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水稻和小麥的價格一直都很低,將來拋荒問題會更嚴重嗎?

手機用戶60262989195


如果小麥,水稻價格一直很低,將來拋荒問題會很嚴重嗎?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如果價格很低,拋荒將繼續加大,肯定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就目前國家對三農政策而言,糧食價格將會在低價位,低補貼,農民種地低收入當中徘徊,中國農業靠天吃飯,如果趕上自然災害農民甚至有種地賠錢可能。種地入不敷出,造成土地拋荒可能性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糧食價格不漲反降,其它都在漲價,農資象,柴油,化肥,農藥人工都在一路升高,秸稈不讓焚燒,又給種糧農民增加了額外支出費用,國家秸稈補貼根本沒有到農民手中,各種補貼大多數只是一種形式或者口號,種糧農民得到很少很少,嚴重挫傷農民種糧食積極性,土地拋荒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不可避免。




國家對三農領域非常重視,為什麼對糧食價格控制,在什麼都漲價的情況下,反而降低糧食最低保護價呢?降低了最低保護價,還說是保護農民種糧食利益?


由於前幾年為保護農民種糧食利益,國家對糧食最低保護價逐年提高,糧食產量不但增加,庫存壓力越來越大,好像是國內糧食供大於求,糧食過剩。這種情況下,為了抑制糧食價格,國家做出了降低糧食最低保護價政策,為了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增加補貼的形式保護由降價給農民造成損失的彌補,可是補貼那點資金還沒有農資漲價部分高呢,糧食落價造成的損失由種糧農民自己承擔,就水稻種植來講,每斤降低2毛錢,一畝地產量1000斤,農民種糧食少收入200元!這是降低最低保護價種水稻農民最直接的感受和體驗。保護農民種糧食利益到目前為止沒有實際意義。


國家對三農投入的確在逐年加大,扶貧脫貧攻堅戰,給貧困戶,帶來了實際性的幫助,扶貧脫貧攻堅戰效果顯著,綜合考慮,是國家層面決策大方向。


今年兩會對三農政策就是保糧食產量,穩定農民收入,堅守土地面積。


國家對三農政策是一個綜合性的考慮,三農問題是中國夢的基礎,也是中國問題的重中之重,目前糧食在低價格,低補貼,農民種糧食低收入下徘徊,是階段性的,部分土地拋荒現象不可避免,相信國家對三農政策的不斷完善,隨著三農政策的調整,土地拋荒徹底解決指日可待!


最後作為一個農民,看到有的土地拋荒,真是心疼啊!


北國飄雪


如果水稻和小麥的價格一直都很低,將來拋荒問題會更嚴重嗎?這個問題是在農村出來的人,基本都知道,糧食價格上不去,種田無出路的話,只會是越來越嚴重。

現在在農村種田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的五十幾、六十幾歲甚至七八十歲的老人。稍微有點門道,年輕的人,都會外出打工。可以預見,當我們的父輩老了,農村農民在家鄉的收入,得不到大的改觀,未來拋荒只會越來越嚴重。試想一下,種一年田辛苦的半死,不如在外打工二三個月,這樣的田,你種下去,還會有積極性不?



那麼要怎麼解決這些農田拋荒問題呢?一直是阻礙各地社會發展的一道難題。個人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應該大力倡導農民改變現有的古老的農業模式(如政府牽頭成立合作社、培訓技術人員、指導銷售等),必須引進一些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種、養相結的高效益生態模式,讓農民實實在在增收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比如現在流行蛙稻模式、鴨稻模式、蝦稻模式、鱉稻模式等等一系列生態模式,嚴格按照生態、環保、有機的標準來進行種植、養殖。既可以產出高品質的生態有機大米,又能收穫套養生態生物帶來的優厚利潤。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獨家觀點,供參考,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想法或建議,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壞男人說小龍蝦


不是將來,就現在農村就有很多拋荒的地!

