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靜寧縣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

生活習俗

居住山區向陽、避風、背山而居,舊時多住窯,川區多房少窯。清及民國時期,富人家築堡居住。現代農村多住順水"一面坡"形土牆瓦房、磚瓦房。院內房屋佈置,上房居中,與大門基本相對。飲食舊時均以雜糧為主,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主食小麥輔以雜糧,以麵食為主。好熬"罐罐茶"喝,有潑散祭祖習俗。農村陳設多用方桌、炕桌、木廂、室內掛字畫中堂。婚嫁禮俗有:提親、訂婚、納采、迎娶等。

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主要有社火、歌謠、剪紙、刺繡等。

靜寧縣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

靜寧高蹺社火多在春節期間和特大喜慶日子演出。有舞臺表演、地攤子和由獅子、龍、高蹺、旱船、高臺組成的社火隊三種表演形式。耍社火時,要"說儀程",表演曲子戲、小曲、獅子、馬社火、紙馬、跑驢、小車、高臺、龍燈、旱船、高蹺和皮影等節目。歌謠、諺語、民間故事十分豐富。《毛女子》、《月亮光光》、《催眠曲》、《吆老牛》、《花鳥鳥自由配成雙》、《有吃有喝心裡舒坦》等歌謠流傳較為普遍。《十杯酒》、《四大節》、《十里墩》、《送乾哥》等,曲調節奏奇特,在民歌中極為罕見。整理出的諺語約300條,涵蓋了氣象、節令、農事、思想、修養、社交、生活等方面內容。剪紙是靜寧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裝飾藝術,每逢節日(主要是春節)或有喜慶事時,婦女用彩紙剪成各種花、鳥、蟲、魚或人物,貼在窗格上(叫窗花)、門欞上、牆壁上(叫牆花)作為裝飾。新店甘坡村的剪紙最出色。刺繡多在枕頂、襪跟、鞋頭、兜肚上,其中"繡花枕頭頂"是刺繡工藝中的精品。刺繡古雅豔麗,保留著獨特的民族藝術風趣,繡工細而不滯,圖案線條奔放自如,確為雅俗共賞之珍品。

農耕習俗

靜寧,以農耕為主,也兼營養殖、林動農開始播種的第一天,稱“動農”,即開始動農活,亦稱“動龍”。因二月為“龍抬頭月”,龍為水神,莊稼豐收,需要龍神澤潤,在第一次開始播種時,要舉行“祭龍”儀式,全家人牽上耕牛,找上耬、耱、鍁、枹子等勞動工具,背上種子,端上香火紙炮,酒茶來到地中心,架起耕牛,在地心耕一個大“田”字或一個大圓,象徵糧囤,然後全家跪在田字或圓中心,燒香化表,奠酒潑茶,頂禮膜拜,祈禱龍神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豐收。祭祀結束,開始播種。業、園藝和家庭手工業。因之,靜寧民眾的生產習俗,是和這些生產門類的發展過程有著密切關係的。農諺雲:“九九盡,開耕種”。古歷正月下旬或二月初,川地、山地、塬地大都解凍,春田按時序開始播種。春播的夏田作物有小麥、大麥、青稞、旱稻、麻、白豌豆、扁豆、蠶豆、回回豆、胡麻。春播的秋田作物有高粱、玉米、糜子、穀子、洋芋、莜麥、蕎麥(苦麥)。春播的飼料作物有苜蓿、燕麥、草秫秫等。

農諺占候農諺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生產勞動經驗,總結出來的關於農事生產的一整套科學規律,反映在各個農事階段。靜寧農民的農諺十分豐富,他們藉助這些口承下來的生產經驗,指導完成一年的生產。“不懂二十四節氣,白把種籽撒下地”說明掌握節氣的重要性;“九盡了,種混了”言適時春播的繁忙景象;“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立夏高山糜,小滿探土皮”說瓜、豆、糜子等作物的播種時間及出苗時間;“立夏不種夏,種了豌豆收不下”告誡人們,立夏以後再不能種夏田;何時收割,農言又云:“小暑見個,大暑見垛兒”。並提醒人們:“黃七份,收十分;黃十分,收七分。”冬麥何時種,農諺雲:“社前十天,社後十天,無籽無牛十天。”“霜降、霜降,地裡的糧食收上場”、“搶秋、搶秋、不搶就丟”說霜降以後,秋糧作物要搶收搶運,否則,要丟在地裡。

