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田里的蚂蟥,你还记得吗?

山路又弯弯


自己在农村长大,说起农村田里的蚂蟥,现在还有些“谈它色变”禁不住身体打个冷颤。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


小时候,夏天天气炎热,农村灌溉的大河成为夏天避暑纳凉的最好去处,约上三五个小朋友在大河里游泳,一玩就是大半天,父母总是担心下河出现危险。我估计所有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听到过父母为了不让自己下水游泳吓唬自己的一句话。说:“别去下河游泳,河里有蚂蟥,会吸你的血”。所以小时候一直在这个恐惧的阴影中度过,一边是喜欢下河游玩,另一方面是畏惧这个像小蛇一样的东西吸自己的血。

农村有很多稻田,每个农村的孩子在农忙都要帮助家里种地插秧。小时候农村家里穷,插秧的时候都是赤脚入田。当时最担心的也就是怕蚂蟥钻进肉里吸自己的血了。


虽然小时候生在农村,万幸没有被蚂蟥钻进过肉里。但听其他老人说,要是让蚂蟥钻进了肉里,千万不能揪,你越是揪它它就越往肉里钻,直到它吸饱了你的血才会自然脱落,现在想想还是毛骨悚然。

还有的老人说,蚂蟥要是钻进了肉里,就用的你的鞋底子使劲拍打,蚂蟥受痛就会脱落。

反正关于蚂蟥的说法很多,大多是人们根据经验自己总结的道理,真的有没有用没有考察过。

现在长大了,偶尔回到农村老家,感觉是现在蚂蟥越来越少了,农村的孩子们不去大河里洗澡了,也不用帮助家长下地插秧了,因为现在都是机械化种植了,估计再也不用想我这样担心和恐惧蚂蟥这个东西了。

不久前才发现,原来我小时候一直恐惧讨厌的这个蚂蟥确实可以治疗人的疾病,蚂蟥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在我居住的这个城市就有一家专门的药业公司主要的产品疏血通的原料就是蚂蟥。只是原料从野生的蚂蟥变成人工养殖的。令人恐惧讨厌的蚂蟥还有这么大作用,这样想想也不太恐惧这个东西了。

小时候农村的回忆总是浮现在眼前,有高兴难忘的,也有艰苦心酸的,当然还少不了这个“又怕又恨”的蚂蟥了。

关于农村的蚂蟥大家有什么有趣或难忘的回忆,欢迎大家点评、留言。更多农村百态新鲜事欢迎关注头条号《响水大米》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

响水大米


作为一个小时候不知道被蚂蟥咬过多少次的人,必须要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蚂蟥分为两种,咬人痛的和不痛的

那有人就会说,肯定是咬人不痛的好啊。错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咬人痛的蚂蟥,能第一时间给你预警,一阵刺痛传来,立马会去查看一下什么情况,发现是蚂蟥,马上就把它扯下来了。而另一种,似乎是有麻醉作用,咬了你也不觉得痛,无声无息的。有时候早上出去一趟,晚上才发现身上有个蚂蟥,都不知道被它喝几轮血了。

蚂蟥的生命力极其顽强

我们老家的说法, 蚂蟥你把它剁成几截,它也不会死,还会像蚯蚓一样生出几个来。即使拿火烧它,说不定也会死而复燃。因为这,小时候对蚂蟥心存很大畏惧。不过也有办法对付它,拿个小棍子,穿进它的嘴里,把它从里到外的翻过来,放在太阳下暴晒,这样就能置他于死地。当然,现在又更先进的办法,“化学武器”,比如尿素化的水,把蚂蟥放进去,能把它融化了。

两个人前后一起走路,蚂蟥喜欢咬后面那个人

以前去钓鱼,如果刚下过雨,走山路的时候十有八九都会碰到蚂蟥。我发现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着,前面人过去了,后面人紧跟着过去,一般都是后面人腿上爬有蚂蟥。不知道是不是前面人过去的时候蚂蟥还没反应过来的原因啊。

