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野雞”飛過瓜仲河,景色宜人瓜果香——六沖河紀行第三十輯

“野雞”飛過瓜仲河,景色宜人瓜果香——六沖河紀行第三十輯

鐫刻於咸豐年間的老渡口碑誌

“野雞”飛過瓜仲河,景色宜人瓜果香——六沖河紀行第三十輯

野雞落渡口碑記

“野雞”飛過瓜仲河,景色宜人瓜果香——六沖河紀行第三十輯

老艄公黃平學擦去老碑上的塵土

“野雞”飛過瓜仲河,景色宜人瓜果香——六沖河紀行第三十輯

野雞落大橋

“野雞”飛過瓜仲河,景色宜人瓜果香——六沖河紀行第三十輯

化作鄉槍桿巖村

“野雞”飛過瓜仲河,景色宜人瓜果香——六沖河紀行第三十輯

化作鄉“小三峽”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納雍縣化作鄉雙巖頭村村民杜修舉在瓜仲河邊當了一輩子艄公,連妻子也是老艄公黃平學的女兒。可是,52歲的杜修舉卻在2018年選擇“棄河上岸”,搬到化作鄉羊場村居住,與相伴了幾十年的瓜仲河“撇清”了關係。

  與杜修舉相比,岳父黃平學對瓜仲河更有感情。在瓜仲河邊的大渡口,一塊重約350公斤的石碑上記載:渡口開設於清朝咸豐六年,從化作鄉雙巖頭村渡到大方縣鼎新鄉同心村,方便兩地村民趕場、種地。從那時起,黃家一直經營著擺渡生意,作為瓜仲河上的“艄公世家”,傳到黃平學手上時已是第4代。2009年,年過花甲的黃平學又把渡船交給了兒子黃安兵,家裡有了第5代渡船人。可在去年,黃安兵沒按照父親的想法延續家族的渡船事業,而是到羊場村幹起了家電維修。

  “我們上游修了一座橋,現在大家都從橋上過,靠擺渡養家餬口都難。”黃安兵找到了黃平學,說明不願繼續做擺渡人的原因。

  黃安兵所說的橋,是2018年新建成的野雞落大橋。它像一根扁擔,一頭挑著化作鄉野雞落村,另一頭挑著大方縣貓場鎮永樂村。

  關於“野雞落”的來歷,野雞落村村支書郭太智打趣道:“有老百姓說,是因為瓜仲河水百米寬,野雞也不能一下子飛到對岸,要落在水裡,由此而得名。”

  陪同採訪的化作鄉宣傳委員劉鑫則給出了一個更靠譜的說法:“瓜仲河之所以叫瓜仲河,是因為這裡海拔不算高,水熱條件好,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尤其是每年櫻桃和柑橘成熟的季節,空氣中的香甜味沁人心脾。”

  可在以前,瓜仲河就像橫亙在野雞落村和外界的一道天塹。當地村民講,這裡的櫻桃要比總溪河畔的瑪瑙紅櫻桃早上市一個星期左右,對於時令水果而言,這就是先天優勢。但由於野雞落村位於化作鄉的邊緣,去貓場鎮的路又被瓜仲河阻斷,商販們不願意進村收購。為了不讓櫻桃爛在樹上,勤勞的野雞落村民只能起早摸黑採摘櫻桃,通過野雞落渡口把一筐一筐櫻桃運到河對岸的九洞天渡口,輾轉找到商販,以較低的價格出售。

  反觀與野雞落村一衣帶水的永樂村,因基礎設施優於野雞落,每到櫻桃豐收時,貓場鎮舉辦櫻桃節,來採購的商販絡繹不絕。

  面對如此反差,野雞落的村民望河興嘆:“樹上掛著同樣的紅果果,為啥他們的更值錢?”

  “豐產不豐收”,野雞落常年賺著吆喝,卻是賠本買賣。村民們都希望在瓜仲河上架座橋,讓家裡的好果子賣上好價錢。

  盼著,盼著,村民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2018年,野雞落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通車那天,村民們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地慶賀了好一陣。他們知道,好日子就要來了。大橋通車後,往年不願過河的商販們主動把車開來野雞落採購櫻桃,甚至還出現了“搶購”現象,掛在樹上的果子還沒完全熟透,就被預訂一空。

  “我家種了2畝多的櫻桃和柑橘,去年就賣了3萬多元。”野雞落村村委會主任郭兵說。

  目前,瓜仲河畔種植了2500畝櫻桃、2000畝柑橘,每年2月底,滿山的櫻桃花把山上裝扮成了童話世界;4月,紅彤彤的櫻桃掛滿枝頭,綠葉襯托下,如一個個可愛的精靈;金秋時節,成熟了的柑橘又給山林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外衣……瓜仲河畔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廈蓉高速為國家風景名勝區九洞天開設匝道,毗鄰的化作鄉跟著沾光。隨著全鄉“村村通”“組組通”公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化作境內的“毛細血管”逐漸被疏通,野雞落櫻桃的銷售半徑從原來的化作、貓場等地擴展到了七星關區、納雍縣甚至省城貴陽。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自駕游到野雞落賞花、品果,帶動了當地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僅2018年,靠著經果林,野雞落村戶均增收7500元以上。

  修路架橋,受益的不止是野雞落。在化作鄉採訪的兩天時間裡,我們深切感受到,便利交通,除了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外,也改變了當地人的發展思路。

  提起化作,人們第一個想到的估計是赫赫有名的景點槍桿巖。的確,這個浸潤著紅色文化的地方,足以帶給人們精神信仰上的洗禮。到槍桿巖遊玩時,當地人不免會提起手扒巖、梯子巖等地名,顧名思義,這裡以前便是化作的“蜀道難”。

  如今,當地政府依託紅色文化,把槍桿巖打造成了旅遊景區。從化作到貓場,寬闊的瀝青路取代了曾經的“毛狗路”,槍桿巖村青瓦白牆翹簷的苗族村寨成了道路旁一道靚麗的風景。外地遊客的湧入,使“旅遊”成了當地的熱詞,人們的發展思路也從傳統農耕轉移到鄉村旅遊上來。

  從化作往貓場方向順著瀝青路前行,幾分鐘後就看見了當地另一標誌性巖體:仙人指路。司機風趣地說:“再往前走就是九洞天風景名勝區了,這塊石頭是引著化作蹭景區的熱度哩!”

  採訪車從九洞天折返,重回“仙人指路”時,劉鑫指引著大家往外看:“從這個角度看,感覺更像姜太公釣魚。”

  在他的建議下,記者下車站在路邊遠眺,目光所及之處蒼山披綠,緩緩流淌的瓜仲河河水最後墜入“落水洞”,消失在視線中。當地人為了形容這裡的美景,巧妙地取了“小三峽”的地名。

  其實,無論是“仙人指路”還是“姜太公釣魚”,這塊佇立於瓜仲河畔的石頭“仙人”,只是六沖河沿著“烏江第一漂”流到化作被稱為瓜仲河的歲月見證者,它並不言語,只是人們看它的角度不同罷了。

  石頭“仙人”指不了路,凡人的路只能自己走,但它卻能給我們一個啟示:走出發展困境,眼裡皆是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