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林沖是怎麼死的?死時,他身邊唯一的朋友又是誰?

老哥聊生活


我是嗨喲,我來回答。


對於豹子頭林沖,最後的離開方式似乎在他一生當中略顯悽慘。他是患病半年,在武松的陪伴下死去的。

關於他悽慘去世的結局,其實可以看出來很多事,而不僅僅只是這片面的死法。


首先,林沖是一個和宋江一樣被逼上梁山的好漢。然而,此二人在最後的心理狀態上卻發生了極大的反差。可能是身居統領之位,宋江不得不帶領兄弟被朝廷招安。但是,林沖卻早以看淡了這一切。

在我看來,林沖被小人所害的時候,不是帶不走只能在寺廟休養,而是他不願意走,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和宋江已經發生了分歧。《水滸傳》繁本當中是這樣記載的“宋江見了感傷不已。丹徒縣又申將文書來,報說楊志已死,葬於本縣山園。”

當他上奏的時候明明林沖還沒有死,但是,他卻說的是林沖已經安葬。謊報了林沖在養傷的真相,很多人認為這是作者的一個失誤。不管是失誤還是伏筆,這裡的宋江和林沖確實在心態上產生了變化。


再加上,宋江要降就意味著要向高太尉屈服,這一點是林沖不能接受的。玷汙妻子,坑害自己的仇,對於這樣一個英雄人物來說,怎麼可能屈服。

再看看他的身邊,留下來的只有一個行者武松了。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晚年的梁山彷彿就走進了這樣一個歷史的死衚衕當中。


將一切都看得通透了,就像武松和林沖這樣在江湖中滅亡,為了未來就只能像宋江帶著兄弟那樣在戰場上成為一把借刀殺人的刀,人殺了,刀也丟了。


只可惜,這一段江湖人物,最終也逃不過被朝廷打壓的命運。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林沖的死選擇了追求自由,確實值得思考。



嗨呦歷史


關於豹子頭林沖之死,原著裡流傳最廣的有兩種,一個是施耐庵版本的《水滸傳》,另一個是俞萬春版本的《蕩寇志》。

兩本書,兩個作者,兩種死法,迥然不同。

首先,《水滸傳》裡的林沖,在宋江征討方臘死傷過半,得到慘勝之後班師回京的時候,偏偏得了風癱之症。

不能跟隨大部隊一起走,又怕違了朝廷給的固定期限,宋江便留下武松照料,半年後林沖便病死了。

其次,《蕩寇志》裡的林沖則比較窩囊,是在和同樣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王進大戰數百回合之後不分勝負,被王進罵得七竅生煙,又生氣又羞愧,活活氣死的。

可嘆林教頭居然以王朗的方式離開了人間,而一向被人所稱道的九紋龍的師傅王進王教頭,則展示了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鐵齒銅牙”。

當然,後來根據原著改編的電視劇裡,林沖的死法就各種各樣了。

但被氣死的說法,仍然佔據主流地位,林沖的一生,註定就是個天生受氣的主,這是他的性格決定的。


孫少俠品金庸


林沖自然是病死的。

他是在徵方臘回朝的途中染了風癱,被留在了武二郎出家的六和寺中,過了半年而亡故的。過去所謂的風癱,其實就是現在的中風,形體不受支配,飲食起居要人照看。林沖正是這樣的病情。只是難為了武二,這條孔武大漢竟然看覷得林教頭無微不至,也是同病相憐的生死兄弟,自然不會怠慢了林教頭。林沖死在外地也算是一個較為理想的結局。不然的話,以他的前因後果,就是回到了朝廷也會被一眾奸相餘孽害慘的。

這就是正版《水滸傳》的林沖結局。

應該說,林沖一生難得有幾個交心過命的知心朋友,那個好友陸謙甚至還為了自家的前程設計陷害他,若不是結義兄弟魯智深全力搭救,林沖早就死於非命了。幸好他的朋友中不全都是陸謙那樣的勢利小人無恥之徒,還有大和尚義薄雲天,還有武二郎盡心看護,應該說林教頭還是遇到了一干披肝瀝膽的好兄弟。

