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柑橘幼樹種植,怎麼樣才能早結豐產?

農小二來了


柑橘想要早結豐產,必須要注意六個環節

1、科學種植

選擇適宜的種植環境,做好果園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注意安排種植疏密。種植時,要扶正果苗保證主幹長直,根系舒展;淋足定根水。遇上乾旱,堅持淋水和覆蓋果盤,提高種植成活率。

2、加強水肥

一般定植20天左右可以開始施肥,堅持“一梢兩肥”、“少吃多餐、勤施薄施”的原則,建議第一年以水肥為主,衝施含腐殖質酸、海藻營養的肥料。自己漚制腐熟農家肥,經過稀釋以後加入尿素,這樣也是,但是要注意施用的濃度,避免濃度過大而燒根。在防治病蟲同時,均可以添加補充植物營養的葉面肥,特別是注意補充中微量元素。

3、抹芽控梢

針對夏梢和秋梢,在放梢前對零星抽生頂芽要進行抹芽控梢,促使新梢出芽整齊,消除幼樹頂端優勢,可以使下部芽眼抽生。這樣能夠統一促放新梢,不僅有利於新梢的病蟲害防治,還能快速形成早結豐產樹型。

4、合理放梢

一般在2~3月種植的柑橘,儘量在第一年促放3~4次枝梢(一次春梢、兩次夏梢、一次秋梢)。要想第三年投產,第二年的豐產樹冠培養非常重要,最關鍵的是培養高質量、成熟老化的秋梢(這次秋梢枝條量在100支/株以上)。管理到位,第二年可以放梢4~5次,若管理較差,則放梢3~4次。

5、拉枝整形

儘快培養早結豐產的開張樹型,能夠促使盡早進入生殖生長,容易進行花芽分化,儘早投產。樹冠直立不開張,這樣的樹型營養生長過旺,難以成花、難以結果。在種植後第二年,進行拉枝整形,採取對枝梢拉線的辦法,在果樹周邊用小竹片或者在主幹上固定拉線,讓分枝角度成40~45度左右,固定10多天或者枝梢老熟後就可以了。

6、防治病蟲

柑橘病蟲害要以綜合防治為主,健壯的樹體是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基礎,這樣可以減少用藥。在難以控制的時候再考慮使用藥劑防治。


桂農人家


柑橘幼樹管理是一門科學,要想豐產,必須打好基礎,下面來談談有關幼樹及早豐產管理。

一、幼樹的土壤和水分管理

幼樹怕旱怕澇,需要注意水分控制,一般以以下方式判斷樹體是否缺水:幼樹下午葉片微卷,第二日又展開時,說明樹體已經缺水。需要注意的是,遇到洪澇一定注意排水,一般水田種植柑橘排水溝要達到50公分深度以上,以免地下水漚根。

幼樹果園注意定植後進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城厚度,也可以適當用秸稈掩蓋樹盤減少水分流失,還有就是可以進行生草栽培,注意雜草與樹體需保持1-2米距離。

二、幼樹施肥方案

施肥目的在於促進促進樹冠快速擴張,擴張根系,儘快長成可承載果實成年樹。施肥方法:以氮肥為主,注意有機肥施入,根據樹齡增加磷鉀肥,同時建議配合使用海精靈生物刺激根施型,以便實時修復根系,協調營養供需狀態。一般來說,柑橘三年可以成年,但有些地方通過充足營養,提前讓果樹掛果。

一年樹:建議少食多餐,在冬季施入有機肥等冬肥基礎上,可以每月淋施水肥一次,冬季要注意避免新稍未老樹受到凍害,一般建議是高氮複合肥/高氮水溶肥+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兌水後根施,幼樹滴水線處淋施。

二年樹:增加每次施肥量,減少施肥頻率,可以一次梢施肥兩次,建議也以複合肥+海精靈根施型為主,複合肥可以採用平衡型的複合肥,逐漸增強磷鉀元素攝入。

三年開始成年樹:如果樹勢較弱的,建議還是以氮肥為主,由於很多地方三年必須掛果了,所以三年樹可以按照成年樹施肥方案進行了。

注意:柑橘幼樹栽植後不要急於使用複合肥等,一般建議二十天後使用,為促進新梢儘快老熟,可以噴施磷鉀源庫來促進老熟,如果幼樹出現黃化,查明原因,若是黃龍病,立馬清除,若是生理黃化,淋施兩次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兩次,10天一次,以此來修復,保證樹體健康成長。

三、幼樹修剪

一般來說,為了加快樹體儘快成型,一般不做修剪,也不抹梢等,讓其自由生長。及時清除一些枯枝敗葉,砧木芽和嫁接口附近芽籽要抹掉,這種方式投產快,只是注意水肥要足。

四、病蟲害預防

注意預防潛葉蛾、蚜蟲、木蝨、紅蜘蛛等,病害方面預防炭疽病和潰瘍病等 。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轉載時請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農業助手團隊:作物栽培類碩博團隊,專注種植技術研究與傳播,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農業助手


柑橘難管要想有豐產要多向多年有枝術,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二是自己要真抓實幹到果園觀察管理,三是不怕投入要按時拖肥殺蟲不要看到一至二年沒有收入就沒有信心:農業產業不管是發展什麼產業少了三至四年都沒有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