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055大驱上为什么配备了S、X、C、L四种波段雷达?这些雷达都有什么用处?

天下布武


雷达波段是以波长(或者说频率)进行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其名称也不尽相同,问题中所说的L、S、C、X四种波段是我国微波标准的划分方法,波长按上述顺序依次递减。从功能上来说,一般情况下波长越长探测距离越远但精度越低,反之,波长越短探测距离越近精度越高。


海军节阅舰式上055驱逐舰闪耀亮相!

我国微波标准中对于各波段的划分方法

对于舰载雷达而言,一般都会搭载多个波段雷达用于探测和引导不同的武器装备,功能上相互补充,但不同功能、波段的雷达同时工作时会产生干扰,而也会影响探测或指引效果,因此,如何平衡不同类型舰载雷达及通讯设备的波段(频率)、提升电磁兼容性是舰艇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同时兼顾多波段需求、采用分布式多孔径发射阵面及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的综合射频技术,是现代舰载雷达发展的趋势。055驱逐舰采用综合射频技术,一体化桅杆上和舰体上集成了多个波段相控阵雷达,不仅包括上述几个波段,还有甚高频VHF、特高频UHF等其他波段的雷达或通讯设备,在当今世界水面舰艇领域,055驱逐舰的舰载雷达系统整体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舰船知识”杂志上给出的055雷达及其他设备图解

至于问题中所说的055驱逐舰上的4个波段的雷达,分别位于舰首楼四周、主桅杆、舰体侧面等部位,而各雷达的具体功能和性能参数是不可能有具体数据的。根据网络上的相关信息推测,S波段雷达位于舰首楼侧前方和侧后方四个面,阵面最大,也就是346B有源相控阵雷达,主要用于远程对空、对海搜索,据称探测距离超40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处理数百批目标;X波段雷达位于主桅杆下方,阵面相对较小,主要用于对重点目标的精确定位和防空导弹等武器的前期导引;L波段雷达位于舰首楼下方(也有说该位置为电子战阵面)与机库两侧舰体上,是长方形阵面,主要用于对隐身飞机、导弹等的远程警戒;而问题中所说的C波段雷达,其频率介于S波段与X波段之间,功能上与二者重合,个人不确定055驱逐舰是否装备。
S波段相控阵雷达位置


X波段雷达位置L波段雷达位置

主桅杆上集成的其他各种雷达、通讯设备

055驱逐舰不仅吨位大、舰载武器齐全、战斗力强悍,而且其设计理念也代表了当今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多波段有源相控制雷达方面已走在了欧美等传统海军强国之前,因此,055驱逐舰不仅是我国海军水面舰艇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核心战舰,也是我国海军建设有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到引领世界水面舰艇发展趋势的标志性舰艇,4.23海军节阅舰式中055首舰101“南昌号”作为水面舰艇领航舰亮相,从其舷号、命名也足以体现其在我国海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4.23海军节阅舰式上055首舰101“南昌号”领衔的驱逐舰群


威呐解析


纸上的宣仔,为您解答。

按照网上的一些看法和本人掌握的知识,055的雷达电子设备分布差不多是这样:

055上的L、S、C、X雷达波段都属于微波。按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布如下:

这里面L波段频率最低,波长最长在30cm-15cm,属于分米波。不过L波段雷达我没找到在哪,因为055上的条条块块实在太多了,无法甄别到底都是干啥用的,如果有比较了解的可以在评论区指出。图上标注用途未知的也有可能是L波段天线。L波段在1~2GHz,波长较长,对低空掠的导弹和飞机以及隐形目标较好,同时耗电量小(也就是不用做的功耗太大)。其实这个活S波段雷达也能干,但是S波段雷达要想对低空目标探测效果好,必须放的比较高。而我们的S波段雷达是集成了超过5000个T/R,直径4米以上的大家伙,不可能搬到桅杆顶部的。所以就要用L波段雷达弥补S波段雷达的不足。

055一体化桅杆上集成的天线是在太多,随便一个角度就是这样的。真实战斗力绝对远超我们的想象,要想都搞清楚只能等未来解密了

S波段雷达就是055上的4面大相控阵天线,S波段2~4GHz,穿透性较好,衰减小,适合远距离探测。S波段雷达是055最主要的雷达,用于对空搜索和跟踪,对低空目标有一定探测能力,但不是它的强项。