林沖是最早上梁山的好漢之一,在晁蓋、宋江等人還沒上山的時候,就已然上了梁山,和白衣秀士王倫、雲裡金剛宋萬、摸著天杜遷、旱地忽律朱貴等人一起共事。後來因為王倫小肚雞腸不能容人,林沖一時火起,掏出解腕尖刀割了那廝,搬過來那把金交椅讓晁天王巍然上座。

有人說,林沖一生也沒幾個朋友,就連最好的兄弟魯智深都被他出賣了。其實這就是個噱頭和賣點,是那些不明就裡的人在睜眼說瞎話,胡說八道當不得真。

林沖本是個體制內的官職,雖然職位不高,但因為其自身的能為和武力在東京汴梁無可堪比,自然就被頂頭上司高看一眼,結果卻還是被頂頭上司害了,若不是天地神明保佑,林沖的週年都要燒過好幾期了。也足見老天有眼,天無絕人之路,英雄末路,自然有上天眷顧,加上幾個生死兄弟的鼎力護持,才得以被逼到走投無路之後,雪夜上了梁山。

林沖不是個特別衝動的人,也是其在體制內熬出來的結果。你想,他的身邊周圍,都是昂昂然位列三公、執掌當朝帥印的一品大員,他一個小小的禁軍教頭哪裡有顯赫而尊崇的位置?還不就是習慣了低眉順眼順勢而為,在那樣的大背景下,別說是你一介武夫,就是當朝一品大員,也得學會看官家的喜怒哀樂眉眼高低,稍有不慎便會舉家蒙難。

但林沖卻不乏真誠的朋友,雖然其鬱郁一生頗不得志,總是寄人籬下或者被陷害詬病,但還是有幾個情同手足的好朋友的。比如托塔天王晁蓋,就是林沖的知心好友,也是林沖的伯樂知音,可惜晁天王好運不長,在黑三郎的蠢蠢欲動之下,過早殞命疆場,但他一生還是對林沖鍾愛有加的。還有大和尚魯智深,這個雖然粗看起來莽夫一個,其實是個最古道熱腸的俠義之人,一生幫襯了林沖很多次,沒有上好的交情怎麼會得到大和尚的如此恩隆?

還有晁天王帶來的石碣村一干兄弟,也是和晁天王站到一處的,只是礙於黑三郎的勢威勢大,才緘默不言一直承受的。還有朝廷來的金槍手徐寧,也是林沖的好朋友,可惜書中只是提了那麼一次,並沒有過多過細的交代。

還有就是武二郎,這個殺人如麻的威武漢子,看重的是義氣和本領,如果沒有情投意合的脾氣秉性和能力,武二也不可能看得上眼。何況他還是一個連宋江都畏懼三分的好漢呢。

書中雖然沒有關於兄弟同氣的交代,但林沖自上山以來,總是謹遵寨規,不逾越雷池半步,加上人品謙恭,能耐又大,自然受到一干好兄弟的熱誠對待,只是由於立場問題,他一生也沒焐熱宋江這個冷饅頭,總是被壓制和排擠的邊緣徘徊。但這並不影響林沖在山寨的影響力,老話兒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能有幾人?林沖能得到這幾個最重義氣的兄弟眷顧,也算是沒白落草一回。


龍吟148119260


說起林沖,人們往往是既恨又憐,恨得是他軟弱畏縮,任人欺凌,憐他是他命運悽慘。

林沖平白無遭造小人陷害,空有一身本事卻無處施展,最後徵完方臘以為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吧,還偏巧不巧患上風癱一病不起,最終死在了病床上,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死在病榻上大概還不如馳騁沙場,馬革裹屍來得痛快!