今年我們地區小麥減產非常嚴重,質量也是非常的差,我家裡目前就有幾十袋小麥還沒有賣出去,主要還是因為價錢低,糧食收購點不收購質量差的小麥。

近幾年農村主要種植的水稻,小麥,玉米等價格上不去,常年在低價徘徊。而蔬菜,水果等容易受種植面積,天災,行情等影響,總體收益有限,多地在收穫的季節都有滯銷的情況發生。所以導致種地的人越來越少。

現在的農村,很少看到有年輕人在家種地,可以說很多年輕人,甚至一些年齡大的中老年人都外出打工掙錢。現在的年輕人可以說連地都沒有去過,都不知道怎麼種地了?可能再過幾年,當老一輩的人漸漸老去,幹不動了,很多田地可能荒蕪的面積會越來越大。

一畝地種植小麥玉米,一年的總收益也就是1000塊錢左右,如果碰上天災年,幾乎顆粒無收,甚至賠本,再加上最近租地,化肥,機械,人工等成本越來越高,種地,搞傳統的經濟作物已經沒有利潤可言。而打工,相對來說比較安逸,現在一個人出去找工作最起碼都是3000左右,高的話能拿到6000-10000,在工廠幹2個月的收入,起碼比種十畝地的一年的收益還要高。種地又非常辛苦,現在靠種地幾乎不能養家餬口,只能不餓肚子,很多農民受夠了種地的艱難,認為種地的沒志氣,發不了財,都不讓子孫去種地。

綜合多方面的原因,未來種地的人會越來越少,土地荒蕪的情況可能會很嚴重,值得警惕,思考!


鄉間一抹陽光


如果採用專家式回答,引經據典,發數據,舉案例,可以回覆你一萬字。

我喜歡簡單粗暴的回答問題。愛信不信。

如果長期生活在農村,你只需要用眼睛聽,用耳朵看,就能做出判斷。

先唱個高調:

水稻小麥價格低,表面看起來是傷農,但規模化農業、機械化農業、高新農業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農業未來唯一的出路。障礙在哪?在於土地過於分散,無法成片。

只有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慢慢將土地流轉到少數人手中,這一切將來才有可能。

拋荒問題並不是現在才出現,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相比現在,十年前的土地拋荒現象比現在更嚴重。原因是以前農業機械還不夠普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承包土地無利可圖。當時很多人進城務工,土地拋荒也沒有多少人願意承包。現在農業環境相對當時已經大大改觀,種植養殖項目選擇性更多,市場空間更大,所以土地流轉日趨熱門。


我相信,短暫的地地拋荒不僅不會影響到糧食供給,反而對於土地流轉是有利的。

十年前,一畝地租金150,十年過去了,一畝租金翻了四倍到六倍。反而是想要地的人搶不到地。這已經充分說明了拋荒的擔心是杞人憂天而已。


養龍蝦的小哥哥


管好水稻和小麥價格沒有錯,但如果單純管水稻和小麥價格肯定會出問題。現在己經出現拋荒逐年增多,目前老百姓是需要市場經濟,但市場經濟中的扭曲現象很嚴重,今天我到藥店去購藥,一板耐信的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20毫克的是67元5角。我想這個生產線上的藥也就象印50元面值的人民幣。這種現象是否扭曲,天知道。農民要看得起病,確實目前賣20元一斤稻穀小麥也不貴。用現代的方式耕種,一個農民種IO多畝地,一年忙下來也是很辛苦的,IO畝地兩季產2萬斤糧不容易,賣20元也就是40萬元,除去成本,連田畝租金也需2萬元左右,農民忙一年也不過三十多萬元,說實在買這些藥片肯定不覺得貴,但現在價挌在一元多一點,連本搭利三萬元左右。但農民種田的收入確實微符其微,目前農民的人均收入在年收入1萬6千多點。農民也好工人也罷,目前的雖有點收入但跟不上看病吃藥的需要,也跟不上城市高房價的需要,其實農民並不是不愛好種地,他們也不願意拋荒,也知道吃飯是第一件大事,但在看病和高房價的扭曲下,他們也想用多讀書讓下一代進入高科技行列,多讀書讓下一代進入高收入行列。但從目前在糧食大市場的範圍內,他們也明知不可能讓稻穀和小麥賣到20元一斤呵,但目前的糧價與高收入人群使農民變得更聰明,擇業自由能收入高他們拋荒也不在乎了!但想法上有點事與願違啊!