除了農諺占候外,關於“水、肥、土、種、密、保、管、工”諸方面,都總結出適應當地農業生產的諺語,指導自己的生產。如:水——水滿塘谷滿倉。麥不收水不丟。肥——種田不上糞,等於瞎胡弄,要想莊稼旺,糞筐不離膀。土——水土不出田,糧食吃不完,土是糧的本,水是苗的命。種——選種忙幾天,收穫一年甜,好籽得好苗,好苗得好寶。密——穀子稀、糜子稠,玉米地裡臥老牛。豆稠沒苗,麥稠沒撥(沒有挑剔的)。保——流水流肥田,金銀填不滿。管——三分種,七分管,管不好了白白乾。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地是活寶,越務越好。

在工耕細作上,靜寧農民尤注重“伏天”。有諺雲:“伏裡戳一椽,強如秋裡耕半年”,“伏裡耕三遍,來年吃長面”,“三伏曬地似上糞,立冬耕地春不種”。打灰簸箕《靜寧州志》載:“二月二日昧爽,男女持箕灰,狗牆屋基,祀龍抬頭”。這天,天矇矇亮,婦女起得很早,淨手後將灶堂的草灰掏在簸箕裡,由掌櫃的端上,一手持小棒,沿屋基牆根打撒,口中並念咯道:“龍抬頭,虎抬頭,各樣蟲蟲都抬頭,一棒打在灰裡頭”一邊打撒,一邊念詞,一直布撒到場心。草灰有殺蟲作用,在龍抬頭日布灰的主要目的是祭祀天地神靈,保佑一年中不要發生蟲害,確保莊稼豐收。

漿種、捏籽農諺雲:“鋪的糞、蓋的糞,不如隨身帶的糞”。漿莜麥種子,捏豌豆、蕎籽,都是農民科學處理種子的一種傳統辦法。漿種將水燒開,舀入備好的瓷盆內,再將選留的莜麥種子倒入盆中,一人用推把(填炕用的工具)混攪少頃,用竹罩打出,倒進過篩的炕灰中,反覆攪拌均勻後晾曬,盛入袋中即播種。捏種將豌豆、蕎種搗入人狗糞便中,加過篩的細灰,用推把反覆搗和,使種子粘滿糞灰,堆起捂半天時間,然後按量攪入地裡的土糞中(一地五堆糞,每一畝八分地,每一堆土糞約900斤)鋪種。二人抬槓無耕畜人家,春秋播種時,二人前後抬一木槓,槓上拴耕犁,後面一個按犁地,竄籽、鋪糞者緊隨的後面,這種以人代畜耕種的形式,通稱“二人抬槓”。“二人抬槓”的耕種形式在貧困地區被廣泛採取,這種艱苦的、落後的勞役,搶種季節至今在一些地方還能看到。

祭“將軍”靜寧多發生雹災,每年“四月八”要舉行“將軍爺”(驅雹鐵炮)上山鎮雨的隆重儀式。這一天,村民們抬上披紅戴花的“鐵將軍”,捉公雞、端香火盤、奠酒奠茶等祭品,在山頂(或山腰)打炮的地方,給“鐵炮”裝上黑色火藥,眾人齊跪,燒點香火,將雞殺死,熱血灑在紙灰中,並將雞頭置炮品上燃炮,一聲巨響,衝上天空,主祭者一邊化紙表,一邊口中唸唸有詞,祭祠大都是祈求上蒼保佑,一年中風調雨順,若生惡風雹雨,“將軍”一顯靈威,化冰雹為細雨,化惡風為順風。祭祀結束,大家將雞煮吃,曰“吃山”。