林沖上梁山前的人生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林沖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有個賢惠的老婆,他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是衣食無憂,林沖沒有大志向,他是個小富即安,如果沒有高衙內的出現,林沖大概一輩子都會維持這個狀態。但是命運沒有如果,高衙內他就是出現了,還調戲林娘子。看到一個浮浪子弟對自己的老婆不敬,林沖最初的表現和大多數男人一樣,怒髮衝冠,抓住高衙內就要打,可當他把高衙內扳過身來,發現是高衙內的時候,他當場就餒了。

高衙內可是高太尉的養子,誰敢招惹,打狗還得看主人,你敢打高太尉的養子,官還要不要做了?日子還要不要過了?高太尉隨便找個藉口就能關你幾十年,甚至神不知鬼不覺的把你殺了都有可能。考慮到這些,林沖不敢打了,他跟魯智深解釋說是高太尉正好是他頂頭上司,打了面上不好看。多麼可笑的理由,難道高太尉不是林沖的頂頭上司林沖就敢打了?可以這樣說,只要調戲高衙內的靠山官比林沖的大得多,林沖都不敢造次。

好了,其實我們也不能苛責林沖,他的憂慮是有道理的,高太尉那種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你如果動了他乾兒子,他真的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再說林娘子在廟前也沒讓高衙內得手,事情算了就算了。

林沖的隱忍讓高衙內變本加厲,他手下的富安出謀劃策,讓他利用林沖的好朋友陸謙來坑林沖。陸謙得知此事後幾乎沒猶豫就答應了,他和高衙內狼狽為奸,利用調虎離山之計支開林沖,然後把林娘子賺到陸謙家,好讓高衙內下手,這條計確實毒,如果不是林娘子的丫鬟及時給林沖報信,高衙內就得逞了。

之前的事林沖的態度面前可以說情有可原,但之後發生這事林沖的處理方式就很有問題了,林沖見走了高衙內,也不敢去追趕,天天就拿把尖刀等陸謙,陸謙嚇得躲進了太尉府,林沖自然也殺不成陸謙,可我想說,你林沖殺陸謙有什麼用,敢殺高衙內嗎?殺了陸謙,高衙內還能繼續想歪點子調戲林娘子。

什麼都做不了,林沖又忍了,看到這兒有很多人必定都替林教頭著急,惹不起咱躲得起吧,全家搬走,不做這個教頭,不受這份腌臢氣了不成。那不成,林沖捨不得朝廷的俸祿,他還抱著一絲幻想,竟然還買把寶刀想跟高俅和解,這和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有什麼區別?

最終林沖真的為自己的隱忍和幼稚付出了代價,他被陷害發配了,可被髮配了他還抱著做官的幻想,直到陸謙和富安又來殺他,他不得已殺了兩人,這才斷了所有念想,上梁山落草為寇。林沖覺醒的太晚了,一切都遲了,老婆死了,家也沒了。

徵方臘之後林沖終於有機會迴歸朝廷,可又換上風癱,他被武松照料了半年之後去世

高俅、蔡京等人對梁山好漢恨之入骨,這群人的力量又不容小視,為了打擊削弱這些人,高俅、蔡京採取了借刀殺人的辦法,他們表奏徽宗派梁山好漢去南征北戰。

這下好了,梁山好漢還沒把屁股下的官位捂熱呢就到處跑,打完這個打那個,打敗方臘之後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卻發現當年的兄弟們已經十去七八,好不淒涼。但並非所有人都感到難過,有些朝廷降將本來就想著迴歸朝廷,如今他們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其中就包括林沖。

林沖感到自己十分幸運,畢竟能在槍林箭雨中活下來是個奇蹟,他等著回朝接受封賞。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宋江安排妥當一切準備啟程回京,林沖就在這個時候患上了風癱,行不得路,只好留在六和寺裡養病,由武松看顧。

武松為什麼留在這裡?因為他胳膊斷了,也看透了一切。他曾經和林沖一樣,想做個官吏,實現自我價值,但卻一次一次的被利用和欺騙,在加上和魯智深的接觸,使得他更加厭惡做官,他的心冷了,也累了,於是選擇在六和寺出家。

武松看透了,林沖卻沒有,他心中還有執念,對為官的執念,拼盡全力九死一生換來的卻是癱瘓在床,林沖心裡特別不甘和憂憤,所以他只活了半年就去世。

假如林沖沒有患病,而是回了東京汴梁,會怎樣?還是會被高俅害死!

