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拿破仑侵饿的失败,仅仅是因为俄国的暴雪吗?

王铭苇


这些年总有人拿俄国的冬天说事儿,冬将军俨然成为了1812年俄法战争和1941年纳粹德国折戟于莫斯科城下的罪魁祸首。然而拿破仑战败的原因仅仅于此吗?显然不是,俄国的寒冬的确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外部客观原因永远都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意气风发,渡过涅曼河的法军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纠集60余万大军(其中一半以上是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等仆从国军队,这为组织上的不协调埋下了祸因),对俄国不宣而战,兵分三路攻入俄国领土。在联军的猛攻下,俄国西线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被迫向国土腹地节节撤退。7月8日,明斯克陷落,联军对俄军形成了各个击破的态势,然而拿破仑的战争预期设想并未达到,联军在开战初期伤亡和开小差的兵员数就高达15万人,致使联军战斗力下降、军纪涣散,而且向东进攻的速度也开始变得慢了起来,为此拿破仑不得不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休整7-8天。

1812年法军占领斯摩棱斯克

在随后的斯摩棱斯克战役、博罗季诺战役,尽管法军打赢了这两场战役,但在交战过程中双方皆伤亡惨重,进一步的削弱了法军的整体实力。9月14日,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下令放弃莫斯科,大部分居民随军撤出,留作后卫的部队在法军入城前将城市付之一炬。

燃起熊熊烈火的莫斯科城

拿破仑虽占领莫斯科,但并没有如愿以偿的迫使俄国投降,反而让自己的军队过于深入俄国腹地导致补给线过长,不得已于10月中旬下令全军撤退。在俄国冬季满山片野的雪地里行军本就举步维艰,再加之俄军采取坚壁清野的措施,致使得不到补给和保暖用具的法军在撤退的途中因为饥饿和寒冷而尸横遍野。经常遭受俄国哥萨克骑兵和游击队袭扰的法军士气低落,在撤退过程中输掉了几乎所有战役,仅3万余人侥幸逃回。


彼得堡的肥天鹅


拿破仑的失败当然不是因为暴雪,虽然气候因素是法国远征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但远远不是全部。

把拿破仑的失败归于俄国的冰天雪地,或者是俄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斗志(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其实都是一种政治化的解释。一方面,拿破仑去世后,其形象越加高大,形成了拿破仑神话,他的失误被有意无意的忽略。另一方面,十月革命后,沙皇声名狼藉,导致亚历山大一世和当时的俄国君臣的贡献被有意无意的贬低。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并攻克莫斯科,拿破仑帝国版图到达最大,而1814年,俄军却率领反法联军追击拿破仑,进入巴黎,仅仅两年胜负形势就完全颠倒,可谓近代军事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事件。

首先,拿破仑对俄皇的抵抗意志判断失误,他进攻俄国的主要原因是沙皇推出了大陆封锁,和英国恢复贸易。他远征俄国的想法并非是要完全灭亡俄国,而是希望以战争促使沙皇屈服,因此远征时间规划只有几个月,但这极大的低估了英俄贸易对俄国经济的重要性,以及俄国君臣的抵抗意志。也正因为如此,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后,还原地等待了一个月,期望沙皇屈服,一直等不到回音才撤退,白白延误了战机,让俄军重新组织。

其次,拿破仑的战术被库图佐夫克制,拿破仑的想法还是复制之前的胜利,组织大兵团会战,一举击败俄军。结果库图佐夫却采取类似游击战的策略,避免正面作战,且战且退,不断消耗法军的数量和耐心,最后获得胜利。

第三,拿破仑侵俄战争本质上是一场欧洲战争,而不是俄法双边战争。拿破仑对于自己在法国和欧洲的统治过于自信,然而事实上他的霸权并非如此巩固,参加征俄的普鲁士,奥地利军队消极出力,在俄军反攻的时候立即倒戈,连法国内部对拿破仑也并非无条件支持,比如法国参议院在听说拿破仑可能阵亡的谣言后,立即有人提出迎接路易十八回国。更不用说威灵顿和西班牙游击队把拿破仑兄长在西班牙的统治几乎完全颠覆,还打入了法国本土。

最后,从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后勤问题,拿破仑集结了大军60万,辎重牲畜20万,战马10万匹,需要粮草太多,但俄国不但执行焦土政策,本身也相当贫瘠,道路条件也相当差。即使在夏天,补给都相当困难,更不用说严冬了。

总而言之,严冬只是拿破仑失败的原因之一,真正决定俄法战争胜负的还是双方将帅的判断和战术运用情况,在这一点上,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库图佐夫明显比拿破仑高明。