严格说C波段不是雷达,而是一个信标应答天线,用来给红旗-9进行制导的。因为红旗9的制导方式是捷联惯导+指令修正+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在前半段,需要不断的发送指令进行修正,C波段天线就是干这个的。在052C的346雷达、052D的346A雷达上,C波段信标应答天线和S波段雷达被整合在一个天线罩里,在055上是否还是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346雷达拆下天线罩,圆形相控阵为S波段,上下边缘的长条形为C波段信标天线

X波段雷达,兼顾目标对空探测、跟踪和火控照射功能。由于火控系统对精度要求苛刻,雷达的波长要尽量小,才能实现较高精度,X波段工作在8~12GHz,可以很好满足这个要求。不过红旗9B并不需要X波段引导。所以推测这种X波段雷达很可能是为低成本的中近程防空导弹准备的火控照射用的。所以055一坑四弹的设定是成立的。


宣仔


雷达电磁波波长越短,单位能量越密集,探测精度越好,但是能量被空气吸收越强,衰竭越厉害,有效探测距离越短,反之亦然。所以通常设计不同波长的雷达,来满足不同任务需要。通常S波段是搜索、X波段火控、L波段远程预警。

S波段是346海之星AESA雷达的主要工作波段

S波段频率为2-4GHz,中心波长为10cm。这一波段雷达探测距离较远,同时可以有一定精度,可以锁定和跟踪目标,并用来引导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导弹攻击目标。美军宙斯盾AN/SPY-1雷达就是S波段雷达

所以这一波段雷达是很多舰载雷达系统的主雷达,主要负责中距离警戒和跟踪。旧式雷达不谈,单纯的相控阵雷达领域。美国的宙斯盾雷达系统,英国45级驱逐舰的辛普森雷达都是采用S波段。

我国从052C级驱逐舰开始广泛使用的346海之星雷达也是S波段AESA雷达。055型驱逐舰使用的是最新型的346B雷达,在功率、材料和探测范围等方面再进行重大升级。总之,很牛逼。

C波段是海红旗-9的制导波段,整合在346雷达里面

C波段频率在4-8GHz,中心波长5cm。C波段又被称为中间波段,该波段介于S波段和X波段之间。因而性能也在两者之间,其探测距离要比S波段要短,精度要较好。所以部分国家配备C波段雷达主要是存有包打天下的心思,同时代替S波段和X波段雷达,比如欧洲的EMPA无源相控阵雷达。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S波段和X波段雷达话,较少配备C波段。但是我国红旗-9导弹制导系统的指令修正工作波段是C波段,所以为了满足海红旗-9的制导需求,我们在346雷达系统里面集成了C波段雷达X波段精度高一般情况下,如果有S波段和X波段雷达话,较少配备C波段。但是我国红旗-9导弹制导系统的指令修正工作波段是C波段,所以为了满足海红旗-9的制导需求,我们在346雷达系统里面集成了C波段雷达X波波段精度高一般情况下,如果有S波段和X波段雷达话,较少配备C波段。但是我国红旗-9导弹制导系统的指令修正工作波段是C波段,所以为了满足海红旗-9的制导需求,我们在346雷达系统里面集成了C波段雷达。

但是从没罩壳时的055型驱逐舰346B雷达来看,这个雷达结构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上下两个分层,不好说。

X波段精度高,主要用于引导海红旗-16

X波段频率是8-12GHz,中心波长为3cm。这一波段探测精度好,锁定能力强。是火控雷达的主要工作波段,可以用来引导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战斗机的机载雷达主要也是X波段。

055型驱逐舰的X波段雷达布置在一体化桅杆的上。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引导类似海红旗-16这种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防空导弹。目前给驱护舰配备X波段小型相控阵雷达是一大趋势,像德国符腾堡级、日本秋月级、荷兰的联省级以及美军的朱姆沃尔特级都配有X波段相控阵雷达,用来引导发射改进型海麻雀(ESSM)用于中近程防空。