蚂蟥现在也是一门产业

以前蚂蟥是人人喊打,现在蚂蟥却变成了一门产业。据研究,蚂蟥入药可治疗中风、高血压、跌打损伤等症,特别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及抗癌方面,有一些特殊的疗效。这下好了,蚂蟥变宝贝了,就有人开始养殖了,不过我是不敢去养这玩意的,心里抵触情绪太大了。


爱打渔的樵夫


一到夏天的时候,农村的孩子都会选择到田地里捉鱼摸虾,这时候田里的水多了起来,鱼也开始四处游走。种植水稻的时候也要一直在水里待上一天,这时候腿上总是多了几条蚂蟥,遇不到蚂蟥上身的才觉得奇怪。有些人会觉得蚂蟥长得吓人,一见到蚂蟥就晕。 但对于农村小孩来说,蚂蟥在很多时候就是个玩具。



蚂蟥主要是吸附血管里的血液,等你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吃饱喝足了。这时候想把它拽下来都是一件难事,但有经验的人会直接将蚂蟥拍晕,多拍几下蚂蟥就会掉在地上。这时候大腿处就会血流不止,因为蚂蟥体内的“水蛭素”会让人体的凝血功能变缓,同时也有着麻醉的作用,让你感觉不到疼痛。


蚂蟥最怕的就是盐,很多人去稻田边都会带上一些盐过去,这样蚂蟥就会乖乖的缩在一起。而蚂蟥遇到危险时候的自保方式就是滚成团,但这时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因为滚成圆球的蚂蟥十分的好玩,很多孩子踢着蚂蟥玩一路。

现在的科学表明,蚂蟥在治疗血管的疾病上效果十分的显著,对各种疑难杂症都有奇特的效果。而古代一直都有蚂蟥放血治疗疾病的手段。 而现在蚂蟥作为一种昂贵的中药材,很多人都会到农村来收购。晒干的价格在200-300元一斤,鲜活的蚂蟥价格为50元一斤。因为它对于跌打损伤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活血化瘀上的帮助很大,因此在治疗血瘀、肿瘤方面经常会运用到。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蚂蟥这种生物?


惠农圈


说到农村田里的蚂蚱,苗阿哥不禁全身起鸡皮疙瘩。小时候在我们农村的稻田里,蚂蟥很多的,我也还被蚂蟥叮咬过好几次。


上中学的时候有个老师在课堂上开玩笑说,当年之所以认真读书就是因为怕蚂蟥,他们家田里蚂蟥多,进去半个小时都叮了十几只蚂蟥在脚上。

苗阿哥也是一样的,那时候就是栽秧的季节蚂蟥多,尤其是我们山上的稻田,蚂蟥特别多,栽秧要进水里,据说蚂蟥听到水响声就会游过来,如果感觉到腿肚有点痒痒的感觉,那就是被蚂蟥叮上了,抬脚来看,果然叮了几只,正在吸血。

蚂蟥倒是不可怕,只是觉得这软绵绵的东西粘在脚上感觉挺恶心,涂点口水它们就掉了下来,踩都踩不死。

我们山上的田为什么蚂蟥多,因为山上的田没有施化肥,有些稻田因为使用过化肥,很多蚂蟥都死掉了。

到现在为止,苗阿哥下田插秧,还会是不是的看看自己的腿,担心被蚂蟥叮咬,如果被叮咬了,我马上跑出田去,这是我看到蚂蟥的第一反应。


新农人苗阿哥


虽然多年没有在稻田里干过农活了,但说起蚂蟥依然有点怕怕,小时候没少被蚂蟥吸血,有的老人说把水稻秸秆绑在小腿上,蚂蟥就不会吸血了,反正那时什么方法都试过,只要不被蚂蟥盯上就可以。记得村里还有人被蚂蟥咬的厉害,蚂蟥直接钻到肉里了,拔都拔不出来,最后上医院才弄出来,就现在家里的水稻田里,依然还有很多蚂蟥。



水稻田里蚂蟥比较多

小时候我们那种水稻都是靠人工,有两个时候容易接触到蚂蟥,一个是拔秧苗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水田里拔秧苗,赤着脚最容易被蚂蟥盯上,拔秧苗靠的是手,脚一般很少动,只要感觉小腿上有点痒,十有八九就是被蚂蟥叮上了。还有就是收割水稻时,那时是人工割稻谷,田里还有水没放干,弯着腰割水稻,有些脚没怎么活动,恰好有蚂蟥的话,也是很容易被叮咬。