您的点赞和转发决定我的文章能走多远——让历史照亮现实的昭杨


昭杨


当然不是,主要还是拿破仑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就是后勤补给严重不足。拿破仑在开战之初,就已经开始面临不少补给上的麻烦了。而俄军又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方式,大量破坏农田、作物等,导致法军根本得不到本地的补充,只能依赖少的可怜的补给。在败退莫斯科之后,法军直接遭遇了寒冷和饥荒,加上俄军的袭扰,法军几乎得不到补给,大量士兵根本没有足够的体力继续战斗。

过于乐观,低估了俄国的战争决心。拿破仑本以为能轻易击败俄军,然后让沙皇俯首称臣,但是俄国却有着坚强的战争决心,在博罗季诺战役后选择了撤退避其锋芒,直接将莫斯科送给了拿破仑,但是此时拿破仑已经没有力量继续进攻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终选择立即撤退。

此外还有法军自身的问题。拿破仑的军队可不全是法军,还有一些盟友,而这些盟友并不十分乐于出战,对军队整体的战斗力自然有一定的影响,也就导致拿破仑难以发挥更好。同时,还有西班牙这个大麻烦,当时英军已经在西班牙登陆,西班牙本身也产生有反法暴乱,因此拿破仑的不少力量被吸引到了西班牙,没法援助远在俄国的拿破仑。


前沿阵地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率领大军跨过涅曼河进入俄罗斯境内,俄法战争开战,然而曾经横扫欧洲大陆的法军,60万人到了年底只有2万人逃出俄国,而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也因为这一战从巅峰跌落。如果回顾这次俄法之战,大概有以下几点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俄国的气候只能是客观因素之一。

首先从当时欧洲的局势来看,拿破仑当时是在两线作战,实在是有些托大。西班牙这边其实一直都没有平定下来,另外英国也开始针对拿破仑的法国制定“大陆封锁政策”,而这个时候与沙皇俄国关系的破裂并发动战争并不是最好的时机,西班牙游击战不断,这边对俄国又不能全力以赴去打仗。但是在战术上,拿破仑对俄国的部署来看,还是十分重视的,但是当时拿破仑军中60万的兵力,却只有不到一半是法国人,剩下的人都是来自于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外籍军团,人数多但是并不精锐。此外就是一个欧洲国家进攻俄国都会遇到的巨大难题,粮草问题。60万人的大军,调动粮草还要跑到这么远,战线如此之长的地方作战,规模可想而知,毕竟运送粮草还包括运送人这部分的粮草,因此调度与后勤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保障后勤的安全也是拿破仑军队的重大压力所在。

至于俄国冬季的严寒天气,不是拿破仑没有想到,而是他觉得这场战争不会拖到那个时候。但是当他们行进到维尔纳的时候在那里滞留了十八天,历史学家认为,这次停留,导致战机的延误,给俄国军队撤退的时机,最终逃出了法国军队的包围圈得以保存实力。因此在一连串连锁效应的影响下,到了11月份,俄国已经是大雪飞扬,战马在雪地上行走艰难,而军队在这种状况下也难以继续。其实法国军队不是没想过撤退,但是为时已晚,反而是俄国军队在这个时期在库图佐夫的领导下占了上风。


国家人文历史


拿破仑侵略俄罗斯失败,首先是因为拿破仑的侵略行动是非正义的,俄罗斯举国上下自然是同仇敌忾反抗侵略。第二,拿破仑军队是一支多国部队,法国人在其中并不太多。这些非法国军人很多是迫于拿破仑的虎威不得不参加侵俄行动,他们不可能为了法国的利益拼死战斗。甚至一发现情况不对就投降或逃跑。第三,拿破仑在侵俄前已经侵占了许多国家的土地。拿破仑在战争中不仅传播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理念,也极大激发了被占领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些被拿破仑占领的国家人民最终运用法国大革命理念拿起武器反抗拿破仑的占领军。第四,侵俄战争中法军后勤补给线太长,后勤保障跟不上军队的推进,给法军行动带来了巨大困难。

从俄国方面看,俄军拥有像库图佐夫这样的优秀帅才,面对来势汹汹的拿破仑军队,库图佐夫没有马上就与法军决战,而是依托俄罗斯幅员辽阔的国土诱敌深入,使法军兵力逐渐分散。同时,俄军运用游击战不断破袭法军,逐次消耗法军有生力量,破坏其后勤补给线,使法军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大。随后库图佐夫利用拿破仑急于与俄军决战的心理在博罗季诺与法军会战,当拿破仑认为可以一战摧毁俄军主力时,库图佐夫及时撤退保存了俄军实力甚至放弃了莫斯科,拿破仑最想达到的目的最终未达到。

