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产妇月子里能出门吗?

思雨yp


每一个产妇都会关注产后怎么坐月子,能不能洗澡?能不能洗头?

为什么西方人产后不用坐月子?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一些简单的产妇常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西方的差异

西方

在西方家庭没有和热水的习惯,产后也会照常喝凉水,而饮食上西方人觉得除了哺乳期多喝水以外,饮食和平常一样。对于产后会阴处的伤口,医生会建议产妇12小时内用冰袋冷敷,这样即止血又镇痛。

而西方人不做月子分为两方面:

一.身体上的差异

西方人骨节粗大,比较热爱健身,闲暇无事都会进入健身房锻炼身体,几乎不间断的锻炼身体,从而体质非常的好。

二.饮食营养差别

西方人在饮食上主要是以奶酪食品、火腿、和最近几年才传入国内的橄榄油为主,这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

饮食上的高蛋白摄入和体制上锻炼身体,促使西方人比中国人身体体质更好。

中方

中国人讲究养生,并且“月子”是由老一辈人传下来,可以说是很有道理,但是部分问题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最近几年大家都在渐渐的开始摒除诟病学习西方人月子期可以洗澡洗头等。

一.体质差异

中国人体质娇小,骨节紧密,只有在生产时,骨节才会张开,此时若是风寒进入骨节,等骨节紧闭时,风寒就会存于骨节内,引起疾病。

中国女性由于繁忙的工作和习惯,鲜有进入健身房的,导致体质差,甚至有的弱不禁风。

二.饮食

中国人讲究养生,哺乳期间多汤水,多禽蛋,多蔬菜、水果等均衡营养,少有每餐都是肉制品。

我们很多的产妇由于老一代的诟病“捂”而中暑。其实有一部分已经不适用,我们要打破学习西方。比如:

产后洗澡在产后10天,家里气温适宜,其实就可以淋浴洗澡了,(不能坐浴)而家庭条件或身体条件不允许可以在产后6周,采用擦洗。

在中国人看来产后进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产后身体非常虚弱,加强营养能有效加速恢复身体,并且中国讲究的养生不是没有道理的,据调查显示,西方人的妇科疾病明显高于中国人。

所以说中国人要正确的对待产后月子,不要盲目的学习西方人。从医生的建议就可以看出,中国人还是要坐月子。

产后出门建议生产两周后,并且根据天气的变化注意保暖,出门宜散步,时间不要太长,半小时为宜。

月子期尽量多休息,我坐月子没做好,现在落下点病。

欢迎宝妈评论区讨论,点赞,关注,不吃水果的同学小编还有更多育儿干货在等着你哦!

不吃水果的同学


谈谈我在德国做的月子吧!在医院难产,紧急顺转剖,还进了重症监护室观察两小时。回到病房已经晚上七点了,然后第二天上午十点助产士就跑来病房要亲自给我洗澡,我那个犹豫啊,尿管才刚拔了没半小时,刀口还疼的我不敢乱动,居然就让我去洗澡😟😱,我各种犹豫矛盾,反复的询问,我昨天才剖完,现在才过了十几个小时,确定要洗澡??助产士说“是呀,我们都是这样的!你不洗澡不觉得很臭很脏吗?”旁边的两个护士抱着换洗的床单被罩的等着我起身,医生也站在一旁等着看我起身的情况。无奈我在老公和助产士的搀扶下,挪进浴室,坐在凳子上,助产士给我用喷头洗了澡,洗了头发,确实舒服很多。然后告诉我每天都可以洗澡,还说我的伤口看起来很好🙄🤤醉了我也是。