求雨靜寧多發生旱災,有“十年九旱”之說。如遇大旱,一些地方總組織村民進行“求雨”活動。其形式是:在附近廟宇或山巔設祭祀壇,將神象抬出,在露天暴曬,法師或陰陽誦經祈禱,然後到指定的水泉中取“湫水”(即“神水”),凡參與者,皆光頭赤足,排成隊列前進。途經院落,主人都得將大門前地潑溼,亦須光頭赤足相迎,否則,將受到“求雨”者的責打。進行中,眾人必須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同時,口中念著“玉皇老爺下雨,下了大雨救萬民”的話,聲調淒涼,舉止悲壯,以感動天地神靈降雨,拯救百姓。

開鐮即第一次動鐮收割。這一天,主婦要做上好飯送到地頭吃,吃前,舀一些飯菜,拋向天、地、祖墳方向,敬天、祭地、敬祖先,表示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悅。每天勞動結束,用不完的飲水和磨鐮水都得倒在地裡,如果不這樣,割麥天要泡大雨。

打碾夏糧收割後,捆成小捆(俗稱“麥箭”)在地裡碼成“麥碼”,待乾燥後,人背、牲畜馱或推車、人力車載運到場上,摞成大麥垛,多放在冬閒時打碾。曰“碾冬場”。有些地方,將麥地碾緊一塊做場用。隨收割隨打碾,雖然人苦但也省事。所謂“打碾”,有打有碾,打:有人用枷甩打,使籽粒脫穗;碾,即牲畜拉磚石碌碌反覆軋碾,使粒脫穗。碾時,以場為中心,將麥捆攤成圓形,太陽暴曬一陣,再套牲畜軋碾,多次翻抖,粒脫草綿,衣(碾碎的穎殼、草秸、穗節)粒堆起,借風揚出顆子,叫“揚場”。

場攤好後,就不準背背鬥、提水罐者走過場,違者,碾場將遇暴雨,造成糧食“沓場”的不利事情。如遇豐年,場揚的糧食超常的多,認為是“起蛟”,是不祥之兆,便操幾鍁在場邊撒掉。場打碾結束堆起,如不立即揚,便在糧堆尖上蓋個草帽,意為壓著不讓糧食暗暗“跑掉”。如需過夜,便在糧堆上用草木灰印個十字,周圍印一圈,或印上“糧堆如山”等吉語,一方面祈禱多揚出糧食,一方面防盜。

獻天新麥磨面後,家人不得先吃,要烙或蒸新面饃獻天。在當院擺上飯桌,端上出鍋的大圓餅或出籠的五個熱饅頭,置桌上,上面插上香,鮮花,一炷香過後,即可取來一家人分食。“獻天”以示豐收不忘天恩,天地嘗新,以表謝意。

生產工具根據當地生產需要,歷代傳承下來的主要勞動工具有:犁、耱、耬、碌碡、枷、掃子、杈(木質、鐵質單杈、四杈),鋤、钁、鏝、鍁(木質、鐵質)、鏟子、鐮(鐵質、木質鑲鐮刃片),榔頭(鐵、木兩種),斧頭、磨子、石碾、背頭、竹筐、扁擔、水桶、鍘刀、風車、簸箕、篩子、籮。犁的製作雖然簡單,但非屬專一製作耕犁者的匠人不可。製作耕梨有嚴格的技巧,好犁匠製作出來的犁既穩固又輕巧,易進土且省耕畜力量。

