所患的各种感染性疾病,有40%左右是与抽吸香烟有关。中国香烟年均消费量达92亿多支,我国吸烟人数高达3.2亿。这么大的人群,这么高的香烟消费量,出现小部分吸烟人寿命更长,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吸烟有害,众所周知!

吸烟的人,除了对香烟有轻度依赖以外,部分人很喜欢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缭绕的感觉。熟不知,这些烟雾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焦油、亚硝胺、尼古丁等40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烟就等于慢性自杀。

吸烟还是尽量用过滤嘴的!

在以前,卷烟是没有过滤嘴的,到现在一些农村的还是习惯抽大汗烟,不是没钱,只是觉得“劲儿大”!抽过滤嘴的没劲儿!

能不吸烟就尽量不吸!戒掉烟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要尽量较少对身体的伤害!过滤嘴香烟能部分减少吸烟时焦油和尼古丁,主要能阻挡燃烧时产生的悬浮粒子。

看看下图,本来吸入肺里的有害物质,被过滤嘴挡住了一部分!

据统计,90%的朋友看完回答,都关注了不药不药博士!


不药博士


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烟草危害也是全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一个烟草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烟草消费大国。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且吸烟人群不断低龄化,人数不断增加。每年的5月31日被定为世界无烟日,这一天也是6.1儿童节的前一天,寓意是希望下一代不受烟草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众多!

我国在2012年5月30日,当时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首次发布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物。吸烟的危害包括:

1.肺癌、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等疾病;

2.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

3.使呼吸道免疫功能、肺部结构和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4.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动脉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5.Ⅱ型糖尿病,并且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6.含有会到导致人体生殖及发育功能的有害物质等等。

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长寿老人,他一辈子抽烟,依然健康而且精神抖擞,例如文中第一个图片上的这个位叫拉米契汗的老人,她是尼泊尔人,已经坚持吸烟95年,每天30支。现年已经112岁高龄了。依然健康,精神抖擞。

其实吸烟有害健康是个普遍公认的事实,只是偶然会出现吸烟现未伤害健康的个例。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小心翼翼的走在人行道上,依然有可能被汽车碰到,有些人不顾红绿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过马路却安然无事。但是此事你不能说闯红灯不走斑马线就是安全的!

有些人不吸烟缺死于肺癌,有些人一辈子吸烟缺啥事没有!

其实肺癌的产生其实是多重因素导致,随着科学家不断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是外界的危险因素通过诱发细胞的恶性转化和基因改变,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去调控。

通过以上的解释就可以说明:长期吸烟的人,会随时发生细胞基因突变,这个风险与你吸烟相伴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危险度越来越高!

这些不生病的吸烟者,他们的基因强大,是我们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这就好比有些人买彩票,买一两回就中了500万,而更多的人是买光你所有的财产,你依然中不了那个500万。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尽早戒烟,拥抱健康。

在没有确定你是天赋异禀之前,你还是把自己当个普通人吧!


骨伤的杨张张扬


抽烟对身体的危害是毋容置疑的,全世界几十年的研究不断加深了烟草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认识,与抽烟密切相关的疾病可以拉出一串长长的名单:肺癌、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下图左边肺是正常不吸烟者的肺,右边肺是长期吸烟者的肺,对比非常震撼吧。



至于说“为什么很多抽烟的人寿命更长?”这个问题得慢慢解释。医学研究通常是以不同人群来研究的。比如统计1万名长期吸烟者人群和1万名不吸烟者人群,计算两个人群的平均寿命,可以毫不怀疑的得出结论:长期吸烟者人群平均寿命显著短于不吸烟人群。但长期吸烟者人群肯定也有不少个别人寿命很长,但这和“长期吸烟者人群平均寿命显著短于不吸烟人群”的医学结论不矛盾。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说:从社会整体来看,高学历人群平均收入高于低学历人群。这个论点应该没什么人有异议。但我们也能从低学历人群里找出很多非常有钱的人,如李嘉诚、以前的山西煤老板等等。

刚才略略看了一些回答,吸烟的危害性很多答者都总结得很好。其实吸烟不仅都吸烟者本人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家庭里其他人来说,吸入二手烟造成的危害性一点不比一手烟低。结合本人的专业,重点谈谈二手烟对儿童的影响。

1.二手烟与儿童呼吸道疾病

儿童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尚未成熟,长期吸入二手烟必然破坏呼吸道防御功能。长期在家庭中烟雾缭绕,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显著升高,并加重病情和治疗难度。

