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舌尖上的中國》及《味道》拍攝地,來這吃建水燒豆腐5元管飽


如果你去雲南建水,一定會看到,每一條街巷、餐廳、菜場、夜市、風景旅遊景點,都有燒豆腐攤。 幾個人坐在小板凳上,圍著一個小火盆,上面架個鐵箅子,寸方的豆腐在上面烤焦黃的顏色,每個人用筷子或者直接用手抓起一個,蘸些佐料,吃得好來勁。

建水是雲南小眾旅行目的地,遊客相對不多,安靜閒適,相當的喜歡。 建水舊稱臨安府,所以臨安豆腐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建水燒豆腐是建水縣的傳統特色名吃,經《舌尖上的中國》提及過後,臨安城的建水燒豆腐早已名聲大振,遍及滇南城鄉。

這燒豆腐的臭豆腐塊,每個約一寸見方,在炭火上慢慢燒熟,一熟就鼓脹起來,疏鬆可口,我能一下吃十幾個! 在建水旅行的那些人,感覺每天都會吃好多的豆腐,都懷疑自己蛋白質超標。

吃建水燒豆腐,最有名的,要數曾記板井豆腐坊。《舌尖上的中國》及《味道》都曾在這拍攝,可想而知。 位置很好找,就在有名的西門大坂井對面,其貌不揚的一間小屋。這西門大坂井,建於明洪武初年,是建水乃至雲南最富盛名的一口井,每天都有很多當地人來這取水。

西門大坂井的井水,微甜,泡出來的茶也相當好喝。而曾記板井豆腐坊做豆腐用的水,就源自於這口井水,可謂天時地利啊。 走進曾記板井豆腐坊,昏暗的光線下,小屋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豆腐,地上潮溼的很,沒落腳之地。


做豆腐的村民,熟練的在製作豆腐。豆腐坊內,可以隨意拍攝,當地人很熱情,還會問,你來自哪裡? 不知道有沒有人統計過,在雲南建水,一天要吃掉多少塊豆腐?這個數量一定是相當的驚人。

這手工製作的豆腐,製作工藝還挺複雜,黃豆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等十道工序。 只有好水才做得出好豆腐,大而圓的白皮黃豆,西門大板井的甜水,成就了與眾不同的曾記板井豆腐。

看著這一排排的豆腐,想著這小小的豆腐能讓全國吃貨們蜂擁而至,真是不簡單。 據說在建水,家家戶戶都會做建水燒豆腐,且各有各的味道。

經過一個樓梯到達二樓,是可以吃早餐的地方。二樓擺滿了一個個矮桌子及矮矮的長條凳子。問了下老闆娘,說是豆腐腦和豆漿是5元錢自助,管飽,能吃多少吃多少。5元?不限量?

這是新端出來的豆腐腦,自己盛到碗中,按照自己的喜好添加調料。 不管是豆漿還是豆腐腦,我發現,有的人吃甜的,有的人吃鹹的,各不相同。

除了豆腐腦和豆漿,我們還加了5元錢燒豆腐,看看與外面的有何不同。 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這是臭豆腐的特點。吃燒豆腐,要蘸以乳腐汁、燒煳辣子面、香菜末調成的汁或是辣椒麵、鹽、花椒麵、味精拌成的乾料,一起吃。

雖然豆漿還是豆腐腦吃到撐,作為一名吃貨,還點了5元錢的豆皮嚐嚐。這裡真的是豆製品的天下啊! 如果你來雲南建水,一定要抽一個早上,來這吃個5元錢管飽的早餐。 嗨,我是若有所思CS,喜歡攝影和旅行,關注我,帶你一起走走看看這個美好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