感觉蚂蟥不容易除掉

记得小时候对蚂蟥恨之入骨,特别是被吸血吃的胀胀的时候,很想把它除干净,怎么弄都还是活着的,往地上摔、用石头敲、用小木棍穿着翻过来,甚至还试过用火烤,那时觉得它生命力太强了,怎么弄都活着的。



如被叮咬进体内要及时就医

小时候有些胆子大点的,会专门到田里抓些蚂蟥来做恶作剧,特别是调皮的男孩子,会拿它去吓女孩。读小学时,我们班就有同学玩恶作剧,在人家睡午觉时放蚂蟥到耳朵里,结果玩的忘记了也没提醒人家,等人家醒了后感觉耳朵里难受,同学找到老师赶紧送到医院,医生说好在送的及时,不然蚂蟥再钻进去麻烦就大了。在此提醒,千万不要把蚂蟥去坑害他人,自己也尽量不要被蚂蟥叮咬。



如今种植水稻机械化比较多,一到播种和收割的季节,专门做这一行生意的人就会开着设备进村里了,多少钱一亩全部弄好,接触蚂蟥的机会很少了,终于可以不受蚂蟥的惊吓。


微尘微视界


其实通用的叫法就是水蛭,这个玩意,钻肉,很麻烦。我们这里水田很少,农田里一般没有,就是小型的水库里面有。

我们小时候经常去河里洗澡,这种东西很常见。那时候还小,家里人说,这玩意钻到你的肉里去,吸你的血。我们还问那怎么办,家里人说那得用鞋使劲的打,让它自己出来。吓得我们都不敢去了。

水蛭吸到你的皮肤上,它的唾液有麻醉的作用,所以一般不容易察觉,会慢慢地吸你的血,吃饱之后自然会离开,但是主要是你的伤口容易感染,而且会流血不止。水蛭不会全部钻到你的身体里,只是在你的皮肤表面吸血,不要用蛮力去撕扯,这样的话,容易断裂,留在身体里的那一部分,会让你的皮肤感染、溃烂。你应该拍打皮肤时期震落,甚至可以用火烤一下,让它自动离去。

现在有很多的人工养殖的的水蛭,它具有很多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溶栓、改善血管血液的流通,抗癌、杀死癌细胞、降血脂的作用。

专注回答农村领域的问题,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交流。


小吴说农村


这种神兽只要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应该都是见过的。

蚂蟥,我们那里也是这么叫的。它的本名叫水蛭。是一种软体动物。

在我们那里,经常生活在水沟里面,或者是秧田里面。小时候下河洗澡会遇到过。还有在插秧的季节,再秧田里也比较多。但是幸运的是我还没被这种神兽咬过,因为我知道这种东西,所以下水都是非常注意的。


据说这东西只要一吸住你的皮肤,很难弄下来,得用打火机烧它才肯松手。

虽然这是种有点可拍的动物,但是它确实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哦。把它晒干处理了当药材价值不菲。我记得电视上应该放过这类节目吧,专门央视水蛭产出药材。


勇哥MV


蚂蝗(水蛭)我想对于很多农村长大的人来说就是噩梦啊,作为农村土生土长的我们,肯定对这个也不陌生。



答主是一个90后,但是从小也是要干农活的,插秧,收稻子,玉米都干过。小时候插秧最怕的就是蚂蝗了,小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农田里不管什么野生的东西都很多,黄鳝,泥鳅,田螺,蚂蝗这些都很多。最让人还怕的就是蚂蝗了,其他的都很喜欢因为可以抓回去吃。只有蚂蝗让人害怕。


首先就是蚂蝗看起来就让人还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他就让人毛骨悚然的。

然后就是吸你血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小时候插秧的时候都是光着脚丫子的,把裤腿卷起来,所以蚂蝗是容易趴在你腿上吸血的。有时候根本没有发现。吸了很久,等你上岸了才发现。蚂蝗在你腿上的时候,不要用手去拔或者扯,一定要一巴掌拍过去,一定要很大力的拍过去不要怕疼,如果扯的话蚂蝗的一部分断在肉里面就麻烦了。


