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话说军世】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打的腐败的清政府满目疮痍,就连乾清宫象征皇权的宝座都成了侵略者的玩物,大清皇室收藏的财宝文物更是被洗劫一空,而当时的清军虽然前期激烈防守,但是后期几乎无所作为,已经进行近代化换装,武器不输于八国联军的清军为何一触即溃呢?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兵力对比:8万清军对阵5万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在1900年6月时,从天津向北京进发的时候,只有2000多人,被义和团和清军击退之后,开始增兵,8月向北京进攻时已经达到1万6000多兵力。而负责防守的清军大约有8万人,另外还有近30万人的义和团战士,而八国联军在占据北京后,有向四周进攻,保定、张家口等地都失守了,直到娘子关前,清军重创了德发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其实,按我国历史上的战争来说,万余人的兵力在泱泱大国来说并不算多,即便最后达到了5万人,也不至于被打得没有军队敢反抗,而在慈禧太后慌忙出逃之后,一部分清军虽然抵抗激烈,但多数已经没有多少斗志了,聂士成在守卫天津时,八国联军阵亡达到900人,是伤亡最多的一战,而在大清国的首都防守战役时,八国联军阵亡为635人。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被进攻后的天津南城墙


最终,八国联军侵华阵亡为2500多人,清军阵亡大约有2000多人,另外义和团战士阵亡超过了1万人。

皇帝的新衣:近代化清军新式枪炮,比八国联军还先进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惊奇的发现:清军的装备不仅十分先进,很多居然还没开封!其实清军早在1895年就开始“督练新军”,也就是著名的袁世凯小站练兵,确立了近代化的步、炮、马、工四个陆军兵种,步兵制式步枪全部采购自国外,枪炮也大都是世界最新的军工产品,而清军战斗力也提升了很多,比如聂士成守卫天津时,曾用大炮的反击炮火压制着八国联军长达5个小时,当时外国记者都以为这场战争可能打不过大清国了。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俄军士兵俘获的清军大炮


另外,清军新军的待遇也是很高的,一名步兵一个月的饷银(薪水津贴)为4.5两,一名陆军领官(相当于连长)一个月的饷银(薪水)达到50两,另外还有公费银100两;在当时清朝普通自耕农家的一年的收入才25两银子,六品文官的月俸也只有60两,而打短工的人一个月只有1两的收入,还不是全年都有活干。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可惜,大清新军装备虽然是“新”的,但是人却是“旧的”,军队虽然经过近代化改革,账面战斗力提升了许多,但清代官场的官僚作风和腐败封建统治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与正规的外国陆军对阵时,没有足够的凝聚力和斗志,就好像那个那个著名的故事“皇帝的新衣”一样。

清军落荒而逃的关键:无心恋战的斗志、统治阶级的腐朽

1、清政府在对待义和团的态度上模棱两可,一会说灭义和团、一会说用义和团,让清军左右为难,事实上,多数的清军将领并不认可义和团参加战斗,也不是很认可义和团的做法,义和团和清军本身也存在很多的矛盾,最让人诧异的是,在清军将领聂士成领兵守卫天津对抗八国联军的时候,义和团居然跑去聂士成的家里要大开杀戒,这种大敌当前、后院点火的做法,本身就会影响清军官兵的斗志,当然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2、在八国联军进攻的关键时刻,慈禧太后的出逃行为,直接导致了守军的军心涣散,在京畿防守重地聚集的众多清军军队本来可以给予八国联军重创,结果守军大多各自逃命去了;八国联军当时没有陆军后援,海军使不上劲,原本甚至可以在北京周围吸引八国联军,然后对他们实施战略合围,可惜,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强大的战争意志的基础上,所以这里说的其实都是废话。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3、以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都存在于清政府腐朽无能的封建统治,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的无能已经为世人所知,而其腐朽的封建官僚主义,更是对大清朝的根本“敲骨吸髓”,清代编练新军很早,但是不堪重用的八旗子弟却将新军当做“领钱”的差事,甚至在演习操练的时候,雇人去替自己。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茫茫然的大清百姓们看八国联军的热闹


而普通的清代百姓们,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被欺压的快要活不下去了,义和团的兴起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了活路的出路,对于只顾自己那点小算盘的清代官绅们,则和慈禧太后一样:话要说的比谁都硬气,跑要跑的比兔子都快。


八国联军侵华:数万近代化清军为何落荒而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