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12月份離職的人還很多,是不想要年終獎了嗎?

運維李小木


“12月份工資領了我就辭職”,小王暗暗地想了想!

一晃就還有兩三週便過年了,“等領了年終獎,我便離職”!

春節過完了,老闆通知員工上班領開工獎,小王想:我領了開工獎便馬上辭職,……!小王於是便回到了公司。

又一晃,兩三個月便過去了,馬上公司又要發半年獎了。“這次我領了半年獎便辭職”,小王思考了一下。

等到領了半年獎之後,一晃又過了兩個月,公司馬上要發中秋月餅慰問獎,叫我想了想“這次我拿著月餅離開公司吧,不然不拿白不拿呀?……”。

小王拿了中秋月餅獎又一晃,便又到了年底了。“唉,這次領了年終獎,真的要離開了,再呆在這裡沒意思,……”。

結果第2年小王又回到公司來領開工獎了。就這樣無數個“小王”,便在這種重複狀態下工作了一年又一年。

所以,員工離職往往是“心如死恢”,才會毫無牽掛的離去。若不是這種情形,好多職場人都會像小王一樣,心動行難動!

回到題主的這個問題上來,導致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有這樣3點。

1、可能員工對工作的厭惡已經達到極限,無法再忍受了。

很多工作員工本來都是帶著一種忍耐的思想,在堅持最後的這段時間。而到了年底的時候,很多公司的工作都會突然出現量的增加,從而導致員工對這份工作的厭惡忍耐超過極限。

於是他們便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辭職離開,哪怕是還沒有發放年終獎,他們也心甘情願不再要了。

因為繼續留下了工作,讓自己的內心太難受了,就像那些上墳一樣。

2、可能該行業的求職最佳時間,就在12月份。

由於各行各業的工作特徵和性質不一樣,有的行業離職的最佳時間是在年底前,而有一些行業的工作,離職的時間是在春節過後。

“行有行規”,因此有些人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他們不得不放棄年終獎,而選擇辭職跳槽。一旦錯過了這一個較好的求職時間,可能就難以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了。

“金九銀十”,並不是一條鐵定的定律,它只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而已。所以辭職跳槽,很多時候還得根據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工作的性質特徵來決定。

如果我們只盯住年終的那點兒獎金,與自己心儀的工作擦肩而過,那可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所以在12月份離職的人,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3、可能員工在12月找到了更好的心儀工作,比起新的工作來說,這點年終獎可以忽略不計。

由於其他的公司或者單位,有員工因其他的事情,在12月份左右離職了。而很多公司恰好在年終的時候,工作量會有較大的增加,使得這些員工離職的公司,不得不在外招收新的人員,來確保公司的正常運轉。

而此時那些正在“騎驢找馬”的員工,恰好也看上了這件工作,於是他們便會毫不猶豫的,從原單位選擇辭職離開。

我們都知道很多公司員工離職,就意味著又有新的員工從其他公司來到,很自然這就會導致員工的離職流動。

畢竟每個員工的個人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不太一樣。離職員工的工作,可能在別人看來就是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儘管在離職員工看來是一份不太滿意的工作。

這就像一個吃慣了肉的人來說,肉對於他來說不算什麼;可是對於那些很少吃肉的人來說,肉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好東西。

所以員工離職並不是看什麼時間或者是年終獎,而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再來選擇和決定。一切的辭職只要自己滿意就好,很多時候旁人並不清楚和了解。如果去對這種行為妄加評議,其實是不妥當的行為。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我工作上遇到的一個小弟,前久一直在和我說要離職,但是因為馬上到年底有年終獎拿,所以他就想等著拿完年終獎就離職。


結果前幾天和我說他已經離職了。我還奇怪,為什麼馬上就可以拿了,這個時候來離職。


他告訴我,老闆在會議上說了,今年經濟效益不好,公司不但沒有盈餘,還虧損了,所以今年年終獎就不發了。他散會後,就直接去遞交辭職信了。


一般情況下很多人都會選擇翻年拿了年終獎再辭職,因為辛苦了一年了,就要到拿年終獎的時候了,總要拿了再走。但還是會有在12月份辭職,這是為什麼呢?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年終獎泡湯了


這種情況就像我小弟一樣,到年底期待的年終獎突然沒了,本來早就想辭職,就是為了等年終獎的,突然沒了,自然更沒有待下去的心情了,所以直接辭職。


二、找到更好的公司了


很多人要辭職的時候一般都不會選擇裸辭,畢竟裸辭是有風險的,尤其在年前。如果這個時候裸辭了,一下子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中間又隔了一個春節,再加上找工作的間隙時間,可能會導致一個月,甚至是兩個月沒工資收入。沒收入會讓人感覺自己坐吃山空,會心慌。所以大多都會在辭職前就開始找下家。


