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進入了後工業的時代,以農耕為主的社會形態,已經和我們漸行漸遠。隨著第三產業的異軍突起,很多農民已經改變了依靠單一種田的模式,在很多的服務行業中,以及各種商業領域都開始有了他們的身影。而一些春節習俗,在與時俱進的思想大潮裡,也開始被人們遺忘,今天我們聊起的這個話題,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你們可以瞭解一下,作為日後茶餘飯後的笑資吧。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我們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在正月拜親訪友,會選擇大年初四這一天,而避開正月初五。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原來人們把正月初五,從古至今都稱作為“破五”,是說正月過了初五以後,人們的生活就回到了平常的狀態。

再有就是初五這一天要去接“財神”,因為在民間傳說中有個“五路神”,如果這一天早早把他接到家中,就可以在東南西北中,無論去哪個方向做事都可以發財。因此,農民們相互拜年的時候,會選擇在初五之前,因此就有了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之說。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正月串門走親戚是古老的民俗文化,也是在春節期間,親戚之間交流感情的方法。所以在這幾天,人們都是推杯換盞,盡情地享受著各種美食美味,沐浴在親情友情之中,在歡聲笑語中體會著人世間的樂趣。

當然,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因為舊社會的農民沒有什麼文化,大多數人都相信封建迷信的思想,由此而產生了很多忌諱。就是俗語裡說的“正月拜四不拜五”,如果誰正月初五去別人家拜年,對方會不開心,意思是“破五”登門會妨礙財神進門,雖然這沒有科學道理,但是作為民俗很多人都會遵守。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而選擇正月初四這天去拜年,對方的家庭會非常高興,因為這個“正月初四”,有四平八穩的意思,迷信的說法,就是讓這家的日子未來會平安穩定。因此給重要的人拜年,大多數會選擇在初四這天,比如去老丈人家、或者是給其他親屬長輩拜年,會讓對方知道他在你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而選擇正月初五去拜年,對方會知道這無非就是個禮節性地,走一下禮尚往來的過程而已,大多數都是普通朋友,或者是一些可有可無的親屬。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當然如果聰明的人家,在正月初五前去給別人拜年,而對方選擇正月初五回訪,就會明白其中的意思。當然都是表面寒暄幾句,客套話說一些,主人也不必準備美食,客人也不會在這裡久留,第二年就不會互相拜年了,這也就是委婉斷親的一個暗示。

不過確實也有不懂禮節的人,還特別熱衷於溜鬚拍馬,我們住所距離不遠,看到他總是大年初四就去一個遠親家拜年,而他的那個遠親總是初五回訪,坐一會就走。他是個農民非得去巴結權貴,人家出於禮貌又不好明說,可是又對他的人品有些厭惡,最後因為他總不知道進退一直打擾人家,他的這個遠親讓他吃了幾次閉門羹,這時他才有點了覺悟。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就是在正月初四是拜年時重要的日子,而正月初五拜年是斷親的表達。在春節,還有哪些習拜年俗你知道嗎?比如這個:“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就是說在拜年時,去岳父家要排在舅舅的前邊,由此可見,老丈人家要比舅舅家重要。雖然說“孃親舅大”,但是和妻子的父親地位相比,還是要高一點。

剩下的姑父姨夫,就可以另外選擇時間去給他們拜年了,這也說明了農民注重細節,因為親屬有遠近,朋友有厚薄,這些過往禮節都不能夠同日而語。如果按這樣順序拜年,任何人都不會挑理,反之,慢待了老丈人,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它的意思就是文章裡所說的。當然春節還有很多習俗,五湖四海的地方風俗不盡相同,南北西東的生活習慣差異也很大,希望朋友們也說說,你們那裡拜年的習俗吧,讓我們也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