054A护卫舰上的海红旗-16导弹和345火控雷达日本秋月级驱逐舰上的小型X波段相控阵雷达列阵

L波段主要用于远程警戒,具有一定反隐身作用

L波段频率1-2GHz,中心波长已经达到22cm。一般情况下,从L波段开始,归为长波雷达行列。这一波段雷达探测距离远,但定位精度要差很多,已经无法满足引导导弹攻击目标的需要。所以通常用于远程预警和警戒,盾舰主雷达功耗大,大多都携带有远程雷达进行警戒。像美国宙斯盾舰带有AN/SPS-48,英国45型驱逐舰带有S-1850M。

苏-57战斗机机翼上的L波段相控阵雷达,从L波段雷达开始,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俄罗斯是对L波段反隐身雷达研究最深的国家,其在苏-57战斗机机翼上布置L波段AESA雷达,就是为了可以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

我国052C/D驱逐舰上,携带的是八木天线的米波517A/B雷达作为警戒,虽然探测精度更差,但是米波雷达反隐身效果最好。不过055上改用L波段雷达作为警戒,可能是055是作为编队领舰与052C/D搭配使用。

但是055型驱逐舰的这个L波段雷达躲在哪里暂时没有确切答案,最大可能性还是舰台上与346B相控阵雷达阵列同方向布置的四个“长柜”,但也有说这是敌我识别天线阵列(不大可能,不需要那么长,而且可以集成在雷达里面),又或是协同数据链天线(貌似也太大了)。

阅兵时055驱逐舰顶部进行了修缮,这4个天线列阵还是很明显,目前较多人认为这个是L波段无源相控阵雷达可能性较大。


五岳掩赤城


055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多波段雷达系统的军舰,虽然DBR(双波段雷达系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并且计划装备在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但是最终由于美国裁剪了VSR雷达,也就是S波段远程对空搜索雷达,因此被我国捷足先登,摘得首个多波段雷达殊荣。

055驱逐舰上的多波段雷达包括了S波段有源相控阵远程对空搜索雷达、X波段有源相控阵对空照射和火控雷达,C波段有源相控阵对海搜索和火控雷达,L波段有源相控阵远程对空预警雷达等4个波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些雷达布置在055驱逐舰的综合射频系统之中,简化了线路,节省了空间,降低了互相干扰,还提高了探测的效能。

其中,S波段雷达主要是对空搜索和追踪,精确获取远距离目标的批次、数量、位置、速度、轨迹等参数,还能够识别目标类型,判断目标威胁程度,具有一定的反隐身作战能力,探测距离在300公里左右。L波段预警雷达则主要是起到远程警戒和反隐身作战的作用,这是一种米波雷达,他可以对300公里左右的隐身目标和400公里以上的空中目标实现发现,虽然不能精确获取目标参数和类型,但是能够获知目标的大体位置,方便S波段雷达集中扫描获取参数。

X波段雷达主要是对空导弹的火控,他的主要特征就是精确。他能够精确的取得目标的三坐标参数,并且判断其飞行轨迹,实现对防空导弹的引导,他是055有多少个火力通道的关键,他能够同时打击的目标数量决定了055能够同时对抗的目标数量,因此X波段雷达在整个射频体系中承担了火控和打击的任务。

C波段雷达主要是对海搜索和攻击,它可以利用大气虹吸效应超视距发现海面目标,最远可达400公里,3艘055同时作业还能有效提高精度,基本在200公里距离就能够完全实现精确发现和攻击,当然他并不是055驱逐舰上最远的对海搜索和火控方式,但是他提供了在卫星制导和直升机中继引导之外的一种安全的超视距对海搜索和攻击手段。

这就是055驱逐舰上复杂的多波段雷达系统,这套系统后端统一集成,在一个彩色屏幕上显示战场态势,有助于指挥官快速作出决策,了解战场动态,因此其目前堪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雷达系统了。


海事先锋


L,S,C,X四个波段雷达,一般是从低到高排列,各有各的作用,放到一起,是一门高科技,因为有轻微的重叠,容易发生干扰,055大驱能够放到一起,一看就厉害,可算世界首创。