还有就是小时候大人把蚂蝗说的太恐怖了,说是蚂蝗断了还能活,切成几节了都死不了,有些人甚至说,把蚂蝗烧成灰了,把这些灰放在水里蚂蝗都能活下去,小时候也很相信这些。根本没有怀疑这些话的真假。所以越来越觉得蚂蝗可怕。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的一句话就是蚊子听巴掌,蚂蝗听水响。就是说只要一下水,蚂蝗听见水声了就会找来。所以农村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药可以撒在农田,最好的办法就是撒一些油渣,我们这边叫youku,那时候农村榨了菜籽油这些有很多油渣,把这些撒在田里可以杀死一些虫子蚂蝗的还能肥田。



不过现在农村的田里基本上什么都看不见了,泥鳅黄鳝这些基本上要绝种了,蚂蝗也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小时候的一切都已经成为回忆了。

据说现在养殖蚂蝗还是一个不错的致富项目,自己也不敢去养,只是听说。


三农帝国


哎呀,一看到蚂蝗的图片,整个头皮就开始发麻,这货可是童年阴影,并且估计这阴影会伴随一生,实在是太瘆人了。

家在南方广西,家里面以种植水稻为生。几乎是从开始记事起就跟着大人去田里面插秧,那时候环境污染还没有那么严重,农药也洒的没有那么多,所以水田里面经常能见到一上一下浮动的蚂蝗,看着都瘆人。

那时候的我,插秧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把脚拔出来看看是不是有蚂蝗吸附在上面,一旦看到蚂蝗叮在脚上,心里面立马一咯噔,鼓起勇气用手去扯蚂蝗,扯一下,没扯下来,完了完了,立马哭爹喊娘的跑到田埂上叫母亲把它扯下来,因为自己实在是没有胆量扯第二次。要是看到蚂蝗在自己周边浮动,立马一蹦三尺高,禾苗往水里面一丢,哗啦哗啦的往田埂上跑,直到过了十几分钟,蚂蝗看不见了才敢试探性的下水继续插秧。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被红色宽扁的蚂蝗追,太吓人了,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那次,我在一个封闭的鱼塘里面抓小龙虾,那个鱼塘是死水塘,没有活水进来,也没有水出去,水不深,只到膝盖那里。我当时正提着桶在水里面搜寻着调皮的小龙虾,突然有预有种不舒服的预感,我回头往后面一看,好家伙,一条又长又宽扁的蚂蝗正朝我奔来,不足一米了,当时魂都吓飞了,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身子就条件反射的冲向田埂了,可以说是吓得屁滚尿流,速度可以说是这二十多年来最快的时候,跑到田埂上还跑出了好远才停下,停下的那刻感觉身体被掏空,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蚂蝗真的是童年阴影,至今哪怕是看到图片都会觉得头皮发麻,不过,这也算是童年的一种回忆吧。


碧水寒里月牙弯弯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从小又喜欢抓鱼摸虾,没少被蚂蝗干过,深受其害!

蚂蝗又叫蚂皮,特别喜欢吸附在肉皮之上,喜欢血腥,尤其吸附到人的身体上之后会往肉里钻,吸允人血。

当被蚂蝗吸附以后不能用手去拉去拽,否则蚂蝗会使劲往肉里钻,越使劲钻的越深。当发现被蚂蝗吸附后,应该马上用手掌或者鞋底拍打,使劲拍打,这样蚂蝗就会把身体所成一团从皮肤上掉落。或者可以用盐撒在蚂蝗身上,它也会掉下来。

我小时候有过两次被蚂蝗吸附的经历。

第一次因为不知道这玩意的厉害,使劲拉它,结果蚂蝗差点钻进了肉里,幸好我爸发现救了我。

第二次在河里抓鱼,蚂蝗吸在大腿上一直等我回家才发现,我记得我抓了一大把盐撒在蚂蝗身上,又拿起鞋底使劲拍打,把蚂蝗揍的书生不得求死不能!

我现在特别怕水,和蚂蝗有不共戴天之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