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皮局长挨处分,蒯所长被降级……警惕吃饭背后的“局”

可是一些党员干部,

因为吃了不该吃的,喝了不该喝的,

导致自己“消化不良”了——

皮局长挨处分,蒯所长被降级……警惕吃饭背后的“局”

都是吃喝惹的“祸”

皮局长挨处分,蒯所长被降级……警惕吃饭背后的“局”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饭局一直是中国人交际和应酬的重要手段。或亲戚朋友、或单位同事,三五几个人相邀凑成一桌,有说有笑,佳肴伴美酒,乐在其中。

吃饭看似简单,但倘若与公职人员、公权力挂上钩,就必须倍加警惕。这不,他们就为此而付出了代价。

近期,三湘风纪网曝光了一批违规接受宴请和公款吃喝典型案——

01

会场失态,食药监局副局长受处分

2017年2月22日,攸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皮黎明违规接受企业宴请并饮酒。在处于醉酒状态的情况下,参加下午该局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并在会场胡言乱语、严重失态,造成不良影响。攸县纪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皮黎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02

吃人家的嘴软,质监所长被降级

2017年5月中旬,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中鱼口监督管理所所长蒯腊清带队对该县中鱼口镇中鱼口村卫生室进行日常检查时,接受说情和当事人宴请,擅自决定对中鱼口村卫生室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的问题不予立案;6月9日,蒯腊清在参与协商处理辖区内多个卫生机构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等问题过程中,接受中鱼口镇卫生院宴请并饮用白酒,且酒后滋事,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蒯腊清受到党内严重警告、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警惕一顿饭背后的“局”

"饭局"一词源于宋代,"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 "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饭"与"局"组合,是因为饭局中的圈套实在是太多了,如"鸿门宴"、"杯酒释兵权"等历代著名饭局可谓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饭局演变到今天,美酒佳肴不知经历了多少回推陈出新,但以下这几大陷阱的杀伤力依然如故,偏偏有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仍不识其害,偷偷摸摸都要凑一桌、来一口,一旦“中枪”,追悔莫及。

桌上“失身”掉入人情陷阱

正可谓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饭桌上的觥筹交错、人情往来容易让党员干部掉入“人情陷阱”,丧失基本原则,对同桌人之后的各种不当请求“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推托”。在饭局上,各种恭维之词频频来袭,礼品礼金也样样齐全,看似是吃饭,实则是权力的“围猎场”。常德市原副市长卢武福就是在与老板们的饭局中、球局中,把手握的公权力“借了出去”,把公家的工程项目“推了出去”,最终把自己的前途“断送了出去”。

席间失语极易惹是生非

“食不语,寝不言”,这本是2000多年前孔子倡导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道理朴素而又深刻。然而身处时下饭局,特别是几杯酒下肚后,能不乱说就已属难得。当然,有的会在席间吟诗作对,或畅谈人生理想,或交流工作经验,或分享学习心得……但也有讲低俗的“时髦段子”一展口才,或自封“地下组织部长”妄议人事,或冒充“新闻发言人”传播小道消息等等。这些有的空洞无聊,百无一用;有的低级庸俗,传播负能量;更有甚者触碰底线,严重违反政治纪律。

酒后失态严重损害形象

近年来,官员醉酒失态的事件屡见报端,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会对党和政府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优良的党风政风可以带动民风社风向上向善,党员干部的示范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示范是正面还是负面,将给社风民风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

有鉴于此,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要心存侥幸去挑战组织的监督能力和群众雪亮的眼睛,偷偷跑去吃“一桌餐”,或不吃公款吃老板;更不要因为一顿饭丢了饭碗,因为一壶酒后悔一辈子。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在你的人生舞台上,永远只有直播,没有重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必要的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工作生活中都会发生大量人际交往,但交往要有原则、有界线、有规矩,低调为人、谨慎交友,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能什么饭都吃、什么酒都喝、什么人都交、什么话都说。”

面对形形色色的应酬饭局,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谁买单?和谁吃?在哪里吃?”,湘纪君郑重提醒:坚决不赴违反规定之宴,务必警惕饭里藏着的“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