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的基础教育该怎么抓?提点建设性的建议?

红日初升之教育的人生


小学就开始多看书,看与现代文明有关的书,千万不可看封建社会培养奴才的毒草书。如果家里条件不好,不打算上大学,初中就目标明确,学习好数理化,让孩子算账能力强一点,理化生好一点,能上社会上当个电工,水管工甚至护士的能力就行。家里真的没钱,初中毕业就可以退学了,到社会上赚钱去。有钱上学,就上高中,还是学点实用价值高的。对踏上社会工作有意义的。反正,不能让孩子学习那些虚无缥缈的虚东西,我看到过不少这样的孩子,每次都觉得渗得慌,但是这样的孩子不少,家长小心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变虚。当他满嘴家长觉得与社会脱节的话的时候,就要干预,让孩子正常。毕竟,一般家庭承受不起这种孩子。


爱国者但不是小粉红


孩子基础教育怎么抓?不知道您孩子多大了,因为孩子教育本就是个系统工程,我就说说我家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这个阶段吧。孩子出生我妈(医生)帮忙带了两周,然后教会我如何照顾新生儿就回老家上班去了,从零岁到一岁都是我自己带的孩子,老婆工作很忙,自己创业挣钱没办法,孩子到三个月的时候就没有母乳了,全靠奶粉。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健康别生病,日常就是带着孩子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走走看看,看看有什么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在家可以和她多说说话,听听音乐、讲讲故事,别担心她听不懂[呲牙],这事得坚持做。孩子1-2.5岁我没有带,工作太忙送回老家了,结果我妈更忙,请了一个保姆(婆婆)来带的,其实这个阶段是孩子建立世界观的时候,非常重要,但那个时候不懂,所以忽视了,但接孩子回自己身边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问题,值得引起父母关注。孩子的口音问题,如果保姆是方言,请父母务必要求她们带孩子时说普通话,我家孩子接回身边,我岳母一家无一人能听懂孩子说什么?除了我全家人都无法和孩子正常沟通;然后就是请保姆不要体罚孩子,我家宝贝回来,只要和长辈有矛盾,孩子自己就会站墙根,我当时就估计保姆经常给孩子罚站,后来通过父母了解一下发现确有其事,孩子的这个行为习惯让我纠正了大约半年之久。接到身边后我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1、不逼孩子做任何自己不喜欢做的事;2、每晚给孩子讲故事,一直坚持到初二;3、独立学习、限时完成、自己改错;4、不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孩子的成长,协助她分析原因,自己独立解决;5、只要能按时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绝不给孩子加量,除非自己主动要求不安排任何兴趣班;6、鼓励多阅读、带她多旅行去看世界;7、不对孩子做游戏、网络小说、cosplay、动漫等限制,自己安排好时间,不能影响正常学习时间。这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吧!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基本靠孩子自己控制,我相信大部分父母也没有能力继续辅导孩子了吧?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帮她分析原因、协助她超越昨天的自己,其实方法非常多,篇幅有限,个人拙见!





煎饼土豆侠


我有这方面小体会是,从一年级的开头很重要,抓紧些,多督促,配合老师,一二年级课程不深家长可以辅导,把基础打好了让他养成良好习惯,以后就有了自觉性。一年级基础打不好他就没信心,容易学不进去,落后了就无心上课,麻烦就大了


haidaotunzhanh


孩子的基础教育,犹如房子下面的基础,比上面梁柱更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看到,或者说被忽视了。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之基础,必须抓牢抓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抓与不抓启蒙教育,对孩子有着一生的影响。所以我主张作为启蒙老师的父母,先学好《弟子规》等启蒙知识,再教好孩子的启蒙教育。

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四梁八柱,必须抓重抓总。从2岁左右开始,就在半离或远离父母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接受教育,他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就是孩子未来的翻版。所以我主张,作为四梁八柱的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加强孩子荣辱观的教育。