林沖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卻始終沒有覺悟,他對朝廷自始至終都抱著幻想。當初他擁立晁蓋為山寨之主的手就說以他的胸襟,不能領導梁山好漢,剪除宋徽宗身邊的奸臣。看看,多麼幼稚的想法。

林沖這個人根本就看不清形勢,還屁顛屁顛的等著回去做官,高俅能容得下他?以宋江和吳用的城府尚且不能自保,何況林沖一介武夫。他如果真做了官,下場必定和盧俊義一樣,死的不明不白地也沒人伸冤。

林沖是窩囊死的,也是被自己的貪給害了,他如果舍了教頭的職位,早早帶著老婆離開東京,下場不會這麼悽慘。


西堤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林沖根本沒有朋友,因為這個人太自私了。

林沖是個膽小懦弱,自私自利的傢伙。

林沖的卑劣主要是兩個方面:

第一,林沖給妻子寫休書。

很多人為,林沖寫休書是怕耽誤妻子的青春。

但林沖妻子已經說絕對不會改嫁,況且就算要改嫁到時候再寫休書也不遲,畢竟滄州距離開封也不遠,鄰省而已。

其實,這就是林沖一種卑劣的自救方法。

林沖明白,只要他不同妻子劃清界限,以高太尉一夥的狠毒,肯定還會繼續去滄州害他。

而只要他主動休妻,高太尉一夥就會轉而逼迫林沖妻子改嫁,林沖自己就安全了。

此舉等於將妻子推入虎口,最終這個剛烈的女人果然自盡。

林沖這傢伙,連自己的愛妻都能推入火坑,可見人品低劣程度。

第二,爆料魯智深。

魯智深可以說是全書最講義氣的幾個人。

得知林沖被陷害後,魯智深不但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還一路送到滄州去。

而魯智深同林沖不過是剛認識的朋友,並沒有很深的交情,可見魯智深多麼講義氣。

而奇怪的是,雖然差役多次詢問魯智深的姓名,後者不說。

然而,當魯智深離開林沖返回開封時,林沖卻主動爆料給差役,說了魯智深的真實身份。

隨後,高太尉派人將魯智深趕出大相國寺,還抓捕他,魯被迫從此流亡江湖。

林沖是個特別精明的人,這種重大問題他是不會隨口亂說的。

他之所以爆料,主要說明此次阻撓高太尉陷害完全是魯智深的主張,同自己無關。

本來有人害你,你去自衛,天經地義,但林沖連這點都怕繼續得罪高太尉,可見非常猥瑣。

林沖上山以後,根本就沒有一個朋友,魯智深也叫他“林教頭”而不是兄弟,可見都知道他是什麼人。

另外,王倫就算再不好,怎麼說也是林沖大哥,在關鍵時候接納了林沖入夥,有救命之恩。

而別人都沒動手,林沖卻將王倫殺了,這在江湖上就是欺師滅祖的行為,名聲會極差的。

最後林沖癱瘓以後,只是讓武松照顧。而武松自己斷了一條胳膊,是殘疾人,還能照顧得了誰。

所以林沖癱瘓半年就死了,孤苦伶仃,身邊沒有一個朋友和親人。


薩沙


一,悲憤。

林沖是悲憤而死。少時讀水滸,林沖乃一等一武功高手,英雄好漢,八十萬禁軍教頭,好厲害喲,看到充軍途中被差役燙腳的場面,對高俅恨得真是咬牙切齒。如此主流社會高層人物,看到自己老婆被上司的乾兒子調戲,卻只能先聲唬人,搖頭作罷。繼續隱忍,終在白虎堂被陷害,充軍流放,沒魯智深一路護送搭救,早成野豬林棍下冤魂。隨後一心想在草料場服完牢獄後早日回家見自家娘子,未曾料高俅派自己的好友繼續追殺,被逼無奈,痛下殺手。又得知同事兼岳父已亡,娘子自縊身死,都是受高俅逼迫無奈所致。血海深仇,逼上梁山。終於等到報仇機會來臨,卻被宋大哥獻殷勤放走。


二,悲壯。

整個梁山泊一百單八將,聚成一幅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悲壯的史詩,林沖便是悲壯的一分子。手刃排擠自己的王倫,也從未被領導晁蓋宋江視為心腹,幸虧自己武藝高強有用武之地。朝廷卸磨殺驢兔死狗烹,最終還是因臥病被自己人邊沿化。