民居習俗

靜寧自古多以平房為安身生息之地,平房組成的院落叫宅基地,一家一院,數家組成一個村子。靜寧人蓋房打院十分講究。宅基地一般選在背風向陽的山根、溝堖、坡地的平臺處。修房打院,都有一定的儀式。四合院院正中上房是院裡最為講究的一座房子,稱為“上房”或“客房”,供長者居住。上房一般為“人”字型的架子房,所以又稱架子上房。上房的基地較其他房高,特點是高大,寬敞,結構合理,造型美觀,抗震性能強。四合院的左右兩側,為廈房及灶房,式樣多為“上棟下宇”式,即順水“一面坡”型或“兩面流水”型(人字型)。箍窯先用土堆成窯形窯旋,(楔子)或叫“窯心”,然後用胡基,即土坯,抹草泥擠砌,窯箍成後,外面用泥抹光,以利雨水。這種窯乾燥,沒有潮溼氣,窯內盤通間土炕,冬天十分暖和。高房建在“地棚”或箍窯上面,靠院牆修建,石頭或磚塊砌臺階,也有木質臺階。高房四周開窗,用以看家護院。門樓子即大門樓子,有三檻,平頭等幾種。有的三檻上安裝木板,雕刻各種圖案鐫書題字。題字多為表示吉祥,表達理想,嚮往和祈求的內容。如“紫氣東來”,“滿門生輝”、“寧靜致遠”、“龍鳳呈祥”、“前程似錦”。舊時功名人家,除在樓頂砌磚撒瓦外。還瓦脊獸。

節日飲食

俗話說:“寧窮一年,不窮一節”,靜寧農村最看重的節日是春節

靜寧縣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

油餅,俗稱“過年”。春節從臘月三十這天開始(如果是小月則從二十九開始),要到正月十五元霄節過了,才算過完了大年。

大年三十這天,一般人家都要蒸好幾籠白麵蒸饃,煮好豬肉或羊肉、雞肉,切好下酒的各種涼菜,同時還要炸油餅、果子,做“綠食”點心等。三十這天早飯吃的內容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吃細長面,農村一般是攪團,且有個說法:“年三十打攪團,一年夠攪纏”。意思是寓意著來年經濟會寬裕起來,晌午飯一般吃蒸饃,炒肉菜,菜一般沒有固定的規定,視準備情況而做,什麼菜做好了就先吃什麼菜。三十晚上即除夕之夜,一家人要坐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吃團圓飯之前,或在喝酒中間,小孩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磕頭,晚輩要給長輩磕頭,表示祝福,家長要給一家人散錢,給孩子的稱“壓歲錢”,團圓飯不在於吃得多麼豐盛,一家人和和氣氣心情舒暢則是最要緊的。有些地方,三十早晨細長面和餃子,寓意為“金錢吊葫蘆”或叫“劉海吊金蟾”,借喻“福壽長面(年)財源不斷”。民間歌謠唱道“掛紅燈籠貼對聯,秦瓊敬德守門前,長面吊金錢,老少喜心間”。三十晚上啃骨頭,就是把年前殺的豬、羊、雞煮熟,一家人圍坐一起啃骨頭,這叫“咬鬼”。傳說鬼在年三十晚上夜遊,最怕聽見咬骨聲。有首歌謠唱:“啃骨頭,嘣嘣響,嚇得神鬼不敢闖,四季保安康。”

正月初一第一頓飯必須吃細長面,臊子必須是肉的,愈豐富愈好。有的人家是先上菜碟子,喝酒,再上炒菜,吃饅頭,然後吃長面,這種吃法叫“風攪雪”。有的人家肉菜準備得少也可以只單純是一頓細長面,取其“長年平安”之意。晌午飯則是吃饅頭和各種炒菜或燴菜,比較隨意一些。

正月初五俗稱“五窮日”,這一天早飯一定要吃攪團,意思是吃了攪團可以把一年的窮氣纏得乾乾淨淨。這頓攪團,因為菜湯裡有大肉、豆腐、粉條之類,比平時的苜蓿菜湯攪團好吃得多。正月初七據說這一天人的靈魂要去冥府閻王爺那兒應點,晚上才能回來,這天的早飯一定要吃細長面,叫做“接魂面”,意思是把靈魂拉住,讓他早點回來,這頓長面吃時要特別小心,必須儘量把麵條渾吸下去,不能用牙咬,據說咬斷面條等於把自己魂咬斷了,魂就在冥府回不來了。