社会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雨露阳光,必须抓细抓实。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多的是潜移默化,不经意间,对孩子已形成根深蒂固的影响,等你发现与目标有差距时,早已成型,无法更改。所以我主张作为给孩子雨露阳光的社会,一定要做好孩子人格化的教育。

总之,在孩子基础教育上,我主张父母、学校、社会同抓;主张从幼儿、小学始抓;主张道德素质、文化素养、身体体质、劳动技能重抓;主张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齐抓。既注重抓孩子的主观教育,更注重抓孩子的观客教育,一句话,你要想孩子将来“成什么”,你就得先“是什么”。





非常规理论


全世界都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抓得特别好,但那是说的整体素质,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我觉得应该抓好三点:

第一,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说学习习惯,其中最核心的是认真听、流利说、大声读、安静写。听的认真,能真正掌握相关知识要点;流利地说,能准确梳理逻辑思维;大声读会让知识印入脑海;安静写能心无旁骛地表达自己的思路。

其次是行为习惯,最核心的是守规矩。遵守课堂秩序、游戏规则、竞赛规则、交通、交往……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要去适应这个世界。

第二,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

首先说学习方面。无论是写作文还是解答数学题,人云亦云,不求变化是永远不能冒尖的,只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思维习惯换角度思考,才能脱颖而出;

其次说生活方面。现在的孩子不会自己制作玩具,只会和同学朋友上网游戏。要让孩子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精彩,就算是去旅游,也要有独特的感受。

第三,自觉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

先说直接有助于学习的。有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才能形成强大的知识系统。

再说个人素质的养成。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很多知识不在课本,没有课外的实践,就如买椟还珠,入宝山而空回!

一句话,对于孩子来说,生活无处不是学问!


樟树病人


作为家有大学生的家长,作为一个过来人,可以给你一些积极的建议,看好了,你的孩子最起码可以考个211。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12年的小学初中高中贯穿着的东西就是这个。

孩子考好了,就是学好了。当然了,他可能有些知识小漏洞。没考好,那一定是存在各种知识漏洞。

所以,凭借考试分数,你一定可以判断出孩子的学习状况。

语文方面不妨读些名著。填补学校这方面的不足。但是,不推荐给孩子读那种杨红樱系列作品。文学底蕴不行。文学性不行。一句话,快餐文化。如果家长自己的文学素养不行,真是无法识别。那么就读世界名著,中国四大名著。美国的,欧洲的儿童文学,他们的少儿作品,更有文学性,现实性,思想性。

数学,就是多做题。小学多做题,就是训练思维。又快又好的做题。提高思维,提高运算能力。上课跟上老师的节奏。老师指哪,你打哪。 不要看着建议简单,你试一试,很难的。孩子做到了,初中的数学就不愁。我家孩子,说句实话,小学要求太松了,初中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别看小学考个94,95,97,98,甚至100分,真不行。每次98分以上,犯极少错的错误,初中才能杠杠的!小学5.6分的错误到初中就会演变成20,30分的差距!这是切身体验。

至于英语,待我慢慢道来。中国小孩学英语最大的障碍在哪?读。老师读不准,学生跟着读几遍,回头又忘了。试想,如果我们的老师发音地道,许多节课后,学生反复听着老师标准的英式发音,熏也熏懂了。老师的发音不行,轻重音,连读,失去爆破,升降调根本做不到。所以,你要做的是买个点读机,让孩子跟读。读会了,英语就通了一大半。再写写单词就解决了。至于做题,小学英语课文熟悉了,做题那是手到擒来。至于各种眼花缭乱的教材没必要。我家孩子学过新概念英语,还有其他的各种英语,事实证明,没多大效果。背过新概念英语,会忘!noddy学英语,能背,也会忘!高考138分。大学英语课没上过。嫌课水。

