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不少的解釋認為,自從大學生大規模擴招以後,大學畢業生數量激增,其增長速度過快,導致嚴重的供過於求。而且擴招的結果是,本科畢業證的含金量大為減少。這個思路大體上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泛泛而談缺少論據,下面我們就從一些客觀數據入手來詳細談一談這個問題。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在論證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社會上大學生總數量到底多不多?有些人可能第一反應是多,現在本科學歷都已經爛大街了,走在大街上隨便抓個人都是大學生嘛。但是我進一步問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具有大專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比例有多少?你不妨先猜一個數字,待會兒咱們核對一下。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只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59億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19億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8億人;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億人。而當年人口普查得出的大陸總人口數為13.4億,由此可以算出,到2010年,大陸地區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約為8.9%(港澳臺未計入)。

怎麼樣?8.9%與你猜測的那個數字是不是有不少出入?8.9%就意味著,你從大陸隨便揪出十一個人來,其中只有一個是大專以上文憑的,剩下十個人都只有高中以下文憑。

不過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很快就能明白大學生這麼少的原因:第一,父輩和祖輩的讀書人太少,拉低了這個比例;第二,2010年以後的這麼些年“出廠”的大學生再加上就不止這麼點了。這兩個原因真是一語中的,我們接下來看看一張圖表。

下圖是2001年-2017年全國高校總畢業生人數。從圖中可以看出,每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都呈上漲趨勢。從2013年開始,高校總畢業生人數已經突破700萬大關,2017年更是達到795萬。從2011年至2017年的這七年間,我國高校畢業生又增加了5075萬人,這是什麼概念?回到之前的數據,2010年時全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為1.19億,這是2010年以前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大學生數量,而2010年之後的短短七年間,這個數字就從1.19億一路飆升至1.7億,增長了42%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感覺到近年來高校畢業人數規模到底有多麼龐大了。即便單看一年的畢業生人數,這個數量也是極為驚人的,700萬的新增畢業生數量與瑞士全國的人口總量相當。

雖然單單是高校畢業生人數激增就已經能讓我們感到一絲寒意,但如果拿畢業生人數的增長與我國近些年經濟增長情況做對比的話,我們就更能體會到為什麼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

下圖是2001年-2016年全國gdp增長率的統計圖表。通過圖表可計算,這15年全國GDP平均增長率為9.5%。但是自2011年開始,中國GDP增長率就開始一路下滑,從7.9%跌至6.7%。經濟增速的大幅下降,意味著市場上對於勞動力的需求已不如當年旺盛,這就對仍在擴大的大學畢業生群體造成更為嚴峻的挑戰。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再來看另一組數據,根據人社部和教育部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研結果顯示,近兩年高校畢業生絕大多數在中小型企業就業。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在工商部門註冊的中小企業約有1100多萬家平均100多人擁有一家中小企業,相較之下,日本1.25億人口,400多萬家中小企業,平均30人擁有一家中小企業,美國3.2億人口,接近3000萬中小企業,平均10餘人就擁有一家中小企業。與發達國家的對比可以看出,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相對於這麼大體量的人口規模來說,是明顯偏少的。作為吸納就業大戶的中小企業數量這麼少,能提供的崗位數量自然就很有限,特別是一些好工作,更是要擠破大家的腦袋。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從以上種種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猜測:中國大學生難就業,和整體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失衡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呢,這還沒有完,中國大學生難就業,並不只有簡單的供求失衡這一個因素。因為難就業,其實有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是找到一份工作,第二個層面是找到合適的工作。找到一份工作對很多大學生,特別是高學歷畢業生來說並不是特別困難,但是隨隨便便都能找到的工作恐怕大都令人不滿意,而找到一份薪水較高、前景不錯又符合個人價值觀的好工作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那麼,什麼樣的公司符合好工作的標準?這個問題很難做出解答,而且對於不同性格、不同價值觀的同學們來說結論千差萬別。但是我們可以從某些指標上以小見大,比如說,我們可以來看看中國就業市場上中高端職位的供應量究竟有多大。拿理工科畢業生來說吧,對於理工科學生尤其是高學歷理工科學生來說,最適合的工作是以腦力勞動為主的研發、技術類工作。而研發、技術類工作,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肯於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的企業。高研發投入的企業,無疑都是能引領科技潮流、同時也能提供大量腦力勞動崗位的企業,這類企業對於高學歷人才來說是最合適的去處。

