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依托着5600公里的极地海岸线,俄罗斯一直在积极开展其在北极的军事、贸易和勘探活动,建设交通和能源的基础设施,并致力于开发北海航线。尤其在军事装备方面,俄罗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针对极地武器装备在耐酷寒、涉冰河、过雪野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积极打造北极专用武器,不仅对单一武器进行研发改进,而且模块化集成、系统化地发展作战系统,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破冰巡逻舰与核动力破冰船

尽管北极区域的浮冰不断融化,但碰撞冰山以及困在冰冻区的潜在危险,使得各型军舰和商船能否在北极地区顺利通行仍然是个很大的难题。为了开发北极地区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及开辟北极航线,俄罗斯针对北极恶劣的环境大力研发专用的破冰巡逻舰与核动力破冰船。

“伊万•帕帕宁”号破冰巡逻舰

“伊万•帕帕宁”号作为俄罗斯首艘23550型破冰船级别的作战舰艇,已于2019年10月下水,该船装有2座动力强劲的燃气轮机,最大航程达6000英里,它的排水量为8500吨,能冲破1.5米厚的冰层。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伊万•帕帕宁”号破冰巡逻舰

与以“北极”号为首的三艘核动力破冰船不同,该舰不仅配备了防空导弹系统、新型自动火炮、“口径”巡航导弹发射系统以及多功能直升机停机坪,还装有水文气象雷达站。其结合了拖船、巡逻、破冰船、科考船与作战船的功能,既能独立在北极地区执行破冰和科研任务,能够执行对北极航线的护航任务,还具有对海、陆、空的打击能力。

俄罗斯军方计划在未来将该舰置于北方舰队服役,以有效保护北极地区的俄海上边界的安全。

“北极”号、“西伯利亚”号以及“乌拉尔号”核动力破冰船

在对核动力破冰船队的不断研发和改进下,俄罗斯目前已经研发了三艘极地版核动力破冰船队,“北极”号、“西伯利亚”号以及“乌拉尔号”。

其中,首艘新型通用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的反应堆装置已于2019年启动(将属于破冰船反应堆装置的两个核反应堆进行了物理启动),在必要的测试后,将使反应堆达到动力功率水平,之后将对“北极”号进行航行测试,计划于2020年交付使用。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北极”号破冰船

“北极”号破冰船上安装有俄罗斯新型反应堆装置RITM-200,其包括两个核反应堆,每个核反应堆的热容量均为175兆瓦。

第二艘破冰船“西伯利亚”号于2017年下水,预计于2021年交付。第三艘俄罗斯乌拉尔号核动力破冰船于2019年下水,其拥有比“北极”号、“西伯利亚”号破冰船动力更加强劲的核反应堆,能够使其连续工作40年。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乌拉尔”号核动力破冰船

“北极”号、“西伯利亚”号以及“乌拉尔克”号均属于22220型破冰船,长约173米,宽34米,排水量达到3.35万吨,可破除3米厚冰层,是目前世界上动力最强大的破冰船。

极地版地面军事装备

极地版全地形车

为提升人员与军事装备在极地环境中的机动能力,俄罗斯对全地形车的研究同样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俄军列装的全地形车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

其一是部署于北极的俄军部队列装新型的全地形(Трэкол-39295全地形车),具有宽大的轮胎能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能够支持在极地进行的军事行动。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Трэкол-39295全地形车

其二是DT-30PM铰接式履带全地形运输车,重量约30吨,最高时速50公里。其重要部件均装有加温器,无论是在-50℃的极寒天气里,或是在雪野和冰面上,它都能正常工作。

全地形车可作为防空反导系统或者迫击炮的机动平台,具有机动性,非常适用于北极环境,能够为机组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DT-30PM还能够携带80多枚炮弹,持续作战的能力很强。

120毫米极地自行迫榴炮

在2019年,俄罗斯打造的120毫米极地自行迫榴炮,是目前全球独一无二的极地火炮系统。

该系统的核心是120毫米迫击炮,系统结合了迫击炮和榴弹炮的技术特点,可直接射击,也可在-4°至+80°范围内进行射击,最大射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0发,最大射程可达18公里。

为提高该迫榴炮的机动性,将其炮塔移至DT-30pm铰接式履带全地形车,从整体设计来看,俄罗斯只是将现有的炮塔和底盘进行集成,简单省时省经费,而且实用性好。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120毫米极地自行迫榴炮

俄罗斯正在开发名为“救援者”的新一代航空运输地面效应车(GEV),该地面效应车是一种多功能装置,集成军舰和飞机的优点,可以在水面或地面上空数米处飞行,适航性和抗寒能力更好,将于2020年研制完成,系列飞行试验和测试将在2020-2023年间进行,并将在2025年实现列装。

部署北极的岸舰导弹防御系统与防空导弹系统

为加强军事防御,俄罗斯军方已经在北极地区部署了极地版“棱堡”岸舰导弹防御系统,以及“铠甲”-SA 、“道尔”-M2DT以及S-400防空导弹系统。

“棱堡”反舰导弹系统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棱堡”岸舰导弹防御系统

“棱堡”反舰导弹系统由车载装置和岸舰导弹两部分组成,具有射程远、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其控制系统设定了攻击护航舰与旗舰的先后程序,每枚导弹都会紧盯自己的目标。

该系统的部署只需要5分钟,反舰导弹射程能达到300公里,速度超过每秒750米,发射间隔仅为2.5秒,该系统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发射的改进版“红宝石”超声速反舰导弹的命中精度可达4~8米,突防能力很强。

