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高适最经典的一首除夕诗歌,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妈,我想家了


高适最经典的一首除夕诗歌,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妈,我想家了

文|丁十二


除夕,一年之中最应该和家人团圆的日子。热热闹闹吃过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暖暖的火炉旁边,一边和父母谈论着今年的趣事,时不时中间夹杂着几句父母的唠叨,一家人笑笑呵呵的,这该是除夕最美好、最温馨的模样了。

但世事岂能尽如人愿,每年总有一些奋斗在外的游子和一些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不能回到家和家人团聚,或许是为了梦想,或许是工作的特殊性,但不管身在那里,不管在做什么,他们又何尝不想家人,何尝不盼望着团圆呢?

此刻最能代表他们心情的莫过于高适的这首《除夜作》,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妈,我想家了。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最经典的一首除夕诗歌,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妈,我想家了

这首诗没有具体的背景,很难确定其具体年份。但通过题目可以知道这是写于除夕之夜的一首诗,而且此时诗人漂泊在外,客居他乡。

诗人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难以入眠。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诗人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是除夕之夜,这份思念便更加煎熬、更加凄苦。

“旅馆寒灯独不眠”,诗的首句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启人联想,点明作者在除夕之夜仍羁旅天涯。可以想见,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凄凉之情已生,“旅馆”二字已生寒意,此刻连眼前那盏散发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逼人了。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让人心情悲凉。7个字着眼眼前之景,刻画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

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因身在客中,故称“客”。李白有诗“但使主人能醉客”与此同理。诗中问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裹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诗人内心的孤苦。

高适最经典的一首除夕诗歌,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妈,我想家了

“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指故乡的亲人。“千里”,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其实,这也正是“千里之外的诗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在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也是同样的用法。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是这样的表达反而更加让人动容。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已让人感伤,无奈又要在双鬓增添新的白发。小时候盼望着快快长大,可长大后才知道韶光易逝,岁月难再。这三、四两句是对一、二两句的回答说明“独不眠”和“转凄然”的原因一是思乡心切,二是感伤老大无成,岁月无情。

高适素以边塞诗人著称,诗风浑厚雄放,这首《除夜作》却诗风平易自然,全诗没有一句生僻字句和华丽词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城奇观,都是浅近的口语,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却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注解选唐诗》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客中除夕闻此两句,谁不凄然?

是啊,远在千里的游子和故乡的亲人,哪一个读到这两句不潸然泪下呢?

高适最经典的一首除夕诗歌,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妈,我想家了

如果此刻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已经回家,十二衷心祝愿你及家人: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而如果恰恰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此刻远在千里,不能和家人团聚,也请不要难过,追梦的路途必然艰辛,此刻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加油!最后十二也要衷心祝愿你及家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图片/网络

每天共话诗词,关注十二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