那麼,在我國多達千萬家企業中,對於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到底如何?我們繼續通過一張圖表進行說明。

下圖是企業研發費用位列世界百強的公司排行,其中研發費用的單位是億美元。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直觀數據給你答案


從國家分佈上看,我國共上榜了6家企業,數量位居第4,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一些傳統的發達國家,如英國、意大利、瑞士等,都被我們甩在了後頭。但是考慮到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巨大的經濟體量,這個數字並不好看,更何況我國上榜企業大多還排位較後。排名第一的美國有31家企業上榜,數量足足是我們的5倍之多。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日本德國,也分別有16家15家企業上榜,數量都是我國的2倍有餘。而且別忘了,中國的GDP已經是世界第二,總量達到日本的2.7倍和德國的3.4倍,這一來一去的對比,隱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大而不強”的怪物。

從行業分佈上看,我國上榜的企業分佈在五個行業中,分別是硬件和設備、建設和材料、油氣產品、工業工程和軟件、計算機服務。而上榜行業佔比最多的製藥和生物技術(25%)、汽車及零部件(16%)行業,我國卻沒有一席之地。作為上榜企業數最多的美國,幾乎在各個行業都有強勁的表現,特別是製藥和生物技術行業,美國一共有10多家企業上榜,占上榜總數的三分之一。而傳統制造業強國德國、日本和法國等,則在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氣設備等行業表現亮眼。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在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氣設備以及製藥和生物技術等生產製造領域卻“慘敗”而歸,無一上榜,由此可見我國製造業在技術研發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在通訊、軟件等新興產業,我國企業的表現尚可,有華為、中興、百度這樣的公司上榜,但整體和美國的差距依然很大。

圖中中國排名第一的華為公司,近些年在國內985高校大量招人,對專業限制也比較寬鬆,於是在985高校的傳統學科畢業生中大受歡迎。特別是傳統工科專業畢業生,有很多人加入對專業門檻設置不高的華為公司,以至於華為成為多數985大學畢業生就業去向最多的公司。之所以這麼多學生畢業就轉行,也實在是無奈之舉。發達國家表現亮眼的電子電氣設備、消費產品、汽車與零部件等行業,正是傳統工科生最對口最合適的就業去向,但是我國國內的傳統行業企業,卻輕視研發投入、畢業生待遇不佳(當然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非常複雜),對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從業信心造成了不小打擊。如果國內如同美德等國一樣,存在較多高水平的製造類企業,相信畢業生們也不至於會大量轉行。

所以,說到底,中國目前的經濟體量雖然巨大,已經位列世界第二,但是能稱得上世界一流企業的還是太少。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跟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每年批量生產幾百萬大學生,其中還有幾十萬985、211學生,但是以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高科技企業數量太少,實在無力為這麼多大學生提供相應的崗位。

討論了這麼多,至此我們應該可以明白一件事了:

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才供應量並不匹配,無法容納每年迅猛增加的大學畢業生

或許有人會說,找工作這麼難還因為一些大學生眼高手低。這個自然沒錯,但至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隻能解釋個體為何找工作難,不能解釋整體性問題;二是無法解釋大量畢業生工作即轉行的現象。所以根本性的原因,仍是經濟發展水平。

但是經濟發展水平這種事,想要快速提高是不可能的,只能一步步來。我國要走的路還很長,經濟質量要真正趕上美德等發達國家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而我國的大學畢業生數量在短期內又仍然會維持高位水平,所以在未來可見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大學畢業生將一直面臨工作難找的局面,這還真是因國情決定的……

不過,好消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總有一些新興的行業會爆發,總有一些新誕生的崗位對人才會有大量的需求,能夠把握這些時代發展的脈搏,就總是有機會的。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