L波段雷达是长开雷达,进行第一步搜索,距离应该在600千米以上,要看能量,如果能量够用,理论上可以无限传播,但现实是不可能的。

S波段雷达探测距离大约在400千米左右,不是常开雷达,因为消耗能量大,L波段探测到异常才会开机,这种雷达是有寿命的。

C波段也是搜索雷达,探测距离200~300千米,属于精密探测雷达,必须和其他雷达相配合。

X波段雷达,波长最短,属于判断雷达,和火控雷达,也是范围使用最广的雷达。导弹的导引头,飞机的机头雷达,隐身雷达的隐身效果也是X波段。隐身飞机对C波段是半隐身,对S波段基本不隐身,对L波段是绝对不隐身,但相对应的,就越来越判断。所以能够做出L不断的隐身雷达,绝对是一大进步,也是建立了强大的资料库的原因,对怀疑目标,能够做出比对,也是实践出真知的铁的证明。


这个图片,能够看出波段和频率,但都不能准确表达。因为波段波长是有很多组织给予规定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说大致表达。不知道能解释清楚吗?


大志远思想空间


很简单的道理,雷达的工作波段根据实际波长可以划分为L、S、C、X、Ku、K、Ka、U、V、W等分波段;也可以根据微波频率分为VLF、VHF、UHF等等。正像这个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事物都不完美一样,无论哪一种雷达波段都有其局限性,因此正在某种领域发挥其“特长”,而水面舰船因为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需要应对多种工作目标,采用多种雷达波段是很正常的,055驱逐舰之前的各类舰船也配备了多种波段雷达,只不过因为055驱逐舰、朱姆沃尔特驱逐舰这类舰船将大多数雷达传感器都集成到一体化桅杆或者舰岛上,且多采用类似相控阵雷达的平面板状天线布置,显的稍微特殊了一些而已。

装备多种波段雷达的一体化桅杆布置方式并不神秘

其实几年前澳大利亚海军升级“澳新军团”级护卫舰计划推进的SEA1448、SEA1448PH4B、AMCAP项目工作中重点就是改造构成一套兼容CEA-FAR2系统的一体化封闭桅杆,该系统是一种集成了L、S、X三种波段雷达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如下图所示:

其中,CEA-FAR雷达(图中蓝色)工作在S波段,负责搜索和跟踪;CEA-FAR2-L雷达(图中红色)工作在L波段,负责远程警戒;CEA-MOUNT雷达(图中绿色)工作在X波段,负责火控照射。实际上这套“三种波段”雷达系统,基本上就是在我们常见的S+X双波段雷达的基础上,利用CEA-FAR2-L固定阵列相控阵雷达替代了原来老旧的SPS-49型L波段远程警戒雷达(如下图),用途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用更新的雷达体制可以达到舰船外形集成一体化(利用隐身)和具体性能指标上提升的目的。我国的055型驱逐舰其他击中波段的雷达做了类似处理也是这种目的。

驱逐舰上各种波段雷达的作用

在舰载雷达方面,最长用的就是L波段、S波段、C波段和X波段,其中L波段雷达多用来远程警戒,S波段雷达中远距离搜索与跟踪,X波段则多用于火控和照射,C波段的波长居于S和X之间,兼具两者的优点和缺点(换句话说就是,啥都能干,啥都不是最好),所以多作为中小型舰艇的多功能雷达或者在大型舰艇上起补充辅助作用(如下图秋月级上的雷达)。各种波段的雷达作用与其微波特性有关,通俗一点来说,探测距离远的雷达,往往精度不高;精度高的雷达往往探测距离近,所以较长波段的L雷达用来发现目标起到警戒提示的作用,接近一定的距离后S波段雷达负责中远距离搜索很跟踪,四者中精度最高的X波段雷达负责照射和火控,算是各司其职吧。

055型驱逐舰上的雷达

至于055型驱逐舰上的各种雷达,现阶段官方并没有公开任何具体资料,其后端系统的构成也不得而知,所以“网络上扯什么双波段、三波段”那些东西你就当段子看看得了,只要知道并不是把两种波段的相控阵雷达放在一起就是“双波段”雷达系统,这得看其是否共用后端设备,而后端方案在我国从来没公开过,所以“键盘侠”们写那么多地毯文没啥意思。之所以前文讲那么多,主要是让各位了解各种波段雷达的作用,055型驱逐舰上的雷达作用也概莫能外。