三,悲愴

總幻想重歸主流社會,竟招供救過自己性命的世交兄弟魯智深。一心只想報仇,總是孤獨的存在,最後悽慘地病死在武松出家的六和寺,身邊只有萬念俱灰的殘廢人武老二。



我是白酒王一杯,關注我,有更多白酒外的人生話題可嘗試交流。


酒鬼王一杯


林沖是水滸裡面的悲劇人物,打完方臘以後,他自己中風癱瘓,武松留下來照顧他半年,最後林沖自己病死了。

用現在的話說,叫做百因必有果,林沖年歲也說不上太大,而且看得出來,林沖也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但是卻早早離世,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如果從林沖出場以後的軌跡來看,林沖早早離世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可能是長年累月的憋屈,林沖自己把自己氣病了,最後死了。

實際上一個人活多久,主要是遺傳因素,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是否能順心如意,該喜就喜,該怒就怒,該悲就悲,不要刻意壓抑自己情感。林沖就不一樣了,自從一出場就一直壓著火呢。

林沖本來小日子過得不錯,他出身官吏世家,老爹雖然不是什麼大官,但是也是混公家飯吃的。他自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雖然不是官,但是各方面待遇都不錯。而且林沖有一點,他跟高俅本來私交密切,比如說有一段,林沖知道高俅家裡有個寶刀 ,幾次纏著高俅要看,一般下屬敢這麼對待領導嗎,可見他平日跟高俅走動很近。林沖本來性子平和,武藝高強,當教頭肯定毫無問題,又有上面高俅罩著,他自己娶了個賢良妻子,丈人家也是通情達理的。這樣的小生活,簡直不要太美滋滋。

林沖或許是美好生活過的太久了,他沒有絲毫跟人鬥爭的經驗。林沖出場沒多久,就遇到了高衙內也就是高俅的乾兒子調戲自己老婆,這本來是奇恥大辱,但是林沖愣是忍了下來。本來他想著忍一時風平浪靜,但是高衙內不死心,後來居然勾結林沖朋友陸謙,合夥欺騙林沖,藉機再次想要強上林娘子,後來幸虧林沖發現的早,把林娘子救了下來。這時候林沖氣的不行,但是他只敢去找陸謙的麻煩,對高衙內還是毫無辦法。後來高俅知道這事,十分心疼兒子,就用賣刀計陷害林沖,把他打入大佬,發配遠方。林沖想著不要拖累林娘子,就要把她休了。本來兩人相敬如賓,十分恩愛,現在林沖卻只能無奈休妻,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後來高俅還不打算放過他,準備發配路上將他殺害,最後林沖忍無可忍,奮起反抗,殺了陸謙,最後上了梁山。

按理說林沖在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武藝高強,才能卓越,又有柴進的舉薦,到了梁山小小地界,應該混的風生水起才是,結果那王倫對他十分忌恨,就擔心林沖奪了自己頭領之位,因此林沖在梁山也很不受待見,一個人過的十分窩囊。可以說,自從林沖老婆被高衙內調戲以後,林沖的氣就沒順過。

後來晁蓋一夥人來了,在吳用的挑撥下,林沖終於殺死了王倫,但是他也沒有做首領,不但沒有做首領,連老二都沒有做,而是做了第四把交椅。一起上山的晁蓋一夥人一塊玩,梁山本來的宋萬杜遷一塊玩,剩下唯一一個跟林沖有點交情的也就朱貴了。實際上,可能林沖短時間內經歷的苦難太多,所以林沖一天到晚都是苦大仇深一張臉,他本來本領高強,又直接殺了王倫,臉上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確實也很難讓人親近。

後來宋江來了,林沖的位子又往後挪了一下,林沖雖然是員虎將,也頗多有立戰功,但是無論是晁蓋還是宋江對他都保持著尊重而疏遠的態度。後來晁蓋死後,大排座的時候,林沖的位子又往後移了兩位,盧俊義和關勝都排在了他前面。說實話,在宋江要準備拉關勝入夥的時候,林沖有點急眼了,直接說你怎麼就知道漲別人志氣呢,就要跑去跟關勝廝殺,後來秦明先跑過去,林沖怕秦明搶功,也衝上去廝殺。林沖一向穩重,怎麼這時候就著急了呢,因為上山這麼久,他實在是憋氣太久了,自己空有虛名,沒有什麼實權,也沒有什麼心腹,只是一個衝鋒陷陣的頭領,他需要發洩一下,證明一下自己,但是宋江似乎並不想給他這個機會,所以林沖可以說是鬱郁不得志了。