话说至此,我们谈谈大学。大学,上了半年,明白了一件事,保研考研,那还是要看分数。素质?对不起,摸不着,看不见。如果,家长们还天天喊素质教育,那是天大的笑话!考的分数高,那是智商高,那是思维敏捷。说某人考的分数高,他是个弱智,这是污蔑加嫉妒。所以,给家长们提个醒,你的孩子如果上小学,功课不紧,时间松,别没事别去学弹琴唱歌跳舞,这些课也是挺耗时间的。时间是一定的,你在这用了功夫,在学习上必然会减少。有的家长说,我们不能光学习吧,得放松。放松可以跑步,打球。干嘛非得弹琴。无数的孩子学琴,最后还不是扔了。喜欢,听一听就行了。你喜欢店里的连衣裙,你还非得去学习亲自制作吗?孩子也去学过琴,真是吃功夫,费时间,本来能默背谈的曲子,几天不弹,不会背了。和学英语,语文一个道理。学术有专长,术业有专攻。不必什么都学。

大学,数学最重要(文科除外)。数学是衡量人智商的标尺。一个班里几十个人,怎么区分哪个更有潜力?肯定是数学啊!人家考90,你考30,这就是差距。你脱了鞋子跑也赶不上人家。有的家长说了,我们孩子高数哪能考这么点?对不起,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小学里把数学基础打好,多花时间,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这是我20年培养孩子的心得。请你一读再读。

慢慢体会个中道理。如果你很讨厌我的说辞,你可以收藏。等到你家孩子高三时,再看一看,品一品,看看自己错过了什么。


热爱中医的老陈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基础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基础教育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到初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义务教育阶段。广义的基础教育是从学龄前到高中,也有把高中单独划分出来的。我相信提出问题的人应该是一个家长。那么,我就站在家长的角度,就广义的基础教育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在心里埋下求知欲的种子。

在教育界,有一句很火的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一点是千真万确!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有认知能力的时候,家长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培养兴趣呢?

(一)接触大自然

在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认知能力的时候,就常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把五颜六色的花草指给孩子看;让孩子听鸟儿唱歌的声音、听小溪涓涓流水之声;让孩子观察爬行的小虫,到处乱跳的小松鼠;甚至可以让孩子触摸花瓣,树叶,泥土……这样孩子就会在小小脑瓜壳里划出很多很多的问号:为什么花的颜色会不同?为什么鸟叫的声音和水流的声音不一样?为什么虫子爬的慢而小松鼠跑的快?等等。当孩子对这些感兴趣了,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求知的欲望。

(二)领孩子多去博物馆和主题公园。

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对外界的感知也就不同。孩子到了读小学左右的时候,家长就不能单单地领他们去接触大自然,还要加进去人文文化。就是领孩子多去博物馆和主题公园。通过多参观博物馆,帮助他们打开眼界。观察先人留下来的东西,从而感知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主题公园则能够帮助孩子从不同视角感知同一事物的不同构造,风格,构思。从而帮助他们在心底播下种子:如果是我,我会怎样来设计,我会不会设计出一鸣惊人的东西?

(三)领孩子多旅游

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就可以利用孩子的寒暑假,带他们出去求学旅游。先从小地方再到大城市;先从国内再到国外。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让他们心里有远方,而不是拘泥于眼前的苟且。正如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想去探究一切美好和未知事物的时候,家长还要培养其恒久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别舍不得孩子,让他们去吃点生活的苦,吃点社会的亏。他们才知道自己想要的美好事物是必须自己去打拼的。

三,帮助孩子养成“尊师重教”正确理念。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高中毕业,就得最低十四五年在老师的教育与培养之下。所以从孩子上幼儿园那天起,就告诉孩子尊敬老师。对老师有敬仰之心。敬仰老师,才会喜欢学习;爱戴老师,才能把这个学科学好。

当一个孩子有了求知欲又有了坚强的毅力,再加上对老师的敬仰与爱戴,家长就只作为生活的帮助者就行了!





哼着小曲的小公主


孩子的基础教育首先是家长正确的引导。一.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从一岁左右就跟孩子读书讲故事,教孩子看图认识动植物,然后引导孩子涂鸦画画。

二.多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参入孩子的各类游戏与制作,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活动中培孩子成长,感受亲情。

三,对孩子写字习惯及书写审美着重要求。写得一手漂亮字的孩子学习一般都是很优秀的,至少说明沉着能坐得住且一步一步来完成,有这种思想又有什么事做不好呢?