如果在12月底突然收到自己心儀公司Offer,要求馬上入職,自然不會再等原公司發年終獎,直接就辭職過去上班了,畢竟好的公司會有更好的待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為了年終獎放棄好的Offer,短時間看可以得到一筆錢。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失去更好的發展機會。


三、不在乎年終獎


這種不在乎又分為好幾種:


1、有些公司年終獎其實並不多,可能幾百塊錢。所以員工並不在意這點年終獎,想走就走。


2、員工在公司受到的委屈、不公平待遇、背鍋等各種原因,導致已經壓抑到極點,也不管有沒有年終獎,情緒上來,直接辭職走人。


3、家裡不缺錢。有些是家裡有錢的富二代或者拆二代,來工作只是為了體驗生活,並不靠工資生活,甚至有沒有這點工作也沒所謂,到年底可能家裡有事,或者要和朋友出去玩,很任性,想辭職就辭職了。


四、有其它急事無法等到發年終獎


這種屬於特例,比如家裡突然有急事,需要馬上回家,而且短期不能回公司上班。


我親戚的店裡就有員工是這樣,他特殊在於和人打架,直接進了派出所,短時間不能出來,所以只能辭職。


年終獎是大家期盼一年的收入,雖然有些公司不提倡發年終獎,而是提倡在工作的過程對大家表現優異的直接發過程獎,讓激勵陪伴一整年。不過,感覺對於中國人來說,年終獎反正有點儀式感的感覺,拿了年終獎就覺得全年有了一個總結,然後歡歡喜喜等著過年,拿年終獎給家裡孩子、老人發發紅包,預祝來年有更好的發展。


2020年春節來得特別早,在這裡也預祝大家年終獎大豐收,過個好年,新春吉祥如意。


關注@奈奈姐姐 職場路上一起走

奈奈姐姐


我老公去年就是12月份離職的,他原本在四大行工作,普通櫃員,工作了五六年一直沒有提升,工資還很低,一個月兩三千塊錢。去年十月份,一家股份制銀行社會招聘,他報名參加,被錄取了,崗位是個貸客戶經理。新單位要求,原單位辦好離職手續,隨時可以去報道。

老公原本想等拿到年終獎在辦理離職手續,年終獎大概八九千元,對於銀行基層員工來說,小半年的工資。但等了半個多月,單位也沒發年終獎,最後1月中旬辦了離職手續,去了新單位。

離職時,原單位還把元旦發的一千元的過節費要了回去,還收了製作行服的錢。老公二話沒說,趕緊把錢交了,早點辦完手續,早點結束,一點都不想在原銀行工作了。

老公身邊很多同事都和老公一樣,有了新單位立馬離職,也不在乎年終獎了。原因不外有三:

第一、年終獎數額不高。如果年終獎能發三四萬,甚至更多,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年終獎發完以後,再辦理離職手續。老公新單位一批入職的同事,有兩三個人就是2月份才離職,拿了三萬多年終獎。

第二、新單位待遇更好。雖然離職損失了部門年終獎,但新單位的福利待遇更高。老公原單位把1千過節費收了回去,但去新單位第一天就給了1千。算下來,新單位一年的工資要比原單位高出兩倍,所以也就不在乎這八九千的年終獎了。

第三、在原單位實在呆不下了。年底銀行櫃員工作實在太忙,年終獎數額雖然很客觀,但架不住年底銀行辦業務人員太多。終於要脫離櫃員崗位,迫不及待想要離開。


葉子默


12月份或者年底前離職的人一般都是決心打算不想在這乾的人,說的直白點就是年終獎都不打算要了!

我記得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剛畢業的時候進了一家公司工作了一年的時間,到年底前我就離職了,原因有幾個,第一個是因為公司沒有太多的發展前景;第二公司的收入並不高;第三公司未來所能給我經驗或收入的預見性不高,基於這幾點原因我就覺得打算換工作了,所以在年前就離職不幹了,打算第二年年初另外找一份工作。

另外在職場中我們還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公司在年終的時候是沒有年終獎的,有年終獎的一般也是一些優秀員工才有,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對於這種情況來說,很多人也知道自己沒有年終獎或者很少的年終獎,既然不想幹了,那麼就沒必要糾結年前還是年後離職了,現在工作這麼累,肯定想留出一些時間休息。

這個月初,我一個在深圳工作的發小就離職回老家了,我回家碰到他問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幹嘛不熬到年底回來,這樣自己也可以多一個也收入,他說反正在公司也工作的不開心,工資也就是馬馬虎虎,已經幹了一兩年也幹膩了,準備明年年初再出去找工作,也快過年了,不如早點回來好好休息下!

