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諾基亞重新成為巨頭

諾基亞重新成為巨頭

——諾基亞不僅是一家企業,它更象徵著芬蘭人民的“西蘇精神”——

——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2007年6月,蘋果推出iPhone,史蒂夫•喬布斯面對著喧囂的人群,對著那些帶鍵盤或者觸控筆的手機不屑一顧,並揚言:“所有這些按鍵都將被淘汰,我們只會使用我們的手指。”當時還未正式加入諾基亞董事會的李思拓在一個小小屏幕上遠程觀看了這場發佈會,心裡不由讚歎,這是過去、現在乃至未來世界上最好的產品發佈會。

諾基亞的董事會看似並不怎麼擔憂,在諾基亞人心中,智能手機這片天地早已盡在掌握。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有理由堅信這一點。因為諾基亞早在幾年前就發明了智能手機,並且迅速佔領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

在諾基亞看來,iPhone只不過是曇花一現:銷量極低,功能欠佳,通話時頻繁掉線。另外,和諾基亞手機的“金剛不壞之身”相比,iPhone並沒有通過諾基亞的“跌落測試”。

2008年第一季度,蘋果在整個市場中所佔份額很小,手機出貨量只有170萬臺,而諾基亞則高達1.15億臺(包括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諾基亞佔據全球移動設備銷量的40%,緊隨其後的三星只佔15%。

此時,蘋果與諾基亞的市值相當,徘徊在1500億美元左右,5個月後,諾基亞的市值降至1110億美元,而蘋果的市值則微增至1510億美元。這似乎是個信號,然而,諾基亞董事會依然沒將其放在眼裡。

截至2008年7月,諾基亞一直是這個市場的巨頭。甚至,在一些新興市場,人們不是說“我想要一部移動電話”,而直接說“我要一部諾基亞”。諾基亞的業績聲明也如同“定海神針”一般,安撫著所有投資者以及公司管理層。

警鐘敲響

2009年1月底,諾基亞大廈,這座由鋼筋和玻璃打造的總部大樓蜿蜒曲折,可以俯瞰芬蘭灣。在會議室,董事會會議上傳來惡訊:“終端設備及服務”業務在2008年第四季度的銷售業績比預測低了2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27%。高達兩位數的業績下滑,而且是諾基亞的核心業務,這件事異乎尋常。

緊接著,時任諾基亞首席執行官康培凱,接到首席財務官打來的電話,對方以低沉而清晰的語氣說:“我得到的數字會讓你震驚,”財務官稍作停頓,“我們的終端設備及服務業務在2009年1月份的營收較2008年1月同比下降了53%。”康培凱頓時不知所措。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諾基亞手機業務背腹受敵的同時,諾基亞與西門子的合資公司——諾西通信——也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煩:銷售額同比驟降21%,而華為的營收卻激增46%。

執迷不悟,週而復始

董事會會議上,管理團隊煞有介事地彙報著:“沒有什麼錯誤是不可挽回的。我們已經制訂了一項解決方案,該方案正在執行中。由於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因此沒有必要再去深入研究這些問題。”

董事會成員把目光投向董事長奧利拉,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已習慣以奧利拉為榜樣。奧利拉不苟言笑地端坐在會議桌的首席位上,他身上套著保守的深色西裝,彆著新潮但低調的領帶,一副職業化的玳瑁眼鏡襯托著他的莊嚴,座位上配有一把小木槌以及一塊銀色的名牌,這儼然是一位權重位高的統治者,沒有人敢質疑他。

的確,奧利拉1992年擔任諾基亞首席執行官,當時公司人浮於事,瀕臨破產。此後諾基亞成為手機移動通信行業巨頭,奧利拉功不可沒,並於2008年擔任董事長,在諾基亞大廈之外的地方,奧利拉象徵著諾基亞的成功,一些芬蘭民眾甚至鼓勵他去競選芬蘭總統。因此,董事會自然認為:奧利拉對所有細節都瞭如指掌,管理團隊一切盡在掌控,董事會也做了所有必要的工作。在董事會會議上,奧利拉有條不紊地指示著15項議程一項一項往下進行,平均每個議程15分鐘,直到審議完畢,會議結束。