2.二手烟与儿童肿瘤

不但一手烟者容易得肺癌,长期接触二手烟的儿童也更容易得肺癌。研究表明:至少60%的白血病儿童家庭多存在二手烟污染情况。

3.二手烟与智力低下

研究表明,长期在二手烟熏陶下的儿童智力比正常儿童下降两个点。二手烟儿童血液和唾液中可以检测到“可丁宁”——尼古丁的代谢分解物,可丁宁可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破坏孩子的计算、推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二手烟还给孩子带来湿疹、蛀牙、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病升高、高血压等一系列的健康隐患。因此,必须熄灭“一手烟”这个百病之源。如果的确需要吸烟,请自觉到吸烟区,不要让家人和公众人员吸上二手烟。



悬壶小儿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每天有3000人因吸烟死亡,每年有100万人因吸烟死亡。吸烟的人一般寿命将减少10年。

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够看到成功,但看不到失败。我们看到马云很成功,觉得自己创业也会成功。看到别人在赌场里赚钱,觉得自己也能赚钱。

同样,有些人抽烟活得比较长,我们就会觉得抽烟可能不会影响寿命。事实上,更多的人死于抽烟,但死人会说话吗?

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赌场里赚钱,赌场还会有这么多吗?如果每个人都会成为马云,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也往往会因现成的例子来想想世界。有些人吸烟确实活得比较长,但这些人都比较幸运。健康长寿受多方面影响,比如遗传、饮食和运动、医疗保健。

其实,越是发达的国家越会限制吸烟。越长寿的国家也是吸烟率越低的国家。比如英国吸烟的成年人在1974年是45%,1982年是35%,今天已经进一步下降到15%。

为什么中国戒烟难?就是因为戒烟涉及多个利益相关部门。戒烟的政策收到多方阻挠。

其实老百姓最倒霉。

贪污的人会说贪污不好吗?卖房子的人愿意房子降价吗?卖烟的人愿意说吸烟有害吗?烟鬼愿意说吸烟有害吗?

中国连最基本的常识都缺。吸烟就像赌博,吸到80岁还不死,就赚到了。

更多的人要认赌服输,因吸烟而过早死亡的人是沉默的大多数。


杨进刚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毫无疑义的。 但有的人却说抽烟对人的健康长寿没有多大关系,并且还举出了一些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寿命还长的例证。

不可否认,因人的体质不同,对环境有害污染物、烟碱和尼古丁的耐受程度就不同,这就出现了上面人说的吸烟者寿命比不吸烟者寿命还长的小概率现象:有的人抽了一辈子烟,肺部也没发现大毛病,而有的人一辈子不吸烟,反倒得了肺癌。

而实际情况是,吸烟的人群中一生所患的各种感染性疾病,有40%左右是与吸烟有关的。中国烟民高达3.2亿之多,这么大的吸烟人群,出现吸烟人寿命更长的小概率现象,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吸烟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是很大的。烟雾中含有数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焦油、亚硝胺、尼古丁等40多种致癌物质,危害极大,长期吸食等于慢性自杀。

所以,为了您的身体健康,香烟能不吸就尽量不吸,已经吸烟的能戒掉的尽量戒掉。戒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要戒烟就要有毅力,我想,只要下决心是一定能戒掉的。一时戒不了的,也尽量余外加过滤嘴吸,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因为过滤嘴能部分减少焦油和尼古丁的吸入,阻挡部分燃烧时产生的悬浮粒子。

结论:不管抽烟人群是否赞同,抽烟人的整体寿命肯定是低于非抽烟人群的。


为正能量鼓与呼的人


谢谢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的邀请。这个问题所说的只是一个悖论,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是被世界医学界公认的事实。拿出几个吸烟也长寿的例子来说吸烟无害健康反而有益纯属是一种诡辩。那我还要说那些吸烟长寿的人如果不吸烟可能更加长寿呢!

有些人吸烟并没有影响寿命有可能是这些人的基因类型对烟草的危害不敏感,或者说烟草的危害在它们身上显现的很小。但是你敢说你的基因型就是这一种?我想没人敢拿自己去做试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88636e2cd3b5a43240c027d217b5523\

张之瀛大夫


不要说的太恐怖了,我六十多了虽然不吸烟但身体还是那样,身上也有很多毛病,觉得人到一定年龄身体很多部位开始慢慢衰竭了,年龄不饶人的,吸烟也好不吸烟也好人到老了都一样的,我父亲吸烟活到了八十多,小时候看电影上面的伟人们也在吸烟,而且后代们都很好啊,我身边几个高中同学也都退休了他们爱好就是吸烟喝酒,可他们活的也挺好的,反而有一个不吸烟的得了肺癌,还有几个上高中女同学按道理不吸烟喝酒应健健康康的啊,可她们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说明一点时间是检验一切的,很多病不都是吸烟而得的,不要在误导人了,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还有一点就是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