黃浩榮279


農村有句老話:莊稼不收年年種,定有一年好收成。既道出了種糧農民的一種堅持,也可以當做是一句勵志的話。正是這種堅持,雖然縱向對比近十幾年來的國內糧價,儘管也有上漲,但漲漲跌跌,農民的種糧收入總體上並不高,甚至還出現了下降,但依然並沒有出現大量的撂荒現象。儘管打工收入佔了主要收入來源,儘管種糧不怎麼掙錢,但實際上來看,農民在外出打工之餘,糧食的播種、收穫並沒有耽誤,說明農民對於土地的感情是深厚的。

但近幾年來,確實有部分地區出現了撂荒的情況,再加上一些糧食主產區的農民也很多存在種夠自家吃的就行的心理,對於田間管理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這些情況對於我國糧食生產、國家糧食安全的影響值得引起警惕和關注。

一、種糧收入是和糧價有著直接關係的,糧價的高低及上漲幅度,決定了農民種糧收益的多少,對於種糧積極性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以幾個圖表展示一下近十幾年來的糧價走勢:

這幾張圖片,是不是很能看得出糧價的走勢情況!?部分品種的價格已經回落到了7、8年前的水平。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稻穀價格。

但對比農資價格如農藥、化肥、柴油、人工等成本來看,卻是出現了增長,尤其是近兩年來,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不斷上漲,使得農民的種糧成本增加,在糧價表現“不如人意”的情況下,農民的種糧收益也受到了影響。這其中,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損失更大,比如2017年華北黃淮的秋玉米,2018年南部麥區的冬小麥,因為不利天氣影響,不僅產量下降,品質更是降低,賣糧受限,價格偏低,農民收益大幅下降。

二、從後期來看,根據今年國家對於小麥和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政策預案的執行情況,可以看出,今後的糧食收購,將由往年的政策性收儲為主,向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這也意味著,政策對價格的支撐作用會下降,糧價更多的將由市場供求關係形成。短期內,由於國家手中還掌握著比較多的往年收購的臨儲糧食庫存,其中像玉米、稻穀等品種去庫存的壓力比較大,拍賣的價格也定的比較低,這對市場價格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農民的收益。但長期來看,隨著臨時收儲糧食庫存的不斷消化,市場供求也將進入良性循環之中,糧價的形成將由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博弈產生,農民也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農業種植結構。

三、撂荒的情況,隨著農村土地政策的調整,以及未來糧價形成機制的變化,可能不會繼續擴大或蔓延。儘管目前農村種糧的人群仍以50、60後為主,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的不多,但說不定農業的生產模式會逐漸改變。另外,畢竟目前有些地區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撂荒的情況,再加上類似於今年這樣的不好的年景一旦連續出現,對國家的糧食安全還是會產生影響的,所以,國家還是應該在扶持農民種糧積極性、尤其是保證小麥、稻穀等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上,多給予支持。


糧小咖


如果水稻和小麥的價格一直都很低,將來拋荒問題會更嚴重嗎?

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現在國家也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農民依靠種地帶來的經濟收入已經滿足不了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農村的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導致農村種地的人群不足,是現在農村土地拋荒的主要原因。

農業是我國根本產業,糧食安全更是關乎民生。正因如此,糧食的價格農民決定不了,市場也決定不了,因為我們從未發現糧食的價格和其他產業那樣存在大起大落的現象。一方面,糧食收儲價格過低,影響農民種糧的經濟收入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國際糧食價格比國內還要低,如果完全依賴進口,會節省大量成本,但又會對我國的農業生產造成衝擊。

過去我國高速經濟、城市建設忽視了農業的發展,導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為了增加收入大量農民選擇進城務工,打工帶來的收入要比種地帶來的收入更高、更穩定,農民常年在外打工,農村的土地自然就荒廢了。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在“三農”領域的政策和資金投入。保證農民種糧收入提高和積極性,就是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不動搖,或許不久的將來種地也會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關注評論,共同探討!


沂蒙小杰


表面上看,糧食價格越低,當然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就會低,土地拋荒的現象,就會越來越嚴重。

我們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我們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由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的進程。一場新的土地革命正在悄然興起。

農村土地由一家一戶式的零片化種植,向規模化機械化的連片種植方式轉變,已是大勢所趨。並且是不可阻當的潮流。

現在農村土地的經營模式,已經嚴重製約了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碎片化的土地種植模式,阻礙了大型高效的機械利用,致使土地的經濟效益低下。

改變這一現狀的方法,寄希望於糧食價格的提高,是不可能的。因為縱觀世界糧食市場,我們的糧食價格,已經不低了。

那麼,糧價不升,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不上來,土地拋荒這個問題就無解了嗎?