這使得李思拓困惑不已(李思拓於2008年5月加入諾基亞董事會):這場董事會會議簡直像是一場令人大腦遲鈍的鬧劇。在如此緊要關頭,15項議程中只有一項與諾基亞長期競爭力有關係。為什麼沒有繼續討論根本原因出在哪?為什麼沒有去討論我們的做法與蘋果、黑莓、谷歌相比,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沒有讓懂得技術的人士加入討論?為什麼沒有允許諾基亞的工程師體驗蘋果的iPhone?最後只是華麗地作出總結:“我們已經啟動了諾基亞最重要的轉型之一,即成為一家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所有這些問題不斷地縈繞在李思拓腦海裡,但每一次都沒有在董事會上得到解答。前方不斷傳來惡訊,諾基亞業績一天天下滑,那些懸而未解的謎團就像警鐘一樣讓李思拓寢食不安。雖然是董事會最年輕的成員,李思拓認為自己需要對公司接下來面臨的狀況承擔起責任。他一方面懷疑是自己資歷不夠,沒能理解像諾基亞這樣一家大企業的戰略,一方面又對每況愈下的財務狀況背後所隱藏的問題擔心不已。

與奧利拉共進午餐

風雲變幻之際,奧利拉邀請李思拓共進私人午餐會,這並非是因為在此緊要關頭,奧利拉對李思拓的特別關照,而是董事長每年對董事會成員的一項例行任務。午餐會定在“諾基亞大廈”的八樓,房間寬敞通透,裝飾氣派,有暖色的木鑲板,配有一個壁爐,此外還有大片的落地窗,可以欣賞芬蘭灣的美景。

李思拓打算趁著這次私人午餐會的機會,把自己的困惑和謀劃已久的想法和盤托出。但他心裡卻忐忑不安,奧利拉的權威是不容挑戰的,他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據理力爭,同時又不顯得狂妄自大。

“有些情況看似不太合理,”李思拓試圖讓自己聽上去彬彬有禮,“但在我看來,我們或許沒有看到事情的全貌。因為,我們並沒有與管理團隊一起展開深入的討論,在董事會內部也沒有。這些討論不僅能夠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眼下發生的事情,而且會讓我們明白該如何去解決問題。此外,我們也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來分析相關的技術和我們的競爭對手。”

或許是奧利拉認為對方是在譴責他作為董事長的個人能力,他厲聲喝道:“李思拓,你需要記住,你來自一家小軟件公司,你根本不懂像諾基亞這樣大的一家全球性公司到底是如何運作的,董事會不應該干涉運營。”

或許奧利拉說的是對的,李思拓沒有再繼續爭論,但他開始懷疑,我們這種不願意正本清源的做法是否正確。

董事會覺得天下太平,事實上對公司的競爭力渾然不知,公司也的確一直備有計劃,但卻無法判斷這項計劃是否解決了這些問題。

市場不再給諾基亞時間

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諾基亞的市值跌至310億美元,而蘋果的市值則攀升到了驚人的2150億美元。

2011年5月,諾基亞宣佈第一輪裁員,削減7000個職位,涉及員工總數的12%。諾基亞不得不砍掉一批項目,並關掉八家工廠。

2012年4月,諾基亞發佈年內第二次盈利預警,宣佈再度裁員10000人。諾基亞的市值縮水至100億歐元,蘋果則增長到近6000億美元。2008年,兩家公司的市值基本上旗鼓相當。而現在,蘋果的市值則是諾基亞的60倍。

新董事長

2012年5月3日,李思託臨危受命,他接替奧利拉成為諾基亞新任董事長。加入諾基亞之前,李思拓曾親手創辦了一家軟件公司F-Secure,並擔任首席執行官,在18年裡帶領公司成功度過芬蘭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最終把公司做上市。加入諾基亞董事會以來,李思拓親眼目睹了諾基亞這家巨無霸在短短四年間,市值縮水了90%。多年來,諾基亞的董事會一直被告知“一切盡在掌握”,但最後卻發現情況明顯不同。諾基亞接連錯失了翻盤的機會,這讓李思拓愛恨交加,他決心一改董事會往日的不良心態,並重塑公司的文化。

然而,此時的諾基亞更像是一個“燙手山芋”。在智能手機領域,諾基亞被蘋果和安卓這兩大陣營左右夾擊,動彈不得,已經瀕臨絕境。在企業內部,當諾基亞一路“滑向深淵”時,公司管理層面對來自媒體和投資者的質疑和批評,產生巨大的挫敗感,員工們的士氣也低落到了谷底,時刻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裁員。

緊接著,在2012年6月,微軟宣佈推出Surface平板電腦,這讓諾基亞非常震驚與擔憂,因為就在一年前,諾基亞剛剛決定放棄自己的操作系統,使用微軟的Windows Phone手機操作系統,把智能手機的未來全部押注在跟微軟的合作上了。如果微軟自己做硬件,意味著諾基亞隨時有被拋棄的可能。