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這一天吃飯講究要豐盛,俗話說:“小初一,大十五”。正月十五講究不吃實心的饃,必須要吃包子。包子的花樣特別多,有大肉包子、油麵包子、豆腐包子、糖包子、各種素菜包子,即使最困難的人家,買不起肉,也要把山坡撿拾來的地軟作餡子包成地軟包子。另外農家婦女提前一天就動手捏能食的面燈和相屬燈。捏燈用的面是糜子面或谷面,蕎麵最好。先把合成面的面蒸熟,揉成軟麵糰,然後捏成家中各個人相屬的面燈。每個相屬的背上捏一個小凹窩,盛上清油,插上、用棉花做好的芯子,晚上即可當燈點,同時把捏好面燈與蒸下的牛犢模樣的包有餡子的花饃一起供在天爺、灶爺的神靈面前,期望神靈保佑一家平安。

正月二十三叫“燎疳節”,“疳”是一種寄生蟲,能引起腹部腫大病,小孩子易得此病。農家認為這是疳魔作祟,這一天要吃攪團,能把疳魔纏走,農村還有炸煮蘿蔔乾菜的習俗,把秋天串起來的生蘿蔔煮熟,切成絲,調上佐料食用,這叫“炸疳病”。

二月初二這一天清早要炒豆子,豌豆、黑豆、黃豆、玉米、小麥可以炒熟吃,意思是“嘣龍眼”,聽著鍋裡啪啪豆子炸聲,龍眼睜開了,該開始按農事所需行雲布雨,大人小孩子們也明眼亮了。這一天炒的豆子特別多,有的還專門給孩子炒棋子豆,放著讓孩子吃好幾天。有的地方把正月十五的相屬燈一直放到這一天才燴到鍋裡當飯吃。

清明節一般在農曆的二月底或三月初,俗話說:“三月清明二月半,家家戶戶祭祖先”。這一天農村裡講究要給死去的親人上墳燒紙。必須在清明的前一天或這一天的早晨蒸好獻饃,備好供菜、奠酒。清明節的飲食沒有特別的講究,大族旺戶人家有墳頭會,同一個宗族的人輪流當墳頭,每戶一年,在清明這一天要殺豬宰羊,同族的人一起來祭奠祖先,祭奠、上墳之後,把豬或羊肉按戶數等分若干份,每戶一份,那怕僅只分到一兩半兩,決不可漏掉同族的任何一戶,藉此,加強同一宗族內部的凝聚力,也算是一次打牙祭了。

三月三“踏青節”家家要吃頓酸湯細長面,以示“細水長流”,歌謠唱道:“三月三,擀長面,細水長流巧打算,年年不愁吃和穿”。

五月初五又叫“端午節”或“端陽節”。這一天吃食較雜,有長面、粽子、花饃、油糕、甜醅、涼粉等,粽子有“八寶粽”、“五香粽”、“雪裡紅梅”、“金裡藏寶”等。吃粽子很講究,先備以麥芽發酵作成的糖稀(芽麵湯湯)或蜂蜜、糖,打開葦包,粽子入糖,不曾動筷,就會使人饞涎欲滴了,孩子還有配戴虎、龍、雞、蛇等麵食動物的習俗。

七月七日“乞巧節”這是由流傳的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形成的節日,又稱“女兒節”,民間有“泡巧”的習俗,就是在六月間用井水浸泡豌豆、綠豆等豆類,不能見日光,幾天換一次水。到七夕,苗長約尺餘,用紅紙條來苗腰,和清水盆一同放在院子裡。婦女對天禮拜,叫乞巧,之後,把豆子豆芽做菜吃,就算巧入心靈了。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晚上有獻月亮的習慣,農家自己做了月餅,有的則買來點心之類,與桃、梨、葡萄等水果一起放在院心的桌上,圓月當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講究個團團圓圓,共同分享月餅、水果,盡興而散,中秋節的飲食沒有特別的講究,喝酒吃肉或吃長面,根據自家情況,但吃月餅則是很普遍的。

