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服装为礼仪之先,中国人的服饰多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从嫘祖养蚕缫丝,到成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再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唐代的开拓创新,宋明华夏民族服饰的复兴与发展,再到清代的“剃发易服”,近代的满汉融合,一套华夏民族服装的演变,浓缩了中国的历史。

传统材料与工艺在服装上的表现,远远不是旗袍和汉服两种服饰就可以概括完毕的。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JICHENG沿用深衣的廓形、开衩袖、贴边等形制作,让人们在行走时衣服随风飘扬。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JICHENG给予传统夏布时尚巧思

夏布,就是常说的麻布。不过准确的说法是一种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平纹布。这种看似平常的布已有上千年历史,古时多用于深衣、朝服、冠冕等服饰制作。全手工织造的夏布,犹如与凤凰共舞的洛阳歌女。而旗袍式半裙从侧边开衩,把女性优美的身姿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吴灵姝创作的蓝印花布裙

蓝印花布曾经是民间流行的服装布料,也有人称它为“老蓝花布”,蓝色和白色应是世间最淳朴的颜色。制作花布使用的每一幅刻花纸板都是手工刻制而成,在染色卷动中,灰浆会自然裂开,蓝靛从缝隙渗透到胚布上,留下自然的冰裂纹。所以即使出自同一个匠人之手,印出的纹样也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上下”品牌“雕塑”系列羊绒大衣

羊绒毡是游牧人最古老的发明之一。“上下”品牌的羊绒毡系列,通过融入现代设计,将这种技艺运用到服装和配饰的制作上。擀毡是将小片的羊绒毡均匀铺好,拼成一张大的毡子。轻压一下,洒上刚烧开的水,毛絮就像大雨过后的沙漠,吸饱水分,很快实贴。然后用肥皂摁压,再用厚实的毛巾把水吸干,裹起滚成条状。接着,蘸上肥皂水摁着毛巾来回滚动约40分钟,再展开摊平,拉伸四角,用尺子将边沿码整齐,一张毡子就做成了。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盖娅传说-自然之美”系列服装

蝴蝶,是盖娅传说的标识,取其“破茧重生”之意。一只立体垫绣的蝴蝶需要耗费2-3天时间。素缎和绡纱叠加使用,裙摆如雾气缭绕。

崇尚自然的雅致美

丝绸的种类繁多,格调高雅的宋锦、灿若云霞的云锦、章彩绮丽的蜀锦都是人们钟爱的华贵面料。但纹理素净的素缎、轻薄唯美的绡缎和螺纹缎更符合熊英一贯推崇的雅致。面料叠加使衣服层次更丰富。素缎的裙摆上,衔接有飘逸的绡缎,动静之间,薄透的绡缎如雾气缭绕,朦朦胧胧中可见如凝脂般的玉肌。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熊英是中国原创设计服装品牌盖娅传说的设计师,在国外游学多年,她听到的最多话题便是“时尚源于西方”。为了证明东方美学不止是传统,也有时尚的品格,她下定决心要回国开辟一条专属于国人的美学之路。

在熊英眼中,中国风的美应是庄重、素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她在成衣制作中,所有面料都选用颜色素净的丝绸,每一件衣服都有2次工艺处理,拿到面料还需要刺绣、印染等一系列再加工。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草木染出的中国山水色

这是熊英赋予盖娅传说的品牌理念——崇尚自然。她专门查阅资料,请教专业的老师傅,使用植物自己调配纯天然的染料。每一种颜色都是从不同的植物中所提取的。橘红色,颜色俏丽、亮眼,又不会太过艳俗。使用较多的水青色、墨灰色代表着中国古画的气韵。裙间的渐染打造出中式仙裙。墨染渐变和层叠的裙摆,虚虚实实,动静之间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每一件衣服都会有2次工艺处理,刺绣、印染、缂丝,以简单的花纹,精致的工艺,表现细节的美。

坚持造物的精工细作

在传达中国古代美学的同时,熊英也希望能够将古人对于造物的极致追求和严谨工艺传承下去。说到制作工艺,更是毫不吝惜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从每一个针脚到每一缕丝线的走向,都精益求精。

“自然之美”系列的旗袍面料轻薄,所以针脚必须细小得让人无法察觉,设计师只能用最细的针一点点地缝制,短短1厘米的距离就要缝5针。勾边和包边的工艺决定着一件衣服线条的成败。经由中国历代匠人总结出的传统的勾边和包边工艺,做出来的衣服可谓“天衣无缝”。完成勾边、包边工序后,再手工缝合衣服的前后面,耗时1周多才能完成一件衣服的缝制。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堆叠的刺绣给予了服装华丽的风采。

“平衡之美”系列融入圆明园中诸多的殿宇楼阁,并结合海水江崖、仙鹤等中国传统纹样。平滑的丝绸之上金龙盘踞,繁花盛开,亭台楼阁高低起伏。立体垫绣需要堆叠刺绣四五次,制作一件衣服上的祥龙纹样就要4~6个人花费20多天的时间。

两套极具宫廷风的衣服,是这3个系列中最华丽的服装。不但用金色缂丝在面料上大面积打底,就连苏绣的团花上也叠加了缂丝。连袖口和领子的装饰都是用鸵鸟毛一根一根手工缝上去的。

“自然之美”系列以素锦为主,裙摆叠加绡纱,点缀着盘金绣的小庭阁、祥龙、繁花。裙摆间的秀雅花纹需要人细看才能洞悉其中的妙处。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素色的丝绸上,运用了平绣、垫绣、苏绣和渐变秀,以贴合面料本身颜色的绣线体现东方内敛的风格。

瓷器与丝绸可以说是中国工艺的双姝,它们一同由丝绸之路走向西方世界。在“圆融之美”系列中,熊英与京城顶级瓷器大师白明合作,借鉴金缕玉衣的形式,将千锤百炼的瓷片融于衣间。

谁说女子就是温婉如水,素净的白色丝绸携着青蓝色山水刺绣,白色瓷片“玉衣”下,女性温婉的气质中也牵扯能出率性洒脱。

国际舞台演绎中国梦

朝阳初升,层层殿宇,错落排列,东方女子穿梭于皇家园林之中,远远望去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呈现出一场难以企及的梦境。这就是熊英通过“圆融之美”“自然之美”“平衡之美”3个系列,在法国巴黎皇家歌剧院举办的中国服饰文化盛宴。

不止旗袍和汉服,别把中国服装手艺看窄了

没有油画浓烈,但自有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气韵

这也是首次由中国设计师在巴黎皇家歌剧院带来的文化盛宴。3个系列服饰灵感来源于熊英的一场梦境。选材之初,她偶然地在梦境中来到圆明园,醒来后对于圆明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途径去了解圆明园的过往,汲取圆明园景观风格各异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存在的,我只是借用服装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熊英说。

服饰,是最直接的文化符号。自诞生之初,便遵循自然之道,将生命之美与灵性智慧融于设计之中。传统服饰再设计的成功,离不开考究的选材、娴熟的技术、精湛的做工,以及传统艺术神韵的表现。中国之美在于“隐”,而不是“炫”。

文丨袁于杰

图丨盖娅传说 吴灵姝 上下 JICHE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