紧接着就是月子餐,每天早晨两片面包、一片芝士、一片香肠、一小块果酱、一小块黄油、一片西红柿片,还可以选择果汁、咖啡什么的。每次我都没要,大哥,果汁是凉的好不好?🤔每天午餐是一份饭加一个甜点,甜点经常都是冰的那种🤕需要冷藏的那种。晚餐和早餐差不多,还加了一盒酸奶,依然是凉冰冰的。我和护士说我要喝水,她们就给我送来了矿泉水,还嘱咐我说,产妇只能喝普通矿泉水,不能喝带气泡的矿泉水。都是凉的好不好😓!我说我要喝热的,他们就问我是要喝咖啡还是茶?我说我要喝白开水!他们很疑惑的看着我,不加任何东西??我说是!他们说那这不是有矿泉水吗?我晕,能不能理解我的心情!?最后我说好吧,我要喝茶!有一种哺乳茶,每天我都在医院喝两壶!

再说说产后恢复,剖腹产第三天,医院的复健人员就每天跑来病房,给我讲现在该做什么运动,如何恢复之类的。我说我背疼脖子疼,她还给我拿了一大坨加热过的黑泥,让我躺在上面,我终于舒舒服服的大睡一觉!解了几天来的困乏,老公说我居然都打鼾了!我说我胳膊疼,她还给我做了推拿!😬🤗

我住的是家庭房,意思就是一个房间里两张床,我和老公一人一张床,方便老公夜里照顾我和宝宝😜护士夜里也会进来房间几趟看看宝宝和我,我睡眠很浅,每次都会醒来,看到护士进来看我和宝宝,这让我感觉很安心。助产士会每天来医院看我和宝宝,也会教老公给宝宝换尿布、擦身体、换衣服什么的。所以一开始老公换尿布都比我要熟练很多。😘

在医院住了四五天,就说可以回家了,线还没拆,说第七天助产士会去家里帮我拆线。

手术完七天每天要在大腿上打一针,说是防止凝血的。后两天是要把针带回家自己打的,晚上我和老公看着我的大腿,两人犹豫着到底谁下针,手里拿着针墨迹半小时也下不去手😰真是,没打过针果然是紧张的厉害😩。

宝宝三周时候我就去医院、妇科做各种检查,因为恶露很快就没有了,发现子宫有血块,于是打了三次催产素,差点儿给我做了清宫手术!所以早就出门了,也在宝宝满月前就推着宝宝出门散步了。助产士说宝宝两周就可以出门了。

感觉这边虽然说月子是6-8周,但是产妇们都随意的很啊!助产士只说不要喝酒不要抽烟,其他的随便吃。😢真是太随意了!

不过目前我感觉一切都还好!身边的中国人也没有谁像国内一样坐月子的,貌似都很洒脱,洗澡也都是很随意。


地球那边有个德意志


农村老家老一代的长辈有一个风俗就是不管大月子还是小月子都不让来回串门,要是让人家知道的话,不管是啥关系都会被骂的,这样会把晦气带到人家家里。



出门不去别人家的话,一点问题也没有,夏天刮的风是微风对身体没啥影响,老在屋里待着特没劲,又不能经常看电视,只能看一会,要不会伤眼睛。我俩小孩都是夏天出生,到后半月的时候,娘俩傍晚还可以在外面坐一会,这样跟室内空调房的温度差不多身体可以接受。

冬天风大为了身体的恢复就不要想着出门,在自己屋里做个好月子,切记不要沾凉水,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为了不给自己身体带来隐患,一定要有自制力,想点高兴的事,就算不出门一个月也会很快过去。


东哥的农村生活


说是这样说,但要看实际情况,如果产妇身体比较弱,当然还是在家休养,如果恢复的快的相对顾忌就少点。

现在很多产妇月子里就出门了,我一个姐姐生完孩子三天就洗头了,热水洗,吹风机不对头皮吹。她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就去了趟公司,不过没上班,月子里不碰凉水、不受凉不受累这些还是注意的。