九月九日“重陽節”文人們講究在這一天登高賞菊,飲酒賦詩,靜寧人對重陽節似乎不特別看重。一些農村這一天講究吃新收的蕎麵,有些地方在這一天要蒸棗糕饃,取其及早登高之意。

臘月初八“臘八節”這一天早飯必須吃攪團,要端一碗攪團在家庭院落,屋裡屋外象徵性潑灑一下,名曰“別臘八”,有的地方這天講究吃粘米粥,俗稱“臘八粥”,鄉下做的“臘八粥”很講究。作法以粘糜子米,加上豆子、核桃仁、大紅棗等文火慢熬,熬熟後,盛在碗裡,還可以和上肉臊子,炒菜之類,吃起來甜、辣、香、鹹,各味俱全,吃臘八粥有紀念佛祖的意思,因此臘八繼必須多做些,當天吃不完,可以連續幾天吃,以吃到年三十為最好,預示“豐食到年”,同時用蕎麵捏成圓形麵疙瘩,稱“雀兒頭”,有的包上小硬幣,誰吃出帶有硬幣的雀兒頭,誰這一年福通運昌,臘八飯講究一個“早”字,太陽出來前家家都得做好,村鄰莊社互贈臘八飯,一是相互品嚐,二是表示友好,有首民謠唱道:“雞娃子叫了狗娃子咬,手端臘飯香氣冒,先敬老,再送少,吃了臘飯福壽高”。

臘月二十三祭灶節據說這一天灶神要回天宮,人們都希望她能“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便在這一天把灶爺認真慰勞一番。並上香燒表,口裡還要念叨著:“今年給您老人備了腳程,你趕著它慢慢走。”如果沒有喂年豬的,也要殺一隻雞,獻在灶君前,當晚送灶神上天時,先把神像輕輕揭下來,獻上農村土辦法熬製的麥芽糖(又叫糖瓜),取一點給灶爺嘴上一抹,粘住灶君的嘴,意思要她迴天宮,在玉帝面前不要胡說八道,獻過全豬,都可以做肉菜吃了,晌午飯或晚上必須把幫忙殺了豬的左領右舍和同族的長輩請來大吃一頓,一般要吃最肥的大肉塊,可先割下豬脖項的肉煮熟切成大塊,拌上蒜泥和辣椒水涼吃,同時把蒸的血板和灌的血腸切成塊,加上辣椒水同時吃,這頓飯不講究有多麼正規,主要為了解饞,讓平日吃不起大肉的人吃個夠,吃個痛快。如果有黃酒、白酒喝,就更為盡興。平日左鄰右舍總不免有些矛盾,若這一頓解饞飯吃好了,一年不痛快,也就既往不咎了。有人把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叫過小年,這一天一過,快要過大年了,家家戶戶忙忙碌碌,為過年吃的用的作好安排[6]。

摺疊名優特產

靜寧蘋果

靜寧縣位於甘肅省東部,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

靜寧縣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

喜獲豐收的蘋果,土壤主要以黃綿土為主,佔全縣土壤面積的91.18%。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為0.92%,全氮含量為0.072%,速效磷為8.24PPM,速效鉀170.1PPM。屬暖溫帶半溼潤半乾旱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年均氣溫 7.1℃,無霜期 159天,年均日照時數2238小時。降水夏季較多,冬春季節較少,年均降水量為450.8毫米,年蒸發量為1469毫米。獨特的地域、氣溫、土壤特點,非常有利於蘋果生產,靜寧被農業部評為“黃土高原優生蘋果最佳栽植區域”。