這就是很多在年前離職的人的想法,無非是乾的不爽了,加上現在工作壓力大,既然決定離職了,不如提前一個月離職,這樣自己也可以放鬆下!


樓盤網


大學同學上週剛辭職,在群裡高興地說自己終於自由了。其實,十二月份辭職的人很多,並非不想要年終獎,而是很多公司都沒有年終獎。像我這同學所在公司就是如此。

去年過年,公司給他們一人發了一箱牛奶。所以,對她來說,十二月份辭職跟別的時候並無兩樣。其實,除了沒有年終獎或年終獎少得可憐的情況下,十二月份離職的人大概有以下考慮。

一、新年在即,想要個好的開始

每年年底,會有很奇妙的一種感覺。既對這一年感到沮喪,覺得自己什麼也沒做,同時又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十二月離職,很自然地會把希望寄託於明年。

如果能儘快找到工作,也會在新的一年有個好的開始。與此同時,眼下的不滿也會被放大,又一年了,我還要繼續在這工作嗎?並且,相對於一二月份離職來說,十二月份顯然更為妥當。

不然,過年期間也會受這困擾。另外,距離過年不遠,也可以明年再找工作。大部分情況下,離職都在年前,而非年後。

二、相比自己的感受來說,年終獎不算什麼

我自己離職前,有過很多掙扎與糾結。要不再堅持一個月,要不先找到工作,但事實是,自己還是遞出了辭職報告。因為覺得工作讓我痛苦,與十二月無關,甚至是年終獎也覺得無所謂。

當然,也是因為年終獎並不豐厚,沒什麼吸引力。辭職之後,感覺自己深深地透了一口氣。

因為眼前的工作讓自己難受,所以選擇離職。看起來是為什麼不再堅持一會,拿到年終獎再說,實際上,在那之前,已經堅持很久了。用力過度的弦,在這一刻斷了。何況,有些公司的年終獎會在第二年的年中發放。

三、已經找到下一份工作,薪資待遇優厚

對於找到下一份工作的人來說,迫不及待地想去新公司任職,前公司的年終獎就不是需要在意的了。另外,可能已經與下家公司約定入職時間,所以即便想拿年終獎,也來不及。

面對優厚的薪資,顯然這比年終獎更有吸引力。再者,早些入職,就能提前熟悉環境,等過完年就能好好工作,將注意力投入在自己要做的工作當中,而非熟悉環境。

總之,什麼時候離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無做好打算。畢竟,若是心裡無底,這個年過得並不會踏實。年終獎雖好,也看跟什麼比較。以上。


犁蕉


因為公司到了年底,從上到下的壓力都很大。

就我現在所待的公司,自從進入12月份,就開始逐漸繁忙了起來,尤其是從10號以後。

先說我個人,目前的職位是助理,平時的時候主要負責行政和財務類的工作,和銷售人員和會計對接的比較多,大家都是各司其職,分工比較明確,也不會有太多額外的工作,但是每次一到年底,所有的一切都像出了亂子一般,又多又雜。

就拿大家比較瞭解的財務,平時的時候,我只要在月底的最後一到兩天,和會計對好每月賬目,發票收發即可,只要金額上沒有出入,基本就忙那兩天。但是一到12月份,我們就需要重新核對整年的賬目,還要負責所有未付款的登記催收,盤點公司各個賬戶和現金的整年流動,這還是最基礎的,更別說還有賬面庫存等等,說句實話,我感覺這兩天看數字已經看到眼睛度數上漲了。

還有行政部門,我平時負責的行政工作,主要有合同的審核和一些資料的準備等等,這些平時有同事的幫忙,而且是一些重複的工作,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一旦年底,之前的資料都需要審一遍,該入檔的入檔,該銷燬的銷燬,得一份一份看。

簡單的舉個例子,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平時只要複製粘貼模板即可,修改的就是客戶名稱地址之類的,有一些小細節就會很容易被忽略,就像我們公司有一類設備的合同,裡面有三個合計金額,一個在設備金額合計,一個是合計金額大寫,一個是已經付款的金額,有的時候就會忘記修改某一處,年底審核的時候反到成了一份大工程,畢竟要和客戶對接更換合同,假如這類設備每月有十份合同,12個月就是120份,就這一類設備就夠審半天了,再加上聯繫客戶更換,和財務對接正確的金額等等,一天就整理一類設備的合同就夠忙的了。

