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走進蔡瀾的世界

一直以來喜歡蔡瀾做的美食節目,其中有一期是他帶兩個美女品嚐美食,一會是魚,一會是蝦,看得我好饞啊!特別是當兩個美女吃到一種喜歡的美食時,那誇張的表情,真是令人羨慕。那得有多麼好吃呀!

不管是海邊城市,還是內陸港口,都留下他們的身影,我的眼睛也會跟著東瞧瞧,西看看,看她們吃什麼,其實都是兩個美女在吃,蔡瀾先生邊介紹邊品嚐,還時不時的把吃到美食的美味和味道繪聲繪色的描述一番,好像我也在現場品嚐一樣,真養眼又開眼,大飽眼福。

我常想,蔡瀾先生要是也帶我去吃一次該有多好呀!

知道蔡瀾先生是通過看電視,那是多少年前了,那時我不知道蔡瀾先生那麼有名氣,就是總看到他經常身穿馬褂,說話不緊不慢,我納悶,怎麼他能出現在各種餐廳,出現在鏡頭前?他有什麼名頭?

於是我就多關注了他,噢!原來蔡瀾先生不僅有美食界的食神稱號,更是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監製,主持人。

怪不得呢!他怎麼做到的呢?我又多了一些疑問。

走進蔡瀾的世界

蔡瀾先生1941年8月18日生於新加坡,是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曾經被聘請中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說起《舌尖上的中國》這一紀錄片,我也是挺喜歡看的,因為它非常貼近生活,是一部充滿鄉土氣息的好的紀錄片。

蔡瀾先生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

蔡瀾先生十幾歲就在《南洋商報》上發表了第一篇影評《瘋人院》,那時便小有名氣。他從1957年擔任邵氏電影公司的駐日經理2016年,出版作品《蔡瀾旅行食記》。共有十多個職務,真是身兼數職啊。

不難看出蔡瀾先生是一位實幹家,又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封他為才子之類的一點也不為過。


走進蔡瀾的世界

我很好奇,蔡瀾先生到底如何做到的呢?走進蔡瀾的世界,發現他是一位很有品味的人,雖然馬褂在身,但是給人一種非常乾淨整潔的印象,他的嘴角總是朝上的,說話不緊不慢,有條不紊。蔡瀾先生為人處世也很懂禮貌,答應朋友的事情一定做到,難怪倪匡讚揚他:“蔡瀾是少有背後沒有人說他壞話的人。”

他從小就是一個很努力的人,無論學習還是做人做事都很出色,我認為一是他個人的修養所在,另一個就是家庭教育有方。

當有人問他:電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麼的?蔡瀾回答:“我只想做一個人,這並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別看他人的臉色,做人也不必要給別人臉色看,人與人之間要有一份互相的尊重,所以我不管對方是什麼職業,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蔡瀾的世界就是這樣,簡單、樸實,做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難嗎?

走進蔡瀾的世界

我們有太多的人,不懂的尊重別人,取得一點成績或者撈到一點好處,就開始炫耀,目中無人。好像天下只有他最偉大,這樣的人早晚要栽跟斗。

特別喜歡蔡瀾先生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寫作人不喜歡看書,他就沒有資格做寫作人。”他始終保持驚人的閱讀量。人的修養、文明素質從哪裡來?我認為,讀書學習記筆記是最好的文明素質來源。

瞭解一個人很容易,通過與其接觸、聊天、共事,便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品性、愛好等等。但是真正走進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蔡瀾先生身兼數職,美食家這個頭銜是我最感興趣的。而稍微年歲長一點的都知道,美食家只是蔡瀾先生最後的一個出口。怎麼講?

走進蔡瀾的世界

我覺得:

一,蔡瀾先生並不缺錢,他的主持,他的電影人身份,以及他的書籍,足夠他享用餘生。

二,他把美食當成是一個副業來經營,因為喜歡,所以投入;因為善交朋友,所以研究美食。

三,他把美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呵護,把研究美食當成他晚年的最大樂趣。他雖然年事已高,卻樂此不疲的鑽研美食的起源、食材、製作。他的人生是豐盈的,他的世界是富足的。

走進蔡瀾的世界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通過互聯網,把很多地方的美食鏈接在一起,人們不再因為地域關係,看不到和品嚐不到各地美食,手指一點,便有人把你喜歡的各地美食給你送到家。

也是由於網絡的信息發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逐步縮小。今天我所認識的李子柒、王剛、乃至蔡瀾先生都是源於網絡,走進他(她)們,學習美食,享用美食,製作美食是我最為快樂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