靜寧縣是我國北方優質果品最適宜栽培區,黃土層深厚,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無公害,無汙染,具有生產綠色產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全縣果園面積已達到70萬畝,年產量30萬噸。被授予"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和"中國蘋果之鄉"。靜寧紅富士蘋果,個大形正,質細汁多,酸甜適度,果面光潔,色豔味美,品質上乘,據農業部果品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總糖、可滴定酸、糖酸比、Vc六項理化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內優質蘋果標準,尤其是抗壞血酸(Vc)的含量高達9.32mg/100g,高出平均值近1倍,獲得甘肅省第二屆名優特林果產品鑑定會金獎,遠銷北京、天津、廣州、上海、武漢等大中城市和香港及東南亞地區。

靜寧燒雞

亦稱靜寧滷雞,是靜寧傳統名食,具有近百年的加工滷製歷史。

靜寧縣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

靜寧燒雞靜寧燒雞以形色美觀、鮮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紅、肉香味厚、爽口不膩,個大豐滿,風味獨特,被授予"中華老字號"品牌和甘肅省"地方名優小吃"、"質量信得過產品"。馳名甘、陝、寧等省(區),是西蘭公路上過往旅客爭相購買的風味食品,或路途食用,或饋贈親友,莫不為人稱絕,既是筵席美餐,又是滋補佳品。凡到靜寧的人們都有一種不吃靜寧燒雞不足以飽口福之感,競相購買。目前,全縣雞加工經營戶發展到80多戶,年加工銷售量100萬隻以上,不僅暢銷省內,而且銷往周邊省區,人們形容“聞香千里外,味從雞肉來。”

靜寧大餅

靜寧大餅是採用傳統工藝烤制而成的一種便於攜帶、

靜寧縣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

靜寧大餅有獨特風味的食品,以色澤細白透黃、脆酥醇香,久放不餿,入口生津的獨特風味聞名隴上。靜寧鍋盔的特點是:麵粉雪白,外形平整,薄厚均勻,色澤光亮,又脆又酥,甜美可口,餅香濃郁,透人食慾,不易破碎,便於攜帶。由傳統工藝製作,分油質和糖質兩種。據史載,清朝同治年間,本地城區部分回漢群眾就以加工大餅為職業。晚清愛國將領左宗堂,率軍西進新疆途經靜寧。民國元老於右任曾把大餅做特產專門攜帶。在解放蘭州和西藏著名戰役中,靜寧縣大餅又支援大軍西進。五十年代靜寧大餅在還蘭州、北京展銷過,得到良好評價。“靜寧大餅”以“翟記”“吳記”“黨記”為代表,1994年平涼崆峒旅遊節被評為“名優食品”。同年中央電視臺《旅遊家》欄目組以“全國百家名優小吃‘靜寧大餅’”,拍攝專題片在中央二臺播出。2001年《正大綜藝》“甘肅專輯”中,將“翟記大餅”作為地方民俗名優食品介紹,分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二套和甘肅衛視播出。

靜寧漿水面

漿水,既可做清涼飲料,又能在吃麵條時做湯

靜寧縣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

漿水面。漿水有清熱解暑之功效。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碗漿水,或者吃上一碗漿水面,立即會感到清涼爽快,還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靜寧、莊浪等地的群眾,都喜歡吃漿水面。漿水的製作也很簡單。一般用芹菜、蓮花菜、“小白菜及其他菜葉為料,煮熟以後加上發酵“引子”,盛在灌或盆內蓋好,用衣物悶上一天後即可食用。

靜寧釀皮

釀皮是一種用麵粉做的涼食佳品,蘭州、平涼、天水等地都有,而靜寧群眾尤為喜愛,品質尤佳。製作釀皮子時,首先把優質的麵粉和成麵糰,然後陸續加水並加人少許的鹽、鹼,不斷地用手揉洗,將洗出的麵漿倒入專門的“釀籮”裡推均勻,上籠蒸3至4分鐘後,取出即可,吃時切成條狀,拌之以芥茉、蒜泥、芝麻醬、辣子油、醋、醬等佐料,五味俱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