客戶年底忙著自己公司的事,我們再去麻煩他們,客戶的心情就會不好,繼而領導的心情也會不好,畢竟這些都是不怎麼繁雜的工作,領導心情不好,下面的員工肯定遭殃。員工捱了訓,工作量還呈直線上升,心情更加不好,離職率自然就高。

其二,年底公司要發年終獎,老闆就想多賺錢,多賺錢那就得提升業務量,一個公司的業務量提升,不只是銷售部的活,而是整個公司的,工作量又會增加,業務量不提升,領導心情不美麗,一串下來,大家都不好受。離職那就是氣頭上的事兒。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我就簡單的說了一下身邊的例子,但是還好,咱家公司還沒有離職的,畢竟,老闆喜歡請員工吃飯也是一大優點。


姽嫿v聲


不是所有公司都有年終獎的。

我有個朋友也是辭職了,我不明白。他就告訴我說,年初的時候,老闆說大家努力幹,到年底給一個大大的年終獎。

到年底了,大家都在期待老闆的年終獎,結果旁敲側擊之後,覺得年終獎很渺茫。

老闆說來年下半年給大家發年終獎。大家就覺得很可笑,哪有年終獎拖這麼久的?而且往年這家公司也從來沒有過年終獎。大家就覺得老闆口中的年終獎根本就不存在,只不過是為了他們不辭職才說的。

然後其中有一個員工就離職了,老闆沒當回事,緊接著一天之內又走了幾個。老闆就慌了,說公司沒錢,等有錢的時候一定把年終獎加倍補上。 這下子大家就明白老闆根本沒打算髮年終獎了,於是紛紛辭職。

因此,為什麼年前不顧年終獎辭職?因為壓根也沒年終獎啊。


筆記先生


怎麼可能是不要年終獎了呢,12月份離職大概有兩種情況。

第1種就是被公司勸退,或者是公司部門裁員的。市面上目前在找工作的大多數都屬於這類,也不是員工的意願,而是公司做的決定要裁員,我之前就有過這樣的一次經歷,在12月份的時候被公司裁員。那公司也不給你扯別的,該賠你的賠償,全部賠償到位,但就是沒有年終獎。

第2種呢,那離職的屬於說是在另外的一些公司有了更高的職位或者有更高的薪水,所以他們會謀求在年前進行跳槽。說年末的時候可以拿到年終獎,但是你要知道在過了年之後那個招聘旺季,你的競爭壓力會特別大,反過來去思考,年末還去大量招聘人員的或者說招聘高管的,那他們公司肯定是處於上升期的。所以這一類也佔一部分,不過基數會比較小。

目前的話大致就是這兩種情況,不是在職場混的,怎麼可能在年底把年終獎給扔了,然後尋求離職呢,要麼就是有更更好的機會,要麼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被辭退了。


楊子翔


我在上班的公司是做木業的,員工年底辭職大多實屬無奈,並非是找到更好的新工作崗位。

1.年底加班多 天寒地凍,身體吃不消。

工廠裡沒有供暖設施,車間裡和外面基本同溫度。車間裡大多崗位操作都需要站立,白天工作八小時,晚上六點半開始加班到十點。有時遇到雨雪天,路滑很危險。尤其對於上了年紀的員工,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會撐不下來。

這就是鄉鎮企業的經營現實,市場淡季沒活幹,員工放假在家沒有收入,到過年底又幹訂單加班加點。都要過日子花錢,想著到過年了手頭能更寬裕點,都在熬著討生活。

2.沒有在鄉鎮的私企幹過的人,或許真的不理解員工的這種辭職走人的選擇。

很多中小企業並不會發年終獎,只是常規的工資發放,好一點的還給員工發一點吃喝的福利,比如一箱酒,食用油或奶製品。

所以,員工並沒有這種糾結,一旦家裡有事或身體健康原因,又趕上要過年放假,就乾脆辭職,一是有時間去找工作,二是給自己做來年打算的準備。

在網上看過有關華為的報道:一高管在十二月份辭職,任正非通知人有關部門給他結算年終獎金。

華為的成功背後一定有其人性的光輝和人心凝聚的力量,為老闆任正非點贊!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完)

我是職場三哥,歡迎朋友指點評論加關注,一起分享一起成長,感受有溫度的文字。

職場三哥


剛出來工作的時候還有一個月過年了,辭職不批沒辦法我就自離了,一個月工資就沒要了那時候剛拿到駕照本來就沒心在哪裡工作,直接回家年輕就是這麼任性,去年還有兩個月就過年了有年終獎的同事都勸我年後再辭職,我還是果斷的辭職了。然後就自己再去找工作,不為別的就是做的不開心就不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