不是。

現階段,有些個別的地方,出現土地拋荒現象,只會是暫時的,這也是土地改革過程中的一種陣痛。

種糧掙不到錢,很多人出去打工,然後,把土地流轉到種田大戶手裡,就是極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這個正在或者說開始的進程裡,有人不理解,有人賭氣閒置土地,這都可以理解。

但是,隨著人們的認識的提高,和對現實情況的漸漸授受,以及政策法規逐步的完善,到時候,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笨刨


必然會!

我家地處江漢平原,是著名的的魚米之鄉,8月份稻穀價格不到7毛一斤,不及去年最高價的一半,說價格腰斬一點也不誇張。按照目前這個價格,一畝地能淨賺300塊就不錯了,長此以往,農民哪還有動力種水稻?儘管我們那現在很多水田採用的是稻蝦共養模式,稻穀也僅僅作為口糧,根本就不指望賺錢。然而小龍蝦養殖戶如此之多,累死累活也賺不了什麼錢。農民也在考慮轉型,也在努力緊跟時代發展潮流。

現在農民種水稻,從育種到插秧,再到施肥打藥收割,基本上不需要什麼人力,農民種地確實比以前輕鬆不少。省心省力卻不增產增收,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如果不改變這種情況,將來拋荒的問題肯定會更嚴重。現在國家特別重視三農問題,我堅信農村會越來越好!

零零牛:“田管家”特聘農技專家


鮮農場


水稻和小麥是我國兩大糧食的主產業,也是農民賴以生存和增收的兩大主業。水稻在我們這裡一年只能種一季。如果價格低靡,再加上象今年乾旱缺水秧沒有栽全或將面臨乾死或半收至減產。農民辛苦一年投資的化肥、種子、機耕費等等各種農資和人工的投入,真的是血本無歸。
小麥一年雖然只能種一茬,但麥收以後可以種一季其它莊稼。


比如,麥茬花生、玉米、紅薯大豆等等一些農作物在經濟和產值上達到互補。

但是,如果碰到象今年的高溫天旱,麥茬花生和玉米都乾死了。沒有被幹死的其它農作物或許能得點半收。

我們這有一戶淮河邊上的農民,在沙土地裡種了一二十畝白茬花生前期長勢很好,被是五六月間的高溫連炕帶幹全部死光了。類似的花生和玉米水稻等被高溫乾旱的慘狀在農村很多。

象這樣的自然災害對農業農民的傷害,再加上人為的調低糧價,對農民的打擊更是雪上加霜。農民種田的各種農資和其它費用的瘋漲,他們種田不要說增產增收發家致富了,能夠在溫飽線上掙扎脫農就已經很不錯了。



耕地“拋荒”和“空心村”是伴隨著新時代而產生的新名詞。他雖然從側面映射出,我國工業發展的速度和繁榮,但農耕以外的其它行業,從農村吸引出大批棄農從商、務工的農村人口。這些脫離種田的人口中,有的是剩餘勞動力。有的被低糧價和高農資成本造成收不衍出,無奈逼離田地的。這就造成了人們常說的土地拋荒現象。

在網上看到新聞說,明年國家要取消水稻小麥等糧食的託底收購價。糧食的價格由市場的需求來決定,就象東北的玉米取消託底收購價後,玉米的市場價格就沒有之前的託底價格高了。

有消息說:明年國家取消糧食的託底收購價格後,將對糧食進行價格補貼。以抵消取消託底收購價後,對種田農民實際收益的損失。但願別是水漲船高式的補貼:就是補貼還沒有暖熱,農資和其它的費用就跟著漲價!


近年來國家也看到了糧價低,成本高對農民種田積極性的影響。也看到了土地日益拋荒嚴重性。也加大了對三農的投資力度:整修農村的坑塘、道路,改善農村的居住環境。

今後,如果國家在補貼糧價的同時,再讓種田的農民免費或半費的用著農資。農民感到種田能掙到錢了,土地拋荒的問題慢慢的就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