法军占领莫斯科后,拿破仑已经感觉到了窘困,提出与俄国皇帝和谈来给自己找台阶下。但俄国皇帝和库图佐夫不理会拿破仑。此时俄罗斯的严寒已经给拿破仑军队造成了严重困难,加上俄罗斯人民实行坚壁清野,拿破仑军队的后勤补给更成问题。拿破仑无奈只得命令全军撤出俄国。库图佐夫不失时机组织俄军在背后掩杀,无心恋战的法军仓皇逃命,60万人最终只有2万多人幸存。


广雅君观世界


这种说法太片面了!

首先俄国当时的首都是莫斯科,而拿破仑大军进攻俄国主要打的是一场“条约战争”,既通过决战的方式消灭对方主力兵力,迫使对方签订有利自己的合约,而后占领其首都。



法军在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是俄国却不吃这套,俄国拥有非常漫长的国土,当时部队除了骑兵,大部队行军的方式都是“步行”,补给基本都是依赖“四轮马车”车队,60万法军补给是非常困难甚至更本不能满足的。



俄军在进行战略退却时候,俄军带走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连井都填堵,哥萨克骑兵放火烧毁了一切。法军每天都有士兵掉队,大军一路越是往前推进掉队士兵就越来越多。俄军同时也进行数次防御性战役迟缓法军推进,最典型一次主力决战博罗季诺战役之后法军打得英勇顽强,但是长途跋涉后也无法消灭俄军全部主力,法军随即占领了莫斯科!



但是拿破仑一直等待的俄国使者一直没有到来,俄国人甚至放火烧毁了自己首都,拿破仑知道,俄军是有意拖垮自己军队,于是主动撤出莫斯科!


这里有一个误区:拿破仑大军是在撤退途中遇到大雪的,而不是在莫斯科遇到大雪。因此很多人都误解了是冬天赶走了拿破仑,其实他早在冬季前就已经撤退了,法军是在撤退道路上遇到暴雪。而暴雪的作用是更大的摧毁了法军的力量,比如骑兵由于雪冻战马得不到草料,被饥饿士兵顺手宰杀吃掉。很多人被冻死冻伤,加上俄军的围追堵截最终撤退回普鲁士法军只剩3万多残兵败将!



纵观全局:拿破仑发动侵俄国战争过于自大,主要还是补给跟不上,法军在占领莫斯科后有人建议继续进军彼得堡,但是拿破仑拒绝了选择了撤退,他很清楚知道自己补给跟不上的,队伍已经到了极限。即便是进军彼得堡他也拿不下那种要塞城市,而且考虑到已经深秋是不能在俄国过冬的,只好下令撤退!


圆子同学了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天气只是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俄军统帅选择了正确得应对战略,否则如果俄军在俄罗斯边境就和法军展开决战的话,天气根本就来不及发挥作用,俄军就早已倒在拿破仑大军的铁蹄之下了。

纵观法军以往所取得的胜利,都是通过正面对决消灭敌方有生力量而签订条约或者完成占领,而在俄罗斯则完全不同,俄罗斯广袤的领土使得其拥有其他欧洲国家难以比拟的战略纵深,这一方面给了俄军统帅避免正面交锋的巨大空间,另一方面也给法军的物资补给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再加上分兵占领所导致的战斗人员的减少,到了战争后期法军相对于俄军所具有的优势已经微乎其微甚至已经处在下风了,而俄罗斯冬天的暴雪可以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使得所向披靡的拿破仑皇帝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欢迎关注本少侠,本少侠将尽力为您带来更好的回答。


英勇的少年大侠


各方面的原因吧,但是可以看出那时候俄罗斯的实力也就那么回事,它主要的便宜就是人多,能征出很多廉价的士兵,真有多大的实力也是不好说!等到几十年后,德国统一了,德国也能征出几十万上百万军队时,俄罗斯就基本成了鱼腩了!

法国也主要依靠人数,它能征出几十万军队,很快就把德意志那些邦国打败了,但是拿破仑在西班牙吃了大亏,西班牙的游击战和英国威灵顿将军带领几万人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跟法国作战,导致大量的法国老兵把消灭,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拿破仑用于进攻俄国的力量。英国的红军装再次横扫欧洲,法兰西路易十四的噩梦再次重演,法国人拿英国人一点办法都没有。在滑铁卢之战中也是一样,法国的骑兵面对着组成方阵的英国步兵团难以前进半步,法国的老近卫军也败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