每套“棱堡”系统可以守护600公里海岸线,能够有效摧毁登陆编队、护航舰队、舰艇和航母战斗群中的水面舰艇,让敌人无法登陆。即使在密集火力和电子对抗的环境下,它对敌方的单独舰艇亦非常有效,必要时候还能打击地面设施。

“铠甲”-SA防空导弹系统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以DT-30PM为机动平台的“铠甲”-SA防空导弹系统

“铠甲”-SA防空导弹系统共装配了18个单元的57E6地空导弹发射器,可有效拦截、打击各种中低空目标(1.2~20千米范围内5~15000米高度),尤其针对小型军用无人机。

该系统更为突出的特点是其适用于高纬度地区、耐寒冷抗冰雪。其装有先进的热传感装置,能够适应极地严酷的环境,即使在-50℃的极寒天气里,也能够在一分钟之内开启并正常运转。该系统主要用于要地近程防空,对抗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以及无人机等。

“道尔”-M2DT防空导弹系统

“道尔”-M2DT防空导弹系统的履带式底盘重26吨,极限载荷11吨。采用了通过能力极强的DT-30 PM-T1履带式铰接全地形车作为机动平台,并配备了带有加热装置的作战人员生活方舱,对斜坡(35°)、壕沟(宽达2米)以及涉水地区(深达1米)的通过能力以及地形适应能力极为强悍。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以DT-30PM为机动平台的“道尔”-M2DT防空导弹系统

该系统装备了9M338K防空弹,能够进行定点防空,即使在寒冷、冰层与雪上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也能够迅速进入战斗模式并机动作战,能够有效摧毁直升机、无人机等目标,具备超强的“集成作战能力”。

在此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唯一的极地防空弹——9M338K防空弹,重163千克,长2.94米,弹径240毫米。使用垂直发射,射程16千米,高10米,时速1000米/秒,可一次攻击48个目标。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9M338K防空弹

即使在复杂和干扰的条件下,该防空弹也能够有效地应对中空、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飞机、直升机、导弹等武器,并且具有在火力和电子攻击时抗击密集空袭的作战效能,是俄罗斯专用于极地地区的攻击武器。

“道尔”-M2DT和“铠甲”-SA系统均属于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并采用了DT-30PM作为机动平台,使其能够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执行作战任务,主要被用于配合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是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极地近程防空利器。

S-400“凯旋”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除以上两种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之外,俄军还在2019年于北极的新地岛上部署了极地版的S-400“凯旋”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S-400“凯旋”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该系统的射程达400公里,可以击毁30公里高程的目标,不仅可以用于打击飞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包括中程导弹),也可以打击地面目标。

极地版飞行器

由于俄罗斯的北极战略,加上其本土部分地区常年处于低温状态,所以对适应极低温度飞行器的研究比较深入,在此仅列举几种比较典型的飞行器。

ZALA极地无人机

俄罗斯于2018年12月推出ZALA极地无人机,主要包括ZALA-421-08M和ZALA-421-16E两种无人机系统。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ZALA-421-08M无人机

ZALA无人机配备的预警(AIS)采集系统能够探测和识别距离100千米的目标,其探测范围是地基探测装备的几倍,并且配备了GPS或GLONASS信号受到干扰和丢失时的特殊GIRSAM导航系统,以确保其在导航定位信号丧失的条件下也能够继续工作。该无人机系统不仅能够实施各种敌情侦察与识别行动,还能定期监视冰情,利于油气资源的开采规划。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ZALA-421-16E无人机

“米-8ATSh-VA”直升机

“米-8ATSh-VA”直升机专为北极部队设计,装备有“克里莫夫VK-2500-03”新型燃气涡轮发动机、“TA-14“辅助动力设备以及新型航空电子设备,能在-40°C下有效工作,最大不着陆飞行距离超过1300公里。

该直升机安装了数字化自动驾驶仪,提高了其在缺少参照物地形下以及北极极夜条件下的驾驶性能和导航精度;装备了双套卫星系统、带内置地图生成器和捷联惯性数字导航系统,使其能在卫星信号消失时确定当前所在位置坐标;所有纵向结构采用焊接,改善了直升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并且易于在北极极寒条件下进行修理工作。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米-8ATSh-VA”直升机

“救助者”地效飞行器

俄罗斯计划在已有的“救援者”地效飞行器的基础上,研制600吨级超重型空运地效飞行器,并于2018年将该工作纳入其国家武装计划中,未来计划将该类地效飞行器部署在北极地区执行海区的快速救援任务。

“救援者”地效飞行器长93米,翼展71米,航程达到7500千米。配备轮式起落架,能够在冰面上起降;装备了特殊气垫,有助于其在海面和冻土滑行,可帮助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组建救援分队,为偏远驻防部队运送补给。

陆海空一应俱全,详解俄罗斯极地军事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救助者”地效飞行器

俄罗斯计划在新型地效飞行器的研发中,采用隐身和人工智能技术,配置超导电推进系统,以消除噪音和降低雷达、红外、声光、电磁和其他物理信号特征;装备先进的武器系统,大幅度提高其隐身能力、快速机动能力以及突防能力;配备乘客座椅、手术室以及病床等,以充当北极地区的流动医院,从而提升战斗力和保存战斗部队。

纵观近年来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已经部署、在研或者在试验中的装备可以看出,俄军对单一装备、集成装备以及配套设备的研究呈模块化、系统化趋势,正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海、陆、空北极作战系统,并进行战略与威慑性武器的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