坐月子一直躺在床上并不是好事,一直躺着姿势不好还容易导致体型变形,也很累。

适当的活动还是可以的,这样有助于帮助产后恢复。

生完孩子全身的毛孔都是打开的,骨缝也是开的,很容易受凉,前半个月一定要卧床休息,让子宫及内脏恢复。

如果真的需要出门的话,建议二十天以后,外面没风的时候再出去。

月子里建议可以用艾草煮水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温经驱寒的作用。


YU的庄园


月子里宝宝黄疸,婆婆没管!我跟妈妈抱着宝宝去医院!月子里就出去三次!第一次四天后出院去医院拆线!第二次黄疸还有肚子涨!第三次是黄疸跟肚子涨没治好,换了医院开了药吃了就好了!婆婆跟老公都是虚有的!靠不住!月子也是妈妈照顾的!戒奶涨奶半个月爸爸帮我带宝宝!现在宝宝两岁半婆婆没带过一天?捡来的奶奶做!年前她做了子宫肌瘤手术!我们去看过她一次!然后前几天就抱怨说我们不孝顺设么的的!真是够了!还说做完手术要休息四个月!现在走路还走不快!哈哈哈,我就呵呵!老子生完孩子难道没有缝针一样!都是自己妈妈照顾!全他妈靠不住!


Ccccccccc酱


坐月子可以出门的。坐月子期间不能出门,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风俗。其实只要是身体恢复正常,出门是可以的,一般在产后10天左右身体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天气比较暖和,穿的比较温暖点出门是完全可以的,只要不受凉,就没问题。因为产后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身体比较好,一般顺产在一周以后身体就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了;如果是剖宫产,有时候腹部刀口还有点轻微的疼痛,但是超过10天就没有感觉了,在这些时候都是可以出门了。我在月子期间就出去过两次,月子是在夏天的时候,出去转转放送一下心情,当时是月嫂陪我出去的,月嫂是朋友给我介绍的小脉孕宝找的,阿姨很细心,每次出门都给我备好防晒,到该吸奶的时候,就提醒我,防止奶赌,而且还给我备吃的,整个月子我都很开心的度过的。


琳Irenc


产妇在坐月期间是可以出门的,既往的一些坐月子习俗:不能出门、不能下地、不能开窗等等诸多禁忌,不少都是不科学的,现代我们坐月子要学会科学的产后保健知识和理念,走出误区,科学坐月子。

一般建议,顺产的产妇在产后3~5天可以出门,剖宫产的产妇应在保证刀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在产后5~7天可以出门。出门散步在产后1~2周内以距离1公里的路程为宜,或可以在小区广场慢步晒晒太阳,或坐在家里阳台呼吸新鲜空气等等。

产后不宜久居家里、房间,甚至久卧床不起,这样既不利于身体恢复,尤其是剖宫产的产妇还容易发生肠粘连,同时长期在密闭的环境,通风换气不足,对妈妈宝宝健康均不利。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又雨水较多,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各种细茵及微生物繁殖加快,容易诱发皮肤病,如痱子、湿疹等。

并且,产妇出门散步,要注意避免风直吹产妇,为防止受风,最好穿着包肩、过膝的衣服,不宜穿得太清凉,大露背、超短裤,以免感染风寒,但也不可捂过头。


美可亲子


我的奶奶甚至我的妈妈,月子是这样度过的:不洗头,不洗澡、不碰水,甚至不露腿,所以说,别说是出门,她们当年有条件的话甚至连床都不下。

在老一辈的人眼里,月子对于女人的身体来说,简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稍不留神就会引爆,而爆炸产生的月子病更是可怕,一定会跟随你一辈子,折腾你每一日。所以,她们的观念里,月子里的禁忌特别多,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做,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

当凯特王妃上午生完孩子,下午就光着胳膊、穿着高跟鞋、抱着孩子的街拍出现的时候,当杨幂生完孩子,光着一双腿站在医院门口接受所有镜头检阅的照片在网络上刷屏的时候,不单单是老一辈的女士们,就连我们这群80后、90后都有点刷新三观,略显震惊了。她们真的不用做月子吗?她们难道都是女铁人吗?她们真就不害怕将来“老了一定会后悔”?