四,小学注重孩子计算能力增化,强大的计算功底是学习理科的基石,只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初高中数学才能是顶尖的,要识记一些常用平方数,立方数,能记住大九九更好!

五.喜欢一种体育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在运动锻炼中寻乐趣,成就一副好的体魄。


雨桐老师数学课堂


我在一家初中辅导班工作6年,一直带初一,以下是我的看法:

从观察中发现,初中生存在的问题:

1.非常自我,非常情绪化,这与学生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和睦的家庭环境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电脑游戏,不但浪费大量时间,学生还会逐渐变得狂躁、孤僻、不爱与人交流,这一点家长们务必重视,时间久了,会产生厌学思想且家长很难与之沟通。

2.大量学生字迹超差,写的字乱七八糟,包括名字,除了他们自己能认出来,别人根本看不出来,考试时那卷面要多乱有多乱,这都是小学沒养成好习惯的结果。虽然工作后已经很少用笔写字,但是我非常羡慕那些能写出一手好字的人。你可以让孩子每天少临摹点楷书,但要坚持下去,字迹才会改善。

3.肥胖的同学越来越多了,这主要是由不良饮食、疏于锻炼身体造成的。现在学生特喜欢吃辣条、炸鸡腿、喝可以乐奶茶等高热量食物,又不爱运动,周末还要上辅导班,也没时间运动,只能变得越来越圆了。我觉得必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还要勤加锻炼。因为运动会让人身心舒爽,经常运动还能改善整个人的精气神。

这是我见到的现象和总结的应对策略,希望对你有用。





无名数学


孩子的基础教育会影响一生,今天看似不起眼的甚至觉得没有必要重视的也许改变孩子的一生,基础教育做好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习惯培养是奠基石。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觉得这句话用在孩子习惯培养上最合适了。比如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幼儿园和小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学段,但是按时上学就是例子,每年9月开学在学校门口总会有哭着闹着打滚耍赖迟到的学生,有时会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原因何在?就是幼儿园自由习惯了,认为早一点晚一点都无所谓。但小学就会耽误课,这就要求我们从暑假或者从幼儿园开始培养遵守纪律的习惯。当然基础教育要培养的习惯很多:读书习惯、练字习惯、拿笔姿势、坐姿等都是,且都不是一夕之间就可以养成的,也不是单纯在学校就可以的。我孩子上一年级时为了养成放学先做作业的习惯,要求就是她做不完作业全家陪她不吃饭,可能苛刻些但很有用。

第二:严格要求是标准。不能因为孩子小心软觉得做事情可以打折扣,有些事情行有些就不行,特别是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的这种状况更多,不客气的说会害了孩子。我的一个学生三年级了字写得歪歪扭扭,说的不好听些就像烂草。和以前的老师交流得知一年级是因为写字让他重写几次好些了,但是孩子奶奶觉得孩子写字很累心疼了,找老师找学校,当着孩子面强调“俺孩子这么小写这样就很好很好了,……”从此老师不好管了,孩子写的字更差了。看似仅仅是写字,但字的好坏会影响一生。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作为家长要有底线意识,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行”“重来”这样的话。

第三,人格培养是关键。说实话小学的那点知识掌握起来很简单,也会很快,知识的学习知识基础的一部分,人格的塑造和树立关乎一生。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就是诚信意识。今天很多孩子作业不做从来都是一个理由“在家里,忘记带了”,而有不少的家长还替孩子打掩护,我想说这是为孩子着想吗?同事们在办公室交流时都感受到了现在这一代责任意识丢失,不论什么事一问都是“不是我”,永远把推卸责任放在第一位。连个人的责任都不能承担试想将来还谈什么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啊!

人人都关注考上什么大学,做了什么事业,我真的觉得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将目光聚焦到基础教育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基础谈什么树人?也就更无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