再到後面招安,關勝、呼延灼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存在,林沖或許因為本來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這方面就表現的不怎麼突出,經歷過太多的林沖似乎也沒有太多爭強鬥勇的興致了,招安以後林沖的表現可以說是規規矩矩,並沒有特別大的貢獻。實際上,林沖看著悶悶不樂的,畢竟本事夠大,心本來也說挺高的,比如他在朱貴酒樓就曾經寫詩說“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看得出來,林沖也是有大志向的,特別是被高俅欺負以後,他更想著揚眉吐氣,出人頭地,但是自打上了梁山,他就沒有真正的分期過,一直過得比較壓抑。

正是以為如此,林沖心情一直都是喪喪的,心情影響身體,後面就得了風癱。那時候武松被法術斬斷了一隻手臂,他也不想去朝廷要什麼封賞,正好藉機留下了照顧林沖,最後給林沖送終。

對比林沖來看,武松斷了胳膊,氣血大虧,但是人家活到八十多歲。主要是武松活的要比林沖痛快多了,想要報仇就報仇,想要殺人就殺人,不會瞻前顧後,也不會考慮太多,殺了人照舊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有啥事都發洩出來,所以人家活得長久。


一覽眾河小


說起林沖,人們往往是既恨又憐,恨得是他軟弱畏縮,任人欺凌,憐他是他命運悽慘。

林沖平白無遭造小人陷害,空有一身本事卻無處施展,最後徵完方臘以為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吧,還偏巧不巧患上風癱一病不起,最終死在了病床上,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死在病榻上大概還不如馳騁沙場,馬革裹屍來得痛快!

林沖上梁山前的人生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林沖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有個賢惠的老婆,他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是衣食無憂,林沖沒有大志向,他是個小富即安,如果沒有高衙內的出現,林沖大概一輩子都會維持這個狀態。但是命運沒有如果,高衙內他就是出現了,還調戲林娘子。看到一個浮浪子弟對自己的老婆不敬,林沖最初的表現和大多數男人一樣,怒髮衝冠,抓住高衙內就要打,可當他把高衙內扳過身來,發現是高衙內的時候,他當場就餒了。

高衙內可是高太尉的養子,誰敢招惹,打狗還得看主人,你敢打高太尉的養子,官還要不要做了?日子還要不要過了?高太尉隨便找個藉口就能關你幾十年,甚至神不知鬼不覺的把你殺了都有可能。考慮到這些,林沖不敢打了,他跟魯智深解釋說是高太尉正好是他頂頭上司,打了面上不好看。多麼可笑的理由,難道高太尉不是林沖的頂頭上司林沖就敢打了?可以這樣說,只要調戲高衙內的靠山官比林沖的大得多,林沖都不敢造次。

好了,其實我們也不能苛責林沖,他的憂慮是有道理的,高太尉那種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你如果動了他乾兒子,他真的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再說林娘子在廟前也沒讓高衙內得手,事情算了就算了。

林沖的隱忍讓高衙內變本加厲,他手下的富安出謀劃策,讓他利用林沖的好朋友陸謙來坑林沖。陸謙得知此事後幾乎沒猶豫就答應了,他和高衙內狼狽為奸,利用調虎離山之計支開林沖,然後把林娘子賺到陸謙家,好讓高衙內下手,這條計確實毒,如果不是林娘子的丫鬟及時給林沖報信,高衙內就得逞了。

之前的事林沖的態度面前可以說情有可原,但之後發生這事林沖的處理方式就很有問題了,林沖見走了高衙內,也不敢去追趕,天天就拿把尖刀等陸謙,陸謙嚇得躲進了太尉府,林沖自然也殺不成陸謙,可我想說,你林沖殺陸謙有什麼用,敢殺高衙內嗎?殺了陸謙,高衙內還能繼續想歪點子調戲林娘子。

什麼都做不了,林沖又忍了,看到這兒有很多人必定都替林教頭著急,惹不起咱躲得起吧,全家搬走,不做這個教頭,不受這份腌臢氣了不成。那不成,林沖捨不得朝廷的俸祿,他還抱著一絲幻想,竟然還買把寶刀想跟高俅和解,這和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有什麼區別?