是的,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月子里不能出门不能吹风不能经受寒凉……而如今,我们所说的月子有42天,这么漫长的日子,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把自己包裹起来严阵以待吗?月子里,你被允许出门了吗?你自己想要出门、愿意出门吗?你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真的出门了吗?

拿我自己来说,除了孩子30天满月的时候,带她去医院打预防针和体检,在这期间我真的没有迈出过家门一步。我并不是一个传统思想的人,休着产假、带着娃的日子,确实也没什么大事发生,不是特别必要为什么要出门呢?而且月子里对于产妇而言,确实是身体比较虚弱的时期,各方面抵抗力必然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这个时候出门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所以,即便是那唯一的一次出门,我也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虽然已经是早春3月,但是妈妈说经了风,以后会经常性头痛的,我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保护好自己,做好一切预防措施总是没有错的。

老一辈的人总喜欢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相信她们的经验,但质疑她们的科学。所以我也并不是一整个月不刷牙、不洗头、不洗澡的死硬传承派,对于所谓的“传统”,我们是需要一些智慧去传承的,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呀。例如,妈妈总是要求我一天24小时都穿着袜子,不然以后脚后跟一定会皲裂,我就不听,但是她要求我要穿包跟的鞋子,我就照做。比如她说要保持身体有点汗湿湿的状态才最好,但我喜欢身上是清爽舒适的,所以我不接受这样的观点;但是她要求我不碰凉水,我就觉得是有道理的,出门戴上围巾手套也不是不合理。不管是凯特王妃还是杨幂,我相信她们在整个产后的42天中,待在风中的时间也就那么短短几分钟吧!

所以,对于月子里的传统,既不要全盘接受言听计从,因为那会让你显得很愚昧无知、很滑稽可笑。也不要全盘否定反抗到底,因为那样的你一定不是理智的,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妈妈。恩,出不出门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哟!


辣妈的养成日记


坐月子的产妇是不是要一直呆在房间里,哪里都不能去呢?其实也不是这样,现代女性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坐月子能不能出门是相对的,这要看具体的情况确定,如果新妈妈身体允许的话,天气又很好,那么出门也是没事的。

坐月子应该多走动,在产后一两周需要一定的休息,但是之后一定要适量的活动,这样才是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至于坐月子能不能出门这要根据女性身体的康复情况和当时的天气状况决定,一般恢复良好的话,天气暖和,适宜外出,新妈妈是可以出去透透气的,但是要注意保暖,不要吹风着凉了,尤其是在大风天或冷天,是需要禁止出门的。在坐月子期间,女性平时不要被风直吹着,无论是自然风,还是空调风,都要尽量避开,因为在这个期间身体代谢比普通人旺盛,免疫力也比往常时候低,纳凉时对着风直吹很容易着凉。平时要适当地活动活动,如下地走动、轻微伸展身体等。

新妈妈在坐月子的时候,身体恢复快,就应该下床活动,但是不宜过累,做些简单的体操,这些活动能够加速对身体的恢复;散步,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外出晒太阳,半小时为宜。新妈妈还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坚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的饮食均衡原则,在产后几天可能没有什么胃口,因此可以采用流食,之后再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产妇月子里能出门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如果产妇没有重大事情需要外出的话,最好不要出门。而我也赞成女人坐月子期间不要出门,因为女人生孩子后,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出门容易引起风寒感冒,再加上走路太多,以后年纪大了容易腿疼。

而且,我们老家有个风俗,坐月子的女人到别人家里的话,别人会认为晦气而不高兴,所以那种情况下,产妇出门去哪里呢?当然,这样的风俗你们那里也许没有吧,但我还是觉得注意一点比较好。

很多人反抗老一辈留存下来的育儿经验,认为没有科学道理。但很多老一辈的经验却是根据《黄帝内经》二来,那是养生宝典呢。大家觉得呢?

文海捞梦话育儿:已出版作品《走过花开的石林》;一孩之妈,专注育儿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欢迎转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