现在能够确定055型驱逐舰上的雷达有S波段(就是那四面大盾)和X波段(桅杆上三种规格的小盾之一),其他的什么雷达没人知道(知道也不能说,说的都是猜),总之这几面雷达逃不出我们上文所述的几种波段和功能。此外,还有传闻该舰上装有米波雷达,能够进行反隐身作战,这个信不信就由你了。


装备空间


早期远程预警雷达使用的雷达中心波长为22~23厘米,被称为L波段雷达。现今被大量使用的中距预警与搜索的雷达,其雷达中心波长为10厘米,称之为S波段雷达。用于武器制导的火控雷达其中心波长为3厘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X波段雷达。为了兼顾S波段与X波段雷达的优点,又发展出中心波长为5厘米的C波段雷达。

L波段雷达工作频率在1~2GHz,S波段雷达的工作频率在2~4GHz,C波段雷达工作频率在4~8GHz,X波段雷达工作频率在8~12GHz。由此可知,从远距离搜索目标,经过中距离跟踪目标,再到最后的锁定目标,其雷达工作频率涵盖了1~12GHz(1000~12000MHz)的雷达波束区间。

至于说055上是否有C波段雷达,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从理论层面讲,S+X组成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这就足够完成全部任务了。再加上C波段有些属于重复建设的意味,并且还有可能出现频间干扰问题。

一般情况下,C波段雷达在驱逐舰上经常被称之为信标雷达,主要辅助无源相控阵雷达(S波段),作为火力信道的补充,利用雷达波束提供制导数据通讯。构成S+C的相互配合模式。

在S波段雷达存在的情况下,S波段既满足中距预警、跟踪,又可以充当数据通讯通道使用。当有源相控阵雷达为S波段,那么,预警、跟踪、通讯完全可以一单挑了。

所以,055大驱有L、S、X波段,很容易理解,如果真的有C波段雷达,有可能为了某些武器系统还未能完全整合,不得已为之的过渡状态。当武器系统完全整合完成,那么,C波段雷达就可以彻底取消了……

希望各位朋友多多交流。祝愿各位身体健康!


理智悍虎


这有点像同时带着狙和喷子,巷战野战两不误的感觉。

同时搭载多种不同波段雷达能够有效提升舰船的任务兼容性,以及舰载搜索系统的最大处理能力,对于提高高强度作战环境下的舰船作战能力有很大的意义。

这得从雷达的波段说起。(本文统一采用中国的频率划分方法,而不用二战出现的S/X波段分类法)

关于雷达的各种参数,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雷达的波段,即雷达发射的雷达波的波长。波长决定了雷达的基本性能特征。

波长越长,信号衰减较少,雷达波的传播距离越远,对雷达反射面积较小的目标探测效果越好。但是定位精度也越差。

波长越短,信号衰减较大,雷达波的传播距离越近,对雷达反射面积较小的目标探测效果越差。但是定位精度也越好。

我举个例子,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发现美军F-117的那个雷达,就是波长较长的米波雷达。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预警雷达因为侧重发现目标的能力,一般选用较长的雷达波段,而火控雷达因为需要探测目标的精确位置信息,所以一般选用较短的雷达波段。

举个典型的例子:

1, 各国海军潜艇的通信雷达的波长就很长,是VLF(甚低频)波段,波长高达10km-100km。

2, 而战斗机使用的机载雷达一般为SHF(超高频)波段,波长在1cm-10cm之间,特别集中于2.5cm-3.75cm之间。

3, 军舰的预警雷达波长通常在7.5cm-15cm之间。

4, 中国的超地平线远程预警雷达,工作在HF(高频)波段,波长在10m-100m之间。

由于一种雷达通常只能在固定波段工作,所以无法完美地同时兼顾搜索/跟踪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有必要让军舰同时搭载多部不同波段的雷达。