最終林沖真的為自己的隱忍和幼稚付出了代價,他被陷害發配了,可被髮配了他還抱著做官的幻想,直到陸謙和富安又來殺他,他不得已殺了兩人,這才斷了所有念想,上梁山落草為寇。林沖覺醒的太晚了,一切都遲了,老婆死了,家也沒了。

徵方臘之後林沖終於有機會迴歸朝廷,可又換上風癱,他被武松照料了半年之後去世

高俅、蔡京等人對梁山好漢恨之入骨,這群人的力量又不容小視,為了打擊削弱這些人,高俅、蔡京採取了借刀殺人的辦法,他們表奏徽宗派梁山好漢去南征北戰。

這下好了,梁山好漢還沒把屁股下的官位捂熱呢就到處跑,打完這個打那個,打敗方臘之後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卻發現當年的兄弟們已經十去七八,好不淒涼。但並非所有人都感到難過,有些朝廷降將本來就想著迴歸朝廷,如今他們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其中就包括林沖。

林沖感到自己十分幸運,畢竟能在槍林箭雨中活下來是個奇蹟,他等著回朝接受封賞。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宋江安排妥當一切準備啟程回京,林沖就在這個時候患上了風癱,行不得路,只好留在六和寺裡養病,由武松看顧。

武松為什麼留在這裡?因為他胳膊斷了,也看透了一切。他曾經和林沖一樣,想做個官吏,實現自我價值,但卻一次一次的被利用和欺騙,在加上和魯智深的接觸,使得他更加厭惡做官,他的心冷了,也累了,於是選擇在六和寺出家。

武松看透了,林沖卻沒有,他心中還有執念,對為官的執念,拼盡全力九死一生換來的卻是癱瘓在床,林沖心裡特別不甘和憂憤,所以他只活了半年就去世。

假如林沖沒有患病,而是回了東京汴梁,會怎樣?還是會被高俅害死!

林沖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卻始終沒有覺悟,他對朝廷自始至終都抱著幻想。當初他擁立晁蓋為山寨之主的手就說以他的胸襟,不能領導梁山好漢,剪除宋徽宗身邊的奸臣。看看,多麼幼稚的想法。

林沖這個人根本就看不清形勢,還屁顛屁顛的等著回去做官,高俅能容得下他?以宋江和吳用的城府尚且不能自保,何況林沖一介武夫。他如果真做了官,下場必定和盧俊義一樣,死的不明不白地也沒人伸冤。

林沖是窩囊死的,也是被自己的貪給害了,他如果舍了教頭的職位,早早帶著老婆離開東京,下場不會這麼悽慘。


孤城影隨


在《水滸傳》小說中,江南方臘起義平定後,林沖作為倖存正將,隨大軍班師,卻在屯紮杭州期間得了風癱,被留在六和寺中養病,由武松看視照顧。他在半年後病故,追封忠武郎。

在央視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擒獲了率大軍征討他們的高俅,林沖欲殺高俅,卻被宋江命人阻攔,林沖憤恨臥床病倒,死在梁山好漢欲去汴京接受招安的前夕,吐血而亡,死時他的結義兄長魯智深在旁伺候。


跪射俑


喜歡林沖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我回答的一個關於對林沖評價的問題,是我個人自己的簡介,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水滸傳》一百零八路英雄個個可以說是豪情壯志,他們結局都很悲壯。林沖作為觀眾非常喜歡的一個英雄,在被逼上梁山後,由於家破人亡,妻兒死去最終抑鬱燻心,患上了風寒吐血含恨而亡。

他死時身邊唯一的朋友是武松不是魯智深,魯智深先於林沖去世,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最後武松是和林沖一起在六合寺。所以死時身邊唯一的朋友應該是武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