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鴻正武道場:歷史旋渦中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楊露禪和兒子楊班候創下了數百年曆史中唯一的父子兩代無敵的記錄,即便到現在任仍然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太極拳的實戰性威力也是經期父子的聯手而被歷史記載。

到現在,人們會質疑如今的太極拳大師們是否還有實戰的能力,威力好保留有幾分?等等,但是對於楊露禪的實戰仍然是百分之百的肯定。

鴻正武道場:歷史旋渦中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眾所周知,在楊露禪的傳記中也曾記載著他最重要的太極拳師傅既是出自陳家溝的第十四代傳人陳長興老師傅,拳迷們也知道,楊露禪拜師到陳長興門下並不容易,他拿出了很大的毅力才最終得到那封拜師帖。

師考徒三年,徒考師三年,才有了後來這對歷經十八年的師徒關係,堪稱佳話。

鴻正武道場:歷史旋渦中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很顯然很多人則認為楊露禪的太極拳實戰當來自陳長興,這個觀點也對,他的太極拳的確出自陳長興,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除此之外外楊露禪還有一位很重要的啟蒙師傅。

在到訪陳家溝之前,楊露禪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外家拳高手,也就是說他曾想拜師一位外家拳師傅,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陳長興才遲遲未同意他的拜師之請。

但是楊露禪在北京走紅之後,外家拳的這段歷史就逐漸被淡化,到現在的記載中已經完全不在提及他的外家拳術,之前這位啟蒙的外家拳高手也被埋沒。

楊露禪在40歲左右時,學成回到了河北永年縣,他為了生計開館授徒,四里八鄉的年輕人知道他功夫很好,紛紛慕名前來報名學習。

古語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旦成名天下知”,楊露禪雖然為人很低調,但仍然有許多世外高手前來挑戰,最後結果無一不是敗在他的手下,都是“帶紅”狼狽逃走。

鴻正武道場:歷史旋渦中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楊露禪的“楊無敵”的綽號不脛而走。

1846年,楊露禪經人介紹北上京城作了肅王府的武師(肅親王善耆府上)。他主要教習王公貴族子弟的武功,他把太極拳中一些剛猛的動作改成柔和的動作,這比較適合於不能吃苦練功的貴公子的學習。因此太極拳在上層社會迅速流傳開來。

基於此,楊露禪的三大弟子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比如他的大弟子王蘭亭是肅王府的總管,還有萬春、全佑等人皆是旗人將軍。

說實話,楊露禪40歲才出名,近50歲時在王府當差,親們想想看,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到王府找楊露禪比試比試呢?

我也不知道是他的實戰記載的少還是其他原因,反正找不到楊露禪和誰有驚世駭俗的較量。

楊露禪唯一一次和八卦掌掌門人董海川交手,最後是以平手結束的,平手意味著楊露禪失敗。為什麼這樣說呢?

鴻正武道場:歷史旋渦中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當時董海川籍籍無名,只是肅王府一個送菜的太監。

有人說董海川最初是為了學八卦掌而自宮的。也有人說董海川犯了事兒,自宮進肅王府當了太監躲避官府的追捕。還有的說他是“反清復明”義士進肅王府臥底的。

不管怎麼說,當時楊無敵是京城第一高手。

楊露禪和董海川交手是出於偶然。當時楊露禪在肅王府擺擂臺挑戰京城武師,所有的人都敗在了楊的手下,當楊露禪把最後一個武師一掌打下擂臺時,從此經過的董海川,手託菜盤飛身接住了這名武師,而菜盤裡的菜微絲不動。

楊露禪一見大吃一驚,這才是真正的高手。二人一交手,打了不下100回合難分勝負。

楊露禪心想,這樣鬥下去,到明天早上也分不出高低,楊露禪主動跳出圈外,二人以平局結束。

楊露禪和董海川惺惺相惜,二人相見恨晚,把酒言歡。從此董海川和楊露禪成了並駕齊驅的武林第一高手。

鴻正武道場:歷史旋渦中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到後來楊露禪回憶,董海川有可能是為了練八卦掌而自宮的,八卦掌有一道練習的難關——走襠,由於摩擦性器官容易使人精神不集中,董海川為了防止分心,於是揮劍自宮斬斷了“塵根”。

除了和董海川交手以外,再無實戰例子。如此說來,楊露禪是不是和“楊無敵”的稱號名不副實呢?

鴻正武道場:歷史旋渦中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換言之,楊露禪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他的兒子楊班侯的一件事可窺一斑。

有一次,一個號稱“千斤王”的大力士要挑戰楊露禪,當時楊露禪說:“這樣吧,我年歲也大了,我讓兒子代我和你交手吧”。

就在楊班侯和“大力士”第五回合時,楊班侯飛起一腳踢死了大力士,你說楊露禪有多厲害?

從此以後楊露禪不許兒子用全力接受挑戰。

還有一次,京城一個號稱“賽孟賁”的大力士向他挑戰,楊班侯吸取上次教訓,笑著對大力士說:“這樣吧,我把手臂伸在桌子上,你用全力把胳膊折斷算我輸。”

大力士使出吃奶的勁,甚至整個身體吊在胳膊上也無濟於事,楊班侯微笑著用胳膊把大力士提離了地面足有一尺左右,大力士羞愧滿面灰溜溜的走了。

有傳言清朝末年楊露禪死於義和團剖腹,現在也無從證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