比如055驱逐舰同时搭载了波段在2.5-3.75cm,7.5-15cm之间的2种雷达,前者负责跟踪,引导导弹攻击目标,而后者负责预警搜索,这能大大提高同时跟踪,攻击,搜索的最大目标总数,也是055驱逐舰作为目前最强的水面非航母作战舰艇的资本。


战斗机解说家


L、S、C、X都是电磁波波段的划分代号。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度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度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坐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双波段雷达,简单来说是S波段远程搜索雷达和X波段多功能雷达的组合。
以055型来看,安装在舰桥上阵面尺寸较大的即为S波段远程搜索雷达,可利用其大功率孔径和窄波束宽度的特点,提供高效的全天候搜索能力,实现远距离对空警戒、高空目标搜索跟踪以及特定区域的防空信息情报收集。

而安装在封闭桅杆内的X波段的多功能,则是用于水面搜索和火力控制。由于X波段雷达波束宽度窄,跟踪精度高,所以具有很强的反舰导弹探测能力,同时具有对海搜索、超视距搜索和火力控制、目标照射的功能,可以为半主动舰空导弹提供多个目标的间断照射。

L波段在1~2GHz,波长较长,对低空掠的导弹和飞机以及隐形目标较好,同时耗电量小(也就是不用做的功耗太大)

严格说C波段不是雷达,而是一个信标应答天线,用来给红旗-9进行制导的。因为红旗9的制导方式是捷联惯导+指令修正+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在前半段,需要不断的发送指令进行修正,C波段天线就是干这个的。


Jiayou218


2017年6月28日,055型万吨大驱在上海江南造船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军委某副主席和海军军政主管悉数到场,说明军方对此型舰非常重视和寄予厚望,当时官媒对此舰定性为“海军在新时期实现战略转型的标志性战舰”。

4月27日,055型万吨大驱首舰101号南昌舰,在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国际阅舰式上,以驱逐舰群领衔舰的身份,首次正式公开亮相,引发了全球军界的关注,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发布最新评论称,中国055型舰至少拥有112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与美国海军战力最强水面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载弹量相当,综合火力超过了太平洋地区其他任何水面舰艇。

055型驱逐舰主要天线综合集成在一体式桅杆上,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及隐形性能,可组织远中近三层先期预警防御网,且有较强的防空反导对海攻潜陆攻以及电子战能力,是海军第一款自服役起,在平台和设计理念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水面舰艇。


在舰桥上布置有改进自346A型的新型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有着比346A型相控阵雷达更远的探测距离,4面大型天线能覆盖360度空域,且不断刷新数据,即时掌控全空域态势,主要用于对反舰导弹的远程探测、跟踪、识别和火力引导,成为对抗反舰导弹攻击的核心战斗力。

055型舰还在主桅杆上集成了新型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作为对中远程防空导弹的精确引导,是继福特级首舰CVN-78之后,全球第二型实现双波段雷达概念的水面作战舰船,担负诸如对低空和海面目标搜索,以及导航和火控等多项任务,既减少了各类雷达天线数量,又有利于综合射频技术的实现。


此外,055型万吨大驱,还在舰上综合集成了C波段雷达,兼顾了精度和探测能力,就是为即将上舰的红旗-19反导拦截动能弹做铺垫,055型舰不仅是航母编队的主力防空舰,还是以055型舰为主的海上作战编队核心,同时还是国家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流动的海上反导平台。

这个反导指的是反来袭的远程弹道导弹,此型导弹真的袭来的话,那就是国家之间上升到核大战的节奏,而不是打水面舰艇的反舰导弹,同样字面上的反导,却有着不一样的概念,所以本文推送者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


055型舰上还有一型L波段雷达,就是专门用来探测隐形战机的米波雷达,虽然不能引导防空导弹攻击,但却可以将探测到的隐形目标通过数据链的形式告知S波段雷达,由相控阵雷达扫瞄获得目标精确参数,引导舰载防空导弹对目标予以拦截,保证载舰的绝对安全。

055型舰空前地将多种波段的雷达整合在一条舰上,需要极高超的综合射频管理水平,证明军工在此领域走在全球海军前面,事实上已成为世界第一。

最后,用官媒报道的话,来结束本篇推文,“055型驱逐舰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