李思拓的董事會不接受沒有備選方案的成熟計劃,他要求管理團隊針對微軟可能的意圖制訂對策。最終,李思拓與他的管理團隊做了大量工作之後擬定的三種計劃:

A計劃——微軟收購諾基亞。

B計劃——微軟收購其它手機廠商。

C計劃——微軟通過自主研發成為一家移動通信設備商。

當時,諾基亞的手機業務每況愈下,與微軟合作之後最被看好的Lumia 920也沒能挽回頹勢。李思拓心裡明白,諾基亞已經失去了最佳入場時機,公司已無力支撐手機業務繼續耗損下去,這個“扶不起的阿斗”稍不順利就會拖垮諾基亞,而微軟的財力也許可以挽救它。以當時的市場環境,最好的辦法是尋求微軟的收購,然而,幸運的天枰並沒有倒向諾基亞這邊。種種跡象表明,微軟正在積極接觸來自臺灣的宏達國際(HTC),如果微軟選擇了宏達國際,這對諾基亞將會非常不利,李思拓心裡默唸著:必須當機立斷,親手斬了“虞機”。

經過充分準備後,李思拓帶領諾基亞開始跟微軟談判,過程異常艱辛,三次談判失敗。最終,雙方談判成功,微軟以54.4億歐元現金收購諾基亞的手機業務以及相關的知識產權許可。

微軟的收購,把諾基亞從瀕臨絕境中救了回來。諾基亞的首席執行官也隨著手機業務的收購重新回到了微軟,此時,沒有了手機業務的諾基亞就像是個“空心人”,李思拓兼任臨時首席執行官,他帶領董事會和管理團隊重新分析諾基亞剩下的三塊業務:

第一塊業務——諾基亞高端技術部門,這是諾基亞研發大本營,手握30000多項專利,僅2012年就帶來了約5億美元的收入。

第二塊業務——HERE地圖業務,這是當時行業裡唯一能夠提供高品質數字化地圖的供應商,佔據了車載儀表導航系統90%的市場份額。

第三塊業務——諾西通信,是諾基亞與西門子各持股50%成立的,早前的諾西通信,需要諾基亞與西門子輸送資金續命,是個燒錢的無底洞,長期被當作“棄嬰”。

在重新確定諾基亞核心業務的過程中,李思拓提醒管理團隊每個計劃都要有備選方案,最後得出結論:諾基亞在通信網絡行業的歷史源遠流長,未來仍然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於是,2013年7月,諾基亞宣佈以17億歐元,收購西門子持有的諾西通信的股份,100%控股諾基亞通信。並正式確定諾西通信作為諾基亞的核心業務。

然而,諾西通信的處境也非常尷尬,它的主要業務是無線通信,沒有路由和固網業務,與行業巨頭愛立信相比,價格太貴。與華為相比,又沒有成本優勢。李思拓團隊發現,如果諾基亞能夠與阿爾卡特-朗訊進行合併,這將使諾西通信在全球無線基礎設施市場所佔的份額從18%躍升至30%以上,並一舉超越華為,直逼市場領軍者愛立信。然而,以當時諾基亞的處境,這樣的合併困難重重。

李思拓帶領諾基亞管理團隊擬定了5種方案,最終確定為兩個計劃:A計劃——收購阿爾卡特-朗訊的無線業務;B計劃——整體收購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傾向於A計劃,因為那是自己熟悉的業務,但是,阿爾卡特-朗訊並不願意單獨出售無線業務。李思拓帶領團隊研究完以後,決定主攻B計劃,把A計劃當作備選,這樣萬一B計劃失敗,還能重新回到A計劃。最終,B計劃順利完成。

2015年,諾基亞以156億歐元收購了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獲得了阿爾卡特-朗訊全套技術,能夠提供完整的網絡解決方案。尤為重要的是,這次收購囊括了貝爾實驗室(阿爾卡特-朗訊的子公司)。該實驗室發明了許多基礎技術,支撐著整個信息通信網絡和所有數字化設備及系統。這些研究曾獲得八項諾貝爾獎、兩項圖靈獎、三項“日本國際獎”以及大量國家科學與工程獎項。同時,貝爾實驗室還獲得過一項奧斯卡獎、兩項格萊美獎以及一項技術創新艾美獎。

時至2019年,諾基亞已躍居全球電信基礎設施行業前三甲,是全球第二大5G通信設備提供商,5G專利數量排在全球第二。

在李思拓的帶領下,諾基亞這個在智能手機時代轟然倒下的手機制造巨頭,成功轉型成為通信行業的巨頭。

文中數據與內幕來自《偏執樂觀》這本書,作者是諾基亞現任董事長,李思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